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国杰研究纪念文集
-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
- 1503字
- 2020-08-30 01:55:59
社会道德的滑坡与爬坡
谈天
1994年11月11日,笔者有幸采访了我国著名伦理学家、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罗国杰教授。罗教授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重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道德风尚”等问题谈了他的看法。
记者:罗教授,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全民的道德水准下降了,对此,您如何看?
罗国杰:对我国社会道德风气来讲,目前理论界的分歧表现为“滑坡”与“爬坡”两说。“滑坡”论者认为当前整个社会的道德面貌与50年代相比,特别是从市场经济实行以后出现的许多消极现象来看,社会道德风气变坏了。当然大家都承认,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更新。
而“爬坡”论者始终不愿或者说不肯承认道德有向下滑坡的情况,认为社会道德是在不断地往前走,人们素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比如改革开放的意识、开拓创新的观念、效率和公平的观念以及正当的个人利益等。因此,说道德水平没有任何下降的情况,而强调应看到道德好的一面。按照我个人的意见,应该承认从总体上看,在一段时期内我们的道德水平比过去有所下降,这也是老百姓普遍的看法。有人担心承认这一点对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不好。其实,这是两个问题。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素质是有较大提高,但人的素质和社会道德水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目前,我国的社会道德领域,有许多问题值得注意。特别是我们打开国门后,资本主义国家毫不隐讳地提出,在向中国输入先进技术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要影响和改变我们的价值观念。西方的价值观念主要是个人主义。它有好的一面,比如强调个人的价值、平等、荣誉和尊严,但严格地说,它是以个人为中心的。我国的小生产思想比较容易接受这种观念。
记者:您认为导致我国道德水平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罗国杰:我认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的导向,上我们没有采取坚强有力的措施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传媒也宣传了不少错误的价值观念,值得我们反思。道德基本上是价值观念的体现。价值观念的误导,社会道德必然陷入歧途。比如,等价交换原则本来是在经济行为中的原则,如果把这个原则扩大到整个社会领域,就必然出现混乱。如扩大到政治领域,就变成“权钱交易”;扩大到社会领域,友谊、亲情就淡化了。
记者: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发展经济与提高道德水平的关系?
罗国杰:现在一说到市场经济,有人就认为要调动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积极性,这是片面的。我们只能提倡个人的正当利益。我们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经济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国家的经济进步并不等于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并不等于社会的全面进步。我们说的社会的全面进步,包括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平。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讲,人民的道德面貌、社会风气、社会治安等确实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不祥之兆”。这些问题的产生,除了经济的原因外,还有腐朽思想的侵袭、小农经济的落后观念、缺乏教育等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强调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
记者:个人如果连生养他的父母都不能爱、不能孝敬,怎么可能爱他人、爱民族、爱国家呢?
罗国杰:确实,中国的过去很重视“孝道”。善事父母谓之孝,“孝”在中国到宋以后成了“愚忠愚孝”,走向了绝对化和片面性,是我们应当反对的。现在我们不仅要使小孩子知道父母为他们的成长花费了多少心血,也要使他们知道为了教育他们成长,社会、国家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从而培养他们爱父母、爱学校、爱国家的责任感。不要使他们形成一种认为自己是中心的观念。从小就知道尊敬师长、爱护同学、和睦邻里,这样,他们长大了就自然会处理好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我们对教育的重视,使社会道德由滑坡变成爬坡,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很有希望的。
本文曾刊载于《江海侨声》,1995(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的有关问题
根据中央和中宣部、教育部有关精神,今年秋季开学后,全国高校将普遍开始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届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作为四门新课程之一,将首先进入课堂。为使高校广大师生及时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教材的有关情况,积极做好教学准备,本刊记者日前专门采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础》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召集人)罗国杰教授。
本刊记者:《基础》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是如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有关精神的?
罗国杰: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基础》教材编写组全体成员,经过半年多的紧张、辛勤的努力,基本完成了教材(送审稿)的编写工作。
第一,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以及中央领导对教材编写工作的批示、指示精神是编好教材的基本前提。在教材编写提纲的编写过程中,全体编写组成员认真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认真学习领会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重要批示和有关论述,认真学习领会李长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有关讲话精神。应当说,教材编写提纲的指导原则、逻辑思路、基本内容等都是在中央精神的指导下完成的。教材的编写更是如此。在教材编写期间,编写组成员深入领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反复学习了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26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对于教材编写工作更加充分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非常及时,非常必要。
第二,集中各方面的智慧,整合学科优势力量,是编好教材的重要条件。为了组建国家级编写队伍,编写组根据编写任务的要求,提出了编写组主要成员名单并报领导小组审定。编写组的组成既考虑了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也考虑了地域分布,坚持了出成果与出人才的统一。教材初稿的部分章节曾分别送逄先知、滕文生、郑科扬、金冲及、刘国光、许崇德等同志征求意见。可以说,教材编写三级提纲和教材(送审稿),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优势力量整合的成果,是博采众家之长、集各方面智慧的结晶。
本刊记者:《基础》教材与以前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材是怎样的关系?其在逻辑结构和体系编排上有哪些新的特点?
罗国杰:“基础”课将“98方案”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的崭新课程,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在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方面所采取的一项创新举措,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规定,“基础”课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因此,在“基础”课教材的编写中,一方面注重继承和借鉴“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材编写和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充分吸收了这两门课程以往取得的丰富成果;另一方面根据“基础”课教学体系和教学目的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创新性定位和阐释,并综合地运用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其他多种相关学科的知识,对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做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较好地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在讲授“基础”课的全部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注意这是一门新课,它并不是过去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简单合并,而是一门在体系和内容上有机地将二者融为一体的崭新的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使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因此,在教材编写的体例上,力求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把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提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把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养育优秀的思想品德。
本刊记者:《基础》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有哪些和现实联系比较紧密,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何在坚持思想性与生动性相统一的基础上阐释和把握这些问题?
罗国杰:“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它强调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对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做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和阐释。
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所指出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也会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基础”课作为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道路的课程,在教学大纲的设计以及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向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理论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又要强调在理论逻辑中凸显问题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紧紧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所出现的重大问题,重点解决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诚实守信、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和心理健康问题等,强调切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实解决大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真正体现“基础”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问题。今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他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一论述,精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指明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而有机地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思想道德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地统一起来,为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行为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的成才目标,对大学生在实践中锤炼优良的思想品德,成长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又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要求。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力求从各个方面来加以贯彻。为此,《基础》教材(送审稿)把“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作为绪论中的一节,着重地加以论述,并把“八荣八耻”的内容分别融入各章之中。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力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在大学生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目的。
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中,要密切结合大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加强道德实践,要在践行上下功夫。要坚决避免和防止言行背离、知行脱节的现象。不但要把“八荣八耻”作为自身的行为标准,而且要把它转化为自觉的内在要求。不但“重在行动”,而且要“持之以恒”。要提倡从当前所遇到的事情做起,提倡从自己做起,从眼前的事情做起。要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目的,使大学生在日常所遇到的各种荣辱场景中,都能够自觉地明辨荣辱、分清善恶、区别美丑,牢固地树立起科学的荣辱观。
第二,关于“追求远大理想、树立崇高信念”的问题。理想信念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对人生历程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科学的理想信念,可以使大学生方向明确、精神振奋,不论前进的道路如何曲折、人生的境遇如何复杂,都可以满怀希望,永不迷失前进的方向。而模糊的、错误的理想信念,必将使大学生误入歧途。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性质的理想信念,成为区分高尚充实的人生与庸俗空虚的人生的一道分水岭。理想信念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大学生是我们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国家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特殊的责任。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但要建设社会主义,最终还要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大学生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不但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和民族的未来,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基础”课的教材(送审稿)在绪论之后,把“追求远大理想、树立崇高信念”作为第一章,强调科学的理想信念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中的重要地位,强调科学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极端重要意义,充分阐述了大学生应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力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和引导大学生立志高远,始于足下,践行艰苦奋斗精神,化理想为现实。
第三,关于爱国主义的问题。弘扬时代精神,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是当代大学生的神圣使命。教材(送审稿)把“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作为第二章,突出爱国主义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深深融入到民族意识之中的优良传统,是鼓舞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继往开来的重要精神支柱。爱国主义唤起了整个中华民族对自己祖国的挚爱,并由此激发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港澳台以及广大海外同胞,激发起爱我中华、建我中华、强我中华的爱国热情。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对爱国主义教育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正确地对待这些问题,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当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进程。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更加明显。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只有把握机遇,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往往在资金占有、贸易机会、资源配置和交易规则的制定等方面都会受到发达国家的排挤,经济社会的发展愈加困难。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发达国家,还力图推行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一体化,使民族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精神受到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形下,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统一,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
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我们不但要教育大学生以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为重,培育大学生的高度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防观念,而且要引导大学生有广阔的胸怀和理性的思考。我国人民所崇尚的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更不是大国沙文主义。对中华儿女来说,爱国不是简单的情绪宣泄,而是理性的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理性的爱国就是坚决地维护民族的根本利益,服从国家大局,不做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事情。在国际舞台上,既不盲目排外,又不崇洋媚外,塑造文明的中国人形象也是爱国的重要体现。
本刊记者:请您谈一谈《基础》教材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及中学思想政治课相关课程教材之间的关系。
罗国杰: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明确地规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侧重点,使“基础”课与其他三门课既相互区别、各有分工,又彼此联系、相互合作、功能互补,共同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与其他三门必修课相比,“基础”课有其自身的突出特点:首先,“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它旨在综合地运用其他三门课提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其他多种相关学科的知识,对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和阐释;其次,“基础”课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实践性,它旨在培育和养成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知和行的统一,在传授法律知识和道德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实践和行为,更重视“规范”向实践的转化。依据“基础”课的特点,我们强调紧密贴近大学生的实际,运用其他三门课所提供的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的增强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根据最新颁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和“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两门选修课与本课程在内容上有所关联。
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相比,大学阶段的“基础”课不仅在内容上有所不同,而且在理论深度上和呈现方式上也有所不同,体现出一种螺旋式上升的特点。中学阶段的相关课程在内容上主要涉及心理健康与人格教育、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其特点是立足于中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中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事例之中,通过例证来告诉学生应当怎样做,使学生“知其然”。而大学阶段的“基础”课在内容上更加侧重于理论的学习与思考,侧重于凸显人生观、法制观、道德观、价值观教育;在呈现方式上则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以科学的理论和知识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注重引导大学生进行知行合一的自我修养。既有效避免了与中学相关课程的重复,又增加了理论深度,使学生由“知其然”上升为“知其所以然”,由他律走向自律。“基础”课与中学相关课程相互衔接、彼此区别,体现了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体现了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形成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目标的合理递进层次。教师在讲授“基础”课之前,要熟悉和掌握最新颁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熟悉和掌握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与“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两门选修课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既要避免重复,又可以使其更好地由浅入深,相互衔接。
本刊记者:《基础》教材今年秋季开学就要投入使用了,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何开好本课程有哪些建议?
罗国杰:第一,要备好这门课,就要深刻认识“基础”课对大学生以及对我们授课教师的重要意义,要熟悉和掌握“基础”课教材的指导思想、逻辑体系和主要内容。作为教材,本书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体系,有按照本书逻辑线索的章节安排,有明确的讲授重点,有对重点、难点的深入分析,有结合实际的一些事例等。在备课时,希望教师能仔细地、认真地、全面地阅读教材,更好地把握这些要求。要强调问题意识,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加强教学针对性。
第二,要想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就必须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每个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都要把努力掌握《基础》教材的知识同践行其中的要求紧紧结合起来,在提高和增强修养方面下功夫。凡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当首先“以身作则”地做到,要求学生遵守的,自己首先应当更加自觉地遵守。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我们就必须配得上称为这一职业的成员。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在教学中,力求做到“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切切实实地在各方面做学生的“模范”。汉代著名的思想家扬雄说过一段值得我们深思的话:“师者,人之模范也。模不模,范不范,为不少矣。”由此可见,如果教师不能在做人、做事等方面成为学生的“模范”,又怎么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呢?
第三,要开好这门课,必须正确处理“基础”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三门课之间的关系、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与以前“思想道德修养”课、“法律基础”课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好“基础”课理论的系统性与凸显问题意识的关系。“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在讲授本课程时,教师要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来有说服力地阐述和回答有关问题;同时也要充分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辅相成的关系,突出本课程对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方面的独特功能,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在这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做出科学的回答和阐释,以有利于养成和培育大学生的优秀思想品德。
第四,要开好这门课,还必须恰当地结合学校的课程安排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灵活、机动、通俗地进行讲授。教材(送审稿)还给授课的教师留下了比较充分的空间。授课教师在讲课中可以结合大学生各个不同专业的特殊情况,结合不同时期的各种思想,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加以解释、引导和提高,充分发挥授课教师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本文曾刊载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6)
(署名:本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