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一位法师的行履和思考
- 崔淼
- 3732字
- 2020-08-29 06:55:50
第一节 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
《华严经》中有一位善财童子,为福城长者之子。善财生来聪明活泼,善解人意,深得长者欢心,长者对他疼爱有加。虽然生在富贵之家,但善财对富裕的生活环境并不感兴趣。他生来喜爱追求真理,思考人生种种问题,常用各种珍宝来供养彻悟真理的人们。他到福城东庄严幢娑罗林中的大塔庙处,参访文殊菩萨时,发现了人生的真谛。于是,他发菩提心,愿行菩萨道,虚心请求文殊菩萨教导他奉行普贤行的方法。文殊菩萨告诉他,要学习普贤行,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参访善知识。善财说,我并不知道谁是善知识呀。文殊菩萨指点说,对于善知识,应该将心力集中在他的德行、特长上,去学习他的优点,而不要去评判、挑剔他的过失,这就是参访的第一义。善财感激欢喜地告别了文殊菩萨,开始了游历参访的生涯。
首先,善财来到南方的胜乐国妙峰山上,参访德云比丘,学得“念佛三昧法门”,深刻体会到佛子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常常忆念诸佛的伟大,心念时时与佛同住。善财接受了德云比丘的教诲,并铭记在心。接着,他陆续拜访了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天神、天女、婆罗门、长者、商人、医师、船师、国王、佛母、王妃、地神、树神等各种不同身份的善知识,听受种种法门,最后终于到达普贤菩萨的道场,证入无生法界。善财共游历了一百一十个城市,参访了五十三位善知识,这就是佛教中著名的“善财五十三参”。
善财童子作为佛教中广学多闻、精进参学的代表,对后世学佛者有很大影响。净土宗大德印光老法师就曾说:“岂知华严会上,善财以十信后心,受文殊教,遍参知识,随闻随证。末后至普贤菩萨所,蒙其加被开示,所证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普贤为其称赞如来胜妙功德,令其发十大愿王,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并劝尽华藏世界海诸菩萨,一致进行,求生西方。夫华藏海众,无一凡夫、二乘及未破无明之权位菩萨。最下者,即为圆教初住。其人已能于无佛世界,现身作佛,及随类现种种身,以度脱众生。此后从二住,以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位位倍胜。是诸菩萨,皆以十大愿王,求生西方。”指出以善财之聪慧与证量,尚且遍参大善知识,终获大成就。可见参学的重要性。
道极法师对善财童子的故事非常熟悉,在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故事时,他就深深赞叹善财童子求学问法的恒心与毅力,也非常羡慕他能遇到那么多的大善知识,为其宣说妙法。1993年,道极法师正式剃度出家后,这个故事又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来。他想,我为什么不能学习善财童子的做法,去遍参大德高僧呢?中国佛教历史上的著名高僧,为访名师,不都是跋山涉水、克服千难万险才成功的吗?拿禅宗来说,二祖慧可为求达摩祖师传法,不惜断臂以明心迹。六祖惠能大师为求佛法,不远千里从广州奔赴江西亲近五祖弘忍大师。又如近代禅宗大德虚云长老,他老人家当年朝拜五台山,孤身万里,风餐露宿,后又身染重疾,连沿路寺庙都不敢收留。但虚云长老初心不改,誓死前行,最后获得文殊菩萨之加被,身体复原,完成了朝拜。这些古往今来求法的例子,正是我们这些年轻僧人的榜样啊。但是,回到现实层面,道极法师对外出参学又有了一些顾虑。因为法师总是把孝道放在第一位,自己的剃度恩师本如法师年事已高,若自己远游,师父身边无人照顾,于心不忍。没想到本如法师得知后,大力支持道极法师外出深造。他说:“你照顾我只是孝敬我个人,但只有出去开阔眼界、增长学识,才真正能为普度无量无边众生打下基础,这才是真正的大孝。你尽管出去学习,不要有任何顾虑。”听了本如法师的这番话,道极法师深受感动。他感受到了师父对自己那份沉甸甸的关爱和厚望,他想,我一定要带着优异的学习成果来回报师父,回报大众。
怀揣着本如师父的重托,1993年,道极法师远赴黑龙江哈尔滨极乐寺佛学院(现哈尔滨佛学院),开始了为期三年的专业深造。极乐寺佛学院是我国东北历史悠久的著名佛学院,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天台宗大德倓虚大师于1923年兴建哈尔滨极乐寺,随即在1924年创办极乐寺佛学院,遍请名师,培育僧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佛学院几经波折,并于1945年停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1990年极乐寺佛学院恢复教学和研究工作,焕发出蓬勃生机。学院坚持学修一体,为佛教界培养、输送了大量的优秀僧才,广受教内外称赞,成为东北地区佛学教育和研究的重要机构。道极法师即是90年代极乐寺佛学院刚刚恢复招生后最早招收的几批学僧之一。这三年的学僧生活,在道极法师的成长路途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不仅使道极法师在佛学造诣上更进一步,也培养了法师不断钻研、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甘为人梯、服务大众的良好品质,以及周到细致、有条不紊的管理能力。
从进入佛学院开始,道极法师就立志要学有所成。由于佛学院刚恢复招生不久,师资、书籍都不十分完备,课程也较为简单。但是道极法师没有因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是抓住一切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他不仅将课堂上法师们所传授的知识反复揣摩,还大量阅读经、律、论中的代表著作,对佛教教理体系、印度佛教历史、中国佛教历史及现状都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他常常在宿舍熄灯后利用走廊上的灯光继续阅读,还因此被巡查师父批评过。但他说,我现在岁数不小了,如果不抓紧时间,将来就很难有这样好的机会了。况且,我不仅代表个人,能到这里读书,也背负着锦州佛教界的期望。巡查师父被他的这种执着精神所感动,也就默许了他的苦读。道极法师除了阅读专业书籍,还特别积极地向极乐寺和佛学院的前辈高僧大德请益。他感到,这些大德无论从学识、经历,还是从道德上来说,都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一个进步的标杆,应当认真汲取他们在学佛、弘法道路上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他亲近了慈法长老、妙修长老、妙观长老、修真长老等一批东北佛教现代高僧。法师们对这个勤学好问的年轻学僧都非常赞许,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修行中的心得体会传授给他。道极法师常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而这些高僧可以称为真正的“人师”,他们的教诲是我学佛生涯中的宝贵财富。道极法师还秉持着一直以来的恭敬、平等心,虚心向周围同学求教。他说,这些同学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寺庙,经历不同、宗派各异,都有自己的所长,自己应当抓住这个机会,开阔眼界、博采众长。在向书本、向法师、向同学孜孜不倦的学习中,道极法师的理论水平、思想境界得到了迅速的提升。
这一切,被当时极乐寺的方丈慈法长老看在眼中。慈法长老是极乐寺第六代方丈,天台宗四十五世传人,历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黑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黑龙江省政协常委、哈尔滨市佛教协会会长、哈尔滨市佛教协会顾问、哈尔滨市政协委员。慈法长老在新时期为极乐寺的恢复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他协助党和政府落实宗教政策,收复寺院房产和土地,新建了阿弥陀佛殿、五百罗汉堂、舍利殿、卧佛殿、延寿功德堂、露天阿弥陀佛等。长老高瞻远瞩,认为佛教人才多年来青黄不接,而佛教的发展恰恰离不开僧才的培养,极乐寺佛学院就是在他的倡导下恢复招生的。长老亲自出任院长,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为佛教培养急需人才。慈法长老有着丰富的阅历和管理经验,他敏锐地察觉到道极法师这个谦虚、好学的年轻僧人是个可塑之才。于是他一方面鼓励道极法师在学业上继续精进,一方面开始指导他参与佛学院和极乐寺的管理工作。道极法师首先担任了这一届佛学院的班长。当时的佛学院管理面临着许多困难,比如学僧来自全国各地,年龄、习惯各异,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道极法师针对这些情况,制定了详细的班级规约,组成学习小组,相互督促。营造出平等、包容的生活环境和勤奋、钻研的学习氛围。作为班上的老大哥,他经常协助慈法长老和其他任课法师在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关心班上的同学。道极法师为了让同学们有更多的学习时间,长期在后厨帮忙烧饭、洗碗、打扫卫生,将各种生活琐事料理得井井有条。当时的物质条件比较匮乏,道极法师都是先把同学们的生活物品安排好,有时不够分配,他就把自己的那份给同学。法师说,他当时想,自己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有的同学很困难,自己应该多照顾他们。另一方面,古来的高僧大德都是用苦行来修炼身心,自己所做的这点事情不算什么。在他的带动下,佛学院学习氛围浓厚,学僧们学习成绩优良。此外,道极法师还协助极乐寺常住料理一些接待事务,协助举办各种大型佛事活动。如每年的浴佛法会、弥勒菩萨圣诞法会、释迦牟尼佛成道法会、观世音菩萨成道法会、地藏王菩萨圣诞法会以及各种佛七法会等,从筹备伊始,道极法师都全程参与。有的大型法会,参加的法师、信众多达上万人。面对这么庞大的人群,如何安排他们的衣食住行、如何使法会殊胜圆满、如法如律,需要做大量的筹备工作。道极法师边学边做,遇到法会时,在保证自己学业的前提下,其余时间都在寺中帮忙。道极法师说,参加这样的管理工作,对于他来说是一种难得的锻炼机会。他不仅不以此为苦,反而从中认真积累经验。这就使道极法师不仅成为一名具有理论水平的法师,还是一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师。三年的佛学院生活,使道极法师迅速成长起来,获得了弘法利生的实际才干,受到了慈法长老和其他法师的一致好评,为今后投身佛教发展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5年道极法师于哈尔滨极乐寺佛学院毕业时与哈尔滨极乐寺方丈慈法长老、昌慧法师、净坤法师、净如法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