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编

慈善义演之文化

慈善文化:20世纪20年代《北洋画报》慈善艺术传播

《北洋画报》1926年7月创刊于天津,是近代中国北方地区一份具有较大影响的文化生活类报刊。该报以“传播时事、灌输常识、提倡艺术、陶冶性灵”为宗旨,自创办伊始就关注时事新闻、传播音乐艺术、反映社会风貌,因而受到京津地区社会民众的普遍喜爱和广泛关注,成为在京津地区影响颇大的社会文化传播媒体。

民国初年,国内各地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因而造成了广大地区灾难深重、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也正在那时,各地民间出现一些热心慈善的公益组织。在北京、天津等中心城市,由慈善组织举办的以慈善公益活动为核心的演艺活动日渐兴起。《北洋画报》将慈善义演活动作为关注对象,对慈善演艺类新闻予以重点报道:画报将相关栏目设置于报纸的突出位置,引起读者对慈善演艺人物与活动的关注与好评,促进社会风尚的形成。这种由民众对娱乐新闻的特别喜好而形成的艺术与时尚相结合的社会热点,感染着广大的传媒受众,并赢得人们对慈善行为的赞赏,有助于形成新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一 支持慈善事业 明确报道重点

《北洋画报》以刊载北方都市热点消息为主要内容,对于社会新闻的反映形式主要为:第一,简短文字报道;第二,图片与文字同时作简介,强化宣传效应;第三,图片、文字简介与记者专稿同期刊登,多重反映活动,突出慈善活动的社会影响。

慈善活动在中国古而有之,它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源远流长,近代深刻的社会变迁又对它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慈善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受西方新的社会慈善福利观和公益思想影响,中国人认识到慈善不仅要救助弱势群体,还要发展社会公共事业,让全社会的人都受益。”[1]从晚清到民国,在北京和天津等一些大城市,各种慈善机构和慈善家群体先后涌现。人们看到了“义演”募集社会捐款的有效性,因而积极组织或参加各种形式的慈善义演活动。多彩的演艺形式和民众的热情参与,构成了一种崭新的社会文化事象。时人对此发表感慨:“东也闹着演剧筹款,西也嚷着募捐演剧,这个声浪和空气,几充满了内地。”[2]民间慈善通过各种活动,改进和发展了传统的慈善方式,日益凸显其影响力,由此替代了缺位或不到位的政府力量,成了慈善救助活动的主体。与此同时,由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特点,慈善意识的社会动员还具有救亡图存的民族性和感召力——外敌欺侮下民族救亡思潮的涌动,唤醒了民众的爱国意识,将慈善事业与民族救亡相结合,也激发了广大民众的参与热情。

近代都市慈善演艺在上述背景下进入了民众的社会生活,也进入了新闻媒体的视野。此时,伴随着社会各阶层慈善意识的逐步增进,许多报刊以敏锐的触觉和迅捷的反应瞄准了这一事物,对慈善义演活动及时予以刊载,《北洋画报》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例。该报将慈善演艺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对不同形式的演出作了类别上的划分,如刊载于封二的“新型综合演艺活动”是新闻消息,刊登在封三的“传统戏剧”属艺术消息。“义演”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此时的各类演艺具有近代转型的文化特点,表演内容既有传统戏剧,也有各类新兴艺术,中外器乐演奏、戏剧、歌曲演唱、舞蹈表演等,有关的演出活动也经常地刊载在该刊的相关栏目中。

《北洋画报》以“人人能看,人人喜欢看”为办刊方向,特别注重选登“时事、美术、科学、艺术、游戏、种种画片和文字”内容,是一种雅俗共赏,并具多方面社会效能的文化生活类画报。该报在反映社会新闻的同时,以突出传播艺术新知为核心,同时追踪平民趣味与取向,在当时天津以至整个北方报刊界都极具影响力,这些特点使其赢得了广泛的受众,也成为画报经济收益的基本保障。《北洋画报》对慈善活动的刊载,显示出媒体紧跟时代步伐、反映社会热点的新闻导向。报刊媒体与演艺群体参与慈善事业,是当时都市文化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北洋画报》刊载慈善演艺活动的图文消息,从多方面实现了美感效果与新闻热度的结合,适合自身图文并茂的风格。《北洋画报》初创时期为周刊,后来扩展成三日刊,再改为隔日刊,影响整个北方地区,成了社会民众喜爱的综合性读物。

二 褒扬慈善演艺 引领社会风尚

慈善演艺活动作为该刊重点报道的内容,有关图片刊载于画报中心位置,表演活动的形式、内容、人物以及宣传成效,也以多种刊载方式予以报道。

以整版、多图、广视角刊载慈善演艺消息 《北洋画报》始终关注慈善义演的发展,并对演艺活动及时予以报道,尤其是遇到社会效应明显的活动,其报道更显示出较大的魄力。1929年,天津《大公报》报社先后在北京、天津举办慈善义演活动,筹募社会捐款。当年3月26日在天津的慈善演艺活动,是继北京慈善演艺会之后一次声势较大的演出,活动地点设在平安剧院。此次活动邀请到国内一些演艺界知名人士前来演出,其中不仅有来自北京的知名舞蹈家,也有昆曲演唱家等,演出活动还动员了各界官绅前往观看。《北洋画报》非常注重慈善义演的宣传效果,因此对活动的报道就特别突出:在画报封面,置有主要演员的大幅剧照,在画报第2页,以整版篇幅对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计有大小图片7幅,长短文章和消息4篇,如果算上7幅图片的中英文简介,注入的笔墨就更多了(参见图1)。

图1 关于慈善演艺的报道

资料来源:《北洋画报》第6卷第297期(1929年3月26日),第2页。

《北洋画报》在演出当天以两个版面隆重报道了慈善义演活动之后,隔一天又对这场慈善演出再发深度报道。由记者撰写的《慈善演艺会中之如是我见》一文(参见图2),对26日慈善演艺活动的现场情况又进一步做追述报道,所谈内容极具新闻价值,更能产生深刻的社会影响。其内容分析下来有以下几点:第一,对观看演出者以及重要人物的捐资情况予以详细介绍;第二,对参与演出活动的各类人物给予介绍和评价;第三,讲述演艺会场上的各种花絮。画报还对慈善演出的票价、募捐的数额等情况做出披露,这更使读者感到获得了有价值的新闻内容。此外,重要人物观看演出中的活动及对演出活动的评价,是人们关心的事项和感兴趣的话题,画报对此给以特别报道。尤其是对一些虽然到场捐款而没有登台露面的人士,有文章还专门给予其赞赏性评价,并一个不落地登录出他们的姓名。

图2 记者撰文《慈善演艺会中之如是我见》

资料来源:《北洋画报》第6卷第298期(1929年3月28日),第3页。

重点宣传参与慈善活动的演艺界知名人物 享有社会声誉又有艺术才技的艺术家,是民众喜爱的演艺人物。《北洋画报》也推崇这样的艺术家,总是将此类人物照片刊载于报纸最重要版面和位置。1929年3月26日的画报封面,将此次慈善演出的中心人物——唐宝潮将军的夫人(裕容龄)的大幅剧照置于中心部位。从图片反映的信息来看,照片为唐夫人扮演的莲花仙子剧照,不仅造型娇美、相貌端庄,具有艺术家的形象魅力,而且还具有被扮演人物的个性风采。[3]读者从照片的位置安排上,自然知晓图片人物的艺术品级与社会地位。此新闻图片还有一特点:照片人物唐宝潮夫人,用英文做一介绍,同时显示此次慈善演艺活动的详细消息(参见图3)。

图3 慈善演艺——唐宝潮夫人剧照

资料来源:《北洋画报》第6卷第297期(1929年3月26日),第1页。

由此来看,编者意在重点向外籍读者推介慈善义演活动。天津是开埠较早的通商口岸城市,对外商贸活动频繁,集聚的外国侨民比较多。《北洋画报》将外侨作为读者对象为其提供信息,可以招徕更多的募捐收益。同日的其他版面,对唐夫人以及各类演艺情况也有较为详细的中文介绍,这说明,在《北洋画报》的读者群中有为数不少的外国侨民,并且这些外籍人士或许就是当地慈善演艺活动的关注者和捐助者。

唐宝潮夫人是前清驻法公使之女,在北京已是社交界的名人和优秀的舞蹈家。她自幼就随父亲到欧美游历,也是中国最早的女留学生之一。在此之前,《北洋画报》曾刊载过有关她参与慈善演艺会的消息,当时报纸称:唐夫人擅长“美术舞”,但因患病身体状况不好而一度停止参与社交活动。然而,就在记者采访之后不久,这位大病初愈的艺术家,即参加了为筹措“北京万国美术学院”办学经费而举办的义演活动。她在演出中饰演多种不同角色,表演了“蝴蝶舞”“卖花女”“埃及舞”等时尚舞蹈。[4]跳舞是一种体力消耗很大的剧烈活动,在大病初愈、身体尚待恢复的情况下,唐夫人依然投身慈善募捐活动,反映出她良好的艺德和艺风。画报记者由衷为此赞美:“两演艺会中之最卖力者……唐宝潮夫人……体弱多病……值得吾人钦佩矣。夫人廿余年来,执旧都交际界之牛耳,尤善歌舞,历为慈善事牺牲色相,登台献长,此故非第一次矣。”[5]介绍文章虽然用语不多,但紧抓要点给人深刻印象,令人感受至深。读者在文字的引导下,定为唐夫人的高尚品质所感动和感染,这对倡行慈善精神、促进慈善风气是很好的宣传。

热情表达对慈善演艺所有参与者的尊重 从《北洋画报》一贯的主张和策略来看,该刊很重视对新闻人物的报道,由于该刊对慈善演艺始终持高度赞赏态度,因而在对慈善演艺活动的报道中,总是对参与者从不同角度给予积极评价,这种表达方式也让参与演出的演员们获得许多心理愉悦。尽管他们更多的只是从事演出,不一定出资捐款,但从中感受到了报社的爱护与关怀。从《北洋画报》1929年3月26日天津慈善演艺专栏中。读者可以看到,该刊尽可能地对当日参加演艺的众多演员点名称赞,如,提及多位女性在剧目《新家庭》中扮演了不同角色,如张美如女士、唐女士、余女士,以及该报社的王先生等。同时,该报还对那些参与了慈善捐献而未能登台的表演者也作一一介绍,并予积极评价。[6]可见《北洋画报》不仅反映慈善行为和时尚艺术结合之美,更在引领社会风尚,引导民众审美情趣方面倍加用心。因重视德艺双馨评价,该报在促进艺人提升才艺的同时,也提升了报纸的社会形象。

除上述特点之外,与其他报纸的报道相比,对义演人物及其演艺活动在版面设计、内容介绍等方面的差别,也能反映出《北洋画报》对慈善演艺活动报道的重视和对演出人员的推崇。《大公报》报社在北京举办了一次慈善演艺活动,之后《北晚副刊·霞光画报》也发布了相关消息,对这场慈善演艺会进行宣传报道,并配发慈善演艺会场——北京协和大礼堂的大门图片以及参演艺人的带妆照片等。但是,相比起《北洋画报》的布局,还是显示出很大差别:首先,新闻图片重点不在中心人物;其次,新闻消息的文字非常简略;再就是新闻报道内容置于该版面的最下部位置。[7]这样的报道效果,自然不如《北洋画报》在宣传慈善义演方面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如此一来,映衬出该报不像《北洋画报》那样对慈善演艺活动极为看重。《北洋画报》不仅对此次《大公报》报社举办的义演募捐活动宣传力度大,在其常年刊载的各项内容中,有关慈善演艺的消息,经常成为报道的重点。尤其在遇到大的灾难、举行较大义演救助活动时,相关的报道就更为集中、更有分量。

三 关心义务戏发展 发挥新闻媒体作用

随着近代西方音乐文化向国内各地的传播,中国城市娱乐文化的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然而中国传统民间戏剧依然是广大民众最为喜爱的娱乐活动。从《北洋画报》办刊十多年间的记载来看,义务戏也是民间举办较多的一种慈善演艺活动。《北洋画报》对义务戏的报道,虽然不像对新兴艺术的报道那样,将其置于报纸新闻消息的位置,但是也以多种形式给予宣传,除了对其活动的组织者——商会的介绍和深度报道之外,还从演剧的“角色”“唱段”,赏戏的“票友”等不同角度进行评说,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既迎合了报纸读者对戏曲艺术的喜好,又有助于树立戏剧艺人的正面形象。

义务戏多由慈善机构或者商会等社会团体来组织举办。从当时多家报刊的记载来看,义务戏的主要组织者一般有红十字会、[8]梨园公会,[9]还有商会组织等,个人举办的情况也时有出现。随着报社的发展,其作为主体参与慈善活动的组织、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也日益越多,如《大公报》报社分别在京津两地举办慈善演艺大会,《新天津报》报社社长刘髯公组织的义务戏演出等,都属于此类。

另外,在北京、天津这样的政治、经济、文化大都市,戏剧的剧种较为多见。既有京剧作为国粹艺术受到各个层次民众的追捧和喜爱,而且还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戏剧,如昆剧、越剧、粤剧等戏曲艺术到此地交流演出,形成艺术大聚会,这不同的艺术,各自拥有热情的观众。还由于国人对传统戏曲艺术有着较为广泛的喜爱,从中寻找愉悦,因此戏曲艺术是民间娱乐的重要来源。《北洋画报》作为北方都市的文化领地,经常刊载大量与戏曲演出相关的新闻消息。当时以“义务”为号召的戏曲表演,大多是为募集资金、进行慈善募捐助而组织的演艺活动。义务戏活动的不断增多,使得关注社会新闻和娱乐活动的《北洋画报》内容更为丰富。我们从画报所载可见,各个时期的新闻报道中几乎充满了此类消息。由于当时北京、天津特殊的区域地位,不仅各地商贾云集,还有多国侨民聚居,同时,在市民百姓中也有大量娱乐文化喜好者。这些区域条件,为义务戏的演出和募款提供了广大的受众面,也为在各地开展慈善募捐创造了有利条件。《北洋画报》注重从多种角度、以不同形式报道义务戏的演出情况,宣传捐助者的慈善义举,并且图文并茂、情理交融,因而在民众中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演唱义务戏募捐,必有其捐助的目标与对象,这也是民众和那些具有捐助意愿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媒体若要争取得到最佳宣传效果,势必要阐明用途与救助目标。《北洋画报》在刊载相关信息时,特别注重将此说清道明。如由《新天津报》刘髯公所组织举办的义务戏演出,指定捐助目标为修缮“杨村”的水利枢纽。《北洋画报》对此做明确解说,因此不仅使此次义务戏的目的与意义得到明确的昭示,也使活动得到民众的赞赏与支持。当大家了解到捐款的用途和救助方向,并能够继续关注之后的捐助效果,这对义务戏表演的募捐效果和义务戏的成功举办,以及艺术发展都有益处。《北洋画报》注意宣传演出活动的丰富与精彩:如对参与演出的演员中的名票和名伶,以“各演拿手好戏”进行渲染。这样更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使观看演出的人数不断增多,以致“该院座客,拥挤异常”[10]的状况经常发生。

另如,对“胡碧蓝举办之慈仁义务戏”的一次报道。北京仁慈医院,由于产科治疗设备比较简陋,医院创办人为了补充改善医疗条件和置办医疗设备经费不足的困难,邀约戏曲艺术家胡碧蓝,并联络热心善举的艺人和票友,以表演义务戏募集资金的目标发起向社会募捐。这场义务戏定于1929年6月30日在新明大戏院举办,在《北洋画报》的重要版面上对此进行了报道宣传,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因而义务戏演出非常成功。这次现场剧目,以胡碧蓝的自演为多,票价定为一元,演出以“集腋成裘”为号召,引导大家奉献爱心。此善举在坊间传颂,并成为一时佳话。[11]

艺术家表演者的社会慈善活动,有较为显著的多面功能:既可以满足社会需要,又能体现个人社会责任意识,还可以展示自身才艺和能力,是最佳表现方式。通过慈善活动的艺术表演,演艺者客观上向社会民众推广新兴艺术,传播新式娱乐形式。艺术家的演出对受众是一种视觉与听觉的感染,使他们从中获得欢欣与愉悦,并通过观赏者的口口相传,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到艺术的精彩与魅力,知晓表演者的才艺以及对社会的慈爱与奉献。此时,演艺平台也自然成为最佳的广告媒介——宣传令人称道的扶助贫弱行为,同时演艺者的艺术形象和人格形象也获得提升。

《北洋画报》作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文化生活报刊,紧贴社会生活实际,与时代同步,以新闻媒体特有的眼光和反应,关注社会文明与进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该报将关注民众需求与引领社会风尚有机地融为一体,结合报纸自身性质与特点,在报道都市文化生活时,也将宣传慈善演艺、褒扬奉献社会作为重要视角。这种方式不仅对于慈善事业发展是重要的支持与鼓励,从媒体传播的层面上,也将对提高民众慈善意识、形成社会风尚,发挥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北洋画报》在宣传社会慈善文化、推进慈善事业发展上,做出了积极贡献。

(署名郭常英。原载《音乐传播》201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