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上眼睛

闭眼是一个最常见的表情。即使眨眼,也能划分到闭眼的范畴中,可以称眨眼为高频率闭眼。闭眼的实质是阻挡视觉神经的刺激源。视觉刺激源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的,例如绚丽的色彩、美丽的风光、美丽的人物,等等;另一类是消极的,像阴暗的图像、凄惨的画面、血淋淋的照片,等等。但无论哪种刺激,都会在人脑中产生相同的反应,即拒绝观看。

当人接触到诸如动听的音乐、芳香的气味、可口的食物之类的刺激时,会情不自禁地闭上眼睛,这么做是为了集中精神感受那些积极的刺激。

当人面对消极、负面的刺激,有时候会受到伤害,为了更有效地保护自己,会通过闭眼来阻挡刺激,做到“眼不见,心不烦”。当刺激是缓慢发生时,人类可以通过神经系统来判断是否闭眼,一旦刺激是突发的,人脑来不及反应,就会在本能作用下通过闭上眼睛来保护自己。

人在打喷嚏时会闭眼睛。这是因为:一方面,打喷嚏时要用很大的力量逐出气体,肺内、口腔内、鼻腔内都要承受很大的压力,不但膈肌和肋间肌等呼吸肌要突然剧烈收缩,颈部、面部、额部的肌肉都要紧张,这时支配闭眼的眼轮匝肌也会收缩,因为它与面部肌肉同受面神经支配,于是就会不由自主地闭上眼睛。另一方面,打喷嚏时神经系统要高度集中精力,才能完成打喷嚏的一系列反射,闭上眼睛,可减少外界的干扰,有时想要打喷嚏,正巧有人和你说话或拍你一下,很可能喷嚏就打不出来了。打喷嚏时要用很大的力量排出气体,肺内、口腔内、鼻腔内都有很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的作用下,喷出气流的时速可以达到160千米,速度堪比台风。如果睁着眼睛打喷嚏,喷嚏的压力就有可能严重伤害泪腺导管,甚至使视神经受到创伤。所以,为了保护脆弱的眼睛,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就形成了这种本能反应。

很多人在思考问题时都会闭上眼睛或抬头。据美国《今日心理学》杂志报道,这种表现是有科学依据的。当眼睛睁开时,大脑负责视觉的区域就会不自觉地获取外界图像信息,这个区域处于忙碌状态。当你思考时,需要闭上眼睛暂时中断外界信息的干扰,让大脑更利于思考。而抬头也是基于同样的原理,因为天花板或者天空比较单调,不容易引起眼睛的“兴趣”。

当然,不是所有闭上眼睛的人都在思考。长时“闭”眼、长时间闭目养神、遮住双眼和耷拉眼皮的心理潜台词是“我根本不想听到这件事”。比如,老板要求员工加班,员工可能会边揉眼睛边回答“没问题”。事实是,他压根就高兴不起来。

另外,有些说话时把眼睛闭起来的人比较好色、比较害羞,也有些属于言而无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