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买马

有句老话说的好,人前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偏偏他李洪就是个怕敲门的主,毕竟是占了人家少掌柜的身体,现在被发现了,你说亏心不亏心!

然而做了亏心事,李洪却不能承认,更不能认错。

承认就完了,老头儿绝对会满世界追杀他!

可是不承认吧,李洪这个说谎的功力确实是不及格。

那些扒瞎都不眨眼睛的人,你们到底是怎么练出来的?

别人说谎有人信,我说实话反而没人相信了!

真的是太难了...

总之,这个事情随着钱忠这句话,总算是画上句号。

李洪也不知道钱忠为何会放过自己,要说钱忠善心发作李洪第一个不信,这老头绝对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悍匪,能有善心就怪了。

直到最后,钱忠说了句:“赶快找个婆娘,给李家生个娃娃。”

李洪这才明白了钱忠的意思。

感情钱忠这是怕失手把自己打死了,李家该绝后了呀!玛德,这么说就更不能生娃了,生完娃他就没用了啊!

一夜无话,睡梦中的李洪满脑子都是乱七八糟的各种思绪,所以他根本就没睡好,九具铁甲尸犹如护卫一般站在床头守了一整宿。

早晨起来,李洪睁着两个熊猫眼匆匆吃过饭后,迫不及待的出门了。

身后跟着牛家兄弟,嗯,还有钱老头儿。

对于这种情况,李洪虽然心里骂娘,表面上却不动声色。

只不过本来该放假休息的铁甲尸,只能又重新上班了。

李洪这几天准备把牛家兄弟这两个吃干饭的憨货打发回家,名义是让他们回去看看家里的父亲,留在身边压根儿就没用,就知道造肥。

屁用没有!

四人一路急行,两个时辰才走到吉林城。

李洪此行是准备到吉林城买匹马代步,顺便再找个烧窑的师傅,看看能否订制一批化学仪器,他准备把自己的制毒大业接着发展起来。

平日里来往于两地耽误太多时间,与其将时间耽误在路上,不如花些钱买个快马。

李洪跟过往的路人打听了一下马市所在,便带着牛家兄弟朝目的地走去。

吉林城的马市建在城外的草市街,旁边也有一个城隍庙,与刘家庄相比,人多了许多倍,街头巷尾人声鼎沸、往来不绝。

李洪刚到市集,迎面而来三五个马贩子向他推销自己的马。

李洪问了价格,有五两,有七两,最贵的一个才八两二钱。

他上前扒开马嘴,只见这马儿的牙齿雪白,大大的马眼明亮有神,马臀宽大体格强壮,很明显这是一匹好马。

说实话,李洪不太懂得马的品相好坏,前世没接触过,这一世的记忆里也没有太多关于马的学问,他纯是凭着感觉走。

这集市里的门道太多,走骗门的也太多,所以不能太草率。

连续拒绝了几人的推销后,李洪一行人又向集市里走出很远,里面的人流更多,马匹也五花八门,有黑马,有白马,有红马,更有花马。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卖其他商品的小贩,形形色色好不热闹。

李洪观察了一圈,相中了一匹棕红色的马,据卖家说,这是一匹七岁的壮年蒙古马,价钱也算适中,六两七钱。

李洪直接塞给卖家六两银子,牵着马就要走。

“哎呀,哎呀我去,你给我站那!光天化日之下你还敢抢马不成?”

那卖家上来拽住李洪,气的脸颊通红,旁边还有两个熟人也上前拦住了李洪。

李洪停下来问道:“怎么地?我没给你银子?”

卖家哪会吃这套,大声骂道:“老子的马儿卖六两七钱,你特娘的给六两银子就想牵走,哪有这个道理?”

说完之后,这卖家撸起来袖子就想要动手,却发现周围不知不觉围了一圈穿着同样衣服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牛家兄弟与九具铁甲尸,当然,还有个老头儿。

“你...你们?”卖家迟疑的指了指李洪,随后才反应过来,这帮人他娘的竟然是一伙的!

他先是眉眼扭曲了一阵,随即好似认命了一般,松开了李洪。

“那个,价格...价格能不能再商量商量...”

“不好意思,不能。”

...

...

买了马以后,李洪又打听到吉林城烧窑的窑厂所在,到了窑厂后,李洪跟师傅形容了一下自己所需的物品,最后又确认了半天尺寸形状等关键问题,才交了定金,只需等五日后便能来取样品,样品符合要求,再大规模制作。

李洪给的价格高,也不怕师傅不尽心。

回去的路上,李洪一直开心不已,仿佛是舔了蜜一般,他左拍拍马儿的屁股,右摸摸马儿的头,很是兴奋。

咱也算是有车一族了!

身旁的牛家兄弟也很羡慕李洪的坐骑,围在他身边不停地讨好他,想要骑一下。

李洪心情舒畅,直接承诺道:“等有钱了,给你俩也一人买一匹。”

说完之后,他就后悔了,买了这匹马后,兜里比脸都干净,还等有钱呢,有个屁。

这话也就能骗骗女人和傻子,等有钱是啥时候,一个月还是一年?

然而牛强听见这话,却开心的像个孩子一样,牛刚虽然表面沉稳,心里实际上也是期待的很。

钱忠在旁边撇了撇嘴巴,随后眼睛望向远处的田野,似乎想到了以前的事。

回程的速度并没有因为有了马匹而加快多少,毕竟只有一匹马,李洪也不可能丢下大伙自己先骑马回去。

回到家后,李洪给马割了点青草,刚想喂马,却被钱忠拦住。

“好马不能喂粗草料,否则会影响马儿的肠胃和体型,你这匹马虽然不是什么好马,但是刚买回来前几天还是要喂的精细点。”

李洪一脸茫然的举着青草,迟疑的问道:“马不是吃草么?”

“吃粮!”

“卧槽,那谁喂得起!”

李洪根本就不信,这个糟老头子坏的很,哪有马吃粮食的说法,纯属扯淡!

他把青草扔给马,转身便进了屋。

屋内的牛刚牛强正吃着马市买回来的炒年糕,看见李洪进屋,连忙腾出一块地方让李洪坐下。

牛强撕下来一块递给李洪:“给,尝尝。”

跟现代的炒年糕相比,这个时代的炒年糕味道很奇怪,除了甜度要淡许多,黍米的味道也重一些。

李洪边吃边问道:“咱们还剩多少米?”

“不知道。”牛强闷着头对付手里的炒年糕,根本就没工夫搭理李洪。

李洪被这个吃货给逗乐了,他一脚踢在牛强屁股上说道:“你个吃货,不知道不会去米缸里看看么?赶紧去。”

牛刚不情不愿的放下年糕跑了出去,没多一会儿又跑回来说道:“见底了!”

见底了,没粮了!

这真是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啊。

...

以下是资料:

无论是哪个时代,粮食都是必需品。

清朝康熙时期粮价约每升七文到十文左右,到了雍正乾隆时期,每升十文到十四文上下,五十年大旱,每升涨至五十六七文,自此以后,不论荒熟,常价总在二十七八至三十四文之间。乾隆三十二年,江苏奉贤稻谷石价为一千七百五十文,而当时银价是每两换钱八九百文,米石折银至少应在二两五左右。

顺治至乾隆年间,银一两折算千文,嘉庆道光年间银两折钱千二百文,米麦顺治至乾隆每石折钱千文,嘉庆道光时折钱二千文。

如今一石米市价为三两二钱,约六千文。

而现代精装的东北五常大米,一袋五公斤六七十块钱,便宜的大米还有三四十块钱的。

古代与现代粮价相差至少三倍,这还是保守的说。

所以说古代人生活压力很大,更不要说更贵的肉食,平常根本吃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