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心灵活动的社会性
- 洞察人性(阿德勒心理学经典)
-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 3412字
- 2019-08-06 09:31:08
某人与其伙伴存在何种关系,能作为我们把握此人的思想的依据。以下两点是影响人们之间关系的决定元素:第一点是宇宙的自然属性,人们之间的关系在该元素的作用下,更易发生改变;第二点是社会、国家政治、传统之类的固定制度与风俗,要把握人的心灵活动,厘清社会关系是必要前提。
第一节 绝对真理
人类心灵总要面对并解决种种问题,这必然会对其活动路径发挥决定性作用,因此人类的心灵活动绝不会是自由、盲目的。心灵只有兼顾社会生活规律,才能解决该问题。因此社会生活一定会影响个人,个人却基本无法影响社会生活,或影响范围非常有限。但当前的社会生活状态复杂且极易改变,要将其判定为恒久不变的最终状态,依旧不可行。社会生活必然会作用于人类,所有人都跟社会生活存在复杂的关联,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基本无法彻底看穿某个人心中隐藏的秘密,对其心灵有透彻的了解。
只有一种方法能走出这种困局:将社会生活规律视为世界上仅有的绝对真理,相信对人类能力、制度受限引发的种种问题,坚定不移地加以解决,就能逐渐拉近跟绝对真理的距离。
另外,马克思、恩格斯做过细致阐释的社会物质层面的问题,也相当值得留意。两人提出,“唯心且与逻辑相符的上层建筑(也就是人们的思想、行为)是由经济基础(也就是人们的基本生存资料)决定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提出的“人类社会生活规律”与“绝对真理”,跟他们的上述看法其实是统一的。但我们以过去的历史经验和对个体生命的深层次研究(我们的“个体心理学”)为依据,发现个人通常会迫于一种经济压力,做出目光短浅的错误反应,而事先并未考虑清楚。此人有很大概率会在尝试摆脱这种经济压力时,因之前犯了一个错误,之后便不断重复犯错,导致局势更加难以挽回。在极力接近社会生活规律期间,我们犯这种错误的次数一定数都数不清。
第二节 社会生活必不可少
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受社会生活固有规则的束缚,譬如不能逃避气候规则(如人们一定要在天气变冷时,为防寒保暖建造房屋等),同样也不能。一般说来,社会生活规则都会以种种制度、风俗的形式展现出来。由始至终,这些制度、风俗都在暗中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发挥作用,加以约束。例如宗教信徒中有种不必言明的默契,即将公共习惯用语神圣化。人类生活先由宇宙自然的影响决定,之后还要受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种种相沿成习的社会规范约束。总之,人类之间所有的关系都取决于社会需求,即人的个人生活在其社会生活之后。人类文明史上所有生活形态都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之上,能够完全摆脱人类生活而独立生存的个人从未出现过。由于动物世界广泛存在一项基本法规,因此要理解这点并不困难。这项法规便是:任何物种只要其个体保护自己的能力不足,就一定会过群居生活,借助集体增强自身力量。人类能拥有深受社会生活影响的心灵这种关键的工具,以抵挡残酷的外部环境,恰好就是基于群居的本能。
很久以前,达尔文便留意到,柔弱的动物绝不会过独居生活。没有足够强壮的身体支持自己过独居生活的人类,毋庸置疑也是柔弱的物种。人在自然中这样微不足道,以至于为弥补身体柔弱的不足,以便能在地球上继续生活,不得不手工制造种种工具。在原始丛林中,一个人什么先进的工具都没有,独自生活,会有何种经历,可以想象一下。他在这时的生存能力必然在其他一切动物之下,其他动物的速度与力量,食肉动物锋利的牙齿、灵敏的听觉与视觉,他统统不具备,但这些却是在大自然中存活不可或缺的条件。所以为确保自身生存,人要用到大批装备。全面、强大的保障,对其身体、人格、生活方式来说,都必不可少。
唯有在非常优越的环境中,人类才能生存,至于原因,大家应该都清楚了。刚好是人类的社会生活能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优越的环境。要将个人变成集体的组成部分,要让人类不断繁衍生息,必须要有劳动分工与合作,因此可判定人类绝不能缺少社会生活。劳动分工从实质上说代表着文明与发展,能让人类制造种种工具,用于进攻、防守,满足人类所有的需求。人类在掌握劳动分工的技巧后,才能学会自我保护。试想生孩子多么辛苦,照顾其健康成长,又多么耗费精力。对孩子的悉心照顾,必须要在劳动分工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进行。人类的身体如此柔弱,婴儿时期更是如此,却忍受了那么多的疾病与不足,你若能想象一下,就应该能明白,人类有多需要照料、保护和社会生活。总之,最能保障人类繁衍生息的就是社会。
第三节 安全和适应
人类从自然角度看不过是种低等生物,这是综合上述内容得出的结论。自卑感与不安全感时刻徘徊在人类的意识中,人类受这二者刺激,随时都在思考怎样找到一种更有利的方法与技巧,能让自己更好地适应自然,怎样找到一种环境,能消除威胁自己生命的因素,或将其降至最低水平。如此一来,就产生了心灵,用以提升适应力和安全感。有多种方法都能提升适应力,比如在身上安装防御武器,包括坚硬的角,锋利的爪子、牙齿,等等。但此举极易导致人性发展停顿,让人难以摆脱一半是人一半是野兽的原始状态。唯有心灵能在这种条件下切实解决问题,弥补人类身体不够强壮的不足。人类能拥有预测、预防的能力,人类心灵能变成现在这种能思考、感受、行动的机体,全都源自人类心底一直在激荡的欠缺感。以欲望或意愿的倾向为例,欠缺感会让人萌生一种想做什么的意愿,想弥补欠缺或想得到尽善尽美的适应感。想做什么便表示对这种意愿有了感觉、向往,并将其付诸实践。因此所有主动的行为都源自欠缺感,都以达成满足、安宁、完美为目标。
在人类的适应过程中,社会发挥着决定作用,在这种前提下,社会生活状况便成了心灵从最初就应顾及的一点。心灵所有能力的发展,都相当于以社会生活规律为基础。社会生活规律是普遍适用的(这样才能算是规律),既然如此,要预测人类心灵的发展趋势,只需要把社会生活规律的前因后果明确化即可,对此不必存有任何质疑。
明白、通顺的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另外一种重要工具。语言可算是一项奇迹,由人类创造出来,把人类跟其他动物区分开。语言也是普遍适用的,因为其很明显源自社会生活需求,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唯有在社会生活中,语言才具备存在的依据。语言是由社会生活造就的,能为社会成员建立关联,因此语言对远离人群、独自生活的人完全没有必要。在有些人身上,这点相当显著。生活中,这些人或是因私人原因想要逃避一切跟社会的关联,或是被外部环境逼迫,总之跟其他人的交往少之又少(乃至完全没有)。在语言表达上,这些人会有某种不足或障碍,且极不擅长学习外语。由此可知,语言的形成与延续必须借助跟其他人的不断联络、沟通,才能实现。
语言在人类心灵发展中意义非凡。作为逻辑思维的基础,语言是人们产生概念、了解不同价值观的区别的必要工具。概念产生必将涉及全体人类社会,绝非个人私事,即人们的思想感情必须是普遍适用的,才能为人理解。例如在对美的认识、理解、感受等方面,人们已经有了一种共同的认知或已经确立了一项基本审美原则,所以才会在看见美的东西时心生快乐。由此可知,跟理智、智慧、逻辑、伦理、美学类似,思维与概念也以人类社会生活为源头,并在不希望人类文明分崩离析的社会成员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关联。
第四节 社会感
法律、图腾与禁忌、信仰、教育等所有能保障人类生存的规则,都一定要被社会生活约束,跟社会生活规则相符,这便是我们总结上述内容大致得出的结论。我们曾借助宗教的范例,对这点展开过讨论,结论同样是跟社会生活相适应是心灵最关键的任务,不管站在个人还是组织的立场上看,都是如此。究其本质,人们一般谈到的公正、正直和人们眼中价值最高的人类性格,都属于人类社会需要的品性。社会生活的各种要求,相当于人类心灵的塑造者和所有心灵活动的指导者。责任感、忠诚、坦诚、喜爱真理之类的美德,只因都跟普遍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原则相符,才得以产生并延续至今。这说明必须要站在社会立场上,才能对一种性格的优劣做出判断,因为个人性格要被人留意到,一定要先证明其具备普遍意义,在这一点上,其跟一切科学、政治、艺术成就没有区别。这就相当于以个人的社会价值大小作为标准评价此人。我们往往会用理想化形象作为标准,为具体的个人做出评价。这种理想化形象要能借助对整个社会都有帮助的方法,解决个人的种种难题,还要能将个人社会感提升到某种高度。福特·缪勒以“根据社会规则掌控人生的人”来形容这种人。我们会在随后的探讨中,不断加深对以下真理的认知:要让自己符合标准,必须要在自己跟其他人之间努力建立合作关系,且必须努力掌握人类社会成员应掌握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