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型大学助力乡村振兴:以浦城县水稻产业为例
- 蔡保松主编
- 1467字
- 2021-03-31 22:34:48
序
浦城是全国著名的丹桂之乡,有着1800多年的建县史,自古以来,就是驰名的水稻生产基地。民俗曰:“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浦城大米因其口感香甜、粒粒熔香深受大众的喜爱。习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多次亲临浦城,并深入种粮大户家视察,鼓励发展水稻产业。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提高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思考:自然与人文资源条件良好,以农业为主的产粮大县如何搞好乡村振兴?从2016年开始,我县经过激烈的讨论、广泛的调研,在广大专家学者的帮助下,形成了以浦城县水稻产业为突破口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共识,通过调结构、提质量、建渠道、促品牌等工作,积极探索我县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乡村振兴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又包括治理体系创新和生态文明进步,是一个全面振兴的综合概念。其中,极为关键的是产业。产业发展靠什么?科技。拭目如今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没有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产业,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是非常困窘甚至难以为继的。科学技术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可以说,科技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因此,我们首先引入了上海交通大学作为我们的科技支撑。道理很简单,科技的核心和高地是人才,而像上海交通大学这样的名校,是专家学者云集、人才荟萃并且站在世界现代科技前沿的地方。有了这样的名校作为科技支撑,浦城就有了更多发展的底气,有了坚强的后盾。此书的出版,就是一个可喜的先声——浦城水稻产业已经进入专家、学者的研究视野,在广大顶尖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其发展成果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实现乡村振兴这一伟大目标,根本在党,关键在人才。人们常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支部看支书。”实现乡村振兴,除了要选优配强一批支部“领头羊”外,还要培养一批乡村振兴的建设人才和科技带头人。在这方面,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的优势,特别是依托上海交通大学这样的名校,逐步培养县域各类农业创新发展人才,形成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雄厚的人才队伍,也是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我们对上海交通大学寄予厚望,希望培养出一批技术过硬、扎根基层、奉献浦城的优秀人才队伍。
此外,科技大市场是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个县域发展模式。我们通过建立一个平台,发现、总结、宣传、推广乡村振兴实践中涌现出的典型经验,通过典型示范、典型引导,带动县域科技发展,同时也在推广大学科技和科技特派员人才培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创新举办“乡村振兴大讲堂”、高峰论坛、基层干部讲习班、研讨班等各种活动,扎扎实实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成效显著,也很有意义。接下来,我们还将持续推进科技大市场的建设,我有三点希望同大家共勉:一是希望能站在政治的高度,引领一批很有时代意义的典型案例和切合实际的做法,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浦城经验”“浦城做法”;二是希望能发挥科技大市场的平台链接作用,引导更多的科技成果在浦城落地转化,衍生出更多的大项目与好项目在浦城落地落实;三是希望能组织专家、学者、媒体认真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并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宣传作用和引导作用,以点带面,把乡村振兴不断引向深入,使之收到更好的实效。总之,衷心希望科技大市场认真总结成功经验,进一步发现和推广好乡村振兴实践中的新办法、新经验、新举措,为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值《研究型大学助力乡村振兴——以浦城县水稻产业为例》一书出版之际,谈些个人感想,姑且作为序言,谨致谢意并祝贺!
浦城县委书记
2019年4月19日
于浦城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