三 耕耘与收获

在省教育厅与省外事侨务办公室的指导和校党委、校行政办公室的正确领导下,以上每一项工作和成绩的取得,无不凝聚着外事侨务处成员、有关人员和我的一番心血。外事侨务无小事,每一位专家的邀请、每一项合作、每一笔捐款,从沟通、策划、落实到实施,都费尽了脑筋、时间和体力,做足了“功课”,确保万无一失。比如每一位名师论坛专家的联系确定、演讲主题的落实、接待内容安排以及安全等,准备工作都比较长,有的甚至长达半年以上。外事侨务工作没有时间性,当时与我校交往合作的学校、社团和研究机构等主要分布在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互访洽谈等校际合作不分寒暑假、周末和节假日。节假日往往是最繁忙的时候,与我校来往密切的海外华侨与社团逢春节、清明来海南或有互访活动,都会事先通知或与海大外事侨务处联系,接待任务十分繁重。

分管外事侨务工作期间,我和有关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带病工作是常事。

记得2006年春节期间,应香港海南商会的邀请,以我为团长、校党办主任范明为副团长、艺术学院副院长赵京封副教授担任艺术指导的海南大学艺术演出团一行23人,于2月15~18日赴香港演出并获得圆满成功。演出团为香港海南商会主办的“二〇〇六年新春联欢敬老宴会”呈献了一场具有浓郁海南地方特色和海南风情特点的歌舞表演,令与会嘉宾感慨万分、印象深刻。演出前,香港海南商会会长李运强先生、常务副会长潘正洲先生和香港海南商会副会长朱南生先生代表“周成泰爱华基金”先后向我校捐赠20万港币、20万元人民币和30万港币。我代表学校接受了捐款并向他们和香港海南乡亲致以诚挚的感谢。这类面向中国香港或东南亚地区的交流活动较多,加强了我校同中国香港或东南亚海南乡亲的联系,加深了大家的友谊与感情。

还记得有一次我带队外访,当时发高烧,头昏脑涨,但行程已定别无他路,当天我赶紧到校医院拿了药,打了点滴,便乘飞机出发了。途中在香港停留半天,我感到十分难受,需要再打一针,但香港医院不随便给打针,我便找到表弟,他带我到熟悉的私人诊所处理后,我又按时上了飞往目的地的航班。这次的访问交流工作,我全程是带病进行的,但在访问交流对象面前仍旧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因为我代表的是海南大学的形象,更是中国的形象。

悠悠往事拉近了过去与现在的距离,我们曾经的努力拼搏获取的成果,已成为构筑海南大学的砖砖瓦瓦,我感到无比自豪!

不断前进和发展吧,海南大学!

(作者注:本文的资料和数据摘自《海南大学外事侨务简报百期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