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娄章句上

【原文】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1],所恶勿施,尔也[2]。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3]。故为渊驱鱼者,獭也[4];为丛驱爵者,鹯也[5],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6]。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7]。’此之谓也。”

【注解】

[1]与:犹“为”,替。[2]尔:如此,这样;也同“耳”,解作“罢了”。这里兼有这两重意思。[3]圹:同“旷”,旷野。[4]獭(tǎ):像小狗,栖于水中,吃鱼,有水獭、旱獭、海獭之分,通常多指水獭。[5]为丛驱爵者,鹯(zhān)也:丛,密茂的树林。爵,同“雀”。鹯,古书中指鹞子一类的猛禽。[6]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艾,是一种可以用来治病的中草药。中医用燃烧的艾绒熏烤病人某一穴位来治某种病,叫作灸。这句话中的“七”和“三”不一定是实数,是年深日久的意思。[7]其何能淑,载胥及溺:这二句诗出自《大雅·桑柔》篇。淑,善。载,语助词。胥,皆,都。

【译文】

孟子说:“桀、纣之所以会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百姓的拥护;失去了老百姓拥护的,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到天下有办法:得到百姓的拥护,就能得到天下。得到百姓拥护有办法:得到民心,便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得到民心有办法:他们所需要的替他们收聚起来,他们所憎恶的不强加给他们。如此而已。百姓的归向于仁政,就像水往低处流,兽朝旷野跑。所以替深水赶来游鱼的是水獭,替森林赶来飞鸟的是鹞鹰,替汤王和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中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都会替他把百姓赶来。(这样的国君)哪怕他不想称王于天下,也是办不到的了。现在妄想称王于天下的人,好比是患了七年的病而需要找到数年的陈艾来医治一样,如果平时不积蓄,那就终身也得不到。(一个国君)如果对施仁政没有兴趣,那他就要终身忧愁受辱,直到他死亡。《诗经》里说:‘(这样胡作非为)怎能把事情办好?最后终究会沉下深渊。’说的就是这种人。”

【原文】

孟子曰:“自暴者[1],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2],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figure_0165_0038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

【注解】

[1]暴:犹“害”。[2]非:毁坏。

【译文】

孟子说:“一个自暴的人,不可能跟他谈有价值的话;一个自弃的人,不可能跟他有所作为。一个人说话诋毁礼义,叫作‘自暴’;自认为不能怀仁行义,叫作‘自弃’。仁是人们最舒坦的住所;义是人们最正确的道路。一个人放着最舒坦的住所不住,丢下最正确的道路不走,真是可悲呀!”

【原文】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译文】

孟子说:“治理天下的道理就在眼前,却要向远处去寻找;治理天下的事本是轻而易举的,却要向难处去寻找。如果人人都爱各自的父母、尊敬各自的长辈,天下自然就能够治好了。”

【原文】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1],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注解】

[1]获于上:从“居下位”至“不诚其身矣”,见《礼记·中庸》篇。获于上,是说得到上司的信任。

【译文】

孟子说:“身处在下面的职位却不能得到上司的信任,便不可能治理好百姓。获得上司的信任有方法,一个人不被朋友所信任,便得不到上司的信任了。得到朋友信任有方法,一个人侍奉父母却不能得到父母的欢心,便不会被朋友信任了。得到父母的欢心有方法,一个人反省自身,缺乏诚意,便得不到父母的欢心了。要使本身具备诚心有方法,一个人不懂得什么是善,本身也就不会具备诚心了。所以诚心善性是天所赋予人的优良本质;考虑保持和发扬这种诚心善性是人为的努力。一个人做到了至诚无伪而人们却不被感动,是绝对没有的事;缺乏诚心的人是不能感动别人的。”

【原文】

淳于髡曰[1]:“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2]。”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注解】

[1]淳(chún)于髡(kūn):战国时齐国人,先后在齐威王、宣王朝做过官。为人滑稽善辩论,机智善讽。屡次奉命出使诸侯国,从不曾受辱。[2]权:凡对事情衡量得失利弊,以变通处理便叫权。

【译文】

淳于髡问(孟子)道:“男女之间不能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法的规定吗?”

孟子说:“是礼法的规定。”

淳于髡又问:“如果嫂子掉河里了,那么用手去拉她呢?”

孟子说:“嫂子掉进河里而不用手去拉,这简直是豺狼了。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法的规定;嫂子掉进河里,用手拉她上岸,这是变通的办法。”

淳于髡说:“如今天下的人都像掉进了深渊中,先生您却不去援救,为什么呢?”

孟子说:“天下的人都掉进深渊,要用道去援救;嫂子掉进了河里,要用手去拉她——难道您想用手去救援掉进深渊里的天下人吗?”

【原文】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1]。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注解】

[1]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古代被封建礼教看作是不孝的三件事,除了孟子这里所说的无后外,还有所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和“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两件事。

【译文】

孟子说:“不孝的事有三件,其中以没有子孙后代为最大。(娶妻本应先禀告父母,)帝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老婆,就是因为担心没有后代。所以君子认为他这样和禀告了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