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杏林春满:儒家的医德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美德,对于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完善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这里,我想先从古代“杏林春满”的故事说起。据文献记载,三国时期名医董奉,不但医术高明,医德也令人称颂。他为人治好病后从不收取报酬,而只让病重者治愈后植杏树五株,病轻者治愈后植杏树一株。数年之后,董家周围的10余万株杏树蔚然成林。董奉每年在杏熟后以杏换谷,再用谷来赈济贫困者。所以,我国后世人们多以“杏林春满”来称颂医德高尚的“儒医”。

自古以来,医德高尚者不只董奉一人,中国古代医生都有重视医德的优良传统。例如,宋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第一篇《医工论》就是专讲医德修养的作品。强调“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把医德置于医术之上,要求医生“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止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告诫医生“疾小不可言大,事易不可云难,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明代《医灯续焰》一书作者,撰有“医范”专题,要求“医家存心,当自重,不当自轻;当自谦,不当自傲;当计功,不当计利;当怜贫,不当谄富”。

中国古代传统美德和职业文明,是祖先遗留给我们的一份丰厚的文化财富。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美德的职业文明,多以谚语、民谣、警句和格言的形式,广泛地流传于民间。例如,“先国难,后私仇”,“君子盼的天下富,小人发的一人财”等,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崇高品格;“勤可补拙,俭以养廉”,“一日积一文,十年头算晕”,“指亲亲,靠邻邻,不如自己学勤谨”等,表现了劳动者勤学俭朴的美德;“施恩勿念,受恩无忘”,“礼多人不怪”,“买卖不成仁义在”等,表现了劳动者的淳厚善良、朴实无华的美德;“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人无廉耻,不如早死”等,充分体现了儒家重义轻利的人生价值取向。这些格言和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文明礼貌和职业文明的优良传统。

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在他们的著作中,包含着丰富的职业文明的思想内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向来以注重人的道德品质培养而著称。如《论语》中所讲的“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的忠于职守的精神,“无倦”(《论语·子路》)的勤奋精神,“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论语·学而》)的精益求精的思想,以及“见危授命”(《论语·宪问》)的牺牲精神等。这些传统美德,经过分析与批判,对于提高现代职业文明,培养现代职工的思想品格,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建设现代社会职业文明,虽然主要应着眼于时代精神,但是如果离开中国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弘扬,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只有努力寻找和挖掘传统美德与现代生活的相通之处,寻找二者的结合点、生长点,把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与传统美德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赋予传统美德以新的生命,才能创造出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的现代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