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隔代教育,家庭冲突的根源之一
- 二孩妈妈要读的心理学
- 蔡万刚编著
- 1281字
- 2019-09-10 19:25:40
隔代教育,似乎是中国家庭特有的现象,在西方国家,父母往往只把孩子抚养到十八周岁,之后就让孩子尽力养活自己,至于抚养孙辈,从来不是父母的义务。但是,在中国,尤其是在大城市,来自天南地北的老人都在发挥余热,聚集在子女所在的大都市里,以生硬而又蹩脚的普通话,和同样来自全国各地的老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不得不说,中国父母的牺牲和奉献精神是很强烈的。还有一些父母,甚至跟着子女们走出国门,在异国他乡继续为子女发挥余热,作出贡献。面对父母这样伟大的付出和牺牲,子女们却安之若素,总是以为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跟在子女身边,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的确,父母在抚养孙辈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一些乐趣,但是,子女必须认识到父母为了自己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伟大付出。
现代社会,也有少数的年轻人经济条件允许,他们选择妈妈亲自带孩子、爸爸负责挣钱养家。然而,他们并不是为了解放父母才这么做的,而只是因为看了育儿专家所说的话,觉得孩子还是要由父母亲自带养更好。这样的出发点,不得不说是非常自私的,他们解放父母,只是为了孩子、为了小家庭好,而不是真正出于为父母考虑的角度。
为了帮助子女照顾孩子,父母背井离乡,离开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农村、乡镇,来到陌生的大城市,承受着语言不通、气候不适应的痛苦。尤其是那些远去异国他乡的父母,更是要承受巨大的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不会说外国语言的他们,甚至只能留在家里,不敢四处走动。这样的震荡,对于年迈的父母而言是难以承受的,也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煎熬。养育孩子本身就是一个很辛苦的活儿,年迈的父母在把自己的子女养大成人之后,已经心力交瘁,如今为了给子女减轻负担,不得不承担起原本属于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原本还可以抓住中年的小尾巴享受生活的他们,被禁锢在子女的家中,等到孙子们都长大成人,他们已经垂垂老去。从这个角度而言,父母把他们的下半生都贡献给了孩子。
然而,即便父母付出了这么多,作出了伟大的牺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子女还是难免与父母发生冲突。在年轻的子女的心目中,父母老了,思想观念落后,关于孩子的教育理念也非常迂腐,根本不足以肩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但是现实又逼迫他们不得不依靠父母的帮助,以保持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之下,子女难免会对年迈的父母在教养孙辈方面提出要求,而父母又会因为付出很多反而被挑剔和苛责而心生不平。实际上,如果子女能够理解父母帮助他们带孩子是作出了牺牲,就会降低对于父母的要求,并亲自实践对孩子的教养,这样,不但可以避免矛盾与冲突,也可以有效提升教育的效果。
还有很多年轻的子女抱怨父母对于孙辈太过溺爱,而要求父母必须对于孙辈严格要求。试想:如果父母不溺爱子女,为何要帮助子女带养孩子呢?如果子女要求父母不要溺爱孩子,又为何要享受父母这样的付出和奉献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切依靠父母养育孩子的子女,都没有权利责备和抱怨父母对孩子太过疼爱,因为这样的子女本身正享受着父母的溺爱。
为人子女者,要对于父母怀有感恩之心,他们正因为具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且不惧怕拖着老年病弱的身体四处奔波,才能发挥余热,为子女养育孩子,让子女没有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