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追踪报告 2013
- 王亚星
- 1086字
- 2020-08-30 01:05:55
第一章 中国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
201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积极稳妥地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对外贸易着力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外贸政策保持基本稳定,进出口平稳较快发展,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外贸发展更趋平衡,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取得了新进展。
据海关统计,2012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8398.4亿美元,同比增长8%。其中,出口9543.8亿美元,增长9.2%;进口8854.6亿美元,增长6.7%;贸易顺差689.2亿美元,扩大56.4%。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在我国经济自主减速,对外贸易转方式、调结构的政策作用下,我国出口贸易主要存在以下三个值得注意的特点:一是2季度出口贸易温和反弹,同比增长10.5%;二是贸易伙伴多元化延续,对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的贸易增长几乎停滞,对新兴国家的贸易增长则保持平稳;三是出口商品结构有所优化,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较快,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降低。上半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5502.5亿美元,增长10.5%,高出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1.3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7.7%。同期,出口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1864.7亿美元,增长7.7%,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为19.5%,同比降低0.3个百分点。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努力克服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注重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地区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增强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定不移地扩大进口,为企业扩大进口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继续为全球贸易平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然而,由于主要发达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扩展空间有限,世界经济复苏极为缓慢,外需难以大幅反弹;由于主要经济体,例如美国、欧盟和日本等的自顾性增强,贸易保护主义依然强势。最近几年,技术法规和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最主要的贸易壁垒形式。我们的出口贸易监测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全年中国出口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事件450起,占全部贸易壁垒事件的55%。与此同时,国外共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1271条,绝大多数都为技术性贸易壁垒。但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复杂性和手段上的隐蔽性,对其进行检测和分析的难度非常大。本报告是在原有壁垒监测报告的基础上,尝试单独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追踪,以便更有效地为各有关方提供建议和预警,同时也为进一步的分析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