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消化科疾病用药

第一节 概述

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腺等器官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亦包括腹膜、肠系膜、网膜等疾病。病变可局限于消化系统或累及其他系统,其他系统或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消化系统疾病或症状。临床治疗应依据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如营养饮食调理、精神心理治疗、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等。药物治疗应兼顾对症和对因两个方面。

一、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腹泻、腹痛、便秘等是胃肠道常见的疾病,治疗以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及(或)精神调节为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肝性脑病及病毒性肝炎等疾病是胰腺、肝胆器官的常见疾病,药物治疗应注重对疾病的症、因同治。

二、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药物

1.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常用治疗药物包括抗酸药、抑酸药及促胃肠动力药。①抗酸药主要用于轻症、间歇发作的患者临时缓解症状。②抑酸剂: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较强,用于症状或食管炎较重的患者;H2受体拮抗剂(H2receptor antagonist,H2RA)有的患者使用后可出现药物抵抗,长期疗效不佳,故适用于轻、中症患者的初始治疗和症状的短期缓解。③促胃动力药物可作为抑酸剂治疗的辅助用药。

2.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①对于上腹痛综合征者可采用抗酸或抑酸治疗,可选用中和胃酸的碱性药、H2RA或PPI 等;②对于以上腹胀、早饱等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选用胃肠动力药,亦可适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等;③对于心理状态不稳定的FD患者,常伴有焦虑-忧郁性心理障碍,在加强心理疏导、心理调整的同时,可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

3.慢性胃炎的用药治疗应个体化。①抗酸药物用于胃炎的治疗起效快而强;②适当使用抑胃药及胃黏膜保护药,有利于减轻胃黏膜损伤和炎症的修复;③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治疗有利于慢性胃炎的恢复;④胃炎引起胃痉挛性疼痛时可适当选用抗胆碱药物以解痉;⑤胃动力失调与慢性胃炎互为因果,使用促胃动力药有利于改善胃炎的症状和防止复发;⑥使用消化酶类药物可协助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

4.消化性溃疡常用的治疗药物 ①抗酸药及抑酸药可中和或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液pH,降低胃液对黏膜的损伤;②黏膜保护药可促进炎症组织修复及溃疡愈合;③消化性溃疡患者存在胃动力异常,如胃溃疡患者多有胃排空延缓,而十二指肠溃疡时胃排空增加,因此不同部位的溃疡选择不同类型的胃动力药。

5.便秘及腹泻 泻药是指能增加肠内水分、促进肠蠕动、软化粪便或润滑肠道,促进排便的药物,主要用于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止泻药为治疗腹泻的对症治疗药,主要通过减少肠蠕动或保护肠道免受刺激而达到止泻的效果,用于剧烈腹泻或长期慢性腹泻。

6.微生态制剂能纠正肠道微生态失调,修复正常菌群直接参与的机体生物防御的屏障结构,阻止或杀灭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的定植。用于机体因抗菌药物的使用、放射治疗、手术和过敏性疾患等因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的治疗。

7.炎症性肠病患者可使用氨基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类及肠道抗菌药物。

8.为防止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局部及全身并发症,治疗时应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进行抗炎、镇痛、营养等对症、对因治疗。抑制胰液分泌药和胰酶抑制药是最重要的对因治疗药物。

9.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解痉镇痛、消石利胆及控制感染等三个方面。抗感染治疗时可选用在胆汁中药物浓度高的抗菌药物及抗厌氧菌药物。抗菌药物经验用药时推荐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

10.急、慢性肝炎,肝性脑病及肝硬化等疾病是肝脏常见的病变。由于肝脏疾病的病因机制许多尚未阐明,预防治疗较复杂,目前尚未有理想的、特效的、针对病因的有效药物,故治疗药物主要作为辅助性治疗应用,一是保肝药,二是治疗肝性脑病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