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富的秘密:金融市场波动原理
- 别境
- 7字
- 2020-08-30 02:19:59
第1章 货币信用
第1节 货币本质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在我国大约有4000年的历史。在最初的商业活动中人们采用的是以货易货的方式,后来人们渐渐发现这种方式太麻烦,不知道是哪个天才想到用一种实物来作为硬通货。刚开始用贝壳,后来渐渐发展出许多别的东西,如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以及方孔铜钱等。其中流行最久、范围最广的当数黄金和白银。原来的冶炼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黄金中含有铜、锡之类的杂质,品相自然不如现代的黄金砖。但黄金的价值一直都为人们所公认,直到今天它依然有难以替代的内在价值。黄金的劣势就是分量太重了,无论是保管、运输还是交易,每个环节都不是那么方便,就是鉴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古人很聪明地发明了纸币。我国最早的纸币是“交子”,在宋朝便已出现,但那不是政府发行的,而是钱庄以其自身的信用体系为依托,制作发行的,可以在小范围内流通。但私人机构毕竟不同于政府,它的信用价值并不稳定,所以交子无法长时间、大范围流通。到了清代,山西的钱庄才将票据推向全国,这在货币史上也算是了不起的进步了。
无论是哪一种形态的货币,都是信用体系在支撑它的价值。黄金的信用来自其在自然界中的稀缺性,物以稀为贵嘛。而现代的纸币的信用支撑来自发行国家的主权信用,通常每个国家的政府都会发行一种货币用于国内流通,只有国民认可自己国家的政府信用,才能使国内的货币流通顺畅。如果政府经营出现危机,首当其冲的就是该国的货币,因为这时候人们对政府的信用持怀疑甚至是不信任的态度。人们一旦不认可这种货币的信用,该货币就立刻失去价值,就像中华民国时期的法币。到了本国以外的区域,货币的价值便取决于国外公民对发行方政府信用的认可度。比如美元,现在全世界各国对于美国政府的主权信用认可度还是非常高的,所以尽管美元不能在我们国内流通,但是我们依然乐于持有美元,因为我们相信美国政府的信用不会有问题,也就是说,美元的信用价值不存在什么问题。
最初货币发行量和黄金是挂钩的,每一单位货币里面都有一定的含金量,具体数量每个国家都不一样。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时候,各国货币的含金量基本是有一个确定数字的,并且根据这个数字来确定各国之间货币的汇率。钱印得越多,每单位的含金量自然就越低,货币对应贬值。所以每一个政府都不敢随意印发货币,因为印得多并不见得是件好事。一旦货币泛滥,它的信用价值就会快速下降,甚至归零,货币便成了废纸。津巴布韦的主权货币在2009年就发生过一夜之间一口气被砍掉12个零的奇迹,津巴布韦政府没有因此崩溃。但是他们不懂得如何管理金融体系,才滥印货币引起剧烈的通货膨胀。货币大贬值对应的是物价飞涨,最后因为货币面值太大,数字太长,计算机都无法处理了,于是他们用天才般的思维想到了直接砍掉一串零的办法,最后那个版本的货币被完全淘汰,变成废纸。
货币信用价值的崩塌基本上有两个原因,一是发行货币的政府政权崩溃,二是滥印货币导致其自身快速贬值。两者的危害同样深远,但我个人认为前者是短痛,所以还好受些,和斩首差不多,一刀下去就解脱了。后者是长痛,比较痛苦,像钝刀子割肉。纸币全面取代黄金的时间毕竟不够长,不是每个政府都懂得如何支撑它的信用价值,所以才会出现有些货币因为信用崩塌而被淘汰的现象,这个问题在我们当今的中国也是需要政府正确面对的。这些年来我们的货币超发现象已经非常严重,通货膨胀的速度相当快。
假币对金融系统的冲击也是不容小觑的,在汉武帝的时代就曾经发生过假币大量出现的情况,导致人心惶惶。当时人们用的是铜钱,铸造铜钱的工艺并不复杂,只要你有铜矿,并且有手艺了得的师傅雕刻出铸模就可以以假乱真。当时的假币其实和真币几乎没差别,反正都是铜的合金。假币的纯度可能低一些,分量也轻一些,其天然价值还是有一定的保障的,只是成色不足。不像纸币,纸币的假币就是废纸而已。假币大量投放之后立刻就会引起通货膨胀,这对农耕社会中还处于萌芽状态的商业而言几乎是灭顶之灾了。
民国时期也曾经发生过假冒的法币和金圆券在市面大肆流通使这两种货币加速崩溃的事。当时政府对金融系统的控制水平本来就不太成熟,加上假币泛滥,结果可想而知。当时的印刷技术不像现在这么高明,但你可以从美国购买印刷机,也可以向苏联购买印刷机,或者向其他国家买,只要你有关系就可以搞定。而且当时的金融体系是十分脆弱的,根本经受不住冲击。那个时代印刷机很少,货币的精度也不高,你可以印粮票也可以印钞票。民国时期的法币和金圆券由宋子文和孔祥熙先后负责发行管理,这两个人都是金融专家,他们不会不懂得滥发钞票的危害,他们的管理水平是没问题的。
货币的崩溃有假币泛滥的原因,更大的原因则是战争。战争对物资有极大的摧毁力,而货币又不能吃,所以贬值是必然的,这是跷跷板效应。在战乱年代,连黄金这种硬通货都不值钱,何况纸币?在日本军队的侵略下,民国政府朝不保夕,连首都都没能保住,又怎能保住货币的价值呢?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一种货币的崩溃归咎于管理者的无能,必须探讨货币所在的环境,如果是在和平年代,货币发生严重的贬值,那就是管理水平的问题了。
现在政府对假币的打击力度是比较大的,毕竟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无论是他人的失败还是自己的成功,经验总是有作用的。前两年出现大量的100元面值的高仿真人民币时,政府是非常紧张的,也高度重视。由于打击力度够大,而且打击及时,所以没造成什么冲击。
当我们全面步入数字时代之后,这种危机又会换一种方式上演。数字系统可不比实物货币,对实物货币我们还可以鉴别真假,对数字货币我们如何鉴别就是个大问题。数字金融系统的安全性本身就是个重大课题,现在推进的速度有点快,尤其是互联网购物兴起之后,互联网金融也随之诞生,这个新生的体系是否能经受得住冲击现在还是个未知数。这方面大家都没有经验,所以我也说不上什么来,我总觉得全数字金融体系虽然很便捷,但是一旦出现重大危机,它全面崩溃的速度会比实物金融时代快得多,几乎可以用秒来计算。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将逐步废除现金交易,目的是增加税收并且防止洗钱行为。以色列这一步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个国家虽小,但是它的强大是有目共睹的,我想以色列在全数字交易系统上踏出的重要一步可以为其他国家所借鉴,我相信它会成功。
支撑天然货币价值的因素除了政府的信用以外,还有其本身的价值。纸币时代,支撑其价值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政府的信用了,如果没有这个,纸币本身就是一张废纸,但是它是有制造成本的,这个成本还不低。到了数字货币的时代,连制造成本都没有了,它的信用也是跨国界的。再发展100年,也许全世界的汇率都不复存在,到时候数字是一样的,只要有电磁脉冲信号就可以进行交易,支撑货币的价值的因素恐怕就是每个人自身的信用了。如果全世界只使用一种货币,你的信用直接决定你拥有多少货币。你能创造出多少财富,就能得到多少位数字。到了那一天,世界大同、按劳分配就不再是梦想。
2009年诞生了一种比特币,它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的数字货币,它没有发行机构,根据网络节点和密码学运算生成。与传统货币相比,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不是无限地产生的。该货币曾在4年内只有不超过1050万个,之后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由于带有这特性,所以前段时间比特币被爆炒,价格飙升,但是不久又以崩盘的形式狂跌,甚至发生严重的大批量失窃文件,许多人的财富因此一下子化作泡影。有一位朋友问我对比特币怎么看,我的回答很简单,这根本不是什么货币,而是一种来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艺术品。我从来不认为这是一种货币,只是它在偶然的情况下具备了一部分货币的功能,有人用它来进行网络支付,而对方刚好也认同它的价值。如果我卖东西,我肯定不接受比特币的支付方式,因为比特币的价值不是以某一发行方的信用为支撑,而是由大家的一腔热情在支撑,一旦这热情减退,它就什么都不是。P2P网络系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货币,那么别的系统是不是也同样可以呢?只要有人数学学得够好,他完全可以设计出一种、两种甚至无数种类的货币,那比特币的价值还能保持多久?艺术品的价值来自于稀少和独特,比特币也是如此,所以它和书画作品并无太大差别。如果有人愿意,我也可以用一幅画换取一部汽车,就像两百年前的荷兰人用一株郁金香换得一座别墅,道理都是一样的。艺术品的价值并不是来自于创造者的信用,所以它的价值是极不稳定的,因此比特币这种东西永远也无法替代传统货币。
任何一种货币都有主权政府为它的信用背书,货币是政府筹集财富的一种工具,和债券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一种货币就代表一个政府,发行货币也可以理解为政府向人民借钱。比特币背后并没有主权政府,那么只能理解为计算机向人借钱,而且是不分国界的,很显然这样的逻辑是不成立的,所以比特币最终价值会回归到零。它是计算机产生的艺术品,却不像书画具备审美功能,它根本不能用来玩赏。虽然它不可再生,但也只是虚拟的数字组合而已,有可替代性,很快就会有一种新的东西来替代它,它的价值根本无法得到保障,它迟早会被人们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