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总结◎技术卷
- 《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总结》编写组
- 1362字
- 2021-03-23 13:10:28
第三节 线路优化方案实例
通过对京沪高速铁路线路平、纵断面进行车线动力学仿真计算,第161曲线段(DK1052+450~DK1060+200),在原设计平、纵断面参数条件下(图2.3.1),动车组以350km/h速度通过时,轮轨横向力、轮轴横向力、脱轨系数及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不能满足运营要求。其主要原因是,原方案下平面曲线的缓圆点与竖曲线2‰和19.5‰之间的变坡点相距非常近,几乎重叠,此时的坡度代数差达到21.5‰,该地段的平、纵断面匹配存在问题。
图2.3.1 原方案下平纵断面参数设置
为此,《京沪高速铁路线路平、纵断面行车动力学检算报告》提出了两个优化建议方案。方案1建议将该曲线缓和曲线长度由490m调长至540m;方案2建议将原设计中1200m的2‰坡段的坡率调整为1.14‰,坡长增长为1250m,相应19.5‰的坡段缩短50m,如图2.3.2所示。
图2.3.2 原始方案与优化方案的平纵断面参数
经与设计部门沟通,方案1建议的缓和曲线长度超过了《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缓和曲线最大长度规定,方案2的轨面设计高程最大下调量为0.77m,但由于工程进度较快,已无法满足理论设计参数,否则将对该段深路堑的挡墙和柏乡2号大桥产生较大影响,造成大量废弃工程,不宜采用。设计部门建议通过尽可能小地调整纵断面参数来满足时速350km高速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
因此,针对京沪高速铁路DK1056~DK1057区段进一步开展平、纵断面的参数匹配研究,寻求既满足高速行车动力学要求,又尽可能减少废弃工程的合理解决方案。
一、研究方案
京沪高速铁路DK1056~DK1057区段的主要问题是平面曲线的缓圆点与变坡点的距离太短,同时坡度代数差较大。为了改善这一区段的高速行车动力学性能,可以采取增大平面曲线的缓圆点与变坡点距离的方案,这样同时也减少了坡度代数差。该研究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时速350km高速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确定平面曲线的缓圆点与变坡点距离ΔL的最小值。仿真计算中,取ΔL=0m、10m、17m、20m、50m五种方案。图2.3.3为平、纵断面参数设计研究方案。
图2.3.3 平纵断面参数设计研究方案
二、计算结果及分析
1.轮轴横向力
各种方案下轮轴横向力的对比结果表明,当ΔL为10m时,轮轴横向力最大值超过40kN,接近合格限值,安全余量较小;当ΔL为20m时,轮轴横向力最大值小于30kN,小于合格限值,满足安全运行要求;如果进一步增加ΔL值到50m,则轮轴横向力更加满足要求。
2.脱轨系数
各种方案下脱轨系数的对比结果表明,原始方案下,脱轨系数接近1,安全余量很小;当ΔL为10m时,脱轨系数最大值有所减小,接近0.5;当ΔL为20m时,脱轨系数进一步减小,最大值仅为0.3左右,满足安全运行要求;如果进一步增加ΔL值到50m,则脱轨系数更加满足要求。
3.车体横向加速度
各种方案下车体横向加速度的对比结果表明,原始方案下,横向加速度超过2m/s2,不满足舒适度要求;当ΔL为10m时,横向加速度最大值有所减小,最大值为1.9m/s2,接近舒适度限值;当ΔL为20m时,横向加速度最大值为1.6m/s2左右,满足舒适性要求;如果进一步增加ΔL值到50m,则横向加速度最大为1.6m/s2,满足要求。
三、线路优化方案
根据京沪高速铁路线路平、纵断面进行了车线动力学仿真计算结果,最终执行优化方案意见如下:
(1)为了满足时速350km高速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京沪高速铁路DK1056~DK1057区段平面曲线缓圆点与变坡点的距离原则上大于20m。
(2)在困难条件下,平面曲线缓圆点与变坡点的距离不小于17m,即将原设计中1200m的2‰坡段的坡率调整为1.7‰,坡长增长为1217m,相应19.5‰坡段缩短1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