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公文的语言要求

一、准确

1.认真辨析词义

西方有位作家说,要表现一个事物,只有一个名词是准确的;要描绘一种状态,只有一个形容词是准确的;要说明一个动作,只有一个动词是准确的。写作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找到这个准确的名词、形容词、动词。这句话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未必适用,因为文学语言不循常规,而作家的创造性语言又因其个性和素质的差异各有特色,很难说哪个词语是绝对准确的。然而,这话用于公文写作,倒是比较确切的。

在汉语中,有大量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称为同义词或近义词。其实,即使是同义词,细细分辨起来还是有些微妙的差异。譬如,“优异”“优秀”“优良”,这三个词粗看相近,细看则有不同程度的区别。“鼓舞”“鼓动”“煽动”,从动作的方向和力度上看并无差异,但感情色彩却很不相同。公文写作,必须在词语的细微差别和感情色彩上仔细斟酌。

2.讲究语法和逻辑

公文写作语言的规范性,体现在句子上就是造句合乎语法规则、合乎逻辑。

首先,句子成分要完整。汉语构成句子有主、谓、宾、定、状、补六种句子成分,其中主语、谓语、宾语是主干成分,定语、状语、补语是辅助句子成分。对于每一个句子来说,主干成分也不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省略有省略的规则,不能任意省略和无故残缺。例如:“厂领导的做法,受到了全厂职工的热烈欢迎。对他们联系群众、实事求是的作风给以很高评价。”后一个句子就残缺句子成分——谁给以评价?少了主语,违反了语法规则,意义也就不明白了。

其次,句子中词语之间的搭配要恰当。词语相互搭配在一起,必须符合事理和习惯,否则就不通顺。例如:“这种精神充满了各个村庄,开遍了全乡的各个角落。”精神无形,说它充满了某一空间,已经十分勉强,又说它开遍了各个角落,更是无稽之谈。改成“精神文明之花开遍了全乡”,才算通顺。

最后,造句还要讲究逻辑性。有些句子语法上没有问题,却出现了种属概念并列、自相矛盾等逻辑错误。例如:“他们加强了对团员和青年的思想教育。”团员是青年的一部分,团员和青年是不能相互并列的。“把所有农产品都基本上纳入了计划轨道。”“所有”表示全部,“基本”表示不完全,它们表述的意义产生了矛盾,读者不知道哪个词语表达的意义是可信的,就会无所适从。“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部队官兵,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这个句子中“所有”与“广大”两个词语义重复。“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过高的奢望。”“我亲眼目睹了家乡的巨大变化。”“这个病例不仅国内没有见过,在世界上也是非常罕见。”“一项高瞻远瞩的中央决策,吸引30万莘莘学子奔赴农村一线。”第一个句子中,“奢望”即“过高的希望”;第二个句子中,“目睹”已含有“亲眼看到”之意;第三个句子中,“罕见”就是“很少见到”的意思;第四个句子中“莘莘”为形容词,意为“众多的”,均不符合语法逻辑。有些单位领导在接待上级领导时常说:“欢迎某某同志来我单位莅临指导”。“莅临”即为“来到”的意思,与前面的“来”字语义重复。很多公文中不时出现“涉及到”“来自于”“出自于”“这其中”“这其间”等表述,其实,“及”与“到”、“自”与“于”、“这”与“其”是一个意思。有的文稿提到“加强国际间交流”,“国际”即为“国与国之间”的意思。有的提到“要阅读报刊杂志”,“报刊”是报纸和刊物的合称。还有的提到“某某同志因公殉职”,“殉职”是指在职人员为公务而牺牲,可改为“某某同志以身殉职”。

语言运用中之所以出现一些毛病,主要是因为对一些字词的词义、词性一知半解或含混不清。要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关键是要强化语言文字知识学习,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总结积累,遇有疑问、拿不准的字词,要查阅工具书,追根溯源,学懂弄通。

党政机关公文作为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对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准确性、简洁性要求很高。公文写作人员要对每份文件稿都精雕细刻,仔细推敲,努力做到陈言务去、文风当简,切实维护公文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简练

1.用语精确,以一当十

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一两个词句,就能把要说的意思清楚完整地表达出来;有时说了很多话,要表达的意思却仍然不清楚。从理论上说,人类创造的成熟的语言,足以表达人类的常规的思想和情感,至于文学作品中那些复杂微妙的心境,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借助形象曲折地加以表现,在公文写作中是不常出现的。公文写作中之所以有用语繁多而意思仍不明白的情况,多半是由于用语不精确,只好增加语句去弥补,结果反而是“言愈多而理愈乱”。

2.尽量使用短句

“五四”时期,现代汉语的书面语言还不成熟,不少作家借鉴欧化的句法来写文章,句子写得长长的,句子内部的成分多多的,阅读起来虽别有风味,读者却常常需要再三反复,才能弄明白句子复杂的含义。这种现象现在已经很少了。邓小平同志语言的魅力就在于善于短句,《邓小平文选》中,10个字以下的短句,占到一半以上。如“要广开门路,多想办法,千方百计,解决问题。我们定下了一个雄心壮志,定下了一个奋斗目标,就要去实现,不能讲空话。”(《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96页)再如,邓小平在概括1989年国际形势时说:“总之,对于国际形势,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苦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21页)著名作家老舍写文章,总喜欢写短句子,10个字左右一句。他认为,这样写,读者好读,意思也简练明白。有人统计过他的名篇《济南的冬天》,说其中超过11个字的句子只有6句,超过14个字的句子只有两句。请看下面的文句:

假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底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老舍用这样的短句,写出了多么精致而优美的文章!公文与文学虽然是不同性质的语言,但基本道理是相通的。为了做到简练,不妨学学老舍。

3.适当采用文言词语

继承文言词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文言词语比现代汉语更精练。例如“来函收悉”4个字,要换成“来信收到,内容尽知”,文字多了1倍,意思却一点儿也没增加,而且这还不是真正的白话,要换成“你们的来信我们收到了,其中的内容经过阅读都已明白了”,才是真正的白话,可那岂不是大煞风景?

运用文言词语,要注意不得生吞活剥,食古不化,要适当、活用、自然、流畅。

三、质朴

1.不做作,不生造

大方、庄重、朴实,是公文语言的基本风格。公文语言忌讳华丽、做作、卖弄。

做作、生造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虚荣心导致的错觉,以为语言越新异越能显示作者的才华,于是生硬地造出一些自以为高超的新词来,向别人炫耀;另一个原因是对词语的运用还没有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对其含义还不能准确辨析。只要端正文风,刻苦学习,这些毛病并不难克服。

2.不溢美,不虚饰

溢美、虚饰,也是公文语言的大忌。例如:表扬一个医生医术高明,就说他是“当代华佗”;医德高尚,就说他是“当代白求恩”。说某人工作刻苦,动不动就说他废寝忘食,甚至说他连续几天几夜不合眼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这些溢美之词既不真实,也不感人,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还有人热衷于一些空洞轻浮的言辞,例如:“一把手亲自抓,县委委员人人抓,分管委员认真抓,主管部门直接抓,有关部门配合抓,村镇党委层层抓”,这些语言,也许它的作者还颇为得意,认为自己抓住了经验,写出了文采。其实,这里面都是废话,什么经验也没有,尽是虚饰之词,也谈不上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