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angents):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抗菌药物按其来源可分为抗生素和化学合成抗菌药物。抗细菌药物是一类对病原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用于防治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药物,与抗真菌感染的药物同属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中,抗真菌药物针对的病原菌仅为真菌,抗结核杆菌的药物则主要针对结核病的治疗,这两类药物均被分别列为一大类单独讨论。

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主要是干扰病原菌的生化代谢过程,使其发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失去生长繁殖的能力。不同的抗菌药物作用于病原菌生化代谢过程的阶段不同,不同的作用机制与药物的化学结构密切相关,常根据药物化学结构的不同,对抗菌药物予以分类,其分类见表2-2-1。

表2-2-1 抗细菌感染的药物按化学结构的分类

一、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β-lactams)是一类分子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抗菌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活性强、毒性低、适应证广等优点,是迄今为止市场上品种最多的一类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氧头孢类、单环酰胺类以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

(一)青霉素类

1.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

(1)青霉素类药物降解产物作为半抗原进入人体后与蛋白质或多肽分子结合成全抗原,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在使用前需进行皮肤敏感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

(2)大多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可少量自乳汁分泌,由于其易发生过敏反应,可引起乳儿过敏反应,一般在哺乳期使用建议暂停授乳。

(3)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不稳定,与其他药物混合易产生混浊,应单独使用,并临用临配。

(4)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与氨基糖苷类在体外有协同作用,但不可以同瓶滴注。

2.药物各论

青霉素G Penicillin G

【药理作用】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为繁殖期杀菌剂。对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对肠球菌有中等抗菌作用,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胞杆菌、牛型放线菌、念珠状链杆菌、李斯特菌、钩端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对其敏感。对流感嗜血杆菌和百日咳鲍特菌具一定抗菌活性,其他革兰阴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对其敏感性差。对梭状芽胞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厌氧菌以及产黑色素拟杆菌等具良好抗菌作用,对脆弱拟杆菌的抗菌作用差。

【药动学】

遇酸易被分解,口服吸收差。广泛分布于组织、体液中,不易透入眼、骨组织、无血供区域和脓腔中,易透入有炎症的组织。可通过胎盘,难以透过血-脑脊液屏障,但可进入炎性脑脊液,少量自乳汁分泌。血浆蛋白结合率为45%~65%,消除半衰期为0.5小时,约19%在肝内代谢。主要经肾小球滤过排泄,肾功能正常情况下,约75%的给药量于6小时内自肾脏排出,少量经胆道排泄。

【适应证】

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各种感染,为以下感染的首选药物: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肺炎链球菌感染、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梭状芽胞杆菌感染、梅毒、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白喉,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

亦可用于治疗以下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放线菌病、淋病、樊尚咽峡炎、莱姆病、鼠咬热、李斯特菌感染、除脆弱拟杆菌以外的许多厌氧菌感染。

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口腔、牙科、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手术和操作前,可用青霉素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1.成人

肌内注射,一日80万~200万单位,分3~4次给药;静脉滴注:一日200万~2000万单位,分2~4次给药。

2.小儿

肌内注射,按体重2.5万单位/kg,每12小时给药1次;静脉滴注:每日按体重5万~20万单位/kg,分2~4次给药。

3.新生儿(足月产)

每次按体重5万单位/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出生第一周每12小时1次,一周以上者每8小时1次,严重感染每6小时1次。

4.早产儿

每次按体重3万单位/kg,出生第一周每12小时1次,2~4周者每8小时1次;以后每6小时1次。

5.肾功能减退患者

轻、中度肾功能损害者使用常规剂量不需减量,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应延长给药间隔或调整剂量。当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50ml/min时,给药间期自8小时延长至8~12小时或给药间期不变、剂量减少25%;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min时,给药间期延长至12~18小时或每次剂量减至正常剂量的25%~50%而给药间期不变。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青霉素过敏反应较常见,包括荨麻疹等各类皮疹、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等和血清病型反应;过敏性休克偶见。

2.毒性反应 少见,但静脉滴注大剂量本品或鞘内给药时,可因脑脊液药物浓度过高导致抽搐、肌肉阵挛、昏迷及严重精神症状等(青霉素脑病)。

3.赫氏反应和治疗矛盾 用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时可由于病原体死亡致症状加剧,称为赫氏反应。

4.二重感染 可出现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或念珠菌等二重感染。

5.应用大剂量青霉素钠可因摄入大量钠盐而导致心力衰竭。

【禁忌证】

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类、磺胺类可干扰青霉素活性。

2.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和磺胺药减少青霉素的肾小管分泌而延长其血清半衰期。

3.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注意事项】

1.应用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有哮喘、湿疹、花粉症、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患者应慎用。

2.青霉素类药物间存在交叉过敏。

3.大剂量使用时应定期检测电解质。

【特殊人群用药】

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应酌情减少给药量或延长给药间期。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哺乳期用药宜暂停授乳。

苯唑西林Oxacillin

【其他名称】

杏禾

【药理作用】

耐酸和耐青霉素酶青霉素。苯唑西林对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对各种链球菌及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抗菌活性则逊于青霉素G。

【药动学】

耐酸,口服吸收30%~33%,蛋白结合率为93%。腹水和痰液中浓度较低。能透过正常血-脑脊液屏障。消除半衰期(t1/2β)为0.4~0.7小时;新生儿的消除半衰期(t1/2β)1.6~1.2天。约49%在肝脏代谢,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均不能清除。

【适应证】

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引起的肺炎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用法用量】

空腹口服。

1.成人

一般感染:一次0.5~1.0g;重症患者一次1~1.5g,一日3~4次。

2.小儿

每日按体重70~100mg/kg,分3~4次。

新生儿:体重2.5kg以下者,一日120mg:体重在2.5kg以上者,一日160mg。

轻、中度肾功能减退患者不需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

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食欲缺乏等。尚可见药疹、药物热等过敏反应。个别发生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大剂量应用可出现神经系统反应,如抽搐、痉挛、神志不清、头痛等。偶见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粒细胞缺乏症,对特异体质者可致出血倾向。急性间质性肾炎伴肾衰竭也有报告。少数可发生白色念珠菌继发感染。

【禁忌证】

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者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与氨基糖苷类、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苯巴比妥、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不宜同瓶滴注。

2.丙磺舒可减少苯唑西林的肾小管分泌,延长本品的血清半衰期。

3.阿司匹林、磺胺类可减少本品在胃肠道中的吸收,并可抑制本品与血清蛋白的结合,提高本品的游离血药浓度。

【注意事项】

同青霉素G。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哺乳期慎用;老年人酌情减量。

氯唑西林Cloxacillin

【其他名称】

瑞普林

【药理作用】

半合成青霉素,具有耐酸、耐青霉素酶的特点,对革兰阳性球菌和奈瑟菌有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属产酶株的抗菌活性较苯唑西林强,但对青霉素敏感葡萄球菌和各种链球菌的抗菌作用较青霉素为弱,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无效。

【药动学】

血清蛋白结合率为94%,能渗入急性骨髓炎患者的骨组织、脓液和关节腔积液中,在胸腔积液中也有较高浓度。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但难以透过正常的血-脑脊液屏障。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0.5~1.1小时,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自尿中排出,约6%自胆汁排出,少量在肝脏代谢。

【适应证】

适用于治疗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包括败血症、心内膜炎、肺炎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也可用于化脓性链球菌或肺炎球菌与耐青霉素葡萄球菌所致的混合感染。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成人一日4~6g,分2~4次;小儿一日按体重50~100mg/kg,分2~4次。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以荨麻疹等各类皮疹为多见,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和血清病型反应等情况也可发生,严重者如过敏性休克偶见。

2.偶可产生恶心、呕吐和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

3.大剂量注射可引起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禁忌证】

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者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丙磺舒可减少氯唑西林的肾小管分泌、延长本品的血清半衰期。

2.阿司匹林、磺胺药抑制本品与血清蛋白结合,提高本品的游离血药浓度。

【注意事项】

1.应用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

2.对一种青霉素过敏患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药物或青霉胺过敏。

3.有哮喘、湿疹、花粉症、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患者慎用。

4.可降低患者胆红素与血清蛋白结合能力,新生儿尤其是有黄疸者慎用。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哺乳期妇女应用时宜暂停哺乳。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应慎用。轻、中度肾功能减退患者使用不需调整剂量,严重肾功能减退患者应避免应用大剂量。

氨苄西林Ampicillin

【药理作用】

氨苄西林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氨苄西林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具较强抗菌作用,与青霉素相仿或稍逊于青霉素。对草绿色链球菌亦有良好抗菌作用,对肠球菌属和李斯德菌属的作用优于青霉素。对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胞杆菌、放线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鲍特杆菌、奈瑟菌属以及除脆弱拟杆菌外的厌氧菌均具抗菌活性,部分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细菌对本品敏感。

【药动学】

体内分布良好,胸腹水、眼房水、关节腔积液、乳汁、炎性脑脊液、肺部感染患者的支气管分泌液、伤寒带菌者胆汁中均可达到较高浓度,正常脑脊液中仅含少量氨苄西林。可透过胎盘屏障,在羊水中达到一定浓度。血清蛋白结合率为20%,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1~1.5小时,肾功能不全患者可延长至7~20小时。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后24小时尿中排出的氨苄西林分别为给药量的50%和70%,少量在肝脏代谢灭活或经胆汁排泄。

【适应证】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尿路感染、软组织感染、心内膜炎、脑膜炎、败血症等。

【用法用量】

1.成人

肌内注射,一日2~4g,分4次给药;静脉滴注或注射剂量为一日4~8g,分2~4次给药。重症感染患者一日剂量可以增加至12g,一日最高剂量为14g。

2.小儿

肌内注射,每日按体重50~100mg/kg,分4次给药;静脉滴注或注射每日按体重100~200mg/kg,分2~4次给药。一日最高剂量为按体重300mg/kg。

3.足月新生儿

静脉滴注,按体重一次12.5~25mg/kg,出生第1、2日每12小时1次,第3日~2周每8小时1次,以后每6小时1次。

4.早产儿

出生第一周、1~4周和4周以上按体重每次12.5~50mg/kg,分别为每12小时、8小时和6小时1次,静脉滴注给药。

5.肾功能不全者

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50ml/min或小于10ml/min时,给药间期应分别延长至6~12小时和12~24小时。

【不良反应】

以过敏反应较为常见,皮疹最常见,呈荨麻疹或斑丘疹;亦可发生间质性肾炎;过敏性休克偶见;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偶见;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少见,少数患者出现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大剂量氨苄西林静脉给药可发生抽搐等神经系统毒性症状,婴儿应用氨苄西林后可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前囟隆起。

【禁忌证】

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与丙磺舒合用会延长氨苄西林的半衰期。

2.别嘌醇可使氨苄西林皮疹反应发生率增加,尤其多见于高尿酸血症。

3.氨苄西林能刺激雌激素代谢或减少其肝肠循环,可降低口服避孕药的效果。

【注意事项】

1.应用氨苄西林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应用本品时易发生皮疹,宜避免使用。

【特殊人群用药】

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应酌情减少给药量或延长给药间期,孕妇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本品。少量药物从乳汁中分泌,哺乳期用药宜暂停授乳。

阿莫西林Amoxicillin

【其他名称】

阿莫仙,珍棒,阿克林,益萨林,再林

【药理作用】

阿莫西林为青霉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等需氧革兰阴性菌的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及幽门螺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药动学】

口服后吸收良好。在多数组织和体液中分布良好。痰液、中耳液可达有效浓度,炎性脑脊液中可达有效浓度,乳汁、汗液和泪液中微量。蛋白结合率为17% ~20%。24%~33%的给药量在肝内代谢,6小时内45%~68%给药量以原形药自尿中排出,部分药物经胆道排泄。血消除半衰退期(t1/2β)为1~1.3小时,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半衰期可延长至7小时。

【适应证】

适用于敏感菌(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

1.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2.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或粪肠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3.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4.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5.急性单纯性淋病。

6.可用于治疗伤寒、伤寒带菌者及钩端螺旋体病;可与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三联用药根除胃、十二指肠幽门螺杆菌,降低消化道溃疡复发率。

【用法用量】

口服。

1.成人一次0.5g,每6~8小时1次,日极量4g。

2.小儿一日剂量按体重20~40mg/kg,每8小时1次;3个月以下婴儿一日剂量按体重30mg/kg,每12小时1次。

3.肾功能严重损害患者需调整给药剂量,其中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30ml/min的患者每12小时0.25~0.5g;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min的患者每24小时0.25~0.5g。

【不良反应】

1.恶心、呕吐、腹泻及假膜性肠炎等胃肠道反应。

2.皮疹、药物热和哮喘等过敏反应。

3.贫血、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4.血清氨基转移酶可轻度增高。

5.由念珠菌或耐药菌引起的二重感染。

6.偶见兴奋、焦虑、失眠、头晕以及行为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禁忌证】

青霉素过敏及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丙磺舒竞争性地减少本品的肾小管分泌,两者同时应用可引起阿莫西林血浓度升高、半衰期延长。

2.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和四环素类药物在体外干扰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

【注意事项】

1.用前须做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用本品易发生皮疹,应避免使用。

3.疗程较长患者应检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

4.有哮喘、花粉症等过敏性疾病史者应慎用。

【特殊人群用药】

老年人和肾功能严重损害时可能须调整剂量;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应用本品。乳汁中可分泌少量阿莫西林,乳母服用后可能导致婴儿过敏,哺乳期用药宜暂停授乳。

哌拉西林Piperacillin

【药理作用】

哌拉西林是半合成青霉素类,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抗菌谱广。对肠杆菌科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奈瑟菌属等其他革兰阴性菌均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对肠球菌属、A组或B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以及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亦具有一定抗菌活性。脆弱拟杆菌、梭状芽胞杆菌等许多厌氧菌也对哌拉西林敏感。

【药动学】

口服不吸收。在骨、心脏等组织和体液中分布良好,在脑膜有炎症时在脑脊液中也可达到相当浓度。血清蛋白结合率为17% ~22%。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0.6~1.2小时,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者可延长至3.3~5.1小时,在肝内不代谢。主要经肾脏清除,10%~20%的药物经胆汁排泄。

【适应证】

敏感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所致的败血症、上尿路及复杂性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以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亦可用于有粒细胞减少症的免疫缺陷患者的感染。

【用法用量】

可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

1.成人中度感染一日8g,分2次静脉滴注;严重感染一次3~4g,每4~6小时静脉滴注或注射。一日总剂量不超过24g。

2.婴幼儿和12岁以下儿童的剂量为每日按体重100~200mg/kg。新生儿体重低于2kg者,出生后第1周每12小时50mg/kg,静脉滴注;第2周起50mg/kg,每8小时1次。新生儿体重2kg以上者出生后第1周每8小时50mg/kg,静脉滴注;1周以上者每6小时50mg/kg。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较常见,包括荨麻疹等各类皮疹、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和血清病型反应,严重者如过敏性休克偶见;

2.局部症状 局部注射部位疼痛、血栓性静脉炎等。

3.消化道症状 腹泻、稀便、恶心、呕吐等;假膜性肠炎罕见。

4.个别患者可出现胆汁淤积性黄疸。

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头晕和疲倦等。

6.肾功能减退者应用大剂量时,因脑脊液浓度增高,出现青霉素脑病,应按肾功能进行剂量调整。

7.其他 念珠菌二重感染、出血等。

【禁忌证】

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头孢西丁合用,因后者可诱导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而对铜绿假单胞菌、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和肠杆菌属出现拮抗作用。

2.与肝素、香豆素、茚满二酮等抗凝血药及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合用时可增加出血危险,与栓溶剂合用可发生严重出血。

【注意事项】

1.使用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者禁用。

2.对一种青霉素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对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灰黄霉素或青霉胺过敏者,对本品也可能过敏。

3.在少数患者尤其是肾功能不全患者可导致出血,肾功能减退者应适当减量。

4.有过敏史、出血史、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或抗生素相关肠炎者皆应慎用。

5.不可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中静脉滴注。

【特殊人群用药】

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应酌情减少给药量或延长给药间期,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本品。少量药物从乳汁中分泌,哺乳期用药宜暂停授乳。

美洛西林Mezlocillin

【其他名称】

力扬,瑞纷,可美林

【药理作用】

为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沙雷菌属、不动杆菌属以及对青霉素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均有抑菌作用,大剂量有杀菌作用。对脆弱拟杆菌等大多数厌氧菌具有较好抗菌作用。

【药动学】

生物半衰期约为1小时,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40分钟。在胆汁中浓度极高,到达脑脊液的渗透率为17%~25%。蛋白结合率为42%,尿排泄率为50%~55%,胆汁消除率变化较大。

【适应证】

用于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中敏感菌株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妇科和生殖器官等感染,如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腹膜炎、骨髓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及眼、耳、鼻、喉科感染。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1.成人

一日2~6g,严重感染者可增至8~12g,最大可增至15g。

2.儿童

按体重一日0.1~0.2g/kg,严重感染者可增至0.3g/kg;肌内注射一日2~4次,静脉滴注按需要每6~8小时一次,其剂量根据病情而定,严重者可每4~6小时静脉注射一次。

【不良反应】

1.常见

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泻、肌注局部疼痛和皮疹。

2.少见

血清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升高及嗜酸性粒细胞一过性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低钾血症。

【禁忌证】

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磺胺药可减少本品自肾脏排泄。

2.可加强华法林的作用。

【注意事项】

1.用药前须做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者禁用。

2.肾功能减退患者应适当降低用量。

3.有哮喘、湿疹、花粉症、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慎用。

【特殊人群用药】

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并有少量随乳汁分泌,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用需权衡利弊。老年患者肾功能减退,须调整剂量。

3.药物特征比较

大多数青霉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及药动学特点相类似,对酸和酶的耐受及抗菌谱和抗菌活性的不同是青霉素类抗菌药物间的主要差别,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特点比较见表2-2-2。

表2-2-2 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特点比较

(二)头孢菌素类

1.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

(1)头孢菌素类药物特别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与青霉素间存在交叉过敏反应,有青霉素或头孢菌素严重过敏史的患者应禁用,对一般过敏史及青霉素皮试阳性患者应密切观察,谨慎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皮试符合率较低,即使皮肤过敏试验为阴性,仍需密切观察。

(2)头孢菌素类药物几乎不代谢或少量代谢,主要经肾脏排泄,尿液中原形药物浓度高,少数药物如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可通过肝胆系统排泄。

(3)相比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对肾脏损伤较小,在特殊人群中较为常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妊娠期使用的研究资料相对完善,在妊娠期使用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分级中,所有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均为B级,但头孢菌素类可少量自乳汁分泌,在哺乳期使用建议暂停授乳。

(4)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稳定,与其他药物混合易产生浑浊,应单独使用,并临用临配。

(5)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与氨基糖苷类在体外有协同作用,但不可以同瓶滴注。

2.药物各论

头孢氨苄Cefalexin

【其他名称】

美丰,申嘉,来斯,福乐

【药理作用】

头孢氨苄为第一代头孢菌素,除肠球菌属、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外,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产或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的大部分菌株对头孢氨苄敏感,但抗菌活性不强。头孢氨苄对奈瑟菌属有较好抗菌作用,但流感嗜血杆菌对其敏感性较差;对部分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和志贺菌有一定抗菌作用。其余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脆弱拟杆菌均对头孢氨苄呈现耐药。梭杆菌属和韦荣球菌一般对本品敏感,厌氧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氨苄中度敏感。

【药动学】

口服头孢氨苄吸收良好,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0.6~1.0小时。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体液中,脓性痰液中浓度较高,关节腔渗出液中药物浓度也较高。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血清蛋白结合率为10%~15%,在体内不代谢,主要以原形自肾脏排泄,少量自胆汁排出。

【适应证】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咽峡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不宜用于重症感染。

【用法用量】

1.成人

口服。一次250~500mg,一日4次,最高剂量一日4g。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的程度,减量用药。单纯性膀胱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及链球菌咽峡炎患者每12小时500mg。

2.儿童

口服。每日按体重25~50mg/kg,一日4次。皮肤软组织感染及链球菌咽峡炎患者每12小时口服12.5~50mg/kg。

【不良反应】

1.恶心、呕吐、腹泻和腹部不适较为多见。

2.皮疹、药物热等过敏反应,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3.头晕、复视、耳鸣、抽搐等神经系统反应。

4.偶可出现一过性肾损害。

【禁忌证】

对头孢菌素过敏者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史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与考来烯胺合用时,可使头孢氨苄的平均血药浓度降低。

2.丙磺舒可延迟本品的肾排泄。

【注意事项】

1.应用前须详细询问患者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及其他药物过敏史。

2.有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尤其有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菌药物相关性结肠炎者以及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

3.当每天口服剂量超过4g头孢氨苄时,应考虑改用注射用药。

4.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须减量。

【特殊人群用药】

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用药量应酌情减少。头孢氨苄可透过胎盘,妊娠期应慎用。头孢氨苄可经乳汁排出,哺乳期用药宜暂停授乳。

头孢唑啉Cefazolin

【其他名称】

先伍,钠林

【药理作用】

头孢唑啉为第一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除肠球菌属、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属外,对其他革兰阳性球菌均有良好抗菌活性,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较差。白喉杆菌、炭疽杆菌、李斯特菌和梭状芽胞杆菌对其也敏感。对部分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伤寒杆菌、志贺菌属和奈瑟菌属对其敏感,其他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其耐药。产酶淋球菌对其耐药;流感嗜血杆菌对其仅中度敏感。革兰阳性厌氧菌和某些革兰阴性厌氧菌多对其敏感。脆弱拟杆菌对其耐药。

【药动学】

在胸腔积液、腹水、心包液和滑囊液中可达较高浓度,炎症渗出液中的药物浓度基本与血清浓度相等,胆汁中浓度等于或略超过同期血药浓度,难以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蛋白结合率为74% ~86%。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1.5~2小时。在体内不代谢,原形药自尿中排出。

【适应证】

适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中耳炎、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肝胆系统感染及眼、耳、鼻、喉科等感染。也可作为外科手术前的预防用药。

【用法用量】

静脉缓慢推注、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

1.成人 一次0.5~1g,一日2~4次,严重感染可增加至一日6g,分2~4次静脉给予。

2.儿童 一日50~100mg/kg,分2~3次。

3.肾功能减退者的肌酐清除率大于50ml/min时,仍可按正常剂量给药。肌酐清除率为20~50ml/min时,每8小时0.5g;肌酐清除率为11~34ml/min时,每12小时0.25g;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min时,每18~24小时0.25g。所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者的首次剂量为0.5g。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1.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和肌内注射区疼痛均较少而轻。

2.药疹发生率为1.1%,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发生率为1.7%,偶有药物热。

3.个别患者可出现暂时性血清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升高。

4.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高剂量(每日12g)时可出现脑病反应。

5.白念珠菌二重感染。

【禁忌证】

对头孢菌素过敏者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史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强利尿药合用有增加肾毒性的可能,与氨基糖苷抗生素合用可能增加后者的肾毒性。

2.丙磺舒可使头孢唑林血药浓度提高,血半衰期延长。

【注意事项】

对青霉素过敏或过敏体质者慎用。

【特殊人群用药】

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头孢唑啉在老年人中t1/2β较年轻人明显延长,应酌情减少给药量或延长给药间期,肾功减退者根据肾功情况参见【用法用量】中肾功减退患者用量。少量药物从乳汁中分泌,哺乳期用药宜暂停授乳。

头孢拉定Cefradine

【其他名称】

泛捷复,迪拉,英索力,申优,君必青

【药理作用】

头孢拉定为第一代头孢菌素,对不产青霉素酶和产青霉素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的部分菌株具良好抗菌作用。厌氧革兰阳性菌对本品多敏感,脆弱拟杆菌对本品呈现耐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对本品耐药。对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的作用与头孢氨苄相似,对淋球菌有一定作用,对产酶淋球菌也具活性;对流感嗜血杆菌的活性较差。

【药动学】

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0.8~1小时。在组织体液中分布良好。肝组织中的浓度与血清浓度相等。在心肌、子宫、肺、前列腺和骨组织中皆可获有效浓度。难以通过血脑屏障,可透过血胎屏障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少量经乳汁排出。血清蛋白结合率为6%~10%。在体内很少代谢,主要以原形经肾脏排泄,少量可自胆汁排。

【适应证】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用法用量】

可口服、静脉滴注、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

1.成人 口服一次0.25~10.5g,每6小时1次;注射用药一次0.5~1.0g,每6小时1次,一日最高剂量为8g。

2.小儿(1周岁以上)按体重口服一次6.25~12.5mg/kg,每6小时1次;注射用药一次12.5~25mg/kg,每6小时1次。

3.肌酐清除率大于20ml/min、5~20ml/min或小于5ml/min时,剂量调整分别为每6小时0.5g,每6小时0.25g,每12小时0.25g。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较轻,发生率也较低。恶心、呕吐、腹泻、上腹部不适等胃肠道反应较为常见。药疹发生率为1%~3%,假膜性肠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直接Coombs试验阳性反应、周围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等见于个别患者。少数患者可出现暂时性血尿素氮升高,血清氨基转移酶、血清碱性磷酸酶一过性升高。肌内注射疼痛明显,静脉注射后有发生静脉炎的报道。

【禁忌证】

对头孢菌素过敏者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史者禁用本品。

【药物相互作用】

1.头孢菌素类可延缓苯妥英钠在肾小管的排泄。

2.保泰松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合用可增加肾毒性。

3.与强利尿药合用,可增加肾毒性。

4.丙磺舒可延迟本品肾排泄。

【注意事项】

1.在应用本品前须详细询问患者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及其他药物过敏史,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性休克史者不可应用,其他患者需在严密观察下慎用。

2.主要经肾排出,肾功能减退者须减少剂量或延长给药间期。

【特殊人群用药】

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用药量应酌情减少,肾功减退者根据肾功情况参见【用法用量】中肾功减退患者用量。本品可透过血胎屏障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孕妇用药需有确切适应证。药物可从乳汁中分泌,哺乳期用药宜暂停授乳。

头孢硫脒Cefathiamidine

【其他名称】

君庆

【药理作用】

对革兰阳性菌及部分阴性菌有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尤强。体外抗菌活性试验表明:对肺炎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肠球菌亦显示有很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对草绿色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非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破伤风杆菌和炭疽杆菌均有良好抗菌作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不如万古霉素。

【药动学】

口服不吸收。静脉滴注,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1.19±0.12)小时;肌内注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90.3±6.4)%,达峰时间为(0.78±0.08)小时,血清除半衰期(t1/2β)为(1.38±0.21)小时。分布广泛,以胆汁、肝、肺等处含量为高,不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血浆蛋白结合率约23%。机体内几乎不代谢,主要从尿中排出。肾功能减退患者,肌内注射后血清半衰期延长至13.2小时。血液透析可排出给药量的20%~30%。

【适应证】

敏感菌所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肝胆系统感染、五官科感染、尿路感染及心内膜炎、败血症。

【用法用量】

1.肌内注射

成人:—次0.5~1.0g,一日4次;

小儿:一日50~100mg/kg,分3~4次给药。

2.静脉注射

成人:一次2g,一日2~4次;

小儿:一日50~100mg/kg,分2~4次给药。

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适量溶解,再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

【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为荨麻疹、哮喘、皮肤瘙痒,寒战高热、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偶见治疗后血尿素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升高。少数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念珠菌、葡萄球菌等二重感染。

【禁忌证】

对头孢菌素类过敏者、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肌内注射合用丙磺舒lg后,12小时尿排泄量降为给药量的65.7%。

【注意事项】

1.与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素类存在交叉过敏反应。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者,不宜再选用头孢菌素类。

2.有胃肠道疾病史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头孢菌素类很少产生假膜性结肠炎)者应慎用。

3.长期用药应监测肝、肾功能和血象。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本品须适当减量。

4.对诊断的干扰 抗球蛋白(Coombs)试验可出现阳性;孕妇产前应用本品,此阳性反应也可出现于新生儿。

【特殊人群用药】

怀孕早期慎用;哺乳慎用;老年人酌情减量。

头孢呋辛Cefuroxime

【其他名称】

西力欣,丽扶欣,新福欣,立健新,巴欣

【药理作用】

头孢呋辛为第二代头孢菌素,作用机制为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抑制细菌中隔和细胞壁的合成。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活性与第一代头孢菌素相似或略差,对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相当稳定。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和李斯特菌属对本品耐药,其他阳性球菌(包括厌氧球菌)对本品均敏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较头孢唑林为差。对流感嗜血杆菌有较强抗菌活性,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等可对本品敏感;吲哚阳性变形杆菌、枸橼酸菌属和不动杆菌属对本品的敏感性差,沙雷菌属大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弯曲杆菌属和脆弱拟杆菌对本品耐药。

【药动学】

在各种体液、组织液中分布良好,能进入炎性脑脊液,可分布至痰液、胆汁及骨组织,皮肤水疱液的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相接近,亦能分布至腮腺液、房水和乳汁;血清蛋白结合率为31%~41%。大部分于给药后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排泄,尿药浓度甚高。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1.2小时,新生儿和肾功能减退者血消除半衰期(t1/2β)延长,同时合用丙磺舒亦可延长。

【适应证】

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以下病症:

1.呼吸道感染

急、慢性支气管炎,感染性支气管扩张症,细菌性肺炎,肺脓肿和术后胸腔感染。

2.耳、鼻、喉科感染

鼻窦炎、扁桃腺炎、咽炎。

3.泌尿道感染

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及无症状的菌尿症。

4.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蜂窝织炎、丹毒、腹膜炎及创伤感染。

5.骨和关节感染

骨髓炎及脓毒性关节炎。

6.产科和妇科感染

盆腔炎。

7.淋病

尤其适用于不宜用青霉素治疗者。

8.其他感染

包括败血症及脑膜炎,腹部骨盆及矫形外科手术,心脏、肺部、食管及血管手术以及全关节置换手术中预防感染。

【用法用量】

深部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用量如下:

1.一般感染

成人一次0.75~1.5g,每8小时给药一次。

2.中度感染

一次2.0~2.5g,每8小时给药一次。重症感染或细菌性脑膜炎一次2.0~2.5g,每6小时给药一次。单纯性淋病肌内注射单剂量1.5g,可分注于两侧臀部,并同时口服1g丙磺舒。

3.婴儿和儿童

按体重一日30~100mg/kg,分3~4次给药。每日最高剂量不超过6g。

【不良反应】

1.偶见皮疹及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停药后症状消失。

2.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

3.罕见短暂性的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停药后症状消失。

4.肌内注射时,注射部位会有暂时的疼痛。

【禁忌证】

对本品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不能以碳酸氢钠溶液溶解。

2.与强利尿药合用可引起肾毒性。

【注意事项】

1.头孢呋辛可与青霉素类及其他头孢菌素类药物间存在交叉过敏反应。

2.有胃肠道疾病史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者,和有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

【特殊人群用药】

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应酌情减少给药量或延长给药间期。FDA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B级。妊娠早期慎用。少量药物从乳汁中分泌,哺乳期用药宜暂停授乳。

头孢克洛Cefaclor

【其他名称】

希刻劳,曼宁,恒运,克赛福,申洛

【药理作用】

下列细菌对头孢克洛敏感: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克雷伯菌属、卡他莫拉菌、淋病双球菌、奇异变形杆菌、拟类杆菌属(脆弱拟杆菌除外)、黑色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属、痤疮丙酸杆菌。下列细菌对头孢克洛耐药: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多数肠球菌;肠杆菌属;摩氏摩根菌;雷氏变形杆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阴性、对氨苄西林耐药的流感嗜血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和沙雷菌属。

【药动学】

头孢克洛空腹口后吸收良好。在8小时内,60%~85%的药物以原形经肾从尿中排泄,大部分药物在服药后2小时内排出体外。血清半衰期为0.6~0.9小时。

【适应证】

用于治疗敏感菌株引起的下列感染:中耳炎、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和扁桃体炎)、尿道感染(包括肾盂肾炎和膀胱炎)、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淋球菌性尿道炎

【用法用量】

口服。常用剂量每次0.25g,每8小时一次。支气管炎、肺炎、鼻窦炎,每次0.25g,每日3次。

【不良反应】

常见过敏反应及胃肠道综合征。少见血细胞异常、肾脏功能异常、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肝功能异常。

【禁忌证】

禁用于已知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的患者。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口服抗凝剂同服时抗凝作用增强。

2.经肾排泄受到丙磺舒的抑制。

【注意事项】

1.用药前需仔细询问患者对头孢克洛或其他头孢菌素、青霉素或其他药物的过敏史。

2.慎用于有胃肠道病史(特别是结肠炎)的患者。

3.慎用于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

【特殊人群用药】

孕期不宜使用,哺乳期使用宜暂停授乳。

头孢替安Cefotiam

【其他名称】

复仙安

【药理作用】

对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都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尤其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流感杆菌等,显示了更强的抗菌活性。对肠道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吲哚阳性的普通变形杆菌、雷特格变形杆菌、摩根变形杆菌也显示了良好的抗菌活性。

【药动学】

静脉滴注,血清半衰期为0.6~1.1小时,血清蛋白结合率约为8%,分布广泛,血液、肾组织及胆汁中浓度较高。在体内可分布至扁桃体、痰液、肺组织、胸腔积液、胆囊壁、腹水、肾组织、膀胱壁、前列腺、盆腔渗出液、羊水等,乳汁中有微量分布,难以透过血脑屏障。体内无积蓄作用,主要以原形经肾排泄,其次为胆汁排泄,6小时尿中排出给药量的60%~75%。

【适应证】

敏感菌等所致感染:败血症,术后感染,烧伤感染,皮下脓肿、臃、疖、疖肿,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肺化脓症,脓胸,胆管炎,胆囊炎,腹膜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炎,前列腺炎,脑脊膜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子宫旁组织炎,附件炎,前庭大腺炎、中耳炎、鼻窦炎。

【用法用量】

静脉注射。

成人:一日0.5~2g,分2~4次;小儿:一日40~80mg/kg,分3~4次。

成年人败血症,一日量可增至4g;对小儿败血症、脑脊膜炎等重症和难治性感染,一日量可增至160mg/kg。

静脉注射时,可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溶液溶解后使用。

【不良反应】

1.过敏性反应 皮疹、荨麻疹、红斑、瘙痒、发热、淋巴结肿大、关节痛等过敏性反应。

2.偶尔出现急性肾衰竭等严重肾障碍。对肾衰竭患者大剂量给药时有时可出现痉挛等神经症状。

3.有时出现红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偶尔出现溶血性贫血。

4.有时出现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增高,偶尔出现胆红素、乳酸脱氢酶、γ-谷氨酰转肽酶增高。

5.偶尔出现假膜性结肠炎等伴随带血便症状的严重结肠炎,可引起恶心、腹泻,偶也出现呕吐、食欲缺乏、腹痛等症状。

6.偶尔发生伴随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部X线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症状的间质性肺炎。

7.偶有出现维生素K缺乏症、维生素B族缺乏症。

8.偶有引起头晕、头痛、倦怠感、麻木感等。

【禁忌证】

对头孢类抗生素有过敏史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与类似的化合物(别种头孢类抗生素)或呋塞米等利尿药并用可增强肾毒性。

【注意事项】

1.下列患者慎重用药: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有过敏既往史者、变态反应性疾病体质者、严重肾功能障碍者、经口摄取不良的患者或采取非经口营养的患者、高龄者、全身状态不佳者因可能出现维生素K缺乏症,要充分进行观察。

2.溶解后的药液应迅速使用,若必须贮存亦应在8小时内用完,此时微黄色的药液可能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深。

3.给药期间,最好定期做肝功能、肾功能、血象等检查。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哺乳期、新生儿慎用;老年人酌情减量。

头孢孟多Cefamandole

【其他名称】

卡安泰

【药理作用】

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孟多酯钠进入体内迅速水解为头孢孟多。

对以下细菌敏感:

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酶和不耐青霉素酶的菌株)、表皮葡萄球菌、β-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大多数肠杆菌属,例如肠球菌对本品耐药)、肺炎链球菌。

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在治疗期间最初敏感菌株有时可能产生耐药)、流感嗜血杆菌、奇异变形杆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摩根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其中有些菌株能对头孢孟多和一些头孢菌素在体外试验中表现为耐药)。

厌氧菌: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球菌(包括黑色消化球菌属和消化链球菌属)、革兰阳性杆菌(包括梭状芽胞杆菌属)、革兰阴性杆菌(包括类杆菌属和梭状杆菌属)。大多数脆弱类杆菌对本品耐药。

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和大多数沙雷菌属对头孢孟多耐药。

【药动学】

肌内注射,在30~120分钟内达血药峰浓度。静脉注射半衰期为32分钟,肌内注射半衰期为60分钟。分布全身,肾、胆汁和尿中的药物浓度分别为血药浓度的2倍、4.6倍和145倍。当脑膜有炎症时,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蛋白结合率为78%。体内不代谢,给药8小时后65%~85%原形从肾排泄,少量(0.08%)可经胆汁中排泄(可达有效治疗浓度)。肾功能减退患者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延长至3~10小时以上。腹膜透析清除本品的效能差,血液透析的清除率较高。

【适应证】

敏感细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胆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以及败血症、腹腔感染等。

【用法用量】

肌内或静脉给药。

成人:0.5~1.0g/次,每4~8小时一次。危及生命的感染或由非敏感性细菌所引起的感染,剂量为2.0g/4h(或12g/d)。

婴幼儿:50~100mg/(kg·d),每隔4~8小时给药一次;重症感染给药剂量可增至150mg/kg(但不能超过成人最大用药剂量)。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包括可能产生假膜性结肠炎的症状。

2.过敏性反应,包括斑丘疹状红疹、荨麻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药物热等。

3.罕见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等。

4.会有暂时性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碱性磷酸酶升高的报告。

5.轻微血清肌酐值的升高。

6.导致维生素K合成的降低。

7.有时在肌内注射部位出现疼痛,静脉炎罕见发生。

【禁忌证】

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制剂中含有碳酸钠,因而与含有钙或镁的溶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乳酸钠注射液等)有配伍禁忌。

2.与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类、呋塞米、依他尼酸合用,有增加肾毒性的可能。

3.丙磺舒可抑制头孢菌素类的肾小管分泌,两者同时应用将增加头孢菌素类的血药浓度和延长其半衰期。

4.红霉素可增加本品对脆弱拟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100倍以上。与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合用,在体外对某些革兰阴性杆菌有协同作用。

【注意事项】

1.与头孢菌素、头霉素或青霉素类存在交叉过敏反应。

2.有胃肠道疾病史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头孢菌素类很少产生假膜性结肠炎)应慎用。

3.肾功能减退患者应减少剂量,并须注意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4.应用本品期间饮酒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哺乳期慎用;1个月内的新生儿和早产儿不推荐应用;老年人酌情减量。

头孢丙烯Cefprozil

【其他名称】

施复捷

【药理作用】

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对革兰阳性需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菌株)、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作用明显。对坚忍肠球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Warnei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链球菌C、D、F、G组和草绿色链球菌具抑制作用。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无效,对革兰阳性需氧菌的流感嗜血杆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菌株)、卡他莫拉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菌株)高度敏感;可抑制Diversus枸橼酸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淋病奈瑟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菌株),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和弧菌的繁殖;对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摩氏摩根菌属,普通变形杆菌,普罗威登菌属,假单胞菌属的多数菌株无抗菌作用。头孢丙烯对厌氧菌中的黑色素类杆菌、艰难梭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梭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具一定抑制作用,对多数脆弱杆菌株无抗菌作用。

【药动学】

空腹口服,食物不影响吸收和血药峰浓度,95%给药量可被吸收,1.5小时内可达血药峰浓度,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36%,平均血浆半衰期为1.3小时,肾功能减退患者,血浆半衰期可延长至5.2小时;在肝功能损害患者的血浆半衰期可增至2小时左右,但这种改变并不意味着肝功能损伤患者需调整剂量。

【适应证】

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皮肤软组织轻、中度感染。

【用法用量】

口服。

1.成人

上呼吸道感染,一次0.5g,一日1次;下呼吸道感染,一次0.5g,一日2 次;皮肤或皮肤软组织感染,一日0.5g,分1次或2次服用,严重病例一次0.5g,一日2次。

2.2~12岁儿童

上呼吸道感染:按体重一次7.5mg/kg,一日2次;皮肤或皮肤软组织感染:按体重一次20mg/kg,一日1次。

3.6个月婴儿至12岁儿童

中耳炎:按体重一次15mg/kg,一日2次;急性鼻窦炎:一般按体重一次7.5mg/kg,一日2次;严重病例,按体重一次15mg/kg,一日2次。

疗程一般7~14日,但β溶血性链球菌所致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的疗程至少10天。

【不良反应】

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和腹痛等。亦可发生过敏反应,常见为皮疹、荨麻疹。儿童发生过敏反应较成人多见。

【禁忌证】

对头孢菌素类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已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头孢菌素合用引起肾毒性的报道。与丙磺舒合用可使头孢丙烯AUC增加一倍。

【注意事项】

1.与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有交叉过敏反应。

2.长期使用可诱发二重感染,尤其是假膜性结肠炎。患有胃肠道疾病,尤其是肠炎患者应慎用头孢丙烯。

3.确诊或疑有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减少用量。监测肾功能。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哺乳期慎用;6个月以下儿童慎用;老年人酌情减量。

头孢他美酯Cefetamet Pivoxil

【其他名称】

安素美,康迈欣,安塞他美,华仙美,康迪欣

【药理作用】

为口服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口服后在体内迅速被水解为有抗菌活性的头孢他美发挥杀菌作用。对链球菌属(粪链球菌除外)、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对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淋病奈瑟球菌等革兰阴性菌都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尤其对头孢菌素敏感性低的沙雷菌属、吲哚阳性变形杆菌、肠杆菌属及柠檬酸菌属的抗菌活性明显。对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对假单胞菌、支原体、衣原体、肠球菌等无效。

【药动学】

口服后,经过肠黏膜或首次经过肝脏时盐酸头孢他美酯被迅速代谢,在体内转变为头孢他美。约22%头孢他美与血清蛋白结合。90%以头孢他美形式经尿液排出,清除半衰期为2~3小时。

【适应证】

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耳、鼻、喉部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

【用法用量】

口服。常用量:成人和12岁以上的儿童,每次500mg,每日2次;12岁以下儿童,每次每公斤体重10mg,每日2次;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成年人,男性淋球菌性尿道炎和女性非复杂性膀胱炎的患者,单一剂量1500~2000mg。

【不良反应】

常见皮肤过敏及消化系统反应,偶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血细胞异常。罕见龈炎、直肠炎、结膜炎、药物热等。

【禁忌证】

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与氨基糖苷类合用肾毒性增加。

【注意事项】

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慎用。胃肠道疾病,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慎用。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不推荐使用,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据肾功情况调整剂量。15kg以下儿童建议使用其他剂型。

头孢唑肟Ceftizoxime

【其他名称】

那兰欣

【药理作用】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产生的广谱β-内酰胺酶(包括青霉素酶和头孢菌素酶)稳定。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铜绿假单胞菌等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对本品敏感性差。头孢唑肟对流感嗜血杆菌和淋病奈瑟球菌有良好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作用较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为差,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对本品耐药,各种链球菌对本品均高度敏感。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和部分拟杆菌属等厌氧菌对本品多呈敏感,艰难梭菌对本品耐药。

【药动学】

肌内注射1小时、静脉注射5分钟,血药峰浓度达峰。广泛分布,包括胸腔积液、腹水、胆汁、胆囊壁、脑脊液(脑膜有炎症时)、前列腺液和骨组织中均可达治疗浓度。蛋白结合率30%。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1.7小时。体内不代谢,24小时内给药量的80%以上以原形经肾排泄。

【适应证】

敏感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败血症、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脑膜炎和单纯性淋病。

【用法用量】

静脉注射、静脉滴注。

成人常用量:一次1~2g,每8~12小时1次;严重感染者的剂量可增至一次3~4g,每8小时一次。治疗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时,一次0.5g,每12小时一次。

6个月及6个月以上的婴儿和儿童常用量:按体重一次50mg/kg,每6~8小时一次。

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需根据其损害程度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

1.皮疹、瘙痒和药物热等过敏反应、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2.碱性磷酸酶、血清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暂时性血胆红素、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等。

3.贫血(包括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或血小板减少少见。

4.偶见头痛、麻木、眩晕、维生素K和维生素B缺乏症、过敏性休克。

5.极少数患者可发生黏膜念珠菌病。

6.注射部位烧灼感、蜂窝织炎、静脉炎(静脉注射者)、疼痛、硬化和感觉异常等。

【禁忌证】

对本品及其他头孢菌素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有其他头孢菌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应用时出现肾毒性的报道。丙磺舒可使头孢唑肟的肾清除减少,血药浓度增高。

【注意事项】

一次大剂量静脉注射时可引起血管痛、血栓性静脉炎,应尽量减慢注射速度以防其发生。本品溶解后在室温下放置不宜超过7小时,冰箱中放置不宜超过48小时。其余同头孢哌酮。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哺乳及6个月以下儿童慎用;老年人酌情减量。

头孢匹胺Cefpiramide

【其他名称】

意利信

【药理作用】

对革兰阳性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包括革兰阴性菌在内的细菌亦有广谱抗菌活性。同时,对铜绿假单胞菌等非葡萄糖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本药的作用为杀菌,并对各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酶稳定。对青霉素类、其他头孢菌素类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尤其是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

【药动学】

静脉注射本品5分钟后血药浓度达峰,血中浓度半衰期均为4.5小时。静脉给药后24小时以内的尿中排泄率约为23%,给药12~24小时后尿中仍保持约50μg/ml的高浓度。大部分由胆汁排泄,胆汁中头孢匹胺的浓度大于血浆中的10倍,丙磺舒不影响头孢匹胺的消除。在肝胆组织的分布浓度很高,在女性生殖系统、腹腔内渗液、口腔组织、扁桃体组织、皮肤和烧伤组织及痰液中分布良好。体内几乎不代谢。

【适应证】

敏感细菌所致的败血症;烧伤、手术切口等继发性感染;咽喉炎(咽喉脓肿)、急性支气管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感染时)、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继发性感染、肺炎、肺脓肿、脓胸;肾盂肾炎、胆管炎;腹膜炎(包括盆腔腹膜炎、膀胱直肠陷凹脓肿);子宫附件炎、子宫内感染、盆腔炎、子宫旁结缔组织炎、前庭大腺炎;脑膜炎;颌关节炎、颌骨周围蜂窝织炎。

【用法用量】

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成人:常用量每天1~2g,分2次。难治性或严重感染时,可增至每天4g,分2~3次静脉滴注。

儿童:常用量每天每公斤30~80mg,分2~3静脉滴注。难治性或严重感染时,根据不同症状可增至每天每公斤150mg,分2~3次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

主要为少见的腹泻、恶心等消化道症状以及皮疹等皮肤症状,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细胞增多等血象异常,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酸酐升高等肾功能异常,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等肝功能异常者。

【禁忌证】

有本药成分所致过敏性休克既往史的患者禁用,对本药成分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禁止饮酒或含酒精性饮料,同时服用可引起双硫仑样症状。

2.同服抗凝血药可能会产生协同作用,导致出血。

【注意事项】

1.重度肝肾功能障碍者,应适应调节用药量及用药时间,慎重给药。

2.注意与其他头孢菌素、青霉素存在交叉过敏反应。

3.用药期间和用药后一周不宜饮酒。

4.静脉滴注本品时,加入葡萄糖液、电解质液、氨基酸液等输液中,30~60分钟滴注完毕。

5.只能用于静脉给药。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哺乳期及新生儿慎用;老年人慎用。

头孢哌酮Cefoperazone

【其他名称】

英多安,麦道必,悦康力能

【药理作用】

头孢哌酮为第三代头孢菌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达到杀菌作用。体外试验中,本品对很多临床常见的细菌有杀菌力,且能抵抗多种β-内酰胺酶的降解。对本品敏感的细菌见“适应证”。

【药动学】

给药后可在体液及组织中达到治疗浓度,在血清、胆汁及尿中达到高浓度。平均血清半衰期为12小时,不受给药方式的影响。经胆汁及尿排泄。给药后1~3小时,胆汁中浓度达到最高峰,比同期血清浓度高出近100倍。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及剂量给药,12小时内尿中回收的本品药量平均为20%~30%。重复给药不会导致药物在正常人体内蓄积。

【适应证】

1.呼吸道感染

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及肠杆菌属。

2.腹膜炎及其他腹腔内感染

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厌氧革兰阳性球菌,厌氧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杆菌。

3.细菌性败血病

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属和厌氧革兰阳性球菌。

4.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5.盆腔内炎性疾病,子宫内膜炎及女性其他生殖系感染

致病菌为奈瑟淋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梭状芽胞杆菌属,拟杆菌属和厌氧革兰阳性球菌。

6.泌尿道感染

致病菌为肠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用量如下:

1.成人

每日2~4g,每12小时给药一次。对严重感染或对不敏感组织器官的感染,每日剂量和给药次数可以增加至每日6~12g,分2~4次给药。

2.儿童

每日50~200mg/kg,分2~4次给药。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可表现为斑丘疹、荨麻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药物性发热。其他不良反应包括:轻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一过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轻微的胃肠不适。

【禁忌证】

对头孢类抗生素过敏的患者禁用本品。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与酒精合用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口服抗凝剂及其他可影响血凝的药物有相互作用。

【注意事项】

1.有严重的胆汁淤积及严重肝脏疾病或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根据需要调整剂量。

2.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假膜性结肠炎,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尤其是结肠炎患者应慎用。

3.对有黄疸的新生儿,使用本品会增加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

4.在使用本品72小时内饮酒可伴发双硫仑样反应。

【特殊人群用药】

FDA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B级。不建议孕妇使用。哺乳期妇女慎用。

头孢曲松Ceftriaxone

【其他名称】

罗氏芬,泛生舒,凯塞欣,诺塞芬,安塞隆

【药理作用】

头孢曲松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肠杆菌科细菌有强大活性。对流感嗜血杆菌、奈瑟菌属、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具较好活性。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对本品的敏感性差。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本品有耐药性。多数脆弱拟杆菌对本品有耐药性。

【药动学】

血消除半衰期为7~8小时。可在炎性脑脊液及胆汁中达到较高浓度,在人体内不被代谢,约40%的药物以原形自胆道和肠道排出,60%自尿中排出。丙磺舒不能增高本品血药浓度或延长其半衰期。

【适应证】

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胆道感染,以及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及手术期感染预防。本品单剂可治疗单纯性淋病。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1.成人常用量

肌内或静脉滴注,每24小时1~2g或每12小时0.5~1g。最高剂量一日4g。疗程7~14日。

2.小儿常用量

静脉滴注,按体重一日20~80mg/kg。12岁以上小儿用成人剂量。

3.治疗淋病的推荐剂量

单剂肌内注射0.25g。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与治疗的剂量、疗程有关。局部反应有静脉炎,此外可有皮疹、瘙痒、发热、支气管痉挛和血清病等过敏反应,头痛或头晕,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结肠炎、黄疸、胀气、味觉障碍和消化不良等消化道反应。实验室检查异常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或减少和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异常。

【禁忌证】

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应用本品期间饮酒或服用含酒精药物时在个别患者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故在应用本品期间和以后的数天内,应避免饮酒和服含酒精的药物。

【注意事项】

1.可与青霉素类及其他头孢菌素类药物间存在交叉过敏反应。

2.有胃肠道疾病史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者应慎用。

3.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大于5ml/min,每日应用本品剂量少于2g时,不需作剂量调整。血液透析清除本品的量不多,透析后无须增补剂量。

4.不能加入哈特曼溶液以及林格溶液等含有钙的溶液中使用。

【特殊人群用药】

新生儿(出生体重小于2kg者)的用药安全尚未确定。有黄疸的新生儿或有严重黄疸倾向的新生儿应慎用或避免使用本品。FDA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B级,须权衡利弊。哺乳期妇女应用头孢菌素类虽尚未见发生问题的报告,其应用仍须权衡利弊。

头孢噻肟Cefotaxime

【其他名称】

英多舒,凯福隆,悦康普能,迪莫隆

【药理作用】

头孢噻肟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对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克雷伯菌属和沙门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有强大活性。对普通变形杆菌和枸橼酸杆菌属亦有良好作用。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对本品较耐药。对铜绿假单胞菌和产碱杆菌无抗菌活性。对流感杆菌、淋病奈瑟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株)、脑膜炎奈瑟菌和卡他莫拉菌等均有强大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较差,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的活性强。肠球菌属对本品耐药。

【药动学】

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种组织和体液中。正常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很低,炎性脑脊液中可达有效浓度。可透过血胎屏障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少量亦可进入乳汁。蛋白结合率为30%~50%。部分药物在体内代谢为较低抗菌活性的代谢物和其他无活性的代谢物,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1.5小时。约80%的给药量经肾排泄,其中50% ~60%为原形药,10%~20%为代谢物,经胆汁排泄的量甚少。

【适应证】

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肺炎及其他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脑膜炎、败血症、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生殖道感染、骨和关节感染等,头孢噻肟可以作为小儿脑膜炎的选用药物。

【用法用量】

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1.成人一日2~6g,分2~3次;严重感染者每6~8小时2~3g,一日最高剂量不超过12g。治疗无并发症的肺炎链球菌肺炎或急性尿路感染,每12小时1g。

2.新生儿日龄小于等于7日者每12小时50mg/kg,出生大于7日者,每8小时50mg/kg。治疗脑膜炎患者剂量可增至每6小时75mg/kg。

3.严重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本品须适当减量。血清肌酐值超过424μmol/L(4.8mg)或肌酐清除率低于20ml/min时,本品的维持量应减半;血清肌酐超过751μmol/L(8.5mg)时,维持量为正常量的1/4。需血液透析者一日0.5~2g,但在透析后应加用一次。

【不良反应】

1.皮疹、药物热、静脉炎、腹泻、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

2.碱性磷酸酶或血清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暂时性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等。

3.白细胞减少、酸性粒细胞增多或血小板减少少见。

4.偶见头痛、麻木、呼吸困难和面部潮红。

5.极少数患者可发生黏膜念珠菌病。

【禁忌证】

对头孢菌素过敏者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史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应用时,用药期间应随访肾功能。

2.大剂量头孢噻肟与强利尿药联合应用时,应注意肾功能变化。

3.可用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液稀释,但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反应 对一种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类或头霉素也可能过敏。对青霉素或青霉胺过敏者也可能对本品过敏。

2.肾功能减退者应在减少剂量情况下慎用;有胃肠道疾病或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特殊人群用药】

婴幼儿不宜做肌内注射。老年患者应根据肾功能适当减量。可透过血胎屏障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孕妇应限用于有确切适应证的患者。哺乳期妇女应用时宜暂停哺乳。

头孢他啶Ceftazidime

【其他名称】

复达欣,悦康他宁,凯复定,安塞定,泰得欣

【药理作用】

头孢他啶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有良好抗菌活性。对细菌产生的大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对本品高度敏感,但对葡萄球菌仅具中度活性,肠球菌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往往对本品耐药。对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等厌氧菌具一定抗菌活性,但对脆弱拟杆菌抗菌作用差。

【药动学】

血液药物消除半衰期(t1/2β)为1.5~2.3小时。给药后在多种组织和体液中分布良好,易透过胎盘,也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炎性脑脊液内药物浓度可达同期血浓度的17%~30%。血浆蛋白结合率为5%~23%。主要自肾小球滤过,以原形自尿中排出,胆汁中排出量少于给药量的1%。

【适应证】

用于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败血症、下呼吸道感染、腹腔和胆道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和严重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对于由多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免疫缺陷者感染、医院内感染以及革兰阴性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尤为适用。

【用法用量】

1.败血症、下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等,一日4~6g,分2~3次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

2.泌尿系统感染和重度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一日2~4g,分2次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

3.对于某些危及生命的感染、严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酌情增量至一日0.15~0.2g/kg,分3次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

4.婴幼儿常用剂量为一日30~100mg/kg,分2~3次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少见而轻微。少数患者可发生皮疹、皮肤瘙痒、药物热;恶心、腹泻、腹痛;注射部位轻度静脉炎;偶可发生一过性血清氨基转移酶酶、血尿素氮、血肌酐值的轻度升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禁忌证】

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呋塞米等强利尿剂合用时可加重肾脏损害。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反应 对一种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类或头霉素也可能过敏。对青霉素或青霉胺过敏者也可能对本品过敏。

2.有胃肠道疾病史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者应慎用。

3.肾功能明显减退者应用本品时,需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减量。

4.在不同存放条件下,本品粉末的颜色可变暗,但不影响其活性。

【特殊人群用药】

小儿一日最高剂量不超过6g。65岁以上老年患者剂量可减至正常剂量的1/2~2/3,一日最高剂量不超过3g。孕妇应用需权衡利弊。

头孢吡肟Cefepime

【其他名称】

马斯平,罗欣威,悦康凯欣,先可诺,信力威

【药理作用】

头孢吡肟为第四代头孢菌素,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头孢吡肟对细菌染色体编码的β-内酰胺酶亲和力低,高度耐受多数β-内酰胺酶的水解,并可迅速渗入革兰阴性菌细胞内。头孢吡肟对各种细菌均呈杀菌作用,对需氧革兰阴性菌中的肠杆菌具有强大抗菌作用,对除铜绿假单胞杆菌外的其他假单胞杆菌和产碱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等均具有一定抗菌活性。但窄食单胞菌对头孢吡肟耐药。头孢吡肟对多数革兰阳性球菌有良好抗菌作用,但对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作用较差。多数肠球菌,如粪肠球菌,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头孢吡肟耐药。厌氧菌中的类杆菌、产气荚膜梭状菌、梭状菌、动弯杆菌属菌、消化链球菌和丙酸杆菌对头孢吡肟敏感,但脆弱类杆菌和艰难梭菌对头孢吡肟耐药。

【药动学】

头孢吡肟的平均血浆消除半衰期为(2.0±0.3)小时,头孢吡肟与血清蛋白的结合率约为20%,且与药物血浓度无关。头孢吡肟在尿液、胆汁、腹膜液、水泡液、气管黏膜、痰液、前列腺液、阑尾、胆囊中均能达到治疗浓度,并可通过炎性血脑屏障。头孢吡肟在体内有少量被代谢,头孢吡肟和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肾排泄,尿液中头孢吡肟原形为摄入量的85%。亦有少量头孢吡肟可自人体乳腺分泌排出。

【适应证】

可用于治疗成人和2月龄至16岁儿童上述敏感细菌引起的中至重度感染,包括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和支气管炎),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和复杂性尿路感染(包括肾盂肾炎)、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复杂性腹腔内感染(包括腹膜炎和胆道感染)、妇产科感染、败血症以及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的经验治疗。也可用于儿童细菌性脑脊髓膜炎。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或深部肌内注射给药。

1.成人

一般剂量每次1~2g,每12小时一次;轻中度尿路感染,每次0.5~1g,每12小时一次;重度尿路感染,每次2g,每12小时一次;对于严重感染并危及生命时,可以每8小时2g静脉滴注;用于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经验治疗,每次2g,每8小时一次静脉滴注。

2.2月龄至12岁儿童

最大剂量不可超过成人剂量。体重超过40kg的儿童的剂量,可使用成人剂量。一般可40mg/kg,每12小时静脉滴注;细菌性脑脊髓膜炎儿童患者,50mg/kg,每8小时一次静脉滴注。对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经验治疗的常用剂量为50mg/kg,每12小时一次。

3.2月龄以下儿童

经验有限。使用时应谨慎。

4.对肾功能不全患者

如肌酐清除率低于(含)60ml/min,则应调节本品用量,弥补这些患者减慢的肾清除速率。这些患者使用头孢吡肟的初始剂量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相同,维持剂量和给药间隙时间如下(表2-2-3):

表2-2-3 肾功能不全患者头孢吡肟的推荐维持给药方案

【不良反应】

通常耐受性良好,常见的可能有关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腹泻、皮疹和注射局部反应。其他不良反应包括:

1.恶心、呕吐、过敏、瘙痒、发热、感觉异常和头痛。

2.肾功能不全患者而未相应调整头孢吡肟剂量时,可引起脑病、肌痉挛、癫痫。

3.偶有肠炎、口腔念珠菌感染报告。

4.一过性实验室检查异常包括血清磷升高或减少,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碱性磷酸酶、血尿素氮、肌酐、血钾、总胆红素升高,血钙降低,血细胞比容减少。

【禁忌证】

禁用于对头孢吡肟以及其他头孢菌素类药物、青霉素或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即刻过敏反应的患者。

【药物相互作用】

与具肾毒性的药物合用时,应密切关注肾脏功能。

【注意事项】

1.使用本品前,应该确定患者是否有头孢吡肟、其他头孢菌素类药物、青霉素或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史。

2.广谱抗菌药可诱发假膜性肠炎。在用本品治疗期间患者出现腹泻时应考虑假膜性肠炎发生的可能性。

3.头孢吡肟可能会引起凝血酶原活性下降。对于存在引起凝血酶原活性下降危险因素的患者,必要时给予外源性维生素K。

【特殊人群用药】

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使用本品,应根据肾功能调整给药计划。用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谨慎。

3.药物特征比较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按其发明年代的先后及抗菌活性和肾毒性的不同,分为一、二、三、四代,各代药品抗菌谱和抗菌活性特点,与克服上代药品的缺点以及细菌流行病学和耐药性密切相关,各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简要特点比较见表2-2-4。

(三)碳青霉烯类

1.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

(1)碳青霉烯类药物是迄今已知的抗菌药物中抗菌谱最广的一类药物,尤其对革兰阴性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是目前控制产酶耐药菌的主要药物。

表2-2-4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品种分布与抗菌特点比较

(2)碳青霉烯类药物超剂量使用可导致神经系统毒性,在儿童、老年人以及代谢和排泄存在缺陷的患者中使用时,应给予适当剂量。

(3)一般不推荐碳青霉烯类药物用于新生儿、早产儿、低体重儿的感染治疗。

(4)碳青霉烯类药物长期使用易引发肠道菌群失调及二重感染,可发生真菌感染、假膜性肠炎及革兰阳性菌的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大多数碳青霉烯类药物天然耐药,在长期使用该类药物后可引发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

(5)用于静脉滴注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乳酸盐不相溶,不可使用含乳酸盐的制剂稀释。

2.药物各论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Imipenem and Cilastatin

【其他名称】

泰能,齐佩能

【药理作用】

亚胺培南,为一种最新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亚胺硫霉素;西司他丁钠,为一种特异性酶抑制剂,它能阻断亚胺培南在肾脏内的代谢,从而提高泌尿道中亚胺培南原形药物的浓度。本品对大多数革兰阴性菌、阳性菌具强大的杀菌作用,对许多厌氧菌也具较强活性。本品有对抗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的降解能力,使其能对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也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药动学】

亚胺培南的血浆半衰期是1小时。在10小时内。约70%的亚胺培南在尿中以原药形式重吸收,不具抗菌活性的代谢物也在尿中回收。通过粪便排泄清除的基本为零。亚胺培南与人血清蛋白的结合率约为20%。

西司他丁是肾脏中脱氢肽酶-1的特异性抑制剂,能有效减少亚胺培南代谢。因此亚胺培南和西司他丁同时给药可使尿和血浆中都能达到具有抗菌作用的亚胺培南浓度。西司他丁的血浆半衰期约为1小时。胃肠外给药10小时后70%~80%给药剂量的西司他丁在尿中完整回收。西司他丁与人血清蛋白的结合率约为40%。

【适应证】

适用于由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腹腔内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妇科感染、败血症、泌尿生殖道感染、骨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心内膜炎。适用于治疗由敏感的需氧菌/厌氧菌株所引起的混合感染。不适用于脑膜炎的治疗。特别适用于多种病原体所致和需氧/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以及在病原菌未确定前的早期治疗。

【用法用量】

以下剂量指亚胺培南剂量,西司他丁为对应相等的剂量。

1.对大多数感染的推荐治疗剂量为每天1~2g,分3~4次静脉滴注。对中度感染每次1g,每天2次。对不敏感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最多可以增至每天4g,或每天50mg/kg,两者中择较低剂量使用。

2.对治疗肾功能损害的成年患者,先根据感染的特征,选定正常情况下的日剂量,然后根据患者肌酐清除率范围,进行调整(表2-2-5)。

表2-2-5 肾功损害患者亚胺培南给药剂量调整

注:以上方案适用于体重>70kg的患者,对于体重<70kg的患者,给药剂量需进一步按比例降低

3.三个月以上儿童和婴儿推荐的剂量:儿童体重≥40kg,可按成人剂量给予;儿童和婴儿体重<40kg者,可按15mg/kg,每6小时一次给药。每天总剂量不超过2g。

【不良反应】

本品的耐受性良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一些局部反应。

1.局部反应

红斑、局部疼痛和硬结,血栓性静脉炎。

2.皮肤过敏反应

皮疹、瘙痒、荨麻疹、多形性红斑、约翰逊综合征、血管性水肿、中毒性表皮坏死、表皮脱落性皮炎、发热。

3.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腹泻、牙齿和(或)舌色斑。

4.血液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血红蛋白降低和全血细胞减少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5.肝功能

血清氨基转移酶、胆红素和(或)血清碱性磷酶升高;肝衰竭(罕见),肝炎(罕见)和急性重型肝炎(极罕见)。

6.肾功能

少尿/无尿、多尿、急性肾衰竭(罕见)。可引起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升高。

7.特殊感觉

听觉丧失,味觉异常。

【禁忌证】

禁用于对本品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

【药物相互作用】

合并亚胺培南,患者接受丙戊酸或双丙戊酸钠会导致丙戊酸浓度降低。

【注意事项】

1.与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部分交叉过敏反应。

2.合并碳青霉烯类用药,患者接受丙戊酸或双丙戊酸钠会导致丙戊酸浓度降低,癫痫发作的风险增加。

3.对曾患过胃肠道疾病尤其是结肠炎的患者,均需小心使用。

4.可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

5.肌酐清除率≤5ml/(min·1.73m2)的患者不应使用本品,除非在48小时内进行血液透析。

【特殊人群用药】

不推荐用于3个月以下的婴儿或肾功能损害的儿科患者。老年患者应慎重选择用药剂量,对肾功能损害的老年人应进行用药剂量调整。只有在对胎儿益处大于潜在危险的情况下,才能在妊娠期间给药。人乳中可测出亚胺培南,如确定有必要对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时,患者需停止授乳。

美罗培南Meropenem

【其他名称】

美平,海正美特,倍能,安吉利

【药理作用】

通过阻碍细菌细胞壁(细胞壁肽聚糖的架桥形成)的合成起到很强的杀菌作用。抗菌谱极广,体外抗菌谱包括绝大部分临床常见的革兰阳性、阴性需氧菌及厌氧菌,尤其对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在内的葡萄糖非发酵革兰阴性菌有极强的抗菌活性,并且对各种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均稳定。对人体的肾脱氢肽酶-I稳定。

【药动学】

在痰、肺组织、胆汁、胆囊、腹腔渗出液、脑脊液中的分布良好。主要从肾脏排泄,8小时以内的尿中排泄率为60%~65%。肾功能低下时,尿中排泄速度变慢。

【适应证】

由单一或多种敏感细菌引起的成人及儿童的下列感染:肺炎及院内获得性肺炎、尿路感染、腹腔内感染、妇科感染(例如子宫内膜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脑膜炎、败血症

对于被推断患有感染的伴中性粒细胞减低的发热患者(成人),可作为单方经验性治疗或联合应用抗病毒或抗真菌药物治疗。

【用法用量】

治疗的剂量和疗程需根据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及患者的情况决定。

1.成人剂量

肺炎、尿路感染、妇科感染(例如子宫内膜炎)、皮肤及附属器感染:一次0.5g,每8小时一次;治疗院内获得性肺炎、腹膜炎、推定有感染的中性粒细胞减低患者及败血症:一次1g,每8小时一次;治疗脑膜炎:一次2g,每8小时一次。

2.伴有肾功能障碍的成人患者的剂量

对于肌酐清除率小于50ml/min的严重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应采取减少给药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等措施。

3.儿童剂量

对于3个月至12岁的儿童,根据所患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致病菌的敏感程度及患者的状况,推荐剂量为每次10~20mg/kg,每8小时一次。治疗脑膜炎的推荐剂量为每次40mg/kg,每8小时一次。对于体重大于50kg的儿童,按照成人剂量给药。

【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AST升高、ALT升高、ALP升高等。严重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急性肾衰竭等严重肾功能障碍、伴有血便的重症结肠炎(例如假膜性结肠炎等)、间质性肺炎、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pulmonary infiltration with eosinophilia,PIE)综合征、痉挛、意识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中毒性表皮坏死症、皮肤黏膜眼综合征、全血细胞减少、无粒细胞症、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障碍、黄疸、血栓性静脉炎。

【禁忌证】

不得用于对本药成分及其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过敏史的患者、使用丙戊酸钠的患者。

【药物相互作用】

1.丙磺舒和美罗培南合用可竞争性激活肾小管分泌,抑制肾脏排泄,导致美罗培南消除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加。

2.与丙戊酸同时应用时,会使丙戊酸的血药浓度降低,而导致癫痫发作。

3.不能与戊酸甘油酯等同时使用。

【注意事项】

1.其他碳青霉烯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和头孢菌素有部分交叉过敏反应。

2.严重肝功能障碍的患者,有可能加重肝功能障碍。

3.进食不良的患者或非经口营养的患者、全身状况不良的患者,有可能引起维生素K缺乏症状。

4.有癫痫史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患者,发生痉挛、意识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可能性增加。

【特殊人群用药】

尚未确立本药对低体重儿、新生儿的安全性。老年人有时因维生素K缺乏而发生出血倾向。只有考虑在对胎儿益处大于潜在危险的情况下,才能在妊娠期间给药。给药期间应停止授乳。严重肝功能障碍的患者用药,有可能加重肝功能障碍。

比阿培南Biapenem

【其他名称】

天册,安信

【药理作用】

比阿培南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革兰阴性的需氧和厌氧菌有广谱抗菌活性。比阿培南对人肾脱氢肽酶Ⅰ(dehydropeptidase-Ⅰ,DHP-Ⅰ)稳定,可单独给药而不需与DHP-Ⅰ抑制剂合用。

【药动学】

比阿培南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呈线性关系,反复多次进行静脉滴注时,与单次静脉滴注的结果几乎相同,没有观察到蓄积性。少量代谢,代谢物无抗菌活性,主要以原形经尿排泄,肾功能减退时,半衰期延长。

【适应证】

适用于治疗由敏感细菌所引起的败血症、肺炎、肺脓肿、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的继发感染、复杂性膀胱炎、肾盂肾炎、腹膜炎、子宫旁结缔组织炎等。

【用法用量】

成人每日0.6g,分2次滴注,每次30~60分钟。可根据患者年龄、症状适当增减给药剂量。但1天的最大给药量不能超过1.2g。

【不良反应】

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皮肤瘙痒、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严重不良反应包括:休克、过敏、间质性肺炎(0.1%~5%)、PIE综合征、假膜性结肠炎等严重肠炎、肌痉挛、精神障碍、肝功能损伤、黄疸、急性肾功能不全。

【禁忌证】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正在服用丙戊酸钠类药物的患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与丙戊酸合用时,可导致丙戊酸血药浓度降低,有可能使癫痫复发。

【注意事项】

1.对碳青霉烯类、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生素药物过敏者慎用。

2.本人或直系亲属有易诱发支气管哮喘、皮疹、荨麻疹等症状的过敏性体质者慎用。

3.进食困难及全身状况恶化者,可能会出现维生素K缺乏症状,应注意观察。

4.有癫痫史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慎用。

【特殊人群用药】

对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尚不明确,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下降,需注意调整用药剂量及用药间隔时间,严重的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对孕妇及妊娠妇女用药的安全性尚不明确。

厄他培南Ertapenem

【其他名称】

怡万之

【药理作用】

一种新型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通过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结合,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生长繁殖受抑制,少数出现细胞溶解。对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肠杆菌科细菌具有高度抗菌活性;嗜血杆菌属、卡他莫拉菌、脑膜炎奈瑟球菌等对该品高度敏感,但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等细菌对该品耐药。该品对大多数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稳定,但可被金属酶水解。该品对人类肾脱氢肽酶-Ⅰ稳定,不需与西司他丁等联合应用。

【药动学】

静脉滴注后30分钟内达血药浓度峰值(Cmax),肌注生物利用度约为90%,达峰时间为2.3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2%~95%。主要经肾脏排出,其血浆半衰期为4.3~4.6小时。尿液和胆汁中药物排除率分别为80%和10%,尿液中药物原形和代谢产物各占40%。

【适应证】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下列中、重度感染:复杂性腹腔感染、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复杂性尿路感染、急性盆腔感染、菌血症、严重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等。

【用法用量】

静脉或肌注给药。成人:每次1g,每日1次,静脉滴注时间应大于30分钟,肌注可用于静脉用药的序贯治疗。

肌酐清除率≤30ml/min者剂量调整为每次0.5g,每日1次;如在给药后6小时内血液透析,透析后给予补充剂量0.15g。

静脉滴注时每1g应溶解于50ml以上生理盐水中,每次静脉滴注时间应大于30分钟;供肌注时每1g应溶解于1%利多卡因溶液做深部肌内注射。

【不良反应】

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静脉炎,头痛以及女性阴道炎等。丙酸氨基转移、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和肌酐等升高。应用该品后患者癫痫发生率为0.5%。

【禁忌证】

对该品或其他碳青霉烯类过敏者禁用。肌注由利多卡因溶液稀释,不得改用于静脉给药,也不得用于利多卡因过敏者或合并严重休克、房室传导阻滞等其他利多卡因禁忌证患者。

【药物相互作用】

丙磺舒可延长该品血清半衰期,提高其药浓度。

【注意事项】

不能溶解于葡萄糖注射液中,也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溶解后立即使用,存放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余同美罗培南。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及18岁以下儿童禁用;哺乳期应停止哺乳;老年人根据肾功能调节剂量。

法罗培南Faropenem

【其他名称】

君迪

【药理作用】

青霉烯类口服抗生素。它经由阻止细菌细胞壁合成而显现抗菌、杀菌作用。对各种青霉素结合蛋白(PBP)具有高亲和性,特别是对细菌增殖所必需的高分子PBP呈现高亲和性。体外试验表明法罗培南钠对需氧革兰阳性菌、需氧革兰阴性菌及厌氧菌具广泛抗菌谱;尤其是对需氧革兰阳性菌中的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肠球菌,需氧革兰阴性菌中的枸橼酸杆菌、肠杆菌、百日咳嗜血杆菌及厌氧菌中的消化链球菌、拟杆菌等显示较强杀菌效力。并显示对各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对β-内酰胺酶产生菌具有较强抗菌活性。

【药动学】

空腹口服,1~1.5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峰,半衰期约为1小时,能进入患者咳痰、拔牙创伤漫出液、皮肤组织、扁桃体组织、上颌窦黏膜组织、女性生殖组织、眼睑皮下组织和前列腺组织等中。亦可轻度分布进入母乳乳汁。经肾排泄,部分以原形排泄,其余经肾代谢后从尿消除。

【适应证】

敏感菌所致的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子宫附件炎、子宫内感染、前庭大腺炎、浅表性皮肤感染症、深层皮肤感染症、痤疮(伴有化脓性炎症)、淋巴管炎、淋巴结炎、乳腺炎、肛周脓肿、外伤、烫伤和手术创伤等继发性感染、泪囊炎、睑腺炎、睑板腺炎、角膜炎(含角膜溃疡)、外耳炎、中耳炎、鼻窦炎、牙周组织炎、牙周炎、颚炎。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患者通常一次150~200mg,一日3次。

对肺炎、肺脓肿,肾盂肾炎、膀胱炎(除单纯性膀胱炎外)、前列腺炎、睾丸炎、中耳炎、鼻窦炎等,口服法罗培南钠片,成人患者通常一次200~300mg,一日3次。

【不良反应】

其中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腹痛、稀便、发疹、恶心、ALT上升、AST上升、嗜酸性细胞增多等。

【禁忌证】

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西司他丁钠可升高本药血药浓度;同呋塞米合用,增加肾毒性;本药降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

【注意事项】

同美罗培南。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慎用;哺乳期停止哺乳;老年人慎用。

3.药物特征比较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普遍抗菌谱广且抗菌活性强,其抗菌活性特点及耐药菌的差异见表2-2-6。

表2-2-6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菌及抗菌活性特点

(四)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

1.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

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的抗菌药物中,氨曲南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点,与青霉素等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无交叉过敏反应,可用于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过敏患者的治疗替代药物。头霉素及氧头孢类抗菌药物有着与头孢菌素相类似的结构,与头孢菌素存在交叉过敏反应。

2.药物各论

头孢西丁Cefoxitin

【其他名称】

法克,海西丁,信希汀,正吉,达力叮

【药理作用】

头孢西丁钠由于抑制了细菌细胞壁合成而杀灭细菌,且由于本品结构上的特点使其对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很高的抵抗性,临床常见的大多数革兰阳性、阴性需氧及厌氧致病菌对其高度敏感。不动杆菌属硝酸盐阴性杆菌、粪产碱杆菌、枸橼酸杆菌、肠杆菌则需视菌株药敏试验而定,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大多数菌株,阴沟杆菌等对其耐药。

【药动学】

血浆消除半衰期为1小时,在体内分布广泛,给药后可迅速进入各种体液,包括胸腔积液、腹水、胆汁,但脑脊液穿透率较低,蛋白结合率为80.7%,主要以原形从肾脏排泄。

【适应证】

适用于对本品敏感的细菌引起的上下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包括无并发症的淋病,腹膜炎以及其他腹腔内,盆腔内感染,败血症(包括伤寒),妇科感染,骨、关节软组织感染,心内膜炎。

由于本品对厌氧菌有效及对β-内酰胺酶稳定,故特别适用于需氧及厌氧混合感染,以及用于由产β-内酰胺酶而对本品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成人常用量为一次1~2g,每6~8小时一次。可根据致病菌的敏感程度及病情调整剂量。肾功能不全者则需按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见表2-2-7。

表2-2-7 肾功能不全者头孢西丁剂量调整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轻微,最常见的为局部反应:静脉注射后可出现血栓性静脉炎,肌注后可有局部硬结压痛。偶见变态反应(皮疹、瘙痒、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发热、呼吸困难等)、低血压、腹泻、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以及ALT、AST、ALP、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BUN或血清肌酐值一过性升高。

【禁忌证】

对本品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注意事项】

1.青霉素过敏者慎用。

2.肾功能损害者及有胃肠疾病史(特别是结肠炎)者慎用。

3.本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配伍时,会增加肾毒性。

【特殊人群用药】

对儿童、老人、妊娠期及哺乳期用药的实验欠缺,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头孢米诺Cefminox

【其他名称】

美士灵

【药理作用】

头孢米诺对不仅抑制细胞壁合成,并与肽聚糖结合,抑制肽聚糖与脂蛋白结合以促进溶菌。对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显示广泛抗菌活性,尤其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属、流感杆菌、变形杆菌属及脆弱类杆菌有很强抗菌力。不仅对细菌增殖期,而且对稳定期初期也显示抗菌作用。对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脆弱类杆菌等各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

【药动学】

成人及儿童给药时不同时间的血清中浓度显示用量依存性。肾功能损害患者出现血清中浓度衰减迟缓,半衰期延长。血浆蛋白结合率约61%,可分布至痰液、腹水、子宫内膜、卵巢、输卵管、胆汁。未见代谢产物,主要自肾排泄。

【适应证】

适用于对本品敏感的链球菌属(肠球菌除外)、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类杆菌属细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

1.呼吸系统感染 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并发感染、慢性呼吸道疾患继发感染、肺炎、肺化脓症等。

2.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3.腹腔感染 胆囊炎、胆管炎、腹膜炎等。

4.盆腔感染 盆腔腹膜炎、子宫附件炎、子宫内感染、盆腔死腔炎、子宫旁组织炎等。

5.败血症。

【用法用量】

1.成人为每天2g,分2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2.小儿每次20mg/kg,每天3~4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应随年龄及症状适宜增减。

3.败血症、难治性或重症感染症,成人1日可增至6g(效价),分3~4次给药。

【不良反应】

1.主要不良反应

肝胆系统障碍(肝功能损害、ALT升高、AST升高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障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等)、皮肤附属器障碍(出疹、皮疹等)、消化道障碍(腹泻、恶心等)、发热、BUN升高等。

2.严重不良反应

休克、全血细胞减少症、假膜性大肠炎等伴有血便的严重大肠炎。

3.类似药(头孢烯类)的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皮肤黏膜眼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征、急性肾衰竭等严重肾损害、溶血性贫血、间质性肺炎、PIE综合征等。

4.其他不良反应

维生素缺乏症、菌群交替症等。

【禁忌证】

1.对本品成分或头孢烯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2.对本品成分或头孢烯类抗生素有过敏症既往史者,建议禁用,必要时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与利尿剂合用可能增强肾毒性;饮酒前后应用头孢米诺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注意事项】

1.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有过敏症既往史患者,本人或直系亲属有易引起支气管哮喘、皮疹、荨麻疹等过敏症状体质患者,严重肾损害患者,持续高血药浓度,高龄者,经口摄食不足患者或非经口维持营养患者,全身状态不良患者慎用。

2.有可能引起休克,故应仔细问诊,用药前应做皮肤试敏反应。

3.用药期间饮酒有时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特殊人群用药】

新生儿、早产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高龄者多见生理功能降低,易出现副作用,且可能会出现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倾向。

拉氧头孢Latamoxef

【其他名称】

噻吗灵

【药理作用】

药物作用机制是与细胞内膜上的靶位蛋白结合,使细菌不能维持正常形态和正常分裂繁殖,最后溶菌死亡,由于本品对β-内酰胺酶极为稳定,对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力,对革兰阳性菌作用略弱,对铜绿假单胞菌亦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药动学】

给药途径及给药剂量可影响其半衰期,剂量小时略长,肌内注射及静脉滴注较静脉注射略长,半衰期1.5~2小时。给药后药物可分布到胆汁、腹水、脑脊液、脐带血、羊水、子宫及附件等各种体液及各脏器组织中,乳汁几不出现。在体内不被代谢,主要经肾排泄。

【适应证】

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症,如败血症,脑膜炎,呼吸系统感染症(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化脓症、脓胸等),消化系统感染症(胆道炎、胆囊炎等,腹腔内感染症(肝脓肿、腹膜炎等),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感染症(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淋病、附睾炎、子宫内感染、子宫附件炎、盆腔炎等),皮肤及软组织感染,骨、关节感染及创伤感染。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

1.成人1天1~2g,分2次;难治性或严重感染时,成人增加至1天4g。

2.小儿1天40~80mg/kg,分2~4次,并依年龄、体重、症状适当增减,难治性或严重感染时,小儿1天150mg/kg,分2~4次给药。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轻微,很少发生过敏性休克,主要有发疹、荨麻疹,瘙痒、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偶有氨基转移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停药后均可自行消失。

【禁忌证】

对本品及头孢菌素类有过敏反应史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与抗凝血药物如肝素等以及影响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二氟尼柳(diflunisal)等合用可增加出血倾向。

2.不宜与强效利尿剂同时应用,以免增加肾毒性。

【注意事项】

1.对青霉素过敏者、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2.静脉内大量注射,应选择合适部位,缓慢注射、以减轻对管壁的刺激及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特殊人群用药】

低体重初生儿慎用;老年患者宜酌减给药剂量和延长给药间隔,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减退,使用本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能增加,并且老年患者缺乏维生素K,使用本品增加出血倾向;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头孢美唑Cefmetazole

【其他名称】

头孢美他唑,先锋美他醇,头孢甲氧氰唑,氰唑甲氧头孢菌素

【药理作用】

头霉素类抗菌药,抗菌谱与第二代头孢菌素相当,对阴性杆菌产生的广谱β-内酰胺酶有较好的稳定性。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肺炎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等阴性杆菌对该品有较好的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卡他布兰汉菌对该品高度敏感。对脆弱拟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对该品不敏感或耐药。

【药动学】

口服不吸收,静脉注射数分钟达血药浓度峰值。广泛分布,其中以肾、肺含量最高,胆汁中也有较高浓度,痰液及腹水中次之。不易透过正常人的脑膜,但在脑膜发炎时,能增加对脑膜的透入量,并达有效抑菌浓度;可透过胎盘屏障,极少向乳汁移行。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41%,血浆半衰期为0.9~1.1小时。体内几乎不代谢,给药后24小时内80%~90%以原形药物自尿中排泄,少量从胆汁排泄。

【适应证】

敏感菌所引起的下述感染:败血症;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脓胸、慢性呼吸道疾病继发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腹膜炎;胆囊炎、胆管炎;前庭大腺炎、子宫内感染、子宫附件炎、子宫旁组织炎;颌骨周围蜂窝织炎、颌炎。

【用法用量】

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1.成人每日1~2g(效价),分2次。

2.小儿每日25~100mg(效价)/kg,分2~4次。

3.难治性或严重感染,可随症状将每日量成人增至4g(效价)、小儿增至150mg(效价)/kg,分2~4次给药。

4.静脉注射时,本品1g(效价)溶于灭菌注射用水、0.9%氯化钠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注射液10ml中,缓慢注入。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可导致过敏反应;可影响血液系统、肝脏功能、消化系统,引起菌群失调、维生素缺乏症、头痛。罕见休克;有可能出现皮肤黏膜眼综合征(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症(Lyell综合征);罕见出现伴有便血的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禁忌证】

对本品有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禁用。对头孢类抗生素有过敏史的患者原则上不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时,有协同抗菌作用;但合用时可能增加肾毒性。

2.与呋塞米等强利尿剂合用时,可增加肾毒性。

3.与丙磺舒合用,可延长头孢美唑钠血浆半衰期,提高该品的血药浓度。

4.与酒精合用可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注意事项】

与头孢菌素、头霉素或青霉素类可能存在交叉过敏。长期用药时应常规监测肝、肾功能和血象。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哺乳期妇女、早产儿、新生儿、老年人慎用。

氨曲南Aztreonam

【其他名称】

广维,慈宁,安乙惜美,定仕宁,他克欣

【药理作用】

氨曲南通过与敏感需氧革兰阴性菌细胞膜上青霉素结合蛋白3(PBP3)高度亲和而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与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同的是它不诱导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同时对细菌产生的大多数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对大多数需氧革兰阴性菌具有高度的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也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某些除铜绿假单胞菌以外的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的抗菌作用较差,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等需氧革兰阳性菌以及厌氧菌无抗菌活性。

【药动学】

血浆蛋白结合率为40%~65%、血清消除半衰期为1.5~2小时,肾功能不全者血清消除半衰期明显延长,肝功能不全者略有延长。在体内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在肾、肝、肺、心、胆囊、骨、输卵管、卵巢、子宫内膜和前列腺等器官或组织,以及在胆汁、胸腹膜液、心包液、支气管液、羊水、唾液和脑脊液等体液中均可达有效治疗浓度。给药后大部分以原形随尿液排泄,少量随粪便排出。

【适应证】

适用于治疗敏感需氧革兰阴性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尿路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腹腔内感染、妇科感染、术后伤口及烧伤、溃疡等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用法用量】

可肌内注射、静脉推注及静脉滴注。

1.常规用量一次0.5~2g,每8小时或每12小时给药,严重感染可予每6小时给药,最高剂量每日8g。

2.患者有短暂或持续肾功能减退时:宜根据肾功能情况,酌情减量。对肌酐清除率小于10~30ml/min肾功能损害者,首次用量1g或2g,以后用量减半;对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min的患者,如依靠血液透析的肾功能严重衰竭者,首次用量0.5g、1g或2g,维持量为首次剂量的1/4,间隔时间为6、8或12小时。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较少见,全身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包括消化道反应,常见为恶心、呕吐、腹泻及皮肤过敏反应。白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减少、难辨梭菌腹泻、胃肠出血、剥脱性皮炎、低血压、一过性心电图变化、肝胆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及肌肉疼痛等较罕见。静脉给药偶见静脉炎,肌内注射可产生局部不适或肿块。

【禁忌证】

对氨曲南有过敏史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与头孢西丁,在体外与体内起拮抗作用;与萘夫西林、氯唑西林、红霉素、万古霉素等在药效方面不起相互干扰作用。

【注意事项】

1.与青霉素之间无交叉过敏反应,但对青霉素、头孢菌素过敏及过敏体质者仍需慎用。

2.本品肝毒性低,但对肝功能已受损的患者应观察其动态变化。

【特殊人群用药】

婴幼儿的安全性尚未确立,应慎用;老年人用药剂量应按其肾功能减退情况酌情减量;本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妊娠妇女或有妊娠可能性的妇女,仅在必要时方可给药;可经乳汁分泌,哺乳妇女使用时应暂停哺乳。

3.药物特征比较

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各异,头霉素类中的头孢西丁有着与第二代头孢菌素类似的抗菌谱而常被按归为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头孢米诺因为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谱相似而被归于其中,但头霉素类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及抗菌谱优于所有的头孢菌素类。氧头孢类的结构类似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谱也与之相似,常被认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但氧头孢类对厌氧菌的活性较头孢菌素类强。单环酰胺类的氨曲南因为其单环的结构表现出不同于其他β-内酰胺类的抗菌活性,对革兰阴性菌包括产β-内酰胺的菌株均有较好活性,对细菌产生的大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且不诱导酶的产生,但革兰阳性菌及厌氧菌对其耐药。

(五)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

1.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使β-内酰胺环免遭水解,从而使β-内酰胺抗菌药物保持抗菌活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用于产酶耐药菌感染的治疗,一般不作为单纯抗菌药物敏感菌的首选治疗药物。

2.药物各论

阿莫西林-舒巴坦Amoxicillin and Sulbactam

【其他名称】

倍舒林,舒萨林,来切利,西迪林,力坦

【药理作用】

阿莫西林系杀菌性广谱抗生素,舒巴坦钠系不可逆的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有效地抑制耐药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由于舒巴坦钠的存在,可使阿莫西林免遭β-内酰胺酶的破坏,从而使已对阿莫西林耐药并产生β-内酰胺酶的细菌,仍然对阿莫西林敏感。

【药动学】

阿莫西林的蛋白结合率为17%,本品在多数组织和体液中分布良好。可通过胎盘,少量进入脑脊液,在乳汁、汗液和泪液中也含微量。血浆消除半衰期(t1/2)为1.08小时,60%以上以原形药自尿中排出,约24%药物在肝内代谢,尚有少量经胆道排泄。舒巴坦钠血清半衰期为1小时,70%~80%经肾排泄。

【适应证】

适用于产酶葡萄球菌、肺炎杆菌、其他链球菌、流感杆菌、淋球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莫根杆菌、枸橼酸杆菌、肠杆菌、沙门菌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及感染性腹泻、腹腔感染、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用法用量】

普通感染每次1.5~3g,于1小时内滴完,每日2~3次。中、重度感染用量为每日4.5~6.0g,严重感染用量为每日9.0g或一日150mg/kg,分2~3次静脉滴注。肾功能不全患者用量酌减,可参照表2-2-8。

表2-2-8 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推荐剂量

【不良反应】

1.常见

注射部位疼痛、血栓性静脉炎、腹泻、面部潮红。

2.少见的不良反应

皮疹、瘙痒、恶心、呕吐、念珠菌感染、疲劳、不适、头痛、胸痛、腹胀、舌炎、尿潴留、排尿困难、水肿、面部肿胀、红斑、寒战、咽部发紧、胸骨痛、鼻出血。

【禁忌证】

对青霉素或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者、对舒巴坦钠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丙磺舒竞争性减少本品的肾小管分泌,两者同时应用可引起阿莫西林血药浓度升高、半衰期延长;

【注意事项】

1.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使用本品时易发生皮肤潮红,需慎用。

2.长期使用时易发生多重感染。

3.有哮喘、湿疹、花粉症、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慎用。

【特殊人群用药】

不推荐用于1岁以下儿童。老年人肾功能不全者酌减。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应用;乳汁中可分泌少量阿莫西林,哺乳期妇女服用后可能导致婴儿过敏,应慎用。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eracillin and Tazobactam

【其他名称】

安迪泰,特治星,康得力,凯伦,海他欣

【药理作用】

哌拉西林是一种广谱半合成青霉素,对于许多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的需氧菌及厌氧菌具有抗菌活性,它通过抑制细菌的隔膜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杀菌作用。他唑巴坦是多种β-内酰胺酶的强效抑制剂,由于他唑巴坦的存在,增强并扩展了哌拉西林的抗菌谱,使之对许多原先对哌拉西林以及其他β-内酰胺抗生素耐药的产β-内酰胺酶细菌有效。

【药动学】

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的血浆半衰期范围为0.7~1.2小时,不受剂量和静脉滴注时间的影响。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均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经肾脏排泄。哌拉西林大部分以原形药通过尿液排出,他唑巴坦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清除,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部分代谢物亦从胆汁排泄。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约30%与血浆蛋白结合。

【适应证】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适用于治疗下列由已检出或疑为敏感细菌所致的全身和(或)局部细菌感染。①下呼吸道感染;②泌尿道感染(混合感染或单一细菌感染);③腹腔内感染;④皮肤及软组织感染;⑤细菌性败血症;⑥妇科感染;⑦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用于患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的细菌感染;⑧骨与关节感染;⑨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适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包括怀疑感染部位(腹腔内、皮肤和软组织、上下呼吸道、妇科)存在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感染。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

1.成人 每6小时3.375g(哌拉西林3.0g/他唑巴坦0.375g)。

2.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40ml/min)或者血液透析患者,应当根据实际的肾功能损害程度调整用药的剂量和间隔时间。

3.儿童 对于9月龄以上、体重超过40kg、肾功能正常的患阑尾炎和(或)腹膜炎的儿童,推荐剂量为每公斤体重哌拉西林100mg/他唑巴坦12.5mg,每8小时一次。对于在2~9个月的儿童患者,推荐剂量为每公斤体重哌拉西林80mg/他唑巴坦10mg,每8小时一次。

【不良反应】

常见局部反应和过敏反应,可能发生休克、间质性肾炎等严重过敏反应,另可有血液和淋巴系统异常、胃肠道反应、代谢异常、二重感染、头痛、失眠、关节痛、氨基转移酶等监测指标异常、肾功能异常、发热等。

【禁忌证】

禁用于对任何β-内酰胺类抗生素或β-内酰胺酶抑制剂过敏的患者。

【药物相互作用】

1.与丙磺舒合用可使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的半衰期均延长、肾脏清除率降低。

2.与肝素或其他抗凝血药合用可能会影响凝血系统。

3.与维库溴铵合用可延长维库溴铵对神经肌肉的阻滞作用。

4.与甲氨蝶呤同时给药时,哌拉西林可降低甲氨蝶呤的排泄。

【注意事项】

1.在使用前应该仔细询问过敏史。

2.用药后发生腹泻的患者应当注意考虑假膜性肠炎的诊断。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只有在预期获益超过可能的危险时才考虑使用。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Ticarcillin and Clavulanic Acid

【其他名称】

特美汀,阿乐欣,联邦阿乐仙

【药理作用】

替卡西林是青霉素类广谱杀菌剂,克拉维酸则是一种不可逆性高效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通过阻断β-内酰胺酶破坏细菌的防御屏障,恢复替卡西林敏感性。

【药动学】

克拉维酸与替卡西林的药动学密切相关,二成分均良好地分布于体液和组织中。克拉维酸及替卡西林与血清结合程度较低,分别为20%和45%。替卡西林主要通过肾清除,克拉维酸也通过此路径排泄。

【适应证】

敏感细菌引起的败血症、菌血症、腹膜炎、腹内脓毒症、特殊人群(继发于免疫系统抑制或受损)的感染、术后感染、骨及关节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严重或复杂的泌尿道感染(如:肾盂肾炎)、耳鼻喉感染。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

1.成人

每6~8小时给药一次,每次1.6~3.2g;最大剂量每4小时给药一次,每次3.2g。

2.儿童

常用剂量每次80mg/kg,每6~8小时给药一次;新生儿期的用量:每次80mg/kg,每12小时给药一次,继而可增至每8小时给药一次。

3.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推荐剂量

轻度每8小时3.2g,中度每8小时1.6g,重度每12小时1.6g。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皮疹、大疱疹、荨麻疹和其他过敏反应。

2.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和腹泻。罕见假膜性结肠炎。

3.肝脏功能改变

AST和(或)ALT中度增高。个别报道可出现肝炎和胆汁淤积性黄疸。

4.肾脏功能改变

罕见低钾血症。

5.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罕见惊厥,主要发生在肾功能不全或大剂量应用的患者中。

6.血液系统改变

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和出血现象。

7.局部反应

静脉注射部位的血栓性静脉炎。

【禁忌证】

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史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丙磺舒能减少肾小管对替卡西林的分泌,可延缓替卡西林在肾脏的排泄,但不影响克拉维酸的肾脏排泄。

【注意事项】

1.在使用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有无β-内酰胺类过敏史。进行β-内酰胺类敏感试验。

2.使用大剂量替卡西林后凝血功能异常,发生出血现象,应予及时停药和适当治疗。

【特殊人群用药】

用于孕妇应权衡利弊。

头孢哌酮-舒巴坦Cefoperazone and Sulbactam

【其他名称】

舒普深,优普同,立健舒,新瑞普欣,铃兰欣

【药理作用】

头孢哌酮为第三代头孢菌素,通过抑制敏感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舒巴坦除对奈瑟菌科和不动杆菌有抗菌活性外,对其他细菌无抗菌活性,但是舒巴坦对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菌株产生的多数重要的β-内酰胺酶具有不可逆性的抑制作用,可防止耐药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破坏。

【药动学】

舒巴坦的平均半衰期约为1小时,头孢哌酮为1.7小时。头孢哌酮和舒巴坦均能较好地分布到各组织和体液,包括胆汁、胆囊、皮肤、阑尾、输卵管、卵巢、子宫和其他组织及体液中。其中约84%的舒巴坦和25%的头孢哌酮经肾脏排泄,其余的头孢哌酮大部分经胆汁排泄。

【适应证】

适用于治疗由敏感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上、下呼吸道感染,上、下泌尿道感染,腹膜炎、胆囊炎、胆管炎和其他腹腔内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骨骼和关节感染,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淋病和其他生殖道感染。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肌内注射。

1.成人

头孢哌酮-舒巴坦每日推荐剂量2~4g(1∶1头孢哌酮/舒巴坦之总量,以下同),每12小时给药一次。在严重感染或难治性感染时,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每日剂量可增加到8g。病情需要时,接受可另外单独增加头孢哌酮的用量,舒巴坦每日推荐最大剂量为4克。

2.儿童

头孢哌酮-舒巴坦每日推荐剂量40~80mg/kg,每6~12小时注射一次。在严重感染或难治性感染时,增加到160mg/kg,每日给药2~4次。出生头一周的新生儿应每12小时给药一次。舒巴坦在患儿中的每日最高剂量不应超过80mg/kg。

3.肾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

肾功能明显降低的患者舒巴坦清除减少,应调整头孢哌酮-舒巴坦的用药方案。肌酐清除率为15~30ml/min的患者,每日舒巴坦的最高剂量为2g,分等量,每12小时注射一次。肌酐清除率<15ml/min的患者每日舒巴坦的最高剂量为1g,分等量,每12小时注射一次。严重感染必要时可单独增加头孢哌酮的用量。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腹泻、稀便、恶心、呕吐。

2.皮肤反应

斑丘疹、荨麻疹。

3.血液系统

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血细胞比容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症、低凝血酶原血症。

4.其他

头痛、发热、注射部位疼痛、寒战。

【禁忌证】

已知对青霉素类、舒巴坦、头孢哌酮及其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时,如同时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2.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混合后有配伍禁忌。

3.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之间有物理性配伍禁忌。

4.与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后有配伍禁忌。

【注意事项】

1.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2.严重胆道梗阻、严重肝脏疾病或同时合并肾功能障碍时,需要调整用药剂量。同时合并有肝功能障碍和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监测头孢哌酮的血清浓度,根据需要调整用药剂量。如未密切监测血清浓度,头孢哌酮的每日剂量不应超过2g。

3.使用头孢哌酮治疗后可出现维生素K缺乏,需要时应补充维生素K。

【特殊人群用药】

用于早产儿和新生儿前,应充分权衡利弊。孕妇只在确有必要时才能使用。尽管只有少量的舒巴坦和头孢哌酮能够进入到母乳中,哺乳期妇女仍应小心使用。

3.药物特征比较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的药物其主要的不同取决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抗菌谱、抗菌活性、药动学特征等的差别,除此之外,酶抑制抑酶谱和抑酶活性的差别,酶抑制剂与药物间药动同步性的差别也影响着药物的抗菌效果。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抑酶特点比较见表2-2-9。

表2-2-9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抑酶特点比较

注:“+”表示最低,“++”表示中等,“+++”表示较高,“++++”表示最高

二、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药物(aminoglycosides)是一类具有氨基糖与氨基环醇结构的抗菌药物,是通过抑制蛋白合成的静止期杀菌剂。该类药物大部分具有明显的耳、肾毒性,导致了在临床使用中受到限制。但其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的杀菌作用较强,且有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在治疗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中仍有重要的地位。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

(1)氨基糖苷类主要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严重革兰阴性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也可与青霉素联合应用治疗肠球菌心内膜炎。还可用于消化道感染、肠道术前准备。目前认为,除非致病菌对β-内酰胺类或氟喹诺酮类耐药,否则不单独应用氨基糖苷类治疗泌尿道感染以外的其他感染。

(2)氨基糖苷类药物因其明显的耳肾毒性,一般不作为一线抗感染药物。

(3)氨基糖苷类药物耳毒性的大小与血药浓度谷值密切相关,而与每次给药剂量关系不大。目前认为氨基糖苷类药物每日一次给药的方案优于传统的一日多次给药方案。

(二)药物各论

庆大霉素Gentamycin

【其他名称】

瑞贝克,杰力泰

【药理作用】

庆大霉素的作用机制是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对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都有活性,尤其对肠杆菌科细菌有良好抗菌作用。奈瑟菌属和流感嗜血杆菌对本品中度敏感。对布鲁菌属、鼠疫杆菌、不动杆菌属、胎儿弯曲菌也有一定作用。对链球菌属和肺炎链球菌的作用较差,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药,肠球菌属大多耐药。

【药动学】

血药消除半衰期(t1/2β)为2~3小时,肾功能减退者可显著延长。其蛋白结合率低。在体内可分布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在肾皮质细胞中积聚,也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组织和脑脊液中。在体内不代谢,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排出。

【适应证】

1.适用于治疗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如败血症、下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盆腔感染、腹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等,临床上多采用与其他抗菌药联合应用。治疗腹腔感染及盆腔感染时应与抗厌氧菌药物合用。

2.与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合用可治疗肠球菌属感染。

3.用于敏感细菌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脑室炎时,可同时鞘内注射作为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

1.成人

一次80mg,每8小时1次;或一次5mg/kg,每24小时1次。

2.小儿

一次2.5mg/kg,每12小时1次;或一次1.7mg/kg,每8小时1次。

3.鞘内及脑室内给药

成人一次4~8mg,小儿(3个月以上)一次1~2mg,每2~3 日1次。

4.肾功能减退患者的用量

肌酐清除率为10~50ml/min时,每12小时1次,一次为正常剂量的30%~70%;肌酐清除率<10ml/min时,每24~48小时给予正常剂量的20%~30%。

【不良反应】

1.可能引起耳毒性反应,影响前庭功能时可发生步履不稳、眩晕。也可能发生血尿、排尿次数显著减少或尿量减少、食欲减退、极度口渴等肾毒性反应。发生率较低者有因神经肌肉阻滞或肾毒性引起的呼吸困难、嗜睡、软弱无力等。偶有皮疹、恶心、呕吐、肝功能减退、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贫血、低血压等。

2.全身给药合并鞘内注射可能引起腿部抽搐、皮疹、发热和全身痉挛等。

【禁忌证】

对本品或其他氨基糖苷类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与神经肌肉阻滞剂合用,可加重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2.与其他耳肾毒性药物先后连续局部应用或联合应用,可能增加耳毒性与肾毒性。

【注意事项】

1.下列情况应慎用:失水、第Ⅷ对脑神经损害、重症肌无力或帕金森病及肾功能损害患者。

2.对一种氨基糖苷类过敏的患者,可能对本品过敏。

3.在用药前、用药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尿常规和肾功能测定,必要时作听力检查或听电图尤其高频听力测定以及温度刺激试验,以检测前庭毒性。

4.有条件时中应监测血药浓度,并据以调整剂量,尤其对新生儿、老年和肾功能减退患者。不能测定血药浓度时,应根据测得的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5.给予首次饱和剂量(1~2mg/kg)后,有肾功能不全、前庭功能或听力减退的患者所用维持量应酌减。

6.应给予患者足够的水分,以减少对肾小管的损害。

7.不宜用于皮下注射,有抑制呼吸作用,不得静脉推注。

【特殊人群用药】

小儿肾脏组织尚未发育完全,在儿科中应慎用。老年患者的肾功能有一定程度的生理性减退,应采用较小治疗量。可穿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组织,有引起胎儿听力损害的可能,孕妇使用本品前应充分权衡利弊。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期宜暂停哺乳。

阿米卡星Amikacin

【其他名称】

米英杰

【药理作用】

阿米卡星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单位,抑制细菌合成蛋白质。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具良好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及部分其他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产碱杆菌属等亦有良好作用;对脑膜炎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耶尔森菌属、胎儿弯曲菌、结核杆菌及某些分枝杆菌属亦具较好抗菌作用。对许多肠道革兰阴性杆菌所产生的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稳定,不会为此类酶钝化而失去抗菌活性。革兰阳性球菌中本品除对葡萄球菌属中甲氧西林敏感株有良好抗菌作用外,肺炎链球菌、各组链球菌及肠球菌属对之大多耐药。对厌氧菌无效。

【药动学】

阿米卡星口服很少吸收。肌内注射后迅速被吸收。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部分药物可分布到各种组织,并可在肾脏皮质细胞和内耳液中积蓄;但在心脏心耳组织、心包液、肌肉、脂肪和间质液内的浓度很低,支气管分泌物、胆汁及房水中浓度低。蛋白结合率低,在体内不代谢。成人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2~2.5小时。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组织。脑脊液中浓度低。主要经肾小球滤过排出。

【适应证】

适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及部分其他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不动杆菌属等敏感革兰阴性杆菌与葡萄球菌属(甲氧西林敏感株)所致严重感染,如菌血症或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下呼吸道感染、骨关节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故尤其适用于治疗革兰阴性杆菌中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耐药菌株所致的严重感染。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1.成人

单纯性尿路感染对常用抗菌药耐药者每12小时0.2g;其他全身感染每12小时7.5mg/kg,或每24小时15mg/kg。一日不超过1.5g。

2.小儿

首剂按体重10mg/kg,继以每12小时7.5mg/kg,或每24小时15mg/kg。

3.肾功能减退患者

肌酐清除率50~90ml/min者每12小时给予正常剂量(7.5mg/kg)的60%~90%;肌酐清除率10~50ml/min者每24~48小时用7.5mg/kg的20%~30%。

【不良反应】

1.患者可发生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部饱满感;少数患者亦可发生眩晕、步履不稳等症状。听力减退一般于停药后症状不再加重,但个别在停药后可能继续发展至耳聋。

2.有一定肾毒性,患者可出现血尿,排尿次数减少或尿量减少、血尿素氮、血肌酐值增高等。大多系可逆性,停药后即见减轻,但亦有个别报道出现肾衰竭。

3.软弱无力、嗜睡、呼吸困难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少见。

4.其他不良反应有头痛、麻木、针刺感染、震颤、抽搐、关节痛、药物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肝功能异常、视力模糊等。

【禁忌证】

对阿米卡星或其他氨基糖苷类过敏的患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与神经肌肉阻滞药合用可加重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2.与具耳肾毒性的药物合用或先后连续使用,可能增加耳毒性与肾毒性。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对一种氨基糖苷类过敏的患者可能对其他氨基糖苷也过敏。

2.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进行尿常规检查和肾功能测定、听力检查或听电图检查。

3.在用药过程中应监测血药浓度,尤其新生儿、老年和肾功能减退患者。

4.下列情况应慎用:失水,可使血药浓度增高,易产生毒性反应;第Ⅷ对脑神经损害,重症肌无力或帕金森病,肾功能损害者。

5.应给予患者足够的水分,以减少肾小管损害。

【特殊人群用药】

小儿肾脏组织尚未发育完全,在儿科中应慎用。老年患者的肾功能有一定程度的生理性减退,应采用较小治疗量。可穿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组织,有引起胎儿听力损害的可能,孕妇使用前应充分权衡利弊。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期宜暂停哺乳。

妥布霉素Tobramycin

【其他名称】

泰托

【药理作用】

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对大肠埃希菌、产气杆菌、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某些吲哚阳性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某些奈瑟菌、某些无色素沙雷杆菌和志贺菌等革兰阴性菌有抗菌作用;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株)对其敏感;链球菌耐药。厌氧菌、结核杆菌、立克次体耐药。

【药动学】

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少部分分布到组织中,在肾皮质细胞中蓄积,可穿过胎盘。血消除衰期(t1/2β)为1.9~2.2小时,蛋白结合率很低。在体内不代谢,经肾小球滤过排出。

【适应证】

适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所致的新生儿脓毒症、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括脑膜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肺部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及腹膜炎、骨骼感染、烧伤、皮肤软组织感染、急性与慢性中耳炎、鼻窦炎等,可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用于敏感葡萄球菌感染。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1.成人

按体重一次1~1.7mg/kg,每8小时1次。

2.小儿

按体重,早产儿或出生0~7日小儿:一次2mg/kg,每12~24小时1次;其他小儿:一次2mg/kg,每8小时1次。

【不良反应】

1.全身给药合并鞘内注射可能引起腿部抽搐、皮疹、发热和全身痉挛等。

2.发生率较多者有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部饱满感(耳毒性)、血尿、排尿次数显著减少或尿量减少、食欲减退、极度口渴(肾毒性)、步履不稳、眩晕(耳毒性、影响前庭、肾毒性)。发生率较低者有呼吸困难、嗜睡、极度软弱无力(神经肌肉阻滞或肾毒性)。

【禁忌证】

1.对氨基糖苷类过敏者、本人或家族中有人因使用链霉素引起耳聋或其他耳聋者禁用。

2.肾衰竭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与神经肌肉阻滞药合用,可加重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2.与其他肾毒性或耳毒性药物合用或先后应用,可加重肾毒性或耳毒性。

【注意事项】

1.肾功能不全、肝功能异常、前庭功能或听力减退者、失水、重症肌无力或帕金森病及老年患者慎用。

2.交叉过敏 对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过敏的患者,可能对其过敏。

3.应给患者补充足够的水分,以减少肾小管损害。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慎用或用药期间暂停哺乳。年龄对于血药浓度有显著影响,小儿应慎用,在小儿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听力和肾功能。肌酐清除率在70ml/min以下者其维持剂量须根据测得的肌酐清除率进行调整。老年患者应采用较小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以与其年龄、肾功能和第Ⅷ对脑神经的功能相适应,在疗程中应监测肾功能。

奈替米星Netilmicin

【其他名称】

君欣

【药理作用】

半合成氨基糖苷类药物,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杆菌属和少数革兰阳性菌,包括枸橼酸菌属、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摩根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和葡萄球菌属(耐青霉素和甲氧西林菌)敏感。对某些分离的不动杆菌、奈瑟菌属、吲哚阳性变形杆菌、假单胞菌、沙雷菌属也有活性。对链球菌和厌氧菌耐药。

【药动学】

肌内注射30~60分钟血药浓度达峰,分布广泛。半衰期2~2.5小时,体内不代谢,原形肾脏排泄,24小时内80%药物从尿中排泄。

【适应证】

敏感细菌所引起复杂性尿路感染、败血症、皮肤软组织感染、腹腔内感染,包括腹膜炎和腹内脓肿、下呼吸道感染。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1.成人

复杂尿路感染:一次1.5~2.0mg/kg,12小时一次;全身严重感染:一次1.3~2.2mg/kg,8小时一次,或一次2.0~3.25mg/kg,12小时一次。

2.婴儿(6周以上)至12岁儿童

一次1.8~2.7mg/kg,8小时一次或一次2.7~4.0mg/kg,12小时一次。

通常疗程为7~14天。

肾功能损伤患者,根据血药浓度或血清肌酐水平和肌酐清除率来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

1.肾毒性

轻微并较少见。常发生于原有肾功能损害者,或应用剂量超过一般常用剂量的感染患者。

2.神经系统毒性

可发生第Ⅷ对脑神经的毒性反应,但本品的毒性发生率较低,程度亦较轻,易发生在原有肾功能损害者,或治疗剂量过高、疗程过长的感染患者,表现为前庭及听力受损的症状,如出现头晕、眩晕、听觉异常等。

3.其他

偶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视觉障碍、心悸、皮疹、发热、呕吐及腹泻等。

4.局部反应

一般少见,偶有注射区疼痛。

【禁忌证】

对奈替米星或任何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过敏或有严重毒性反应者禁用。孕妇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体外试验中,氨基糖苷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混合可能会导致明显的相互灭活作用。

2.头孢菌素合用可能会假性提高肌酐测定值。

3.避免与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多黏菌素、强利尿剂、神经肌肉接头阻滞剂等肾毒性和神经毒性药物同用。

【注意事项】

1.单纯性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及轻度皮肤软组织感染的首选药。败血症治疗中需联合应用具协同作用的药物,腹腔感染治疗,宜加用甲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

2.失水、第Ⅷ对脑神经损害、重症肌无力或帕金森病及肾功能损害患者慎用。

3.与其他氨基糖苷类可能存在交叉过敏。

4.避免或减少耳、肾毒性反应的发生,疗程一般不宜超过14天,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尿常规、血尿素氮、血肌酐等,并密切观察前庭功能及听力改变。有条件者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调整剂量使血药峰浓度在16mg/L以下,且不宜持续较长时间(如2~3小时以上),谷浓度避免超过4mg/L。

5.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干扰 可使血糖、血碱性磷酸酶、AST及ALT和嗜酸性粒细胞等的测定值升高,使白细胞、血小板等的测定值降低,多呈一过性。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禁用,哺乳期停止哺乳;新生儿慎用;老年人酌情减量。

依替米星Etimicin

【其他名称】

创成

【药理作用】

半合成水溶性氨基糖苷类药物。抗菌谱广,对多种病原菌有较好抗菌作用,其中对大肠埃希杆菌、克雷伯肺炎杆菌、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及葡萄球菌属等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对部分假单胞杆菌、不动杆菌属等具有一定抗菌活性,对部分庆大霉素、小诺霉素和头孢唑啉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肺炎杆菌,其体外MIC值仍在本品治疗剂量的血药浓度范围内。对产生青霉素酶的部分葡萄球菌和部分低水平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亦有一定抗菌活性。

【药动学】

血消除半衰期(tl/2β)约为1.5小时,24小时内以原形在尿中的排泄量约为80%。无明显的蓄积作用,血清蛋白的结合率为25%左右。

【适应证】

适用于对其敏感菌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肾脏和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和其他感染等。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稀释于100ml的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滴注1小时。

成人:一日2次,一次0.l~0.15g(每12小时1次),疗程为5~10日。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为耳、肾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奈替米星相似。个别病例可见BUN、SCr、ALT、AST、ALP等肝肾功能指标轻度升高,但停药后即恢复正常。本品的耳毒性和前庭毒性主要发生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剂量过大或过量的患者,表现为眩晕、耳鸣等,个别患者电测听力下降,程度均较轻。其他罕见的反应有恶心、皮疹、静脉炎、心悸、胸闷及皮肤瘙痒等。

【禁忌证】

对本品及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与其他具有潜在耳、肾毒性药物如多黏菌素、其他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依他尼酸及呋塞米(速尿)等联合使用,以免增加肾毒性和耳毒性。

【注意事项】

1.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不宜使用本品。必要时根据血药浓度或血清肌酐水平及肌酐消除率调整剂量。

2.密切观察肾功能和第Ⅷ对脑神经功能的变化,并尽可能进行血药浓度检测,尤其是已明确或怀疑有肾功能减退或衰竭患者、大面积烧伤患者、新生儿、早产儿、婴幼儿、老年患者、休克患者、心力衰竭患者、有腹水者、严重脱水患者及肾功能在短期内有较大波动者。

3.可能发生神经肌肉阻滞现象。因此对接受麻醉剂、琥珀胆碱、筒箭毒碱或大量输入枸橼酸抗凝剂的患者应特别注意,一旦出现神经肌肉阻滞现象应停用本品,静脉内给予钙盐进行治疗。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应停止哺乳;新生儿慎用;老年人酌情减量。

(三)药物特征比较

不同氨基糖苷类药物其抗菌活性存在差异,庆大霉素对肠杆菌属(特别是沙雷菌属感染)活性最强;妥布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活性最强,对不动杆菌属也比庆大霉素敏感,但耐药菌株亦不断增长;阿米卡星对许多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稳定,对80%以上的肠杆菌属以及对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耐药的部分铜绿假单胞菌有活性;庆大霉素和奈替米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抗菌活性。

三、大环内酯类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macrolide)是一类由链霉菌产生的具有内酯环的弱碱性亲脂化合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起到抑菌作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有一定活性,对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部分革兰阴性菌、部分厌氧菌以及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等胞内病原体、螺旋体和立克次体等也具活性,不良反应比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和多肽类抗生素小,且无β-内酰胺类抗生素样的过敏反应,是临床常用的一类抗菌药物。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

1.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可口服或静脉给药,部分不耐酸的品种常以酯化衍生物的形式增加口服吸收,肠溶衣可避免胃酸的破坏,新大环内酯类不易被胃酸破坏。

2.大多数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对胚胎及胎儿有毒性作用,除非潜在的益处大于损害,一般不推荐妊娠期用药。

3.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其可抑制在肝脏、肠细胞内细胞色素P450酶系,从而影响机体代谢。在使用时应警惕其肝脏毒性,近年来其心脏毒性导致的不良后果亦引起重视。

4.大环内酯类药物与麦角衍生物类药物合用时,会出现麦角中毒现象。可降低地高辛肠内代谢,可抑制茶碱的正常代谢,与以上药物合用时应谨慎。

(二)药物各论

红霉素Erythromycin

【药理作用】

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葡萄球菌属、各组链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均具抗菌活性。奈瑟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鲍特菌等对其也呈现敏感。对除脆弱拟杆菌和梭杆菌属以外的各种厌氧菌亦具抗菌活性。对军团菌属、胎儿弯曲菌、某些螺旋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属和衣原体属也有抑制作用。

【药动学】

口服吸收良好。吸收后除脑脊液和脑组织外,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尤以肝、胆汁和脾中的浓度为最高,在肾、肺等组织中的浓度可高出血药浓度数倍,在胆汁中的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10~40倍甚或更高。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炎性脑脊液中浓度亦较低,可进入胎血和排入母乳中。游离红霉素在肝内代谢,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1.4~2小时,主要在肝中浓缩和从胆汁排出,并进行肠肝循环。

【适应证】

1.军团病、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其他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沙眼衣原体结膜炎、淋球菌感染、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空肠弯曲菌肠炎、百日咳。

2.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日0.75~2g,分3~4次,儿童每日按体重20~40mg/kg,分3~4次。治疗军团病,成人一次0.5~1.0g,一日4次。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多见,肝毒性少见,大剂量(≥4g/d)应用时,尤其肝、肾疾病患者或老年患者,可能引起听力减退。过敏反应表现为药物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偶有心律失常、口腔或阴道念珠菌感染。

【禁忌证】

对红霉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可抑制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等抗癫痫药、阿芬太尼、洛伐他丁的代谢。

2.与阿司咪唑或特非那定等抗组胺药合用可增加心脏毒性。

3.与环孢素合用可使后者血药浓度增加而产生肾毒性。

4.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用时可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5.与除二羟丙茶碱以外的黄嘌呤类、咪达唑仑或三唑仑合用可使其清除减少。

6.与其他肝毒性药物合用可能增强肝毒性。

7.大剂量与耳毒性药物合用,尤其肾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增加耳毒性。

【注意事项】

1.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肝病患者和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应适当减少剂量。

2.患者对一种红霉素制剂过敏或不能耐受时,对其他红霉素制剂也可过敏或不能耐受。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应用时宜权衡利弊,哺乳期妇女应用应暂停哺乳。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

【药理作用】

半合成的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与抗菌作用基本上与红霉素相仿,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红霉素略差,对嗜肺军团菌的作用较红霉素强。对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溶脲脲原体的抗微生物作用与红霉素相仿或略强。

【药动学】

口服吸收好,约2小时达血药峰浓度(Cmax)6.6~7.9mg/L,进食可使生物利用度下降约一半。分布广,扁桃体、鼻窦、中耳、肺、痰、前列腺及其他泌尿生殖道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均可达有效治疗水平。其蛋白结合率在血药浓度为2.5mg/L时为96%。以原形及5个代谢物的形式从体内排出,主要经胆汁自粪便排出,7.4%自尿液排出。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8.4~15.5小时。

【适应证】

适用于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及扁桃体炎,敏感菌所致的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所致的肺炎,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尿道炎和宫颈炎,敏感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用法用量】

空腹口服,一般疗程为5~12日。

1.成人

一次150mg,一日2次;也可一次300mg,一日1次。

2.儿童

一次按体重2.5~5mg/kg,一日2次。

【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但发生率明显低于红霉素。偶见皮疹、皮肤瘙痒、头昏、头痛、肝功能异常(ALT及AST升高)、外周血细胞下降等。

【禁忌证】

对本品、红霉素或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不可与麦角胺、二氢麦角胺、溴隐亭、特非那定、酮康唑及西沙必利配伍。

2.对氨茶碱的代谢影响小,对卡马西平、华法林、雷尼替丁及其他制酸药基本无影响。

【注意事项】

1.肝功能不全者慎用。严重肝硬化者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延长至正常水平2倍以上,如确实需要使用,则一次给药150mg,一日1次。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

2.轻度肾功能不全者不需作剂量调整,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给药时间延长一倍(一次给药150mg,一日1次)。

3.与红霉素存在交叉耐药性。

4.为获得较高血药浓度,本品需空腹(餐前1小时或餐后3~4小时)与水同服。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其他名称】

希舒美,亦欧青,丽珠奇乐,浦乐奇,齐迈星

【药理作用】

阿奇霉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和细菌50s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及阻碍细菌转肽过程,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体外试验证明阿奇霉素对多种致病菌有效。包括:

1.革兰阳性需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α-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组)、其他链球菌及白喉棒状杆菌。阿奇霉素对于耐红霉素的革兰阳性菌包括粪链球菌(肠球菌)以及大多数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菌株呈交叉耐药性。

2.革兰阴性需氧菌

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不动杆菌属、耶尔森菌属、嗜肺军团菌、百日咳杆菌、副百日咳杆菌、志贺菌属、巴斯德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类志贺邻单胞菌。对大肠埃希菌、肠炎沙门菌、伤寒沙门菌、肠杆菌属、嗜水性气单胞菌属和克雷伯杆菌属的活性不尽相同,需进行敏感性试验。对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摩根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通常是耐药的。

3.厌氧菌

脆弱类杆菌、类杆菌属、产气荚膜杆菌、消化球菌属和消化链球菌属、坏死梭杆菌、痤疮丙酸杆菌。

4.性传播疾病微生物

沙眼衣原体、梅毒密螺旋体、淋球菌、杜克嗜血杆菌。

5.其他微生物

包柔螺旋体(Lyme病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溶脲脲原体、弯曲菌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德杆菌。

6.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感染相关的条件致病菌鸟胞内分枝杆菌、卡氏肺囊虫和鼠弓形虫。

【药动学】

阿奇霉素口服后,广泛分布于全身,生物利用度约37%,2~3小时血浆药浓度达峰。阿奇霉素组织浓度远高于血浆浓度,肺、扁桃体及前列腺等靶组织内浓度可达有效治疗浓度。血浆消除半衰期与2~4天时的组织消除半衰期密切相关。阿奇霉素口服后主要以原形经胆道排出。人胆汁中可见高浓度的阿奇霉素及10种代谢物。代谢产物不具有抗菌活性。

【适应证】

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急性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可用于男女性传播疾病中由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亦可用于由非多重耐药淋球菌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及由杜克嗜血杆菌引起的软下疳(需排除梅毒螺旋体的合并感染)。

【用法用量】

阿奇霉素应每日口服给药一次,整片吞服,可与食物同时服用。对沙眼衣原体、杜克嗜血杆菌或敏感淋球菌所致的性传播疾病,仅需单次口服1000mg。对其他感染的治疗:总剂量1500mg,每日一次服用500mg共三天。或总剂量相同,首日服用500mg,第二至第五日每日一次口服250mg。

【不良反应】

患者对本品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常见胃肠道反应,亦可有Q-T间期延长等心脏系统反应、过敏反应、肝脏损伤、一过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症、神经系统异常、低血压、二重感染等。

【禁忌证】

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任何赋形剂过敏的患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阿奇霉素对肝内细胞色素P450系统无显著影响,与红霉素等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同,阿奇霉素不影响其他药物的药动学,不会因诱导肝内细胞色素P450或通过形成细胞色素代谢复合物而失去活性。

1.地高辛

对同时服用阿奇霉素和地高辛的患者,应注意其地高辛血药浓度有升高的可能性。

2.麦角

由于理论上存在有麦角中毒的可能性,故不主张阿奇霉素与麦角类衍生物同时使用。

3.香豆素类口服抗凝剂

对同时使用香豆素类口服抗凝剂的患者,应注意经常监测凝血酶原时间。

4.环孢素

同时使用时应监测环孢素的血药浓度,以便相应调整剂量。

【注意事项】

1.罕有严重的过敏反应报告如血管性水肿和过敏症。有些因阿奇霉素引起的反应可反复发作,需较长时间的观察和治疗。

2.由于肝脏是阿奇霉素清除的主要途径,故阿奇霉素用于明显肝病患者时应慎重。

3.当患者心脏极化延长的危险性增加时,不能完全排除阿奇霉素可有引起心脏极化和延长Q-T间期从而发生心律失常和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的危险。

【特殊人群用药】

建议阿奇霉素在儿童中的总剂量最高不超过1500mg。只有在明确需要使用阿奇霉素的情况下才能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给药。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不需要调整剂量,严重肾功能不全者需行调整。轻度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其他名称】

开迈

【药理作用】

通过抑制蛋白合成而产生抑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对部分革兰阴性菌如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淋病奈瑟菌、嗜肺军团菌和部分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消化链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对支原体也有抑制作用。

【药动学】

口服生物利用度为55%。体内分布广泛,鼻黏膜、扁桃体及肺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比血浓度高。在血浆中,蛋白结合率为65%~75%。主要代谢产物具有大环内酯类活性作用。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4~7小时;可自尿和粪便排出。

【适应证】

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鼻咽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急性中耳炎、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尿道炎及宫颈炎等,也用于军团菌感染,或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鸟分枝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用法用量】

1.成人

口服,常用量一次250mg,每12小时1次;重症感染者一次500mg,每12小时1次。

2.儿童

口服,6个月以上的儿童,按体重一次7.5mg/kg,每12小时1次。

【不良反应】

1.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头痛,血清氨基转移酶短暂升高。

2.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3.偶见肝毒性、假膜性肠炎。

【禁忌证】

1.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2.孕妇、哺乳妇女期禁用。

3.严重肝功能损害者、水电解质紊乱患者、服用特非那定治疗者禁用。

4.某些心脏病(包括心律失常、心动过缓、Q-T间期延长、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患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可升高卡马西平、地高辛、特非那定的血药浓度。

2.会升高需要经过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的药物的血清浓度。对氨茶碱、茶碱的体内代谢有影响。

3.与西沙必利、匹莫齐特、阿司咪唑合用会升高后者血浓度,导致Q-T间期延长。

4.会干扰齐多夫定的吸收使其稳态血浓度下降。

5.与利托那韦合用克拉霉素代谢会明显被抑制。

6.与氟康唑合用会增加克拉霉素血浓度。

【注意事项】

1.肝功能损害、中度至严重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2.与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之间有交叉过敏和交叉耐药性。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肾功能严重损害者,须作剂量调整。

(三)药物特征比较

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主要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有较强抗菌活性,对一些非典型病原体也具有良好作用。第二代药物扩大了抗菌范围,增加和提高了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大多数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在肝脏代谢,阿奇霉素则不在肝内代谢。克拉霉素及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则主要以活性形式在胆汁中聚积和分泌,部分药物经肝肠循环被重吸收。大环内酯类不同的品种间较大的差异是其生物利用度及半衰期,因而给药频次存在差异。见表2-2-10。

表2-2-10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半衰期及给药频次

四、喹诺酮类

喹诺酮类(quinolones)药物是一类以4-喹诺酮为母核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由于该类药物抗菌谱广、抗菌效果佳,目前喹诺酮类药物已经成为临床最为常用的抗感染药物之一。国际上主要根据此类药物的发展历程和抗菌活性将其分为四代。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

1.大多数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吸收良好,轻症感染使用口服制剂即可起到很好的作用,严重感染及其他特殊情况下可以静脉用药。

2.因其有较长的半衰期和后效应,常推荐一日1次或两次给药,降低给药频次同时增大给药剂量,可能有益于降低细菌耐药率的发生,但给药剂量增大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也增大。

3.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因其具骨骼抑制的不良反应及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立而禁用于18岁以下人群。老年患者因其代谢减缓可造成不良反应增加,常需减量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经肝酶代谢,经肾脏排泄,肝功能不全患者需谨慎使用,肾功能不全患者可根据肌酐清除率进行剂量或给药频次的调整。

(二)药物各论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其他名称】

西普乐,塞克星,悉复欢,世普欢

【药理作用】

环丙沙星具有快速杀菌作用,在体外可有效抑制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在内的所有革兰阴性菌,也可有效抑制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和链球菌。通常厌氧菌对其敏感性较差。

【药动学】

环丙沙星血浆蛋白结合率低(20%~30%),主要以非离子化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可以自由地扩散到血管外间隙,渗透到组织中的环丙沙星浓度明显地超过相应的血清水平。主要以原形药物形式从肾脏排泄,也有少量药物从非肾脏途径排泄,非肾脏清除主要是通过主动经肠分泌和代谢实现的。给药剂量的1%经由胆道排泄,胆汁中浓度较高。

【适应证】

用于环丙沙星敏感的病原菌引起的单纯性及复杂性感染。包括:泌尿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等。

【用法用量】

可口服、静脉滴注。口服用量一日0.5~1.5g,分2~3次给药。静脉滴注成年人轻到中度泌尿道感染推荐剂量为每12小时200mg,重度或并发感染宜用每12小时400mg。轻、中度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时推荐每12小时400mg。

【不良反应】

常见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过敏反应及光敏反应,亦可出现一过性肝功能异常,少见关节痛、肾功能损伤、发热、心悸、味觉异常、视觉异常、听觉异常等。罕见跟腱炎或跟腱断裂。

【禁忌证】

禁用于对环丙沙星、其他喹诺酮类化学制剂或其中任何辅料过敏的患者。不应用于儿童、青少年。禁止环丙沙星和替扎尼定合并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奥美拉唑合用时,导致环丙沙星的Cmax和AUC轻度下降。

2.与茶碱合用时,可导致血清中茶碱浓度升高。

3.与环孢素合用可出现血清肌酐浓度一过性升高。

4.与华法林合用可加强华法令的作用。

5.丙磺舒可干扰肾脏对环丙沙星的排泄。

【注意事项】

1.滴注时间为每100ml至少60分钟。

2.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癫痫史患者慎用。

3.用药可影响反应速度,应避免驾驶或操纵机器。

【特殊人群用药】

不得用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除治疗吸入性炭疽(暴露后)之外不推荐使用儿童。老年患者应尽可能接受低剂量治疗。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其他名称】

来立信,可乐必妥,左克,西菌明,利复星

【药理作用】

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螺旋酶活性,抑制细菌DNA的复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流感杆菌、淋球菌等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部分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衣原体等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药动学】

在体内组织中分布广泛,消除相半衰期(t1/2β)约为5.2小时,主要以原形药由尿中排出。肾功能减退的患者清除率下降。

【适应证】

适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下列中、重度感染:

1.呼吸系统感染 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弥漫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扁桃体炎。

2.泌尿系统感染 肾盂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等。

3.生殖系统感染 急性前列腺炎、急性附睾炎、宫腔感染、子宫附件炎、盆腔炎。

4.皮肤软组织感染 传染性脓疱并蜂窝织炎、淋巴管(结)炎、皮下脓肿、肛脓肿等。

5.肠道感染 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肠炎、沙门菌属肠炎、伤寒及副伤寒。

6.败血症、粒细胞减少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各种感染。

7.其他感染 乳腺炎、外伤、烧伤及手术后伤口感染、腹腔感染、胆囊炎、胆管炎、骨与关节感染以及五官科感染等。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成人一日0.4g,分2次静脉滴注。重度感染患者及敏感性较差者的病原菌(如铜绿假单胞菌),每日最大剂量可增至0.6g,分2次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

常见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过敏反应及光敏反应,亦可出现一过性肝功能异常,偶见血中尿素氮升高、倦怠、发热、心悸、味觉异常等。偶有用药后发生跟腱炎或跟腱断裂的报告。

【禁忌证】

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避免与茶碱同时使用。

2.与华法林或其衍生物同时应用时,应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或其他凝血试验。

3.与非甾体抗炎药同时应用,有引发抽搐的可能。

4.与口服降血糖药同时使用时可能引起血糖失调,包括高血糖及低血糖。

【注意事项】

1.滴注时间为每100ml至少60分钟。

2.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癫痫史患者慎用。

【特殊人群用药】

18岁以下患者禁用,妊娠、哺乳期妇女禁用,老年患者应适当调整剂量。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或延长给药新时期,重度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肌酐清除率50~80ml/min正常剂量;20~49ml/min首剂0.4g,以后每24小时0.2g;10~19ml/min首剂0.4g,以后每48小时0.2g。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

【其他名称】

拜复乐

【药理作用】

杀菌作用机制为干扰拓扑异构酶Ⅱ和Ⅳ,是具有广谱活性和杀菌作用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在体外显示出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抗酸菌和非典型微生物如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具抗菌活性。

【药动学】

口服后迅速、几乎完全被吸收。绝对生物利用度总计约91%。可以很快分布到血管外间隙。在下列组织中达到高浓度:如肺、窦和炎症损伤部位,其总药物浓度超过血药浓度。组织间液有很高的游离药物浓度。蛋白结合率约为45%。代谢产物无抗菌活性。平均半衰期约为12小时。药物原形及代谢物可自尿和粪便排泄。

【适应证】

成人(≥18岁)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如:急性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以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复杂腹腔感染包括混合细菌感染,如脓肿。

【用法用量】

口服、静脉滴注,成人推荐剂量:一次0.4g,一日一次。

【不良反应】

1.常见

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真菌性二重感染。

2.其他

血细胞计数变化、凝血指标变化、过敏反应、嗅觉味觉异常、神经活动增多或减少、行为紊乱、视觉障碍、耳鸣、心律失常等。

【禁忌证】

1.对莫西沙星的任何成分、任何辅料过敏,或对其他喹诺酮类过敏者禁用。

2.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3.患有肝功能严重损伤(Child Pugh C级)的患者和氨基转移酶升高大于5倍正常值上限的患者。

4.18岁以下患者。

【药物相互作用】

1.莫西沙星与抗酸药、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同时服用会因为与这些物质中的多价阳离子形成多价螯合物而减少药物的吸收。

2.同时服用抗凝剂和包括莫西沙星在内的抗生素,抗凝活性可能升高。

3.与可能延长Q-T间期的药物:西沙必利、红霉素、抗精神病药和三环类抗抑郁药,联合用药时可能存在累加效应。

【注意事项】

1.莫西沙星能够延长一些患者心电图的Q-T间期,应避免用于Q-T间期延长的患者、患有无法纠正的低钾血症患者及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患者。

2.莫西沙星使用可能诱发癫痫的发作,对于已知或怀疑有能导致癫痫发作或癫痫发作域值降低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在使用中要注意。

3.在使用莫西沙星的治疗中有可能出现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中。

4.重症肌无力患者应慎用莫西沙星,因为可加重症状。

【特殊人群用药】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禁用,18岁以下患者禁用。

(三)药物特征比较

根据时间先后,喹诺酮类分为四代,见表2-2-11。其中第三代的部分品种由于在抗菌活性和药动学方面能够较好满足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需要,被称为“呼吸喹诺酮类药物”。

表2-2-11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分类及特点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药动学比较见表2-2-12。

表2-2-12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药动学比较

五、四环素类

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抗菌药物是由放线菌产生的一类带有共轭双键四元稠合环结构的抗生素。由于对立克次体、多种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及某些原虫均有高度抑制作用,因而被称为“广谱”抗生素。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

1.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口服可吸收,不同品种间吸收率差别较大,除甘氨酰环素类药物替加环素外,均以口服剂型为主。

2.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半衰期差别较大,根据半衰期可以分为短效、中效、长效三类,其给药频次也各不相同。

3.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可通过胎盘,在胎儿组织中出现并对胎儿产生毒性,因此除非潜在的利益超过潜在的风险,否则在妊娠期应禁止使用;因可引起前囟隆起及牙齿永久性黄染,四环素类药物一般禁用于8岁以下儿童,替加环素在18岁以下患者中均不推荐使用。

4.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可很快地与沉积在新生骨骼和牙齿中的钙结合,引起牙齿的变色和釉质发育障碍,骨骼发育异常,儿童易受其影响,年龄越小越受累。

5.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可与金属离子形成难溶性络合物,减少药物的吸收,应避免与钙制剂、铁制剂、含镁和铝的抗酸剂同服。

(二)药物各论

多西环素Doxycycline

【其他名称】

多迪,艾瑞得安,邯康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为特异性地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的A位置结合,抑制肽链的增长和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为广谱抑菌剂,高浓度时具杀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作用优于革兰阴性菌,但肠球菌属对其耐药。其他如放线菌属、炭疽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梭状芽胞杆菌、奴卡菌属、弧菌、布鲁菌属、弯曲杆菌、耶尔森菌对其敏感。对淋病奈瑟菌具一定抗菌活性,但耐青霉素的淋病奈瑟菌对其也耐药。立克次体属、支原体属、衣原体属、非结核性分枝杆菌属、螺旋体对其敏感。

【药动学】

易吸收,主要分布在肝脏的胆汁中,以生物活性形式通过尿液和粪便排泄。在正常人体内三天的肾排除量约为40%。肾功能不全者(肾清除率低于10ml/min)的排除量只有1%~5%。血浆半衰期18~22小时。

【适应证】

用于下列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1.非典型病原体 立克次体属、肺炎支原体、鹦鹉热和鸟疫病原体、性病淋巴肉芽肿和腹股沟肉芽肿、回归热螺旋体。

2.革兰阴性菌 杜克雷嗜血杆菌、鼠疫巴斯德菌和土拉巴斯德菌、杆状巴尔通体属、类杆菌属、逗点状弧菌和胚儿弧菌、布鲁菌(与链霉素合用)。

3.若细菌敏感性试验表明对药物足够敏感,则多西环素可用于下列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志贺菌属、Mima菌属和赫尔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克雷伯菌属。

4.若细菌敏感性试验表明对药物足够敏感,则多西环素可用于下列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感染:链球菌、炭疽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用法用量】

缓慢静脉滴注,应避免快速给药。

1.成人

常用量为首日200mg,分一次或两次静脉滴注;此后每日给药100~200mg,分一次或两次静脉滴注。

2.8岁以上儿童

45kg或45kg以下儿童首日4.4mg/kg,一次或两次静脉滴注;此后每日给药2.2~4.4mg/kg。体重超过45kg的儿童按成人剂量给药。

【不良反应】

1.胃肠道 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舌炎、吞咽困难、小肠结肠炎以及肛门和生殖器的炎性损伤(念珠菌过度生长)。

2.皮肤 斑疹、斑丘疹、红斑。偶见剥脱性皮炎。光敏性皮炎。

3.肾毒性 BUN的升高,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4.过敏反应 风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反应、过敏性紫癜、心包炎和红斑狼疮症状加重。

5.婴儿囟门突出和成人良性颅内高压。这种反应在停药后会很快消失。

6.血液 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禁忌证】

对任何一种四环素类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多西环素与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同时用药,可使其半衰期缩短,并使血药浓度降低而影响疗效,因此应调整多西环素的剂量。

2.可干扰青霉素的杀菌作用,应避免与青霉素合用。

3.可抑制血浆凝血酶原的活性。

4.使用时不能联合用铝、钙、镁、铁等金属离子药物。

【注意事项】

1.在牙齿生长发育期(怀孕后期、婴儿期以及8岁前儿童)使用四环素类药物,会造成永久性牙齿变色。

2.表现为强度晒斑的光敏性反应,易暴露于太阳光照和紫外线灯照射的患者应注意。

3.由于四环素类能降低血浆凝血酶的活性,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应降低抗凝剂的用量。

【特殊人群用药】

8岁以下儿童应避免使用多西环素。长期使用对肝有损伤,老年患者应慎用。除非确有需要,不得给孕妇使用。哺乳期妇女服用时应暂停授乳。

米诺环素Minocycline

【其他名称】

玫满

【药理作用】

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系抑菌药,在高浓度时也具杀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包括耐四环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和革兰阴性菌中的淋病奈瑟菌均有很强的作用;对革兰阴性杆菌的作用一般较弱;对沙眼衣原体和溶脲脲原体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药动学】

口服后迅速被吸收,脂溶性较高,易渗透入许多组织和体液中,如甲状腺、肺、脑和前列腺等,血清蛋白结合率为76%~83%。在体内代谢较多,排泄缓慢,大部分由肾和胆汁排出。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11.1~22.1小时。

【适应证】

因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淋病奈瑟菌、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梅毒螺旋体及衣原体等敏感病原体引起的泌尿系感染、浅表性和深部化脓性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腹膜炎、菌血症、败血症、梅毒。

【用法用量】

成人口服推荐首次剂量为0.2g,以后每12或24小时服用0.1g。

【不良反应】

血细胞数量变化、血小板减少,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褐-黑变,胃肠道反应、牙齿变色、口腔变色,肝脏损害、肾脏损害,过敏反应,光敏反应,关节痛、骨变色,神经系统毒性、囟门凸出,咳嗽、呼吸困难,皮肤指甲着色过度,二重感染,厌食,听力损害,分泌物变色。

【禁忌证】

对任何四环素类药物或本品中的任一成分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与抗凝血药合用时,应降低抗凝血药的剂量。

2.制酸药可与米诺环素合用形成不溶性络合物而使米诺环素的吸收减少、活性降低。

3.巴比妥类、苯妥英或卡马西平可诱导微粒体酶的活性致使米诺环素血药浓度降低。

4.与全麻药甲氧氟烷合用可导致致命性的肾毒性。与麦角生物碱或其衍生物同时给药时,会增加麦角中毒的风险。

5.与强利尿药合用可加重肾损害。与其他肝毒性药物合用可加重肝损害。

6.能降低口服避孕药的效果。

【注意事项】

1.由于具有前庭毒性,不作为脑膜炎奈瑟菌带菌者和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的治疗药物。

2.对本品过敏者有可能对其他四环素类也过敏。

【特殊人群用药】

米诺环素可通过胎盘,孕妇服用后可引致胎儿损害。米诺环素可在人乳中分泌,哺乳期使用应决定是停止哺乳还是停止用药。可引起牙齿永久性变色,牙釉质发育不良,并抑制骨骼的发育生长,不推荐用于8岁以下的儿童。肾功能损害患者用药,其24小时内的日总剂量不应超过200mg,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剂量应低于常用剂量,如需长期治疗,应监测血药浓度。对肝功能不全患者以及与其他肝毒性药物合用时应谨慎使用。

替加环素Tigecycline

【其他名称】

泰阁

【药理作用】

为甘氨酰环素类抗菌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独特的取代形式赋予替加环素独特的微生物学特性,不受四环素类两大耐药机制影响,不受β-内酰胺酶(包括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靶位修饰、大环内酯类外排泵或酶靶位改变(如螺旋酶/拓扑异构酶)等耐药机制的影响。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未发现与其他抗菌药物存在交叉耐药。

【药动学】

替加环素血清蛋白结合率为71%~89%。替加环素组织分布广泛,其分布超过其血清容积。其中胆囊、结肠的药物浓度较高。代谢不广泛,仅产生痕量代谢产物。替加环素的主要消除途径为原形及其代谢产物的胆道排泄。给药剂量的大部分通过胆道/粪便排泄消除,另一部分经尿液排泄。中重度肝功能损伤患者替加环素的总清除率降低,半衰期延长。肾功能损伤患者的药动学特性未见显著改变。

【适应证】

适用于敏感菌株所致的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复杂性腹腔内感染。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推荐给药方案为首剂100mg,而后每12小时50mg。

【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腹泻最常见,另外可有厌食、腹痛、消化不良,皮肤瘙痒及皮疹,头晕、头痛,凝血指标异常,注射部位局部反应、静脉炎等。

【禁忌证】

禁用于已知对替加环素过敏的患者。

【药物相互作用】

与华法林同用时应该监测凝血酶原时间。与口服避孕药同时使用可导致口服避孕药作用降低。

【注意事项】

对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过敏的患者应慎用替加环素。应当用于确诊或高度怀疑细菌感染的情况,除外使用不仅不会使患者获益,还会增加出现耐药菌的风险。

【特殊人群用药】

不推荐用于年龄低于18周岁的患者。妊娠分级D级,只有在对胎儿的潜在利益超过潜在风险时才可考虑在妊娠期间使用。应用于哺乳期妇女时应谨慎。重度肝功能损伤患者,替加环素的剂量应调整为100mg,然后每12小时25mg维持。在牙齿形成期间(妊娠后半期、婴儿期以及8岁以下儿童期)使用可导致牙齿永久性变色。

(三)药物特征比较

甘酰环素类如替加环素因与核糖体A位的亲和力更强,克服了外排泵及核糖体蛋白对细菌的保护作用,而表现出更强的抗菌活性及对耐多种药物的细菌的抗菌活性,与其他四环素类药物有很大差别。此外药动学特征差别是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主要差别。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差异较大,大多数药物能很好地渗透到大多数组织和体液中。除米诺环素外,其他四环素类药物在脑脊液均难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四环素类抗菌药物部分在肝脏代谢,可以原形和代谢产物分泌到胆汁,其中绝大多数在小肠被重吸收形成肝肠循环,并经肾小球滤过排入尿中。但多西环素90%以代谢产物或螯合物经胆汁排入粪便,对肠道菌影响较小,可用于肾功能受累患者的感染治疗。

六、糖肽类

糖肽类抗菌药物(glycopeptides)在结构上具有高度修饰的七肽骨架,作用靶点为细菌胞壁成分D-丙氨酰-D丙氨酸。在临床常用于由革兰阳性菌尤其是葡萄球菌、肠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所致严重感染性疾病以及这些耐药菌所致感染的治疗,代表着治疗这些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最后防线。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

1.糖肽类抗菌药物因其分子结构较大,难以通过革兰阴性菌的外膜而不能进入菌体发挥作用,因此糖肽类抗菌药物对革兰阴性菌无杀菌作用,但对几乎所有的革兰阳性菌具有活性,对MRSA和MRSE也呈现强大的杀菌活性,成为治疗此类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2.糖肽类抗菌药物几乎全部以原形经肾脏排泄,对肾脏具毒性,老年人使用应根据肾功能水平进行调整,儿童因肾脏处在发育期,应谨慎使用。

3.万古霉素可通过胎盘屏障,导致胎儿第Ⅷ对脑神经损伤,妊娠期应避免使用。

4.糖肽类抗菌药物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其耳、肾毒性,如果大剂量、长时间应用,或者与具耳肾毒性的药物联用,或者在老年人、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应用时发生概率增高。相比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肾毒性较低且发生率较低,耳毒性少见,一般患者对替考拉宁耐受性较好。

(二)药物各论

万古霉素Vancomycin

【其他名称】

稳可信,来可信

【药理作用】

万古霉素能够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具有杀菌作用,另外还可以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阻碍细菌RNA的合成。在体外药敏实验中,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有效,与其他种类的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对革兰阴性菌无效。

【药动学】

可渗透进入骨髓、骨组织、关节液和腹水中,可进入炎性脑脊液,可透过胎盘屏障。几乎不代谢,主要以原形经肾脏排泄。

【适应证】

适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革兰阳性菌所致的感染: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关节炎、灼伤、手术创伤等浅表性继发感染、肺炎、肺脓肿、脓胸、腹膜炎、脑膜炎。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每天2g,可分为每6小时500mg或每12小时1g,可根据年龄、体重、症状适量增减。老年人每12小时500mg或每24小时1g。儿童、婴儿每天40mg/kg,分2~4次静脉滴注。新生儿每次给药量10~15mg/kg,出生一周内的新生儿每12小时给药一次,出生一周至一月新生儿每8小时给药一次。

【不良反应】

1.一般不良反应

过敏(皮疹、瘙痒、潮红)、肝功能指标异常、肾功能指标异常、血液检验指标异常、消化道反应、发热。

2.严重不良反应

休克、过敏样症状、急性肾功能不全、间质性肾炎、多种血细胞减少(无粒细胞血症、血小板减少)、皮肤黏膜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症、脱落性皮炎、第Ⅷ对脑神经损伤、假膜性大肠炎、肝功能损害、黄疸。

【禁忌证】

对本品有既往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全身麻醉药硫喷妥钠等

可出现过敏反应等。

2.具耳肾毒性的药物

加重耳肾毒性。

【注意事项】

1.快速推注或短时内静脉滴注本药可使组胺释放出现红人综合征、低血压等副作用,每次静脉滴注应在60分钟以上。

2.为防止产生耐药菌,原则上应明确细菌的敏感性,治疗时应在必要的最小期间内用药。

【特殊人群用药】

小儿肾脏处于发育阶段,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其血中药物半衰期延长,血药高浓度持续时间长,应监测血药浓度,慎重给药。孕妇和怀疑妊娠的妇女,妊娠给药相关的安全性尚未明确。哺乳母亲应避免给药,若必须给药则应停止哺乳。老年人由于肾功能减弱,给药前和给药中应检查肾功能,根据肾功能减弱的程度调节用药量和用药间隔,检测血药浓度,慎重给药。

替考拉宁Teicoplanin

【其他名称】

他格适,加立信,大贝辛

【药理作用】

通过抑制细胞壁合成起到杀菌作用。对厌氧的及需氧的革兰阳性菌均有抗菌活性。

【药动学】

与白蛋白的结合率为90%~95%。在组织(尤其是皮肤和骨)分布很迅速,随后在肾、支气管、肺和肾上腺达到很高的浓度,不进入红细胞、脑脊液和脂肪。主要以原形从尿液中排出。最终消除半衰期为70~100小时。

【适应证】

用于治疗各种严重的革兰阳性菌感染。

【用法用量】

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

1.成人

一般感染负荷量一剂400mg,每日一次,维持量200mg,每日一次;严重感染前三剂负荷量400mg,每12小时给药一次,维持量400mg,每日一次。严重烧伤感染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心内膜炎患者,维持量可能需达12mg/kg。

2.儿童

2个月以上严重感染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儿,前三剂负荷剂量10mg/kg,每12小时静脉注射一次,随后剂量10mg/kg,静脉或肌内注射,每天一次;中度感染,前三剂负荷剂量10mg/kg,每12小时静脉注射一次,随后维持剂量为6mg/kg,静脉或肌内注射,每天一次。小于2个月的婴儿,第一天的推荐负荷剂量为16mg/kg,只用一剂,随后8mg/kg,每天一次。

【不良反应】

1.局部反应

红斑、局部疼痛、血栓性静脉炎,注射部位脓肿。

2.变态反应

皮疹、瘙痒、发热、僵直、支气管痉挛、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极少报告发生剥脱性皮炎,中毒性表皮溶解坏死、多形性红斑,包括Stevents-Johnson综合征。

3.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腹泻。

4.血液学

罕见可逆的粒细胞缺乏、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5.肝肾功能

血清氨基转移酶和(或)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血清肌酐升高,肾衰竭。

6.中枢神经系统

头晕,头痛,心室内注射时癫痫发作。

7.听觉及前庭功能

听力丧失,耳鸣和前庭功能紊乱。

【禁忌证】

对替考拉宁有过敏史者不可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由于存在加重不良反应的潜在可能,对正在接受肾毒性或耳毒性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小心使用替考拉宁。

【注意事项】

1.与万古霉素可能有交叉过敏反应。

2.应当对听力、血液学、肝和肾功能进行检测。

【特殊人群用药】

不应用于已确证妊娠或可能妊娠的妇女。肾功能受损患者,前三天仍然按常规剂量,第四天开始根据血药浓度的测定结果调节治疗用量:轻度肾功能不全者,肌酐清除率在40~60ml/min之间,按常规剂量,每隔一天一次;或剂量减半,每天一次;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少于40ml/min,或血液透析者,按常规剂量给药,每三天一次;或按常规剂量三分之一给药,每天一次。

(三)药物特征比较

常用的糖肽类药物其抗菌谱和抗菌活性相似,药动学参数中的半衰期略有差别,替考拉宁的半衰期较长,可一日单次给药,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半衰期相对较短,常需多次给药。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耳、肾毒性,相比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肾毒性较低且发生率较低,耳毒性少见,一般患者对替考拉宁耐受性较好,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常轻微且短暂,一般不需中断治疗,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存在交叉过敏反应,但很少发生“红人综合征”,使用万古霉素发生“红人综合征”并非替考拉宁使用禁忌。

七、唑烷酮类

唑烷酮类是一类全新类别的抗菌药物,其化学结构、作用机制等方面与其他抗菌药物均有较大差异。唑烷酮类药物作用于细菌蛋白合成过程,对革兰阳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糖肽类耐药肠球菌、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PRSP)等。目前利奈唑胺是该类药物中唯一用于临床的品种。

利奈唑胺可以口服和静脉滴注给药,且序贯口服给药无须调整剂量,医师可根据临床情况确定给药途径。利奈唑胺的临床研究所设定疗程为7~28天,具体疗程由医师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决定。

利奈唑胺Linezolid

【其他名称】

斯沃

【药理作用】

利奈唑胺与细菌50S亚基上核糖体RNA的23S位点结合,从而阻止形成70S始动复合物。利奈唑胺为肠球菌和葡萄球菌的抑菌剂,为大多数链球菌菌株的杀菌剂,可用于治疗由需氧的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感染。利奈唑胺的体外抗菌谱还包括一些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

【药动学】

口服给药利奈唑胺吸收快速而完全,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100%。能快速地分布于灌注良好的组织,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31%且有浓度依赖性。利奈唑胺的主要代谢为吗啉环的氧化,非肾脏清除率约占利奈唑胺总清除率的65%。

【适应证】

用于治疗由特定微生物敏感株引起的下列感染:

1.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并发的菌血症。

2.院内获得性肺炎,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肺炎链球菌。

3.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链球菌或无乳链球菌引起的未并发骨髓炎的糖尿病足部感染。

4.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或化脓链球菌引起的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

5.由肺炎链球菌或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所致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及伴发的菌血症。

【用法用量】

1.成人及青少年

一般感染600mg,每12小时一次,静脉注射或口服,成人单纯型皮肤软组织感染可400mg,每12小时一次,口服。

2.12岁以下儿童

一般感染10mg/kg,每8小时一次,静脉注射或口服,5岁以上单纯型皮肤软组织感染可10mg/kg,每12小时一次,口服。

【不良反应】

利奈唑胺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腹泻,头痛和恶心,此外尚有呕吐、失眠、便秘、皮疹、头晕、发热、口腔念珠菌病、阴道念珠菌病、高血压、消化不良、局部腹痛、瘙痒、舌褪色。当剂量最高达到600mg每12小时一次、最长达到28天时,利奈唑胺与血小板减少相关。

【禁忌证】

禁用于已知对利奈唑胺过敏的患者。

【药物相互作用】

1.单胺氧化酶抑制作用

利奈唑胺为可逆的、非选择性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类肾上腺素能(拟交感神经)或5-羟色胺类制剂有潜在的相互作用。

2.拟交感神经药物

当健康受试者同时接受利奈唑胺及超过100mg的酪胺时,可见明显的加压反应。

【注意事项】

1.利奈唑胺仅应用于已经证实或者高度怀疑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或预防。

2.对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应每周进行全血细胞计数的检查,尤其是用药超过2周,或以前有过骨髓抑制病史,或合并使用能诱导发生骨髓抑制的其他药物,或患慢性感染既往或目前合并接受其他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对发生骨髓抑制或骨髓抑制发生恶化的患者应考虑停用利奈唑胺治疗。

3.患者在接受利奈唑胺时,发生反复恶心或呕吐、有原因不明的酸中毒或低碳酸血症,需要立即进行临床检查。

4.如患者出现视力损害的症状时,应及时进行眼科检查。对于所有长期(大于等于3个月)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及报告有新视觉症状的患者,应当进行视觉功能检测。如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和视神经病变,应进行用药与潜在风险的评价,以判断是否继续用药。

【特殊人群用药】

不推荐利奈唑胺经验性用于儿童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利奈唑胺应慎用于哺乳期妇女,只有潜在的益处超过对胎儿的潜在风险时,才建议妊娠妇女使用。

八、磺胺类

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通过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抗菌谱广,可口服且吸收迅速,部分药物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磺胺类药物单独应用易产生耐药,与甲氧苄啶组成复方制剂,使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

1.磺胺类抗菌药物为广谱抑菌剂,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有效,单用常出现耐药。

2.磺胺类药物不同品种间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等过程差别较大,在应用过程中应该结合患者情况及药物的半衰期、药动学特征、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抗菌谱等情况制订合理规范的用药方案。

3.磺胺类药物可从血浆蛋白结合点取代胆红素,使胆红素游离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胆红素脑病,故不宜用于新生儿、两岁以下婴幼儿以及妊娠末期的孕妇。在临床应用中规范选用并使用合理剂量的磺胺类药物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4.磺胺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主要由于代谢及排泄的干扰而产生相互作用,常需调整剂量。

(二)药物各论

复方磺胺甲唑Compound Sulfamethoxazole

【其他名称】

悦康,联克,诺达明,苏中

【药理作用】

为磺胺甲唑(sulfamethoxazole,SMZ)与甲氧苄啶(trimethoprim,TMP)的复方制剂,SMZ作用于二氢叶酸合成酶,干扰合成叶酸的第一步,TMP作用于叶酸合成代谢的第二步,选择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两者合用可使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对非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淋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均具有良好抗菌作用。

【药动学】

SMZ和TMP口服后自胃肠道吸收完全。吸收后两者均可广泛分布至痰液、中耳液、阴道分泌物等全身组织和体液中,并可穿透血-脑脊液屏障,达治疗浓度。也可穿过血胎屏障,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并可分泌至乳汁中。SMZ及TMP均主要自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尿药浓度明显高于血药浓度。SMZ和TMP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10小时和8~10小时,肾功能减退者,半衰期延长。

【适应证】

1.大肠埃希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和摩根菌属敏感菌株所致的尿路感染。

2.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2岁以上小儿急性中耳炎。

3.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的成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4.由福氏或宋氏志贺菌敏感菌株所致的肠道感染、志贺菌感染。

5.是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首选药物,可用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预防。

6.由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所致旅游者腹泻。

【用法用量】

1.成人常用量

治疗细菌性感染,一次甲氧苄啶160mg和磺胺甲唑800mg,每12小时口服1次。

2.小儿常用量

2个月以下婴儿禁用。治疗细菌感染,2个月以上体重40kg以下的婴幼儿按体重口服一次SMZ 20~30mg/kg及TMP4~6mg/kg,每12小时1次;体重≥40kg的小儿剂量同成人常用量。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药疹、光敏反应、药物热,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偶见过敏性休克。

2.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3.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患者应用磺胺药后易于发生。

4.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核黄疸。

5.肝脏损害和肾脏损害。

6.胃肠道反应。

【禁忌证】

对SMZ和TMP过敏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小于2个月的婴儿、重度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合用尿碱化药可增加本品在碱性尿中的溶解度,使排泄增多。

2.对氨基苯甲酸可代替本品被细菌摄取,不能与其合用。

3.口服抗凝血药、口服降血糖药、甲氨蝶呤、苯妥英钠、硫喷妥钠、保泰松与本品同用时,本品可取代这些药物的蛋白结合部位,或抑制其代谢,以致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或发生毒性反应。

4.与骨髓抑制药、溶栓药、环孢素、氨苯砜合用时可能增强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

5.与避孕药(雌激素类)长时间合用可导致避孕的可靠性减少,并增加经期外出血的机会。

6.与磺吡酮合用时可减少本药自肾小管的分泌,其血药浓度持久升高易产生毒性反应。

7.TMP可抑制华法林的代谢而增强其抗凝作用。

8.利福平可明显使TMP清除增加和血清半衰期缩短。

【注意事项】

1.因不易清除细菌,不宜选用作中耳炎的预防或长程治疗,不宜用于A组溶血性链球菌扁桃体和咽炎的治疗或预防。

2.对一种磺胺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其他磺胺药也可能过敏。对呋塞米、砜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脲类、碳酸酐酶抑制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磺胺药亦可过敏。

【特殊人群用药】

新生儿及2个月以下婴儿禁用,儿童用药量应酌减。老年患者宜避免使用,确有指征时需权衡利弊后决定。孕妇宜避免应用。可自乳汁中分泌,药物可能对婴儿产生影响,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新生儿中应用有导致溶血性贫血发生的可能,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

(三)药物特征比较

磺胺类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等过程差别较大,对各种磺胺的作用与应用都有很大的影响,因体内处置过程不一致导致它们的作用与应用也各有其特点,具体药动学特征见表2-2-13。

表2-2-13 常用磺胺类药物的药动学特征

九、硝基咪唑类

硝基咪唑类化合物是由咪唑硝化而得到的,硝基咪唑中的甲硝唑最早是作为抗阿米巴及滴虫药物而用于临床的,而后发现其具有抗厌氧菌的作用,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发现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对清除幽门螺杆菌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

1.硝基咪唑类属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半衰期可达到11~15小时,理论上认为应一日单次给药,但临床实践证明,甲硝唑和奥硝唑一般按一日剂量分2~3次给药抗菌效果更佳,替硝唑注射液一般按照一日单次给药来制订给药方案。

2.对吡咯类药物过敏的患者、有活动性神经中枢疾病以及血液病患者,应禁止使用硝基咪唑类药物;轻症的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也不宜使用硝基咪唑类药物。

3.硝基咪唑类药物干扰双硫仑代谢,导致饮酒后出现双硫仑样反应,故服用药物两周内应避免饮酒。硝基咪唑类药物能抑制华法林和其他口服抗凝血药的代谢,加强它们的作用,引起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二)药物各论

甲硝唑Metronidazole

【其他名称】

佳美唑,舒瑞特

【药理作用】

甲硝唑对大多数厌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无作用,抗菌谱包括脆弱拟杆菌和其他拟杆菌属、梭形杆菌、产气梭状芽胞杆菌、真杆菌、韦容球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等,放线菌属、乳酸杆菌属、丙酸杆菌属对本品耐药。尚可抑制阿米巴原虫氧化还原反应,使原虫氮链发生断裂。有强大的杀灭滴虫的作用。

【药动学】

蛋白结合率<5%,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且能通过血脑屏障,药物有效浓度能够出现在唾液、胎盘、胆汁、乳汁、羊水、精液、尿液、脓液和脑脊液中。经肾排出60%~80%,约20%的原形药从尿中排出,其余以代谢产物形式由尿排出,10%随粪便排出,14%从皮肤排泄。

【适应证】

主要用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用法用量】

厌氧菌感染,静脉给药首次按体重15mg/kg(70kg成人为1g),维持量按体重7.5mg/kg,每6~8小时静脉滴注一次。小儿厌氧菌感染注射剂量同成人。

【不良反应】

以消化道反应最为常见,包括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腹部绞痛,一般不影响治疗;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眩晕、偶有感觉异常、肢体麻木、共济失调、多发性神经炎等,大剂量可致抽搐。少数病例发生荨麻疹、潮红、瘙痒、膀胱炎、排尿困难、口中金属味及白细胞减少,均属可逆性,停药后自行恢复。

【禁忌证】

1.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和血液病者禁用。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能抑制华法林和其他口服抗凝血药的代谢,引起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同时应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诱导肝微粒体酶的药物,可加强本品代谢,使血药浓度下降,而苯妥英钠排泄减慢。

3.同时应用西咪替丁等抑制肝微粒体酶活性的药物,可减缓甲硝唑在肝内的代谢及排泄。

4.干扰双硫仑代谢,两者合用患者饮酒后可出现精神症状,2周内应用双硫仑者不宜再用本品。

5.可干扰氨基转移酶和LDH测定结果,可使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下降。

【注意事项】

1.代谢产物可使尿液呈深红色。

2.原有肝脏疾患者,剂量应减少。出现运动失调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停药。重复一个疗程之前,应做白细胞计数。

3.可抑制酒精代谢,用药期间应戒酒。

【特殊人群用药】

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和血液病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老年人肝功能减退,应用时药动学有所改变,应严密监测血药浓度。厌氧菌感染合并肾衰竭者,给药间隔时间应延长至12小时。

替硝唑Tinidazole

【其他名称】

凯服新,裕宁,捷力,普洛施,替诺康

【药理作用】

对大多数厌氧菌具有较强抗菌作用,抗菌谱包括脆弱拟杆菌和其他拟杆菌属、梭状菌属、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韦荣球菌属及加得纳菌。微需氧菌、幽门螺杆菌对其敏感。

【药动学】

在体内分布广泛,在生殖器官、肠道、腹部肌肉、乳汁中可达到较高浓度,在肝脏、脂肪中的浓度低,在胆汁、唾液中的浓度与同期血药浓度相仿,可穿透血脑屏障。可通过血胎屏障,在胎儿及胎盘中可达较高浓度。蛋白结合率为12%。在肝脏代谢,部分以原形从尿中排出。消除t1/2平均为12.6小时。肾功能不全者药动学指标不变。

【适应证】

1.用于证实或可能由类杆菌属、脆弱拟杆菌属、其他拟杆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属、消化球菌属、真杆菌、发酵链球菌、韦荣球菌属类等敏感厌氧菌引起的下列感染:重度口腔感染,败血症、鼻窦炎、肺炎、肺支气管感染、皮肤蜂窝织炎、骨髓炎、腹膜炎及手术伤口感染,胃肠道和女性生殖系统感染。

2.可用于肠道及肠道外阿米巴病、阴道滴虫病、贾第鞭毛虫病、加得纳菌阴道炎等的治疗。

3.可作为甲硝唑的替代药用于幽门螺杆菌所致的胃窦炎及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1g,厌氧菌感染可第一日给予负荷剂量2g。静脉滴注0.8g,每日一次。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少见而轻微,主要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口腔异味。头晕、头痛、眩晕、皮肤瘙痒、皮疹、便秘及全身不适也有报道。也可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中性粒细胞减少、双硫仑样反应及黑尿。偶见滴注部位轻度静脉炎。高剂量时也可引起癫痫发作和周围神经病变。

【禁忌证】

1.对替硝唑及其他硝基咪唑类吡咯类过敏者禁用。

2.血液病患者或有血液病史者、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疾病患者禁用。

3.妊娠三个月内妇女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4.12岁以下患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能抑制华法林和其他口服抗凝血药的代谢,引起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同时应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诱导肝微粒体酶的药物,可加强本品代谢,使血药浓度下降,而苯妥英钠排泄缓慢。

3.同时应用西咪替丁等抑制肝微粒体酶活性的药物,可减缓本品在肝内的代谢及其排泄。

4.干扰双硫仑代谢,两者合用患者饮酒后可出现精神症状,2周内应用双硫仑者不宜应用。

【注意事项】

1.可干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甘油三酯、己糖激酶等的检验结果,使其测定值降至零。

2.用药期间不应饮用含酒精的饮料。

3.在7℃以下易产生结晶,可用30℃水溶解后使用。

【特殊人群用药】

可透过胎盘,迅速进入胎儿循环,孕妇只有具明确指征时才选用,妊娠初3月内应禁用。在乳汁中浓度与血中相似,不推荐用于授乳妇女。12岁以下患者禁用。老年人由于肝功能减退,应用时药动学有所改变,需监测血药浓度。

奥硝唑Ornidazole

【其他名称】

奥立妥,妥苏,圣诺安,优伦,普司立

【药理作用】

以具有细胞毒作用的原药和具有细胞毒作用的中间代谢活性产物,作用于厌氧菌、阿米巴虫、贾第鞭毛虫和毛滴虫细胞的DNA,使其螺旋结构断裂或阻断其转录复制而致其死亡,达到抗菌抗原生质的目的。

【药动学】

容易经胃肠道吸收,血消除半衰期14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小于15%,广泛分布于组织和体液中,包括脑脊液。在肝中代谢,在尿中主要以轭合物和代谢物排泄,小量在粪便中排泄。

【适应证】

1.用于治疗由脆弱拟杆菌、狄氏拟杆菌、卵圆拟杆菌、多形拟杆菌、普通拟杆菌、梭状芽胞杆菌、真杆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幽门螺杆菌、黑色素拟杆菌、梭杆菌、CO2噬纤维菌、牙龈类杆菌等敏感厌氧菌引起的多种感染性疾病,包括:腹部感染、盆腔感染、口腔感染、外科感染、脑部感染、败血症。

2.治疗消化系统严重阿米巴虫病。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

1.治疗厌氧菌引起的感染 成人起始剂量为0.5~1g,然后每12小时静脉滴注0.5g。

2.治疗严重阿米巴病 成人起始剂量为0.5~1g,然后每12小时0.5g,连用3~6天。

3.儿童剂量为每日20~30mg/kg,每12小时一次。

【不良反应】

1.消化系统

轻度胃部不适、胃痛、口腔异味等。

2.神经系统

头痛及困倦、眩晕、颤抖、四肢麻木、痉挛和神经错乱等。

3.过敏反应

如皮疹、瘙痒等。

4.局部反应

包括刺感、疼痛等。

5.其他

白细胞减少等。

【禁忌证】

1.禁用于对本品及其他硝基咪唑类药物过敏的患者。

2.禁用于脑和脊髓发生病变的患者、癫痫及各种器官硬化症患者。

3.禁用于器官硬化症、造血功能低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

【药物相互作用】

1.同其他硝基咪唑类药物相比,奥硝唑对乙醛脱氢酶无抑制作用。

2.抑制抗凝血药华法林的代谢,使其半衰期延长。

3.巴比妥类药、雷尼替丁和西咪替丁等药物可使奥硝唑加速消除而降效并可影响凝血。

4.本品可延缓肌肉松弛剂维库溴铵的作用。

【注意事项】

肝损伤患者用药每次剂量与正常用量相同,但用药间隔时间要加倍,以免药物蓄积。

【特殊人群用药】

妊娠早期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慎用,不推荐3岁以下儿童使用。

(三)药物特征比较

硝基咪唑类药物的体内蛋白结合率较低,分布广泛,主要经肾脏排泄,透析对其清除基本没有影响。硝基咪唑类药物的药动学特征见表2-2-14。

表2-2-14 常用硝基咪唑类药物的药动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