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案类聚(中册)
- 盛增秀 陈勇毅 竹剑平 王英主编
- 28722字
- 2020-08-28 23:32:00
噫呃案(嗳气案同见)
名医类案
吕元膺治一人,病哕十余日。诸医以附子、丁香等剂疗之,益甚。切其脉,阳明大而长,右口之阳数而躁。因告之曰:君之哕,即古之咳逆,由胃热而致。或者失察,反助其热,误矣。饮以竹茹汤,未终剂哕止。 胃火。(咳逆)
壶仙翁治乡进士许崇志,病呃逆,医以雄黄烟熏其鼻,倏然目暗 火症。热剧甚。召翁诊之,曰:此得怒气伤肝,肝气上逆而呃。 木挟相火,直冲清道。《经》云:木郁达之。即投以涌剂,更为之疏肝平气,数服而愈。所以知崇志病者,切其脉,左关沉而弦,右寸微而数,沉弦为郁,微数为热郁不行,故病呃逆,此怒气所生也。 丹溪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然亦有数者不同,或痰,或食,或汗吐下后,或中气大虚,或阳明失下,或痢后胃虚,阴火上冲清道宜细阅《准绳》治法。
有病霍乱吐痢垂困,忽发咳逆(编者按:《名医类案》谓“咳逆连属不绝,俗谓之呃忒是也”),半月间遂至危殆。一医云:凡伤寒及久病得咳逆,皆恶候,投药不效者,灸之愈。遂令灸之。火至肌,咳逆随定。元丰中,壶为鄜延经略使,有幕官张平序病伤寒已困,咳逆甚,气已不属。忽记灸法,试令灸之,未食顷遂瘥。其法:乳下一指许 足阳明乳根穴,正与乳相直,骨间陷中。妇人即屈乳头度之,乳头齐处是穴。艾炷如小豆大,灸三壮,男左女右,只一处,火到肌即瘥。若不瘥,则多不救矣。 灸法。
丹溪治一老人,素厚味,有久喘病,作止不常,新秋患痢,食大减,数日咳逆作。脉豁大。 痢见呃逆从补,况脉大耶?仲景云:大则为虚,以其形瘦,可治。用参术汤下大补丸以补血,至七日而安。
一女子年逾笄,性躁味厚,暑月因大怒而咳逆, 怒见呃逆,治痰从吐。每作一声则举身跳动,神昏,凡三五息一作。脉不可诊,视其形气实,以人参芦二两煎饮,大吐顽痰数碗,大汗,昏睡一日而安。
虞恒德治一人,病伤寒阳明内实,医以补药治之而成,发咳逆。十日后召虞诊,其脉长而实大。与大承气汤大下之,热退而咳亦止。 伤寒阳明内实,失下。
一人得伤寒症,七日热退而咳,连声不绝,举家彷徨。召虞诊,其脉皆沉细无力,人倦甚。以补中益气汤作大剂,加炮姜、附子一钱,一日三帖,兼与灸气海 任穴、乳根 胃穴三处,当日咳止,脉亦充而平安。 胃虚。(咳逆)
保婴撮要
一小儿十五岁,喜噫,面黄腹胀,饮食难化,用六君、益智、木香渐愈。后因怒兼胁痛,少食下气噫气,用补中益气汤加附子、益智渐愈。后饮食过多,腹胀吞酸,服保和丸,热渴痰甚,用二陈、黄连、石膏之剂,大便不止,吃逆不食,手足并冷,余用六君、附子,四剂稍愈,又以补中益气汤加附子及八味丸而遂安。
一女子十九岁患前症,用六君子汤送四味茱萸丸而愈。但怒即发,服此药亦即愈。后因怒气劳役,前症复作,血崩不止,先用柴胡栀子散一剂,随用补中益气汤加山栀而痊。仍参虚羸治验。(噫气)
一小儿脾气素弱,饮食少思,常患虚弱,毕姻后噫气,右关脉弱,不及本部,左关脉弦数而长。此脾气虚肝木胜之也,用六君、柴胡、炒黑山栀,治之寻愈。后因劳复作,用补中益气汤加益智,二剂而痊。后又劳,复头晕,仍用前汤,更加蔓荆子而愈。
一女子十四岁,性急多怒,噫气,常服木香槟榔丸,胸中爽快。次年出嫁孀居,前症复发,服清气化痰丸,发热痰甚;服芩、连等药,经行如崩,发热作渴,四肢抽搐,唇口自动。此因肝盛脾虚,不能统血归经,虚火动而类风也,用加味逍遥散,内归、术各用五钱,加钩藤钩二钱治之,诸症顿愈。又用加味归脾汤,久服而愈。
一女子早丧母,噫气下气,出嫁后患吞酸胸痞,用六君子送越鞠丸渐愈,又用加味归脾汤而安。后因怒兼胁痛腹胀,小便淋涩,用加味逍遥散加车前子、龙胆草而愈。
一小儿十一岁,禀胃气充实,饮食过多,胸满噫气,用枳壳散渐愈,又用六君子汤痊愈。至十七岁,饮食停滞,腹胀兼痛,自用枳壳散,肢体倦怠,噫气下气。余用六君、干姜、肉桂而愈。
一女子年十六患此,先用参、术之药,不应,用六君子汤送四味茱连丸而愈。后又因怒气劳役,前症益甚,更兼发热,用柴胡栀子散二剂,随以补中益气汤而痊。(下气)
孙文垣医案
张裕斋,恶寒,痰多,作呃,胸膈不宽。两寸俱短弱,关洪大,尺涩。此上焦气虚,中焦有痰,下元不实也。法当清中补下,不然,后将有中风之患。二陈汤加白蔻仁、香附、藿香以开胃气,白芥子、萝卜子、杏仁以降痰而润大便。两帖诸症悉去。乃录八味肾气丸方与之,令自调理。(卷二)
族侄合溪,年当八旬,春初偶为寒袭,发热咳嗽,医与芎苏散,即汗出不止,呃 ①呃连声,勺粒不入,昏愦经旬,汗日加,呃日甚。延予诊之,六部浮大无力,重按三五不调,六七至一止,右关近滑。诊毕,语嗣君敬所曰:尊翁由劳倦表虚感邪,脉故浮大无力,法当从东垣补中益气汤,一二剂可瘳也。医乃妄为表散,致汗漏神疲、昏愦发呃,高年值此,宁不殆乎?即可侥幸图安,亦不过千日养耳。敬所勃然俛而对曰:上已后为家君寿期,不虞构疾,羸惫若此,苟保百日,俾菽水 ②之心,庶几少尽,叔祖之赐多矣。若千日又出于望外也。予即以六君子汤,加竹茹、柿蒂以止呃,再加酸枣仁、石斛以敛汗,一进热退呃定,再进汗止食入,三进,霈霈然精神长矣。乃减去竹茹、柿蒂,加当归,半月全安。先是祝令君谓渠有耆德,请为介宾,以疾辞不及赴,迨季春,令君闻渠寿,即援例赐一级宠以冠带扁,额用彰恩典,光于乡闾 ①,后果三年而卒。(卷三)
① 呃(è厄):饱声。
② 菽水:指所食唯豆和水,形容生活清苦。语出《礼记·檀弓下》:“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后常以“菽水”指晚辈对长辈的供养。
① 乡闾:泛指民众聚居之地。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高存之婿浦生,气上逆,每饭下一二口,辄嗳气数十口,再饭再嗳,食顷,三四作。仲淳曰:此气不归元,中焦不运也。每剂须人参二钱。不信,服他医快气药愈甚。逾二三月,仲淳云:今须参四钱矣。不信。又逾二三月,仲淳云:今须参六钱矣。不信。又逾月,饮食不下,每呕,冷气如团而出,上下气不属,分必死。存之坐其家,迫令服仲淳药。服首剂不动,服再煎不动,然亦不如他汤药辄呕也。服三煎,忽心口下如爆一声,上则嗳气,下则小遗无算,上下洞然,即索粥,顿食三、四碗,不上逆也。服五、六剂,减参二钱,嗳逆复作,复用六钱而安。一月后,方减参二钱,服半年全愈。
人参六钱 麦门冬三钱 五味子二钱 橘红一钱 砂仁一钱 白芍药二钱 角沉香五分 益智仁一钱五分 山茱萸肉三钱 真苏子二钱 枇杷叶三大片
水煎,临服加沉香汁十五匙,逆水芦根汁一大盏。又十倍为末,山药糊丸,空心白汤吞。(虚弱)
芷园臆草存案
秋间,孟杼正君,因怒发呃三日夜。侵晨 ②,急柬召予,以事夺,至未末往诊。孟杼愁容怨语,泣涕嗟苦,予诊之曰:来极迟,效极速。药进而寝,次日,喜见曰:昨心欲裂,方治后事,以兄诙谐宽我耳。宁期一药而果效,真不解其故!予曰:予开肝郁也。内君特怒之未畅,气将入胃而不能,故发呃。予不治呃,用柴胡等条达木郁,郁解则止,暴病气全,故易愈耳。
② 侵晨:破晓,天刚亮。
陆氏三世医验
误补误清用散治验三五
韦汝经,春初肄业于萧寺,其房屋新创,不甚谨密,天寒夜坐,至一二更倦怠,凭几而卧,醒来身觉寒甚,头微痛,天明,自服参苏饮二剂,未经出汗,他无所苦,但头痛数日不止。同事一友云:兄体甚弱,拥炉而坐,有何感冒?此看书劳神,上气不足而痛也。试检李东垣书看之,宜服补中益气汤。汝经以为知医,即倍人参服之,清晨未早膳服后,便觉神气昏闷,胸膈不舒,从早至暮,粒米不进,晚发呃逆,睡卧不安,始延医诊治。医以脉气带数,是火也,用知、贝、芩、连、竹茹辈服之,反遍体壮热,呃逆不止,其势甚恶,僧人危之,欲送回家,又恐有失,连夜令人报知乃尊韦南川,邀予诊治。面赤戴阳,郁冒之极,呃逆殆无已时。南川曰:公看有救,权在此服药,否则扶归,死于家中。泪如雨下。予诊之,左脉沉数而弦,右脉原和。予曰:病轻药误耳,不汗而剧,得汗即解矣。乃以火郁汤倍麻黄被覆大汗之,至晚诸症如失。明日南川来索药,予曰:乍见几上尚有补中益气汤一帖,服此足矣。数日后,桥梓登门叩谢。予曰:外势虽剧,内实无恙,力却之。
卢绍庵曰:风从汗解,虽服药而无汗,则邪仍在表,反投补剂,邪既内壅,又易凉剂,邪火外郁,宜其病外增病也。先生乃以柴、葛、羌、独、麻黄辈热服表汗,诸症如失。恃聪明而误药,可畏哉!(卷之二)
寓意草
直叙王岵翁公祖病中垂危复安始末
岵翁公祖,自春月论耳鸣后,见昌执理不阿,知为可用。至冬初以脾约便艰,再召诊视。进苁蓉、胡麻、首乌、山药等,四剂即润,盖缘肠中少血多风,与药适宜,故效敏耳。自是益加信悦,时沐枉驾就问,披衷相示。冬尽偶因饱食当风,忽然一吐,倾囊而出,胃气大伤。随召诊问,体中微似发热,左关之脉甚大,自云:始先中脘不舒,今觉气反攻左。始用梨汁不投,今用蔗浆稍定,不知此何症也?昌因断曰:此虚风之候也。以胃中所受之水谷,出尽无留,空虚若谷,而风自内生,兼肠中久蓄之风,乘机上入,是以胃中不安。然风入于胃,必左投肝木而从其类,是以气反攻左。而左脉即为之大且劲。《内经》云:风淫于内,治以甘寒。梨汁蔗浆,俱甘寒对症之物,而一效一不效者,又可知胃中气虚已极,不耐梨性之达下,而喜蔗性之和中也。于是以甘寒一派之药定方,人参、竹沥、麦门冬、生地黄之属,众议除参不用。服后腹中呱呱有声,呕出黄痰少许,胸中遂快。次早大便亦通,症似向安。然有可怪者,本是胃经受病,而胃脉反不见其病,只是上下两旁,心肾肝肺之脉,时时另起一头,不安其常。因为剖心争论,谓此非上下两旁之见病端也。乃中央气弱,不能四迄,如母病而四子失乳,故现饥馁之象耳。观公祖自云:口中之味极淡。又云:水到喉管,即注住不肯下行。明明是胃中之气不转,宿水留住喉间,不能更吞新水耳。宜急用四君子汤以理胃气,则中央之枢轴转,而四畔之机关尽利,喉管之水气不逆,而口中之淡味亦除矣。如不见信,速请明者商之,不便在此羁时误事也。然而言过激烈,反怪为故意惊骇。改召二医,有谓中风者,有谓伤寒者,见各不同。至于人参之不可用,则同声和之。谓症之轻而易疗,则同力担之。微用发表之药,即汗出沾濡,又同口赞之。曾不顾已竭之胃气,追之实难,反开关而纵之去,于是气高神荡,呃逆不休矣。再侥幸而投黄连一剂,将绝之系,加极苦以速其绝。二医措手不及,复召昌至,则脉已大乱,如沸如羹,频转频歇,神昏不醒,身强莫移,年寿 ①间一团黑滞,其气出则顺,而入必哕,通计昼夜一万三千五百息,即得一万三千五百哕矣。二医卸祸,谓昌前所议四君子汤,今始可用。吁嗟!呼吸存亡,尚图雍容樽俎乎?据理答之曰:气已出而不入,再加参、术之腻阻,立断矣!惟有仲景旋覆代赭石一方,可收神功于百一。进一剂而哕势稍减,二剂加代赭石至五钱,哕遂大减。连连进粥,神清色亮,脉复体轻。再用参、苓、麦冬、木瓜、甘草,平调二日,遂康复如初。此盖祖翁少时纯朴不凋,故松柏之姿,老而弥劲,非尽药之功能也。即论药,亦非参之力,乃代赭坠参下行之力也。祖翁病剧,问昌何为不至,及病间,见昌进药,即鼓勇欣尝,抑何见知之深耶!而昌亦得借汤药以行菽水之事,快矣快矣!
① 年寿:指眉心至鼻尖之间的部位。
胡卣臣先生曰:左氏《春秋》,无与于兵,而名将以为兵法之精,见理不到,则一心之运用不出也。噫!难与俗人言 矣。(卷三)
旧德堂医案
素君,素多劳动,因乘暑远行,遂胸臆不宽,呃忒连发,八日以来声彻邻里,自汗津津,语言断落,汤药遍尝毫无效果,举家惶恐,特干余治。现症虽脉尚有根,况准头年寿温润,不晦法令,人中光泽不枯,若论色脉,生机犹存,但徒藉汤丸,恐泄越之阳不返,潜伏之阴难消。当先用艾火灸期门三壮,并关元气海诸穴,再煎大剂四君子汤,加炮姜、肉桂为佐,丁香、柿蒂为使,内外夹攻。譬之釜底加薪,则蒸气上腾,而中焦自暖,四大皆春,何虑阴翳之不散,真阳之不复耶?果一艾而呃止,再进而全愈,共骇为神奇。
临证指南医案
王 五五 哕逆举发,汤食皆吐,病在胃之上脘,但不知起病之因,据云左胁内结瘕聚,肝木侮胃,明系情怀忧劳,以致气郁结聚,久病至颇能安谷,非纯补可知,泄厥阴以舒其用,和阳明以利其腑,药取苦味之降,辛气宣通矣。
川楝子皮 半夏 川连 姜汁 左牡蛎 淡吴萸(木乘土)
丁 三十 嗔怒,气血逆乱,右胁不和,夜食嗳噫関胀,乃肝胃病,治以解郁,宣通气血。 木郁气滞血涩
钩藤 丹皮 桑叶 生香附 茯苓 神曲 降香木 炒黑楂肉(肿胀)
王 二二 初用辛通见效,多服不应,想雨湿泛潮,都是浊阴上加,致胃阳更困,仿仲景胃中虚,客气上逆,噫气不除例。 胃虚客气上逆
人参 旋覆花 代赭石 半夏 茯苓 干姜
某 味淡,呕恶嗳气,胃虚浊逆。
白旋覆花 钉头代赭 炒黄半夏 姜汁 人参 茯苓
汪 三十 壮年饮酒聚湿,脾阳受伤已久,积劳饥饱,亦令伤阳,遂食入反出,噫气不爽,格拒在乎中焦,总以温通镇逆为例。
白旋覆花 钉头代赭 茯苓 半夏 淡附子 淡干姜
徐 噫气不爽,食后甚。 脾肺郁
杏仁 半夏曲 橘红 厚朴 郁金 桔梗
陈 二十 多噎,胸膈不爽,胃阳弱,宜薄味。 胃阳虚
生白术 茯苓 新会皮 半夏曲 益智仁 厚朴 生姜
某 嗳气,腹微痛,脾胃未和。 脾胃不和
人参 焦白芍 茯苓 炙甘草(噫嗳)
王 脉搏劲,舌干赤,嗳气不展,状如呃忒,缘频吐胃伤,诸经之气上逆,填胸聚脘,出入几逆,周行脉痹,肌肉着席而痛转加,平昔辛香燥药不受,先议治肺经,以肺主一身之气化耳。
枇杷叶汁 杏仁
共煎汤,冲桔梗枳实汁。(肺痹)
某 面冷频呃,总在咽中不爽,此属肺气人郁,当开上焦之痹。盖心胸背部,须藉在上清阳舒展,乃能旷达耳。 肺气郁痹
枇杷叶 炒川贝 郁金 射干 白通草 香豉
王 脉微弱,面亮戴阳,呃逆胁痛,自利,先曾寒热下利,加以劳烦伤阳,高年岂宜反复?乃欲脱之象,三焦俱有见症,议从中治。 阳虚浊阴上逆
人参 附子 丁香皮 柿蒂 茯苓 生干姜
陈 食伤脾胃复病,呕吐发呃下利,诊两脉微涩,是阳气欲尽,浊阴冲逆,阅方虽有姜、附之理阳,反杂入芪、归呆钝牵掣,后方代赭重坠,又混表药,总属不解。今事危至急,舍理阳驱阴无别法。
人参 茯苓 丁香 柿蒂 炮附子 干姜 吴萸
某 脉歇止,汗出呃逆,大便溏,此劳倦积伤,胃中虚冷,阴浊上干。
人参 茯苓 生淡干姜 炒川椒 炒乌梅肉 钉头代赭石
黄 脉小舌白,气逆呃忒,畏寒微战,胃阳虚,肝木上犯,议用镇肝安胃理阳。
人参 代赭石 丁香皮 茯苓 炒半夏 淡干姜
又 舌白苔厚,胃阳未醒,厥逆,浊阴上干为呃,仍用通法。
人参 淡附子 丁香皮 淡干姜 茯苓
又 照方加姜汁柿蒂。
又 人参 炒川椒 附子 茯苓 淡干姜 炒粳米(呃)
胡 二十 受湿患疮,久疮阳乏气泄,半年淹淹无力,食少,嗳噫难化,此脾胃病,法以运中阳为要。
茯苓 桂枝 生於术 炙草 苡仁 生姜(湿)
某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呃忒之来,由乎胃少纳谷,冲气上逆,有土败之象,势已险笃,议金匮附子粳米汤。
人参 附子 干姜 炙草 粳米(痢)
叶氏医案存真
服威喜丸稍安,用凉润剂不适。想过进辛寒,辛则伤肺,寒则伤胃,食入不化,嗳气甚多,咯痰气闪欲痛,大便涩少不畅,流行既钝,必清阳转旋,得向愈之理。
蜜炙生姜 茯苓 炙甘草 南枣 桂枝 米仁
脉转劲,舌干赤,嗳气不展,状如呃忒。缘频吐胃伤,诸经之气上逆,填胸聚脘,出入机逆。周行脉痹,肌肉着席而痛,转加平昔辛香燥药不受,先议治肺经,以肺主一身之气化耳。
炒香枇杷叶 苦杏仁 去皮,炒
二味水煎一杯许,冲入桔梗、枳壳汁。
高年正气已衰,热邪陷伏,故间疟延为三日,此属厥象。舌涸脘痹,噫气欲呕,胃虚客逆,恐有呕吐呃忒之变。议用旋覆代赭,镇其逆乱之气,合泻心法以开热邪壅结为主。
人参 川连 干姜 白芍 旋覆花 代赭石 乌梅 牡蛎 半夏
服一剂,减去半夏、干姜服。
正气已虚,热邪陷伏,故间疟延为三日,其象为厥,舌涸,胸痹,哕呕,恐成翻胃呃逆之症,先以旋覆代赭,镇其上逆之气,以泻心散其胸中之热。
人参 川连 白芍 旋覆 代赭 牡蛎
枫桥 十八 春正月,寒威未去,吸受寒气,先伤胸膈胃脘之阳。食已,嗳噫陈腐酸浊之气,是清阳不为转旋。忌进粘腥厚味,暂用蔬食数日。
荜拨 益智仁 砂仁壳 土蒌皮 生姜
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陆 宝山,十八岁 春正气候,寒威未去,吸受寒气,先伤胸膈胃脘之阳,食已嗳噫酸浊陈腐之气。乃清阳不至旋转运用,忌进腥粘,始用蔬食,病去胃口不得乱药。
荜拨 生益智仁 生姜 砂仁壳 土瓜蒌皮(杂症)
杨 关上,四十五岁 疟痢乃长夏湿热二气之邪,医不分气血,反伤胃中之阳。呃逆六七昼夜不已,味变焦苦,议和肝胃。
人参 炒黑川椒 茯苓 乌梅肉 生淡干姜 生白芍(杂症)
程 四十七岁 肌色淡白,脉右弦左缓弱,大便久溏,嗳噫哕声不已。日前谓吐蛔起见,以酸苦和胃理肝,病人述用药不饥脘闷。乃中宫阳微,味多酸浊。酸苦属阴,不中病矣。议运行中焦之阳气,辛可以胜酸。
人参 茯苓 益智仁 生姜 胡芦巴 厚朴(杂症)
洄溪医案
东山席士后者,暑月感冒,邪留上焦,神昏呃逆,医者以为坏证不治,进以参、附等药,呃益甚。余曰:此热呃也。呃在上焦,令食西瓜,群医大哗。病者闻余言即欲食,食之呃渐止,进以清降之药,二剂而诸病渐愈。
又有戚沈君伦者,年七十,时邪内陷而呃逆,是时余有扬州之行,乃嘱相好尤君在泾曰:此热呃也,君以枇杷叶、鲜芦根等清降之品饮之必愈。尤君依余治之亦痊。盖呃逆本有二因:由于虚寒,逆从脐下而起,其根在肾,为难治。由于热者,逆止在胸臆间,其根在胃,为易治,轻重悬绝。世人谓之冷呃,而概从寒治,无不死者,死之后,则云凡呃逆者,俱为绝证。不知无病之人,先冷物,后热物,冷热相争,亦可呃逆,不治自愈,人所共见,何不思也。(暑邪热呃)
郡中陆某,患呃逆,不过偶尔胃中不和,挟痰挟气,世俗所谓冷呃也,不治自愈。非若病后呃逆,有虚实寒热之殊,关于生死也。陆乃膏粱之人,从未患此,遂大惧,延医调治。医者亦大骇云:此必大虚之体,所以无病见此。即用人参、白术等药,痰火凝结而胃络塞,呃遂不止,病者自问必死,举家惊惶。余诊视之,不觉狂笑,其昆仲 ①在旁,怪而问故。余曰:不意近日诸名医冒昧至此,此非病也,一剂即愈矣。以泻心汤加旋覆花、枇杷叶,果一剂而呃止。越一月,呃又发,仍用前日诸医治之,数日而死。其老仆素相熟,偶遇于他所,问其主人安否?因述其故。余曰:前几死,我以一剂救之,何从蹈覆辙。曰:众论纷纷,谓补药一定不错,直至临死时欲来敦请,已无及矣。呜呼!岂非命耶!
① 昆仲:称呼别人兄弟的敬词。长曰兄,次曰仲。
雄按:吴雨峰大令,年七十一岁,今秋患感发热,而兼左胁偏痛,舌色干紫无苔,稍呷汤饮,小溲即行,不食不便,脉洪且数。余知其平素津虚脾约,气滞痰凝,连予轻肃宣濡之剂,热渐缓,胁渐舒,而舌色不润,仍不喜饮,溲赤便闭,呃忒频来,举家皇皇。余曰:无恐也,便行即止矣。逾二日,连得畅解,脉静身凉,舌色有津,呃仍不减,人皆谓高年病后之虚呃,议用镇补。余曰:此气为痰阻,升降失调,得食不舒,平时无嚏,是其征也。授以枳桔汤加蒌、薤、菖、茹、橘、半、柴胡,果一剂知,二剂已。(呃)
续名医类案
朱丹溪治超越陈氏,二十余岁,因饱后奔走数里,遂患哕病。但食物连哕百余声,半日不止,饮酒与汤则不作,至晚发热,如此者三月。脉涩数,以血入气中治之,用桃仁承气汤加红花煎服,下污血数次即减。再用木香和中丸加丁香服之,十日而愈。
一人病后呃逆不止,声闻邻家,或令取刀豆子烧存性,白汤调服二钱,即瘥,盖取其下气归元而逆自止也。 (《本草纲目》)
邃嵓治一人伤寒,阳明内实,地道不通发呃,其脉长而实,以大承气汤下之而愈。
一人伤寒,七日热退而呃声不绝,六脉沉细无力,倦甚,以补中益气汤加附子,日进三服而安。
一人酒色过伤,医作外感治,发汗过多,绝食日久,致血气两虚,相火冲上,呃逆五六日不止。治以半夏、黄连以泻逆气,归、芍、生地、知母以养阴,炒柏以泻冲火,二三剂而愈。
陈三农治一人,患温热病十余日,身热面红,舌燥黑,咳逆日夜不止者三日。众医以脉迟无力,欲用丁附回阳热剂。陈以手按其胸腹,痛不可近,曰:脉微迟非元气虚,由邪热内实,壅滞其脉而然也。用解毒承气汤,入甘遂末三分,下咽而燥热,片时去黑粪三四升,热退呃止而安。
一人患温热病,大便不通,用下药粪去而呃大作。众尤下药之过。曰:此燥粪在肠胃,遏气于下,粪去而郁气暴升,故奔迫而作呃耳。以枳壳饮之而安。
一人呃逆连声,脉来有力。正邪相争,肝木受邪。自思金能克木,用铁二斤,烧红水淬饮之即愈。
一妇患时疫,饮水过多,心下坚痞,咳逆倚息,短气不卧,诸药无效。作停饮治之,进以五苓散一剂而安。 (以上皆《大还》)(卷十四·呃逆)
吴孚先治袁氏女,陡发呃症。有用丁香、柿蒂者,有补之泻之,有灸之者,俱不效。乃与柴胡、桔梗等味开提之,不三剂而愈。良由郁怒,肝木不舒,上乘于胃,故作呃,《经》曰木郁则达之谓也。(卷十四·呃逆)
张三锡治一老人,偶伤饮食,消导未减。或误与润肠丸,二服下清水,胀痛转甚。或复投巴豆丸,二服致呃逆不止。用大剂六君子汤二帖,至五帖全止,补养而愈。
一老人深秋患痢,发呃逆呕吐。黄柏炒燥研末,陈米饭为丸小菀豆大,每服三十丸,人参、白术、茯苓三味浓煎汤下,连服三剂即愈。切不可下丁香等热药。(卷十四·呃逆)
王叔权治一男子,忽气出不绝声,病数日矣。以手按其膻中而应微,以冷针频频刺之而愈。初不之灸,何其神也。 (《资生经》)
陈霞山治一人,咳逆上气,体重气短,胀满坐不得卧,常作水鸡声。用白前汤:白前二两,紫菀、半夏各三两,大戟一两,水一斗,煮三升,分三服。 (水肿大实之治。)(卷十四·呃逆)
张意田治董友之母,年将七旬,病已八日。脉之,软缓而迟滞,发热日晡益甚,舌苔黄厚,大便不行 (便知非丁香、柿蒂症),畏寒呃逆。阅诸方咸以老年正气虚,用丁香柿蒂与补阴之剂。夫脉来迟滞,畏寒,阳邪入里也;舌苔黄厚,日晡热盛,阳明实也。此乃表症未解,而陷里之热急,致气机逆窒而发呃,法当下之,毋以年高为虑也。与小承气,服后大便转矢气,兼有心烦不宁之状。与一剂,临晚下黑屎数枚,二更战栗壮热,四更大汗,天明又便黑矢,然后呃止神清而睡。此实呃之症也,宜审之。
朱丹溪治一中年妇人病哕,以四物汤加和白陈皮、留尖桃仁、生甘草、酒红花,厚煎入驴尿饮,以防其或生虫也。与数十帖而呃逆除矣。
楼全善治其兄,九月得滞下,每夜五十余行,呕逆食不下,五六日后加呃逆,与丁香一粒,噙之立止。但少时又至,遂用黄连泻心汤加竹沥引之。此实中挟虚之症,得黄连泻心,实症除而虚症未已,故得补敛而安。若施之纯实之症则危矣。呃虽少止,滞下未安,若此十余日, (痢久故可用涩。)遂空心用御米壳些少涩其滑,日间用参、术、陈皮之类补其虚。自服御米壳之后,呃声渐轻,滞下亦收而安。
沈明生治唐玉如,夏间患血淋,数日淋止发呃,举体振动,声大且长。或与开胃消痰益剧,勺粒不入,已两日夕。又欲进丁香、柿蒂且加姜、桂、参、芪。诊之,乃阴衰火炎症也。盖劳役而兼房帏 ①,时际炎敲,水不制火,血虚而气上冲,是以胀满不食,呃逆不已。今六部脉洪数,颜如煤炲,大便六七日不行,小水滴沥不快。《经》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先哲云:呃满须看前后部。肾虚不能纳气归元,故呃声长大从丹田出,丁香、柿蒂可妄投耶?乃先用胆导得垢数枚,觉两足微暖,此逆气下达也。即以六味汤料稍减山药、萸肉,入黄连、栀子、车前、牛膝,薄暮煎服,不夜分呃全愈矣。明晨进粥,滞色渐清。夫呃症有寒热之分,呃声有上下之别。今以劳剧之体,血淋后见之,是不由胃而由于肾也。六脉洪数,大小便不利,是不由于寒而由于热也。真水耗于平日,火症萃于一时,虚则肝肾不能纳气,自下焦上逆为声,非中焦热邪之比。其腰疼颜黑俱属可虞,幸得两足温,得补而哕止,乃壮水制阳光之明验,亦坎离既济之佳征也。依方调理半月全瘳。
① 房帏(wéi维):亦作“房闱”,寝室,借指夫妻间的性生活。
娄东吴大令梅顿先生弟也,丁未夏,归自烟台,炎风烈日不无感受,萑符 ①不靖 ②不无惊恐。舟中兼有当夕者,至中途疲薾殊甚,急棹 ③抵吴门。或谓憔悴之体,竟应投补。沈见脉数未平,气口独盛,以为虚中有实热,初用薷、芩等剂,溯其源也。继用劫利等剂,导其流也。宿垢既除,旋培元气,元气渐复,行且勿药矣。因设酬劳之宴,劳倦惫甚,其夕神昏肢倦,俄而发呃。沈曰:劳复发呃,当施温补无疑,第虚气上逆,其势方张,恐汤药未能即降,须艾炳佐之为妙。一友于期门穴一壮即缓,三壮全除,调补而瘥。
① 萑符:指萑符泽,春秋时郑国泽名,以盗贼时常出没著名。
② 靖:平定。
③ 棹(zhào赵):划船。
魏玉横曰:祖姓人年近七旬,素有胃痛病。于二月间忽发呃,昼夜不绝声者十余日,胃亦痛,食入即呕。或与二陈汤加丁香、藿香等,病转剧。脉之,两手皆洪数,两寸溢而鼓,时见歇止,乃厥阴之火上冲而然。与杞子、米仁各一两,沙参五钱,麦冬三钱,酒连四分,二剂而愈。后半年病复作,以贫乏无力再药而死。此贫亦为不治之一也,哀哉!(卷十四·呃逆)
扫叶庄一瓢老人医案
丁巳风木司天,春木气震,胃土受侮,嗳气呕食,上年多以辛通得效,阳气因病致伤。姑以小半夏汤和胃,佐吴茱萸驱浊。
半夏 茯苓 干姜 吴茱萸(脘胁腹中诸痛)
中年以后,阳气已微,午时嗳气,食纳上泛,皆胃弱气逆,视面明脉弦,必伏痰饮,仲景胃虚客气上逆例。
旋覆代赭汤。(气痹噎膈关格呃逆)
脉虚浮,沉取直上下行,胃纳素减。病发从背彻心,先胀闷几日,气遂从下焦直冲至咽,手足厥逆发呃。细测病源,属胃虚,相火直冲清道而上也。夫冲脉并少阴之经,行乎幽门通谷,夹巨阙而上。故丹溪谓呃逆属于肝肾之虚者,其气必从脐下直冲,上出于口,断续作声。右肾为相火所寓,相火炎上,挟其冲气,乃能逆上为呃,主以大补阴丸,折火滋水,伏藏冲任。治虚呃用参术汤,崇土以制龙雷之火也。至东垣之论,又云胃为冲脉所逆,而反上行,其症气上冲咽不得息,名曰厥逆,宜调中益气汤加吴茱萸。观厥气多少而用之,且随四时寒热温凉而治。若夏月有此症为大热,宜加连蘖知母,直至下元,以泻冲脉之邪也。两条治法井井,高出千古。今拟大补阴丸早服,调中益气午服,恪 ④守勿懈,自可除根,远胜后人庞杂之方矣。
④ 恪(kè客):恭敬,谨慎。
大补阴丸 调中益气汤 秋冬去连柏知母
黄柏 熟地 人参 柴胡 木香 吴茱萸 知母 元武 白术 炙草 陈皮 黄连
右少腹中冲气,上至胃口,痛而呕欲呃。此阳微阴浊上踞,老人有关格之累。
炮黑附子 淡吴茱萸 生淡干姜 雄猪胆汁
接案 阴浊得辛热,反佐苦寒而降,阳明之阳必伤。然腑药以通为补,须忌食物厚味。
人参 制附子 茯苓 淡干姜(气痹噎膈关格呃逆)
缪氏医案
食随痰出,噎时颇痛,用镇降方。
灵磁石 代赭石 海浮石 月石 ⑤
⑤ 月石:即硼砂。
研细。
旋覆花 夜合花 枇杷叶 蜜
煎成调入前药末。
复诊。
鸡谷袋 戌腹粮 漂炒 月石
加油和蜜调服。
气胀上嗳,下泄始宽,兼有痰饮呛逆,议达郁疏肝,佐以涤饮。
川贝 青盐半夏 橘红
研末,用梨汁浸晒干丸。
气冲则噫,气病自下焦来也。姑用镇逆法。
炒熟地 山药 茯苓 紫石英 萸肉 丹皮 泽泻 五味子 杞子炭
纹银一件。
种福堂公选医案
陈 四二 烦劳,气火多升少降。喉中梗阻,痰出噫气。凡酒肉皆助热,痰凝气分,上焦痹塞。
枇杷叶 瓜蒌皮 降香末 杜苏子 黑栀皮 苡仁(痰气火不降)
黄澹翁医案
李六稼,患二便不通,四五日,胸痛,手不可近,汤水不入。又五六日,呃逆不止,气促抬肩。症由痰涎夹气,闭塞中焦,肃清之令不降,诸药或以参、术理虚,或以芒硝通下,或以桂、附引纳肾气,卒皆不效。至半月后,症已九死一生,所幸当门之药未投。因立案云:痰气壅塞中焦,致使肃清之令,不得下降。《经》云:病在下,取诸上。不治上中二焦,虽日事疏浚 ①,无益也。方用:
① 疏浚:清除淤塞或挖深河槽使水流通畅。
旋覆花 代赭石 沉香 陈皮 苦桔梗 葶苈子 广木香 引加:刀豆子
次日,呃逆大减,小便即通,但粘痰每夜三四碗,胸痛不除,因更以前汤送牛黄丸。三服后,痰呃喘皆止,饮食自进,又五六日,大便自通,调理月余而安。(卷二)
南雅堂医案
咽间不爽,面冷呃声连连,此系肺气人郁,清阳不得舒展,宜开上焦之痹为是。
广郁金 二钱 川贝母 二钱 枇杷叶 三钱(去毛) 射干 八分 通草 一钱 香豉 一钱 水同煎服。
气逆作呃,畏寒微战,脉小苔白,胃阳虚,肝木上犯,拟用理阳之法,并安胃镇肝,方列后。
炮附子 八分 人参 二钱 代赭石 三钱 白茯苓 三钱 制半夏 二钱 干姜 五分 丁香 五分
汗出呃逆,大便溏,脉见歇止,系劳倦伤阳,胃中虚冷,阴浊上干,恐为难治。
人参 二钱 干姜 一钱 白茯苓 三钱 代赭石 三钱 川椒 八分 乌梅肉 三个 水同煎服。(膈症门)
诊得脉右大不搏指,前两次探吐,脘痛已止,气虽宣畅,胃津难免无损,风木来乘,外寒里热,多噫多吐泄气,宜调和中焦,并少少纳谷,以养胃气斯佳。
姜半夏 二钱 淡竹茹 三钱 黑山栀 二钱 橘红 一钱 川石斛 二钱 香豉 一钱 水同煎服。(膈症门)
久病之后,忽然发呃连声,脉沉细,尺部尤弱,肾气虚惫已极,症属危笃之候,恐为难治,勉立一方备择。
人参 三钱 附子 一钱五分 干姜 一钱五分 白茯苓 三钱 制半夏 二钱 陈皮 一钱 巴戟天 二钱 沉香 五分(磨冲) 炙甘草 八分 水煎八分服。
厥逆浊阴上干为呃,舌白苔厚腻,胃阳未醒,用安胃理阳法。
人参 一钱 附子 八分(泡) 干姜 八分 白茯苓 二钱 丁香柄 一钱 柿蒂 一钱 生姜汁 半盏 水同煎服。
先曾寒热下利,兼以劳倦伤阳,呃逆胁痛,自利,脉微弱,面亮戴阳,老年此为最忌,防有欲脱之象,三焦俱有见症,姑拟从中治之,勉立方于后。
人参 三钱 附子 三钱 干姜 三钱 柿蒂 二钱 丁香 二钱 白茯苓 三钱 水同煎服。
动则气冲,痰涌吐逆,四肢常冷,汗出时肢反热,系阳衰胃虚,阴浊上乘,致清气无由转舒,宗长沙法,客气上逆,为噫气呕吐者,可与旋覆代赭汤,并以通阳降逆之品佐之。
旋覆花 三钱 代赭石 一钱 人参 二钱 制半夏 四钱 生白芍 三钱 附子 一钱(泡) 甘草 一钱 生姜 三片(膈症门)
噫气不舒,食入胸背痞闷而胀,系阳气不布,内着为痹,拟用辛通之法。
桂枝木 一钱五分 制半夏 二钱 白茯苓 三钱 干姜 一钱 草蔻仁 二钱 炙甘草 一钱 水同煎服。(风痹门)
垿山草堂医案
杂食伤胃,而致噫嗳呕吐,治在肝胃。
川黄连 米炒 旋覆花 法半夏 炒乌梅 广陈皮 淡干姜 代赭石 瓜蒌仁 广藿香 佛手柑(呕吐)
饮食失调,气虚,艰于运化,不时噫嗳,胸次不舒。此木乘土位也。
炒川连 炒白芍 法半夏 白茯苓 焦神曲 焦於术 炒中朴 新会皮 煨木香 砂仁
中气不足,易饥发嗳;兼之木郁成痞,积久恐其腹胀。须节劳旷达为妙。
丸方
炒归身 西党参 炙草 炒白芍 陈皮 砂仁 制於术 煨木香 茯苓 法半夏 郁金 右为末,以煨姜、大枣煎汤泛丸。(噫嗳)
中虚胃寒而发呃逆,戒酒为要,否则防格疾。
西党参 代赭石 淡干姜 广陈皮 广藿香 旋覆花 法半夏 白茯苓 炒白芍 公丁香
中虚气亏,浊阴上逆为呃也。治宜益气降呃,然须调养气分为要。
上肉桂 炒於术 半夏 茯苓 代赭石 煨姜 西党参 炒白芍 益智 炙草 公丁香 大枣
阴虚气逆发呃,脉形沉细而数促,危候也。姑与镇纳法。
西党参 山萸肉 五味 款冬花 丁香 胡桃肉 熟地 沉香拌炒 炒白芍 麦冬 代赭石 橘白
复诊:
呃逆少平,而脉数如前。未许全吉也。
党参 熟地 麦冬肉 橘白 紫石英 胡桃肉 萸肉 五味 淮山药 沉香 煅牡蛎 坎炁 ①(呃逆)
① 坎炁:初生儿脐带,功能温肾纳气,补益精血。
吴门治验录
胡 线香桥
左脉沉伏,右脉虚细微数,风寒感于阴分,少腹藊痛,上冲呃逆气促,三焦气不流行,舌白溲黄,营分寒凝,以致肝胃气结,逆而不降,病势危险,急宜温调降逆一法,务要气平痛缓,方无大虑。
旋覆花 一钱五分 代赭石 三钱 降香汁 五分 淡干姜 一钱 小青皮 五分 台乌药 一钱五分 沉香汁 三分 茯苓 三钱 竖劈党参 五钱,陈皮白 五分
煎汤代水。
又 脉象虽起,仍未能调,呃逆虽止,气仍未顺,当脐作痛,阴分未和,舌白而腻,中焦寒尚凝滞,仍拟温中调阴,少佐扶正一法。
竖劈党参 八钱 陈皮白 一钱 蒸於术 一钱 沉香汁 三分 炒白芍 一钱五分 茯苓 三钱 淡干姜 一钱 生南楂 一钱 轻铅 五钱
又 气分渐平,脉亦渐和,但嫌软而微数,舌白带灰,精神疲倦,咳嗽有痰。此寒邪散而未尽,肺胃不清,正气已虚之故。法宜清补带润,余邪一清,可以豁然矣。
竖劈党参 一两 陈皮白 一钱 怀山药 二钱 北沙参 五钱 瓜蒌皮 一钱五分 茯神 三钱 冬桑叶 一钱五分 稆豆皮 一钱五分 枇杷叶露 三钱
又 右脉渐和,左脉虚大,夜寐不熟,眼目微花,脚有虚气下注,此病后血不归脾,气分不和之故。拟归脾汤加减法。
黄芪 一钱五分,水炙 上党参 五钱 蒸於术 一钱 茯神 四钱 枣仁 三钱 炒松熟地 三钱 广皮 一钱 阿胶 一钱,蛤粉炒 广木香 五分 生南楂 一钱五分 桂圆肉 五钱 大麦冬 一钱五分
又 照前方加:党参 三钱 熟地 二钱
丸方:
照前方加十倍,为丸,每服三钱,开水下。(卷四)
王旭高临证医案
许 吐血后呃逆,迄今一月。舌白腻,右脉沉滑,左脉细弱,其呃之气自少腹上冲,乃瘀血挟痰浊阻于肺胃之络,下焦冲脉相火上逆,鼓动其痰,则呃作矣。酌方必有济,幸勿躁急为嘱。
半夏 茯苓 陈皮 当归 郁金 丁香 柿蒂 姜汁 藕汁 水红花子
东垣滋肾丸一钱,陈皮、生姜泡汤下。阴寒呃者用肉桂五分,坎炁二条,沉香六分,分两服。
渊按:所谓气呃、痰呃是也。与虚寒不同。
某 疟后痰气阻滞胃脘,清阳不升。作呃,纳食辄呕,防成膈症。且与仲景化痰镇逆再商。
旋覆花 代赭石 淡干姜 法半夏 赤苓 制香附 丁香 柿蒂(噎膈反胃)
曹仁伯医案论
昆山陈
胃脘当心而痛,继以形寒发热,如疟而作,甚至呃忒频频。此系温邪外感,秽邪内踞,加以湿痰食滞交结中宫也。今使中宫之阳气内旺,所受之邪容易化达。而此间元气本虚,诸邪又伤于后,无力消除,病延多日。所以脉象空弦,神情困倦,非补不可之时也。但舌苔白腻,干欲热饮,下体先痹。今更作麻,哕逆恶心,邪恋肺胃,而肾气亦衰,用药极难兼顾。然温养中宫,佐以上下之品,俾得一举而三善备焉,以冀即日见痊瘳为幸,否则气息易喘,恐增额汗。拟候诸高明先生政。
人参 於术 川附 干姜 炙草 覆花 半夏 厚朴 丁香 麦冬 藿香 木瓜 赭石 茅根 枇杷叶
又
进前剂,麻痹得和,四肢亦缓,且得吐出陈腐酸苦,其色若尘,此皆得温而通也。然呃忒频频,气自短促,呻吟不绝,哕逆呕恶之象仍不陡除。神情困倦,左脉细空,右脉弦急,大便溏黑,喜饮热汤,湿痰邪滞之外,更有瘀血在里。邪从上出,不自下行,已为逆症,而况呕吐之时,曾经额汗,能不虑其虚波暗起而胱乎?哕逆吐逆无不由乎气之所载,气若不平,诸症何从化解?前方加减,先使气平为要。
覆花 赭石 半夏 洋参 牛膝 槟榔 沉香 杏仁 刀豆子 乌药 柿蒂 大补阴丸
又
呃忒日轻,呕恶日重,此即陈腐之邪内阻气机,为呃者都从呕出。所以一则见轻,一则见重也。然病根欲拔,而其所出之路逆而不顺,上而不下。失胃气下行为顺之理,却为累事。昨夜额虽无汗,今朝脉尚弦急,呻吟未绝,所留陈腐之邪尚在中宫。犯肺为咳,犯胃为呕,直从中道而出,又带呃逆。必须去尽宿邪,庶几有望。
指迷茯苓 苏子 白芥子 刀豆子 厚朴 茅根 枇杷叶 竹茹 洋参
又
荡涤宿邪之下,呕恶大减,呃忒更缓,脉象稍和,呻吟渐除,大便叠通。无乃胃有下行为顺之兆乎?去痰莫如尽,尚须磨荡下行,继之于后,可卜其旋元吉。
二蚕绵 当归 川芎 各三两,水五大碗煮至烂,晒干,煅存性入后药 卷心荷叶 四两四钱,取 阿胶 一两五钱,酒浸拌蒸晒七次者佳 大熟地 三两 砂仁末 四钱,酒煮 香附 四两,盐水浸三夜,童便浸五宿,日夜各拌晒,酒炒 杜仲 三两,盐水炒 真於术 二两,米泔浸一宿,土炒 川断 一两六钱,酒炒 细子芩 一两六钱,酒炒 归身 二两,酒炒 奎白芍 一两六钱,酒炒 甘草 六钱,蜜炙
为末,蜜丸,每用二钱。朝晚两服,砂仁汤送下,至七个月不必服。
类证治裁
张 运息强通督任,致动冲气,从阴股内廉入阴囊,抵关元,直上挟脐,升至中脘,气即停泊,偏绕右膈,冲咽欲呃。此震伤冲任经气,由丹田交会,入脘作呃。《灵枢》亦谓冲任并起胞中,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也。此气升逆,神不自持,恍惚无寐,自汗神烦,身左虚堕,良由精血失涵,任乏担承,冲惯升逆,不呕不胀,无关脏腑,一切补脏通腑,奚由入络,拟镇养奇经。诊脉左右动数,仍防喘热耳。牛膝、萸肉(俱酒炒炭)、当归须(酒拌)各一钱,熟地炭、龟甲心(炙)、杞子(焙)各二钱,茯神、降香末各三钱,桂心三分,隔水煨冲。
张 当春脉弦,肝木乘土,噫气,大便艰少,常欲入厕,皆肝气忽升忽降致之。青皮、旋覆花、降香、白芍药、牡蛎、炙甘草、当归、半夏(姜汁制)。二服噫气平,大便不结,惟睾丸注痛,加橘核(酒炒)。服全愈。
潘 呃逆连声,日夜不止。医用丁香柿蒂散加白蔻、木香、刀豆荚之属,随止随发,闷绝而苏,坐不能卧。诊其脉虚浮而疾,逆气自丹田上升,直犯清道,此肝邪犯胃也。丁、蒂、蔻、香,辛温助火,何济于事。用重以镇逆法,旋覆代赭汤去人参,加石决明(醋煅)、刺蒺藜(醋炒)以泻肝,半夏(青盐制)以降痰,沉香(磨汁)以下气,一啜逆气镇定,神安熟寐。梦一老妪,引小儿以手捋其左胁曰:愈矣。醒而呃逆大减,再剂若失。问所梦何人,予曰此镇肝而心脾之神得安也。盖脾之神黄婆,心之神婴儿云。
薛 痰火呃逆,身热咳嗽,脉浮数。此肺受火灼,膈上痰结,遂失肃清下降之权。治用苦辛降逆,橘皮竹茹汤去参、草,加山栀、杏仁、前胡、贝母、栝蒌、豆豉、郁金汁,再剂悉平。
潘 冬初寒热自利,烦渴不寐,呕吐浊痰,右脉小数模糊,左关弦而微劲。是协热下利,胃虚木欲乘土,必作哕逆。治先表里清解,仿景岳柴陈煎,柴胡、黄芩、半夏曲、茯苓、陈皮、栝蒌、枳壳、姜,寒热退,烦渴解,而呃果作。此系浊痰不降,木气上升,宜降痰兼镇逆。用苏子、杏仁(俱炒研)、橘红、竹茹、茯苓、赭石、石决明(醋煅研)、姜汁。一服左关脉平,再服呃逆亦定。惟右关虚,乃商镇补中宫法,所谓胃虚则呃也。用山药、扁豆、薏苡仁(俱炒)、炙草、半夏、陈皮、茯苓、沉香汁,呃平。但宵分少寐,上脘略闷,则痰沫随气上泛,呃仍间作。治用通摄,佐以运脾,所谓脾能为胃行其津液也。蒌仁、煨姜、薏苡仁、茯神、橘白、砂仁、半夏、莲子。气平呃止思食,前方去蒌仁,加潞参、山药、枣仁,健饭如初。
包 呃逆呕沫,食后为剧,是肝胃病。据述阴疟愈后,夏秋浴池,兼啖生冷,遂致呕呃,不时寒凛。夫肺主皮毛,水寒外袭。感病在经,胃主通纳,生冷伤阳,气随浊逆,怯寒乃肺卫虚,非在经客邪。仲景以呕涎沫为肝病,肝病必犯阳明胃腑。先用温通泄浊,吴茱萸汤加半夏、椒目,呕逆止。再用旋覆代赭汤而呃平。
桂 病后脉虚疾,左关尺尤驮,胃虚呃逆,必肝肾之气上奔,而阳明当其冲,因作呃也。化痰利气,是开其道矣。有年体虚,法当镇摄。牡蛎(醋煅)三钱,石决明(煅研)二钱,赭石钱半,竹茹二钱,潞参、降香末各三钱。一服呃止。再剂去决明、赭石,加茯神、枣仁、远志、山药。服,脉亦和。
侄 左胁痞闷,上撑胸臆,频嗳不舒。按丹溪云:凡上升之气。自肝而出。左胁肝部也,痞而上逆,必犯胃。仿仲景旋覆代赭汤,成氏所谓咸以软坚,重以镇逆也。代赭汤去甘草、姜、枣,加广皮、栝萎皮、枳壳(俱麸炒)。三服而愈。
龙砂八家医案
陶介如 久嗽气损,未有不扰动乎肾者。入秋气而逆善嗳,肺胃之清阳已漓,胸脘刺痛,会厌抑塞。今则食下阻隔多噫,白沫自下泛上,脐右动气筑筑,乃气伤血槁,肺不降,肾不纳,已成痛膈重症。宗仲景噫气不除,用旋覆代赭汤法。
旋覆花 代赭石 人参 甘草 半夏 干姜 大枣 制川附 姜汁 临服冲白蜜数匙
丸方 金匮肾气丸,用生脉散加白蜜汤送下。(戚云门先生方案)
回春录
予素患噫气,凡体稍不适,其病即至,既响且多,势不可遏。戊子冬发之最甚,苦不可言。孟英曰:此阳气式微,而浊阴上逆也。先服理中汤一剂,随以旋覆代赭汤投之,遂愈。嗣后,每发如法服之,辄效。后来发亦渐轻,今已不甚发矣。予闻孟英常云,此仲圣妙方,药极平淡,奈世人畏不敢用,殊可陋也。 眉批: 法本喻氏。
一老人霍乱后目闭呃忒,医谓脱陷在即,与桂、附回阳之药,业已煎矣。适孟英至,询知溺赤口干,诊得脉形软数,而药香扑鼻,即曰:此药中有肉桂,叟勿服也,服之必死。迫令将药倾泼,而与肃肺清胃之剂,果得渐安。
王氏医案续编
袁某患噫,声闻于邻。俞某与理中汤,暨旋覆代赭汤皆不效。孟英诊之,尺中虚大,乃诘之曰:尔觉气自少腹上冲乎?病者云:诚然。孟英曰:此病在下焦。用胡桃肉、故纸、韭子、菟丝、小茴、鹿角霜、枸杞、当归、茯苓、覆盆、龙齿、牡蛎。服一剂,其冲气即至喉而止,不作声为噫矣。再剂寂然。多服竟愈。
黄履吉截疟后患浮肿,赵某闻其体素虚,切其脉弦细,遂用温补,驯致呃忒不休,气冲碍卧,饮食不进,势濒于危,请孟英决其及返余杭否?孟英曰:脉虽弦细而有力,子必误服温补矣。肯服吾药,犹可无恐。因与栝蒌、薤白合小陷胸、橘皮竹茹汤,加柿蒂、旋覆、苏子、香附、赭石、紫菀、杷叶为方。四剂而瘳。
许太常滇生之夫人,患腿痛而素多噫气,若指头一搓,或眉间一抹,其噫即不已。向以为虚,在都时服补剂竟不能愈。冬间旋里,孟英诊脉弦滑,乃痰阻于络,气不得宣也。以丝瓜络、竹茹、旋覆、橘络、羚羊、茯苓、豆卷、金铃、柿蒂、海蜇、荸荠、藕为方,吞当归龙荟丸而安。其媳为阮芸台太傅之女孙,在都因丧子悲哀,患发厥。屡服补剂,以致汛愆,或疑为娠。孟英曰:脉虽弦数以滑,乃痰挟风阳而为厥也。与大剂蠲痰息风、舒郁清营之剂,渐以获愈。
沈俞医案合钞
身热不退而舌苔极薄,唇齿不燥,亦不作渴,则非阳明实热之症矣。常有噫嗳,兼带呃逆之象,里虚邪不能达也,略有谵语。合之脉右洪数,清补两难,养阴和胃为妥。 此症不治。
二元生地 麦冬 沙苑蒺藜 茯神 川石斛 枸杞 刀豆子 谷芽 新会皮 磨冲白檀香汁 五匙(时证)
叶,四一。诊脉右小弱,左空弦,视形色枯槁不华,舌白不渴饮,病及一月,寒热,干呕,神气欲昏,微呃,烦不欲寐,汗出。此伏邪久而伤正,阳气日漓,邪陷入阴,胃虚客犯,当邪乘攻触,见此昏烦呕呃,议温胃阳益虚镇肝逆,逆理呕烦,用旋覆花代赭石汤。
旋覆花 代赭石 人参 半夏 广皮 煨姜 南枣
复诊,交子时乃戌亥纯阴之余气,阳气不复,形寒鼓栗,巳午盛阳司时乃安,况阳从汗出,舌白为胃阳虚。用附子汤法。(疟)
某。经营不遂,情怀怫郁,少火化为壮火,风木挟阳上巅,眩晕不寐,是阳不入阴,非虚症也。如果纯虚,岂有自春及秋仍能纳谷驱驰?今倏然脘中阻噫,由药伤胃口,致胃阳上逆使然。议用温胆汤。
温胆汤去甘草加桑叶、丹皮。(脾胃)
某。凡寒热疟气起于四肢,蒸及中宫,必满闷烦冤。气痹治肺,热灼清胃,皆是古法。首方兼理上中,转方专理气。无非气结宜开治法,只因病延多日,质薄胃弱,于寒热未止之时,频加呃逆。《经》言胃气以下行为顺。中乏谷气坐镇少权,胃土属阳,譬如雨露上施,阳土得濡润而禾苗蕃盛。今也日加热蒸,斯震动之气上翔,胃气不安其位矣。尝读仲景书,吐蚘、狐惑、噫气、哕呃诸篇必系胃虚少谷,但须分在阴在阳之客为正,非案中稍申甘缓益胃,进以味轻气清以消息病情,盖志慎也。辰刻诊候,仪容清减,脉右虚数。法仲景“病邪未尽,正气欲衰,当与甘药”之旨。
胃气应乎卫,寤则行阳,寐则行阴。行阳主动,行阴主静。由寒热相争乘胃,药汤劣味再入胃,经旬未沾饮食甘美,胃已坐困,卫之行阳循阴机栝已偏,呃逆之乘甚于寤而不寐者,未得天地交泰之旨也。古人治病,必曰攻邪十之六七,谓邪衰其大半而止,正谓此。今须少少进谷,纳食为安,调寝食于医药之先,再无贻害。(脾胃)
问斋医案
脉细如丝,体素羸弱,命火中阳不振,阴盛上走阳明,气从脐下款款上行为呃。
大熟地 怀山药 山萸肉 制附子 油肉桂 公丁香 川椒红 柿蒂 生姜汁(呃逆)
呃逆即噫气,非哕哕啘,乃干呕之甚。嗳亦倒饱之属。噫呃吃吃有声,自下逆冲于上,延今七年之久,时作时止。作时头眩,食减,心慌,神倦,夜卧不安,筋脉动惕,脉来弦数。由便血过多,伤于冲脉,极难调治。
人参 冬白术 云茯苓 炙甘草 制半夏 陈橘皮 旋覆花 代赭石 公丁香 柿蒂 生姜 大枣(呃逆)
呃逆已历多年,甚则连珠不断,大便素来坚结,胸次窒息不舒,六脉且大且数。阴亏气火上腾,如雨中之雷,水中之汩。《经》言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是矣。丹溪谓宜大补阴丸,东垣主滋肾法,今宗二家之意合治之。
大生地 玄武板 川黄柏 白知母 油肉桂 柿蒂 淡竹茹(呃逆)
噫气上开,气味浑如败卵,胃中饮食壅塞馊腐所致。
广藿香 广木香 枳壳 川厚朴 炒麦芽 大砂仁 山楂肉 陈橘皮 生姜(呃逆)
阴亏木郁化火,噫气上腾,胸喉气哽。诸逆冲上属于火。厥阴肝脉绕于咽,少阴肾脉循于喉,阴液下亏,气火上僭,有转三阳内结之虑。
大生地 粉丹皮 福泽泻 赤茯苓 炙甘草 甜桔梗 柿蒂 淡竹茹(呃逆)
大块噫气,其名为风噫。气上升,逾时而止,乃风振痰升之象。良由肾虚水不涵木,肝燥化风,土为木克,脾湿生痰。昔年精泄于频,气伤于渐。近日忧劳思虑,心脾交困,驯致噫气转增,胁肋且胀。胆汁不满,则善惊;健运失常,则食减。时有酸水上泛,或如盐汤,曲直作酸,润下作咸,脉来软数兼弦。法当静补肾阴为主,辅以条达肝木,畅和中土之意。
大生地 牡丹皮 建泽泻 当归身 大白芍 黄郁金 制半夏 陈橘皮 佩兰叶 柿蒂 淡竹茹(呃逆)
肝胃不和,气逆为呃。
当归身 制香附 旋覆花 代赭石 公丁香 柿蒂 陈橘皮 淡竹茹(呃逆)
外逐名场,内多眷慕,心神、肾志俱伤。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非以慆心也。不节不时,惑以丧志。伤于冲脉,冲脉动则身脉皆动,故气从少腹上冲,呃逆连珠不断,振动百骸,甚则发痉,神情恍惚,语言谬误。此所谓女阳物而晦时,晦淫惑疾是也。昔晋侯病此,医和不能保全,所幸年当盛壮,二气源头甚涌,生生之气勃然,是乃生机,戒之在色。但草木功能难与性情争胜,宜读嵇康《养生论》以解之。
大生地 人参 紫河车 玄武板 川黄柏 白知母 旋覆花 代赭石 沉香 陈橘皮 淡竹茹(呃逆)
呃逆五日不止,服橘皮、竹茹、旋花、代赭、丁香、柿蒂、刀豆子等均皆无效,当求其本。以呃因病而生,非病因呃而致。现在消渴引饮,身热脉大,苔灰,溲赤,夜烦谵语,乃阳明邪焰烁金。白虎承气症俱,即以二方合治之。
生石膏 白知母 生甘草 生大黄 元明粉 粳米(伏邪)
王氏医案三编
陈笠塘年近花甲,于初冬时偶从梯半一跌,遂发寒热,痰多咳逆。沈辛甫作虚痰类中挟风温治,热退便行,而痰逆不休,且兼呃忒,改从清肃镇摄,其呃日甚。因拉孟英商之。诊脉左弦涩不调,右兼软滑,察其呃,时有微甚而有欲呃不爽之象,询其喷嚏,久不作矣。曰:此气郁于肝,欲升而不能升,痰阻于肺,欲降而不能降之证也。补摄之品,咸在禁例,以柴胡、枳壳、石菖蒲、紫苏、薤白、蒌仁、竹茹、橘皮、白前为剂。覆杯而减,再剂而安。
得心集医案
傅定远 得痰膈病,发时呃逆连声,咽喉如物阻塞,欲吞之而气梗不下,欲吐之而气横不出,摩揉抚按,烦惋之极。医治两月,温胃如丁、蔻、姜、桂,清胃如芩、连、硝、黄,绝无寸效。延余诊,视其气逆上而呃声甚厉,咽中闭塞,两肩高耸,目瞪口张,俨然脱绝之象,势甚可骇。然脉来寸口洪滑,上下目胞红突。辨色聆音,察脉审症,知为痰火上攻肺胃,其痰也、火也,非气逆不能升也。遂处四磨汤,加海石、山栀、芥子、瓜蒌、竹沥、姜汁,连投数剂,俾得气顺火降痰消,再以知柏地黄汤,加沉香以导其火而安。(冲逆门)
黄达生 食犬肉,大热腹痛,服巴霜丸数次,潮热不退,口渴妄言。更医进柴、葛、石膏、大黄、芩、连之属,忽发呃逆,又用丁香柿蒂汤,呃逆愈甚。前医束手,延余视之。目赤、舌干、便闭,本属实火,正思议间忽闻大呃数声,睁目直视,满面红赤,昏不知人,举家大哭。适悟天气不降、地道不通之旨,惟有苦辛开降肺气一法,乃用杏仁八钱、枇杷叶三钱,忙煎与服。下咽未久,嗳气一声,腹内雷鸣,再与前药,二便通利,遂安。窃思此症暴厉惊人,若非胸有定见,殊难下手。《内经》云:欲伏其所主,必先其所因,可使气和,可使必已。一段经旨,不正可为此治之明证乎?(冲逆门)
黄大亨先生乃郎 忽患嗳气上冲,似呃逆之象。医进藿香、二陈之属,更加呕逆不已;又用柿蒂、香、砂、丁、蔻之药,遂至嗳逆不休。余诊之曰:吾一剂立愈。以左金加大黄、柴胡、丹皮,药下果平,次除大黄,重加石斛而安。此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所谓欲求南风,须开北牖 ①也。
① 牖(yǒu有):窗户。
左金丸(冲逆门)
余启初 捕鱼为业,患呃逆病,医以丁香柿蒂汤迭服如故,复就原医诊曰:丁香柿蒂汤为止呃神方,连服数剂,毫不见效,且脉已离根,病在难治,因而辞去。始请余诊。诊得脉来迟细,重按乃得,满面浮气,状如通草糊成,呃声甚长,似空器中出,谓曰:此症之可望生者,正得脉之迟细耳,且细玩有神,毋容惧也。遂用代赭旋覆汤与服,药方下咽,呃声即止。继进二剂,呃声复起。越日又诊,脉症如前,呃则抬肩,声类牛吼。溯仲景设代赭旋覆汤,原为重以镇怯立意,今声如牛吼,中虚可知,故一服呃止者,乃得重镇之力,再服又呃者,足征中州之虚,而仓廪空乏,尤恍然悟矣。因详诘之。启曰:始因感冒风寒,来求先生数次未遇,向药铺问服一剂,寒已除清,后因胸前不舒,得食身重,复问一剂,不识何药,只见有花色如槟榔者,服下未久,五脏翻裂,有如刀割肠断之苦。始知已往之误,于是以理中加赭石、当归,镇中安脏,日进两剂,呃渐休,脉渐充。按方再服,诸症皆平。惟面部尚浮,以脾虚失统治之而安。按此症因胸不舒,得食身重,理当健运脾阳,或辛温助胃,亦可奏效。夫呃逆,一总名也,有因寒、因热、因虚、因实者,治以清火、温寒、降气、理虚之法,种种不同,敢曰柿蒂一方,遂足以毕斯症之能事乎?(冲逆门)
乘桴医影
南浔朱浦香,年五十六岁,忽患呃忒暮热,陈某进滋降药,势益甚。陆定圃嘱余诊,脉甚弦滑且数,胸次痞闷。乃痰阻枢机也,与橘、枳、芩、连、茹、射、兜、菀、枇杷叶等药。渠嫌芩、连苦寒,删去不用,加入柴胡四分,服后呃虽减,而肝风动,大汗遍身,指震气促,少腹跃跃而动,亟以蛤壳、旋覆、白前以降之,得畅解数次而愈。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朱鸣岐患下利转筋,医见肢冷,即投温补,而服药即吐,既而呃忒不已,温补加峻,病日以危,延至九朝,已万无生理,备后事矣。子耘主其家,嘱请余援。脉至左弦滑,右弱不应指,苔黄厚而腻浊,小水不行,脐上拒按,因谓曰:病原不重,误药致剧,命不应死,幸而得吐,否则早为泉下人也。予枳、桔、芩、连、茹、夏、苏、翘、芦根、枇杷叶、滑石,开痰行食,舒结通阳。两剂呃果止,而遍身赤斑。又两剂燥矢下,而苔化溺行,右脉渐振,随与清肃调养法而瘳。(梦影)
余尝治一角妓,患呃累日,破身太早,固是虚证,然血去阴伤,岂可反以温燥助热,遂致下焦不摄?素性畏药,余用一味鸡子黄,连进数服而安。
吴竹溪时感将瘥,患呃三日,声闻于邻,人皆危之,予通府行气法,便行痰吐而痊。
南浔朱君浦香,年五十六,自幼患童劳,继以吐血,三十外即绝欲,得延至此,而平素便如羊矢,其血分之亏如是。今秋陡患呃忒,连服滋镇温纳之药,势濒于危,陆定圃进士嘱延余诊。脉至弦滑搏数,苔黄厚而腻,口苦溺赤,遂力排众议,主大剂凉润,如雪羹、蒌仁、竹沥、枇杷叶、芦根、元参、紫菀、射干、兜铃、菖蒲等多剂,连下赤矢始瘳。如此衰年虚体,尚因痰热致呃,故虚寒之呃,殊不多见,而医者不知辨证察脉,率以丁香、姜、桂为不祧 ①之药,何哉?(梦影)
① 不祧(tiāo挑):原指祖庙永不迁移。此处引申为“永远宗法”的意思。
凌临灵方
陈左(七月) 风痰阻郁肺气,肺不主宣,呃逆频频,由来旬余,脉右弦滑按欠达,治宜疏风豁痰。
粉沙参 化陈皮 炒白蒺 赤苓 炒苏子 宋半夏 玫瑰花 八月札 白杏仁 旋覆花 川贝 紫石英
潘 中虚呃逆。
东洋参 柿蒂 旋覆花 建莲肉 公丁香 生姜 紫石英 大红枣
每日晨服胡桃同杏仁雪冰糖研冲服。(上呃)
沈(新市六塔里左,年五十岁) 真阴不足,肝肾阴火挟同冲脉上逆,呃逆频频,无休息时,觉气自少腹而上,谓之下呃,久延恐成呃忒之变,脉小弦数,治拟都气饮,佐以摄纳法。
东洋参 怀山药 朱茯神 紫石英 真紫沉水香 大熟地(缩砂末四分,拌) 丹皮 北五味 刀豆子 核桃肉 陈萸肉 泽泻 旋覆花 紫油安桂心(下呃)
费伯雄医案
时邪发呃,宜降逆和中。
酒炒黄连 四分 淡吴萸 三分 赤茯苓 三钱 广藿梗 一钱 新会皮 一钱 制半夏 一钱半 广木香 五分 春砂仁 一钱 佩兰叶 一钱 白蒺藜 三钱 粉葛根 二钱 佛手片 五分 姜竹茹 五分(时病)
时邪发呃,宜降逆和中。
川雅连 四分 淡吴萸 三分 赤茯苓 三钱 新会皮 一钱 制半夏 一钱半 广木香 五分 佩兰叶 一钱 白蒺藜 三钱 粉葛根 二钱 姜竹茹 五分 广藿梗 一钱 春砂仁 一钱 佛手片 五分(呕吐呃)
寿石轩医案
劳力伤络,胸次刺痛,胃脘不舒,噫嗳频仍,间有痰沫。拟用香附旋覆花汤治之。
当归须 二钱 老苏梗 一钱 天仙藤 一钱 汉防己 一钱 桃仁泥 二钱 旋覆花 五分(布包) 延胡索 一钱五分 头红花 一钱 香附米 三钱 白蒺藜 三钱(去刺) 福橘皮络 各一钱 降香屑 三分 陈佛手 三钱(胃痛)
慎五堂治验录
潘寿芳,庚辰,张泾。寒热得汗似淡,静则郑声不休,呃忒连续而来,微微咳嗽,脉细微,苔微白。胃虚气逆,中无砥柱,颇为棘手,勉拟仲景镇逆理虚法应之。
旋覆花代赭汤加茯苓、陈皮、竹茹、粳米、石斛,甘草用二钱。四帖愈。
周致祥,北漳泾。七情违和,昨起嗳噫连声,甚则有出无入,呃呕交加,汗多,而两足欲行不能动,而且冷,是肾气不纳,暂拟降逆纳气。
鲜柿蒂 十枚 刀豆子 十粒 香附 三钱 萱花 三钱 胡桃 三枚 沉香屑 一钱 赭石 三钱 金铃子 二钱 合欢花 三钱 旋覆花 三钱
呃呕虽止,仍当纳气归元。
磁石 五钱 紫石英 五钱 沉香 五分 归身 二钱 胡桃 五枚 东洋参 一钱半 龟甲 五钱 牛膝 一钱半 大熟地 三钱 柿蒂 五枚
邹永宁,戊子十月,西门外。始起形寒微热,咳痰音雌,旋见少腹脐旁大痛,叶兰州投以消导温散,反加呕吐黄沫黑汁,呃逆连连,不食不饥,大便不通,环口黧黑,目视无神,神倦懒言,间有厥逆,四肢逆冷,冷汗时出,诊脉右部微弱,左脉无脉,舌苔微白,小溲涩痛而红。症缘厥阴肝木太横,下夹肾寒上奔,阳明无坐镇之能,浊阴弥漫,清空阳光几乎寂灭,殊为棘手之至。勉拟仲圣法应之,希图万一。
旋覆花 五钱 蒙自桂 五分 吴茱萸 三分 代赭石 五钱 雅黄连 五分 东白芍 二钱 制半夏 三钱 川楝子 二钱 广橘皮 一钱 鲜竹茹 二钱 白茯神 三钱 大蜣螂 四只,炙,研冲
呕吐止,肢温神振,脉起,腹痛便闭。去芍、橘,加瓜蒌、苁蓉。
交小雪节,陡然变病。呕吐胆汁,呃噫又作,大便未通,腹痛时微时甚,脉形弦弱而数,舌色黄,面无华,唇吻又黑,神气张惶,阳明矢结不通,悍气无由下达,直冲清道。本宜大剂攻下,但以正虚之体,脉不搏指,下法何敢浪投?不下亦难救治。雅幼读经训,知正虚宜攻者,陶节庵特制黄龙汤,专攻中央燥土,急下亦所以存正,补泄不嫌同投,危急之际望其效灵耳。
高丽参 八分 锦庄黄 三钱 生川厚朴 五分 油归身 二钱 芒硝 一钱 陈江枳实 二钱 蜣螂末 四分,冲 沉水香汁 三分 得便止后服。
大便通,阳明之气已降,各恙去其大半,咳嗽痰多,肺金肃降之权不振也。
西洋参 谷芽 枇杷叶 代赭石 旋覆花 干霍斛 竹茹 宋半夏 陈枳壳 射干片 白茯神 冬瓜子
咳嗽止,纳食加,腰脊酸痛,正气虚也。前方去旋覆、代赭,加枸杞、杜仲。
张聿青医案
左 镇逆平肝,诸恙暂退。而日来气复上冲,甚则呃忒,间有呕吐。风木上干。再壮水以涵风木。
熟地 四钱,炒松 煅牡蛎 五钱 土炒白芍 一钱五分 茯神 三钱 橘白 一钱 大麦冬 三钱 煅磁石 三钱 半夏曲 一钱五分,盐水炒 白蒺藜 三钱(呕吐附吞酸吐蛔)
费 右 寒热日作,热势甚重,苔腻质红,渴不多饮,咽痛颧红,鼻窍两目火出。此恼怒动肝,肝火挟湿热熏蒸少阳阳明,则寒热往来。肝胆之火,与吸气相触,呃忒声彻户外,其为气火无疑。
香豆豉 三钱 炒杏仁 三钱 白桔梗 一钱 橘皮 一钱 竹茹 一钱 黑山栀 三钱 广郁金 二钱 金铃子 一钱五分 柿蒂 三枚
顾 左 病后湿留阳明,郁蒸凛热,耳鸣目黄神倦,逆气上冲,呃忒旬日不止,凌晨盗汗。此皆湿热见证,医用镇摄温化,其呃愈甚,殊不知清化湿热,热平呃自止耳。
橘皮 一钱 茯苓 三钱 白蔻仁 五分 枳实 一钱 佛手 一钱 竹茹 一钱 杏仁 三钱 制半夏 一钱五分 通草 一钱 柿蒂 三枚
杨 左 疟后肿胀,攻下之后,胀退成痢,两日来更兼呃忒。中阳欲败,有厥脱之虞。
台参须 熟附片 公丁香 云茯苓 泽泻 广木香 制半夏 重姜汁炒竹茹 粳米 一撮
二诊 下痢呃忒,投温补中阳,呃仍不止,沃出涎水。脉象弦滑。胃中夹杂痰食。勉方图幸。
公丁香 制半夏 木香 楂炭 陈皮 泽泻 台乌药 云茯苓 砂仁 猪苓 炙柿蒂
三诊 满腹作痛,不时呕吐,气冲呃忒。肝木犯胃,恐至暴厥。
川连 乌梅 金铃子 代赭石 砂仁 吴萸 香附 延胡索 旋覆花 香橼皮 磨刀豆子
郭 左 呃忒时发,胃虚而冲气逆行。七年之病,三年之艾 ①,不易得也。
① 三年之艾:语出《孟子·离娄上》:“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意为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这里指病情深重,不易治疗。
旋覆花 橘皮 制半夏 淡干姜 炒枳壳 代赭石 竹茹 云茯苓 大枣 磨刀豆子 三分
右 脘痛投温而止。恶心不纳,投以苦辛,致酸涎呃忒。胃阴不能转旋也。
代赭石 公丁香 橘皮 制半夏 云茯苓 香附 旋覆花 上川朴 炙柿蒂 炒竹茹 蜜炙干姜
某 呃忒每至咳痰,呃即稍止。脉浮带滑。此肺气闭郁,清阳不展。恐致变痉。
制半夏 二钱 广郁金 七分 射干 七分 桔梗 一钱 橘皮 一钱五分 香豆豉 三钱 杏仁泥 三钱 通草 一钱 竹茹 一钱五分 鲜枇杷叶 一两
又 呃忒稍减,然有时气从上冲,直至巅顶,则身体震动。痰气内阻,清阳不展。有厥脱之虞。
代赭石 磨沉香 方通草 香豆豉 茯苓 刀豆子 旋覆花 广郁金 白蒺藜 杏仁 射干 枇杷叶
王 左 嗳气略减,浊痰稍得泄化。再降胆胃,胃府通降,则益肾补心之药,方能任受也。
煅龙骨 九节菖蒲 块辰砂 远志肉 甘草汤拌炒 竹茹 炒枣仁 甜广皮 制半夏 炒枳实 龟甲心
二诊 寐稍得安,仍然多梦,气冲嗳噫。胆胃之气,不克下行。前法再参降胃。
块辰砂 石决明 制半夏 炒枣仁 甜广皮 茯苓 泽泻 枳实 生薏仁 姜汁炒竹茹
左 气坠已舒,大便亦调,而噫出卵臭。还是宿滞不化。
川朴 青陈皮 莱菔子 花槟榔 砂仁 枳实 范志曲 台乌药 焦楂肉 焦麦芽
曹 左 久虚不复,肾气不能收摄,气觉短促,冲气上逆,嗳噫作呛。病由遗滑而来。脉象细弦。拟气血并调,以图徐复。
台参须 八分 茯苓 三钱 蛤壳 五钱 生牡蛎 五钱 生於术 一钱五分 熟地 四钱 白芍 二钱 煅磁石 二钱 炒萸肉 一钱五分 丹皮 一钱五分 怀山药 三钱
二诊 久虚不复,气短自觉上下不续,虽能安谷,实非馨进。脉象细弱如丝,舌滑少苔。中气肾阴皆虚,所以俯仰失职,胃气不能鼓舞。拟气阴并调。
炙绵芪 生於术 砂仁炒熟地 白芍 坎气 党参 怀山药 炒萸肉 茯苓
某 嗳噫得食则满。木土失和。宜于土中泻木。
土炒白芍 代赭石 制香附 白蒺藜 砂仁 制半夏 旋覆花 煨天麻 茯苓神 左金丸 陈皮(呃忒附嗳噫)
某 右 新产九朝,甫产之后,血从上冒,幸半时之久,即得安定。而肝阳由此上逆,冲胃则为呕吐,乘脾则为泄泻,扰神则为不寐。今胃逆之极,甚而作呃。脉左倍于右,按之鼓指。深恐阳升太过,而致发厥。急为镇逆,参以宁神。
半夏曲 二钱 旋覆花 一钱五分 炒枣仁 二钱 丹参 二钱 上广皮 一钱 煅赭石 三钱 朱茯神 三钱 磨刀豆子 四分 泽兰 二钱 煅龙齿 四钱 煨生姜 二片 姜汁炒竹茹 一钱 益母草 煎汤代水
改方 呃止,加砂仁四分。(产后)
柳宝诒医案
杨 气逆于胃肺之间,频作嗳噎。前人谓之神思间病,即膈症之萌。能怡情悦志即愈,非草木所能治也。
旋覆花 前胡 枳实 象贝 郁金 绿梅花 栝蒌皮 (姜汁炒) 代赭石 橘红 细苏梗 姜竹茹(呕哕)
张 气机阻窒,邪郁不达,由胁刺痛转为呃逆,嗳声不爽。邪由少阳郁及肺胃,唇齿俱干,舌色干红,渐将化燥。方拟泻心通络,仍兼清降肺胃之法。
川连 (姜汁炒) 姜半夏 旋覆花 磁石 南沙参 瓜蒌皮 (姜汁炒) 淡豆豉 (鲜生地同打) 茅根 竹茹 柿蒂
成 喘逆渐平,而中焦之气为痰所阻,不得升降自如,转为呃逆。其声发于中,呃忒连声,此不特上升之气为其所遏,即饮食之入于胃者,亦觉阻窒不爽。拟用旋赭泻心汤,以化痰和胃为主。
旋覆花 代赭石 法半夏 淡干姜 (川连煎汁,炒) 广陈皮 茯苓皮 枳壳 桂丁子 太子参 刀豆子 姜竹茹 柿蒂
文 呃逆久而不止,动则更甚,咳嗽痰稀,咽喉碎痛,脉象浮弦数搏,左手尤甚。平素嗜酒伤中,未免湿停火郁;近挟木火,胃气上逆,肺胃阴液转涸。用药滋燥两难,拟方先从上焦清降。
洋参 元参 青盐半夏 麦冬 枳实 旋覆花 海浮石 橘红 (盐水炒) 川连 (盐水拌烘) 栝蒌皮 竹茹 柿蒂 枇杷叶
年 冲逆之气,减而未平。右关未静,舌苔尚灰。胃中湿热之气,未能清泄,其故亦由胃气阻而不降所致。兹拟前法参入镇逆之意。
旋覆花 代赭石 (醋煅) 制半夏 干姜 牛膝 茯苓 泽泻 於术 黄柏 (盐水炒) 黑山栀 (姜汁炒) 枳实 沉香 苡米 (姜汁炒) 枇杷叶
二诊 冲逆作嗳,用泄降中下法而得缓,用旋赭法而仍作。盖由湿浊在中,逆气在下,上中焦之药,不能平下焦之逆也。湿浊之气,宜乎泄,不宜乎摄。兹拟方从中下二焦用意。
金铃子 (酒炒) 桂枝 川连 (吴萸煎汁,拌炒) 广陈皮 牡蛎 黄柏 (盐水炒) 砂仁 (盐水炒) 党参 (炒) 姜半夏 生甘草 茯苓 黑山栀 (姜汁炒) 荷梗 竹茹 (姜汁炒)(呕哕)
雪雅堂医案
辛 木火上逆,胸满闷,噫气,进苦辛通降法。
生白芍 三钱 连翘 钱半 郁金子 二钱 川贝母 二钱 钩藤 钱半 陈枳壳 钱半 枇杷叶 三钱 桑叶 三钱 龙胆草 八分
马 胸满嗳气,时呃一声,略见舒畅,逾一息复满,无大便,苦辛以开上痹而通肠。丹溪所谓肠痹,宜开通肺气,即此意也。
钩藤 三钱 胡连 八分 川朴 八分 川贝 二钱 杏仁 三钱 枇杷叶 三钱
脉劲气从左边攻触,多嗳,此乙木犯胃,拟与清降。
羚羊角 一钱 竹茹 二钱 桃仁 一钱 生白芍 三钱 甘菊 钱半 胡连 八分 旧香橼 一钱
脉象略柔,干噫亦减,而偏右头痛,肢体疲倦,拟开泄少阳,以清肝木。
冬桑叶 三钱 淡黄芩 一钱 川连翘 钱半 生白芍 三钱 杭甘菊 钱半 鲜菊叶 二钱 双钩藤 钱半
余听鸿医案
常熟慧日寺伤科刘震扬 始因湿温发疹,其人体丰湿重,医进以牛蒡、山栀、连翘等,已有十余日。邀余诊之,脉来涩滞不扬,舌薄白,神识如蒙,冷汗溱溱不断,身有红疹不多,溲少而赤,呃逆频频,症势甚危。余曰:肥人气滞,湿邪化热,弥漫胸中,如云如雾,充塞募原,神识昏蒙。况呃之一症,有虚实、痰气、湿血、寒热之分,不可专言是寒。鄙见看来,上焦气机阻逆,断不可拘于丁香、柿蒂之法,先立一清轻芳香,先开上焦,佐以降逆泄热。进以苏子梗、藿香梗、通草、郁金、沉香屑、杏仁、茯苓、薏仁、佩兰、半夏、橘皮、姜竹茹。另研苏合香丸汁频频呷之。服后神气日清,诊七八次,皆进以芳香苦泄淡渗法,而热退呃平,乃愈。此症若误疑呃逆为虚寒,投以温补,立毙。所以看病当看全局,遇兼症并病,宜先立一着实主见,自不致眩惑彷徨。然非临证多者,不克臻 ①此。(呃逆)
① 臻(zhēn珍):到达。
医验随笔
老宝华照相店张竹君劳力之后,有人摄影,正在布置,自觉气机不舒,陡起呃逆,日夜连声不止已数日矣。身体疲软,来乞诊,先生曰:此痰热阻滞,气机不宣。为制刀豆、柿蒂等古法,随取白痧散与嗅,取嚏数十声,药方书毕而呃止矣。
医案摘奇
一晨妇,素嗜藜藿 ②,年四十余,腹痛滑泄,乍去乍来,延已三载。其年夏末秋初,稍食瓜桃,致腹痛大泻,泻三日而邀余治。舌白,不食,脉沉微如伏、神疲不寐,乃与理中汤加桂、附、山药、茯苓、炙粟壳,二剂痛停泻减。第五日,去党参、附子,加东洋参、五味、肉果、诃子,而食进泻停。第八日,复邀余诊,原痛泻既止,略食生冷,致呃忒二日,又不欲食。乃与四君子加丁香、肉桂、砂仁,三服,而呃渐平。
② 藜藿:粗劣的饭菜。
一卖糖老人,年六十余,七月发痎疟二旬,因食物违和,致疟而加呃,疟至呃甚,疟退呃稀,病一月,始邀余治。问其呃几日?云:今第四日,因日甚一日,故求治。余用达原饮去芩、芍、草、枣,加柴胡、甜茶、乌梅、枳实、干姜、刀豆子,二剂,嘱其疟之前后,离一时许服药。第三日,疟呃俱停。
王大福百家奴也,年五十余,初冬患伤寒,兼吐下,第七日热退未解,而起呃逆。余以小建中合陈、夏,加丁香、柿蒂、刀豆子,二服呃止,食进身和,调理半月而愈。
卞三元,向吸鸦片烟者,年近五旬,秋间赤痢腹痛,里急后重,食少,延二月,始邀余治。诊其脉,细紧而数,形脱口糜,腹痛虽止,而日下必二十遍,呃逆已经二日,声不扬。余曰:烟漏之坏症,无法为役矣。后五日而果亡。
眯瞭眼陈三,理发匠也。也好樗蒲 ③,尝连夜斗牌,忽起呃忒,身不寒热,食饮如常,脉惟右关滑急。余用乌药、川芎、枳壳、木香、槟榔、沉香、半夏、陈皮、参须、肉桂,一服即减,二服而止。(呃忒)
③ 樗(chū出)蒲: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
邵兰荪医案
安昌叶 脘痹气冲,得嗳稍舒,脉弦细,腹中有瘕,咳逆。姑宜瓜蒌薤白汤主治。(三月二号五寅十四日)
瓜蒌皮 三钱 川贝 钱半 炒谷芽 四钱 绿萼梅 钱半 薤白 钱半 生香附 钱半 广郁金 三钱 远志肉 八分 仙半夏 钱半 佩兰 三钱 苦丁茶 钱半
清煎,二帖。
介按:阴虚肝旺,腹中聚瘕,挟痰而上冲于肺。肺失清降之司,而阻痹气机,则嗳咳兼作。治法宗仲景辛滑微通其 阳。(胸痹)
曹沧洲医案
左 胁刺痛、温痛,病甫得解表,未净之邪壅气,作呃不止。脉弦细。病情尚在险途,仍防变迁。
旋覆花 三钱五分,包 公丁香 七粒,后下 刀豆子 三钱,炙存性,杵 枳壳 三钱五分 代赭石 七钱,煅,先煎 柿蒂 七只 新会皮 一钱 朱茯苓 五钱 沉香片 三分 淡吴萸 三分,盐水炒 盐半夏 三钱 焦麦芽 六钱 通草 一钱(风温湿热附伏邪伏暑)
左 痰气不调,嗳呃久不止,兹百节酸痛,头晕如咳。肝、肺、肾悉亏,须由渐调理。
紫石英 四钱,煅,先煎 川贝母 三钱,去心 金毛脊 三钱,炙去毛 丝瓜络 三钱五分 制首乌 五钱 生蛤壳 一两,先煎 川断 三钱,盐水炒 玉蝴蝶 七分 北沙参 三钱 生草 四分 杜仲 三钱,盐水炒 桑枝 一两,切(噎膈门附反胃嗳呃)
右 肝胃不和,痰饮气机交郁,食下作嗳,嗳久闷胀稍松,易泛酸,吐清沫痰,脉软弦。延防膈气,未可因循旁贷。
上川连 五分,盐水炒 枳壳 三钱五分 旋覆花 三钱五分,包 戌腹米 三钱,包 淡吴萸 二分,盐水炒 法半夏 三钱五分 茯苓 四钱 炒谷芽 四钱,包 煅瓦楞粉 一两,包 橘红 一钱 沉香片 三分 绿萼梅 一钱,去蒂(噎膈门附反胃嗳呃)
右 肝胃不和,痰饮气机交郁,食下作嗳,嗳久闷胀稍松,易于泛酸,吐清痰,脉软弦。严防隔气,未可因循旁贷。
枳壳 三钱五分 旋覆花 包 戌腹米 三钱 法半夏 二钱 上川连 五分,盐水同炒 淡吴萸 三分,盐水同炒 茯苓 炒谷芽 五钱,包 煅瓦楞粉 一两,包 橘红 一钱 沉香片、绿萼梅 各一钱(肝脾门)
上池医案
膀胱为气血之司,精液藏焉,气化则能水道通利。英年脉细,左尺数,溲溺完时,茎中作痛,气若下迫,而仍欲溲。溺之象此,肾不纳气也,不纳则呃,呃则气上逆也,总以补肾为主,经旨水出高源之义,兼与滋肾水,肃肺气并治。
洋参去皮,切片米饮拌炒 女贞子 丹皮 麦冬 茯苓 枇杷叶刷净毛,去粗,泽泻盐水炒
沈氏医案
秦照临,夏月感受暑热之邪,至秋患痢,不数日下药行之,积物不忌,壅塞胃中,不得通泰。火邪不得发越,以致呃逆,面赤两目俱红,舌见黑苔,大便后重,小便黄赤,脉息沉细而数。此热邪为食物郁遏,不得条达通畅而为呃逆,暂用
厚朴 枳壳 青皮 莱菔子 香附 槟榔 木通 滑石
疏其胃中之壅滞,大便去结粪与积滞不计,胸次宽泰,伏火内发,舌愈黑燥,口渴喜冷。用六一散水调服,并西瓜汁、蔗汁陆续饮之,以石膏、黄连、枳壳、连翘、厚朴,朝服一剂。二日共计六一散二十余碗,西瓜数枚,舌退黑,而呃亦止,口亦不渴,面目之红皆退,小便清白,大便爽快,积滞已无,脉息反大而不伏。然后进以粥饮调胃。此因暑邪郁遏于内,寒凉太早,兼之食物壅滞而成此症。故必疏理肠胃之郁滞,使之宣通无阻,后用清火凉药,冷水西瓜,逐其火邪,使之下行,得以全愈。若不先疏理,而竟用寒凉,则热邪郁遏肠胃,必致败坏而毙。所以用药之法,先后不可紊也。
也是山人医案
蔡(三五) 胃衰,胸膈不爽,嗳气呕恶。此属清阳不升,浊气不降,舍理胃阳无别法。
人参 一钱 制半夏 一钱五分 淡干姜 一钱 旋覆花 一钱 新会皮 一钱 茯苓 三钱 钉头代赭 三钱
洪(四八) 嗳气不舒,脉缓便溏。此属胃阳虚,浊阴上干。
钉头代赭 三钱 制半夏 一钱五分 淡干姜 一钱 旋覆花 一钱 新会皮 一钱 茯苓 三钱 制淡川附子 一钱(嗳气)
唐(廿五) 嗳哕频频,胸次蔽塞。当此大暑节候,太阴用事,此属阴浊凝遏中阳。
薤白 三钱 制半夏 二钱 枳实 一钱 淡干姜 一钱 郁金 一钱 栝蒌皮 一钱五分 茯苓 三钱 临服冲入白酒半小杯(胸痹)
褚(五二) 脉小舌白,呃逆气冲,两脉微涩,大便滑溏。此属胃阳虚,浊阴上干,拟方候高明正。
钉头代赭 炒半夏 丁香皮 淡干姜 淡吴萸 柿蒂 茯苓 炒川椒
蔡(四六) 邪去正衰,呃声异响,咽中总属不爽。据服理中无益,必得清阳舒展,乃能旷达耳。
枇杷叶 三钱 炒川贝 二钱 桔梗 一钱 炒香豉 一钱五分 栝蒌皮 一钱 川通草 一钱 郁金 一钱 杏仁 三钱 紫菀 一钱
李(二五) 阅服凉解方,身热已止,口渴亦减,是邪解之象。但胃阳衰惫,致脉微汗泄,呃逆便溏,火为重候。勉拟理中汤去甘、术,加丁香、吴萸、川椒、茯苓。
人参 一钱 制川附子 一钱 淡吴萸 八分 淡干姜 一钱 丁香 三厘 炒川椒 五厘 茯苓 三 钱(呃逆)
孟河费绳甫先生医案
南京金元美,患泄泻。用西法,泄泻虽止,呃逆不休,饮食不进,彻夜不寐,心悸脘闷,内热口干,舌绛作痛,头眩汗多,有欲脱之象。余诊脉细弱。气液皆虚,中无砥柱。倘加气喘即脱。急用吉林参须一钱,西洋参二钱,大麦冬三钱,茯神三钱,鲜生地四钱,女贞子三钱,黑料豆三钱,川贝母三钱,大花粉二钱,川石斛三钱,冬瓜子四钱,薄橘红五分,生甘草五分,鲜竹茹一钱,旋覆花一钱。连服二剂,呃止食进,汗收能寐,气液有来复之机。惟阴虚阳亢,内热口干,舌绛破碎,作痛异常。治宜育阴制阳。照前去吉林参须、旋覆花,加玄参钱半,灯芯三尺。接服五剂而安。(呃逆)
丛桂草堂医案
城内磨刀巷李善门君,年四十余,呃逆不止,呃声震床帐。先是李君病,经某医屡用汗药,微有呃逆。嗣又改延某医诊治,断为湿温病,用大承气汤,云非下则呃不能止,病家信之。讵知承气汤服后,不惟呃逆加甚,且不能坐,不能言矣。予视其舌质焦燥无津,按其脉尚有胃气,扪其身则不发热,遂勉强担任,用北沙参、麦冬、玉竹、石斛、干地黄各三钱,贝母一钱五分,甘草一钱,莲肉十粒,作煎剂,非专为治呃也,不过以其津枯气弱,命在垂危,姑以此药救其津液耳。不料此药服后,安睡两小时,呃声顿止,特醒后则呃又作,予因戒其家人,今日之药,服后宜任其熟睡,不可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俟其自醒,则自然不呃矣。第三日复诊,果如予言,呃全止,且能进粥矣。惟神气呆滞,状若痴愚,其家甚以为忧,且恐予药之误。予曰:无恐也,再过半月,即不痴矣。因以六君子汤、养胃汤出入,培养胃气,接服数日而起。据近世生理学家,谓呃逆由于横膈膜之痉挛,麦冬、地黄,为补液制痉之圣药,故能止呃,特未见前人发明及此,而西医之治呃,又仅有吗啡麻醉之一法。然则李君之病,于医学界乃有绝大之关系也。此病治愈,次年六月,有王某者,亦病呃,先是王在南京与人涉讼,被拘多日,遂病回镇江,予见其呃逆连声,言语阻碍,询其病状,则胸闷不舒,不饥不食,舌苔白腻,脉息沉小,盖郁抑过甚,痰水停结于胸膈间而不能消化也。乃与厚朴半夏汤,加柴胡、黄芩、香橼皮、佛手、沉香,接服两剂,胸闷松,能饮食。惟呃逆如故,其苦异常,因思李善门之事,用麦冬三钱,干地黄四钱,少佐木香、香橼、半夏、生姜、红枣等,服后酣睡两小时,而呃不作矣。翌日来复诊,病人感谢,至于泣下。然则此二药者,殆真有止呃之特效乎?特痰滞壅阻,人实证实之呃,则当先豁其痰,未可骤用此药也。(卷二)
阮氏医案
潘 情志怫郁,经脉不和,是以冲气上逆,时常噫嗳,兼之皮毛栗栗,背胀腹痛,似乎内损情形。理宜开郁疏气,拟方于下。
生香附 一钱半 代赭石 二钱 春砂仁 八分 全当归 二钱 广郁金 一钱半 玫瑰花 八朵 旋覆花 二钱 酒白芍 二钱 川桂枝 一钱 紫石英 三钱 炙甘草 八分
潘 忧思伤脾,木侵中土,冲气上逆,时常噫嗳怕寒,前服和中降逆,其症悉平。今见关脉沉迟,中焦气血虚寒可知,故有腹痛背胀,经来迟少等情,若非温补,更无别法。
西潞党 三钱 全当归 三钱 川桂枝 一钱半 川椒肉 一钱,半炒 炙叙芪 三钱 酒白芍 三钱 炙甘草 一钱 淡吴萸 一钱半 淡附片 一钱半 春砂仁 八分 玫瑰花 八朵 姜 三片 枣 三枚
叶 胃乃阳土,受盛水谷,脾乃阴土,运化精微,现因饥饱劳倦,虽属伤脾,但胃气无碍,饮食如常,故能食而不能运。所虑者中土受戕,未免肝木侮之,每见厥气上逆,噫嗳不止,或呕吐原物酸水,将来恐成反胃噎膈之症,主以足太阴少阴治之。
怀山药 四钱 大蒸地 六钱 淡附片 一钱 老生姜 一钱半 白茯苓 三钱 山萸肉 三钱 油瑶桂 一钱 大红枣 五枚 西潞党 三钱 水法夏 一钱半 旋覆花 三钱 代赭石 三钱 炙甘草 一钱
屠 痘后中气不和,厥阳上逆,每饭之后,胸膈痞胀,噫嗳不止。拟用平胃散合代赭汤加味治之。
南京术 钱半 紫绍朴 一钱 代赭石 三钱 北沙参 三钱 广陈皮 一钱 炙甘草 八分 旋覆花 三钱 水法夏 钱半 淡吴萸 八分 生姜 三片 大黑枣 三枚
薛 怕寒发热,腹痛吐泻,此系外感风寒,内伤湿食。前经发表调中渗湿,已觉见效,但土金衰弱,肝木横强,水气随之上凌,每从小腹发动,致呃逆咳嗽,呕吐酸水。脉象右弦滑,左浮大,舌苔白滑中见微黄。拟以和中降逆兼化湿法。
佛手柑 钱半 代赭石 三钱 苦杏仁 钱半 淡吴萸 八分 水法夏 钱半 旋覆花 三钱 扁金钗 钱半 紫沉香 八分 炒小茴 钱半 炒青皮 钱半 炙甘草 八分 生姜 三片
薛 怕寒发热,腹痛吐泻,此系外感风寒,内伤湿食。前经发表调中渗湿,已觉见效,但土金衰弱,肝木横强,水气随其上凌,每从小腹发动,以致呃逆咳嗽,呕吐酸水。脉象右弦滑,左浮大,舌苔白滑,中见微黄。拟以和中降逆,兼化湿法。
佛手柑 钱半 代赭石 三钱 苦杏仁 钱半 杭青皮 八分,炒 旋覆花 三钱,包煎 水法夏 钱半 北沙参 钱半 西小茴 八分,炒 淡吴萸 六分 紫沉香 六分,研冲 扁金钗 钱半 炙甘草 六分 老生姜 三片 大黑枣 三枚
李 老妇素患白带,下元不足,每致冲阳上逆,噫嗳不止,拟以温补镇逆法。
白茯苓 二钱 炒处术 三钱 东洋参 钱半 紫石英 三钱 川桂枝 钱半 炙甘草 一钱 代赭石 三钱 淡吴萸 钱半 川椒肉 钱半,炒 旋覆花 三钱,包煎 酒白芍 三钱 姜 三片 枣 三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