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凝土工艺学实验
- 侯伟 李坦平 吴锦杨
- 1278字
- 2020-08-28 12:54:06
2.9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
2.9.1 试验目的
①掌握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及原理。
②熟悉胶砂流动度测定的意义及应用范围。
2.9.2 试验依据
本试验参考标准为《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 2419—2005)。实验室环境要求室温应控制在(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
跳桌主要由铸铁机架和跳动部分组成(图2-13)。跳动部分主要由圆盘桌面和推杆组成,圆盘桌面为布氏硬度不低于200HB的铸钢,直径为(300±1)mm,边缘厚约5mm。其上表面应光滑平整,并镀硬铬。表面粗糙度Ra在0.8~1.6μm之间。桌面中心有直径为125mm的刻圆,用以确定锥形试模的位置。跳桌落距为(10±0.2)mm,转动轴转速为60r/min,其转动机构能保证胶砂流动度测定仪在(25±1)s内完成25次跳动。
图2-13 跳桌结构示意图
1—机架;2—接近开关;3—电机;4—凸轮; 5—滑轮;6—推杆;7—圆盘桌面; 8—捣棒;9—模套;10—截锥圆模
2.9.3 试验设备及耗材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简称跳桌)、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试模[由截锥圆模和模套组成,金属材料制成,内表面加工光滑。圆模尺寸为:高度(60±0.5)mm;上口内径(70±0.5)mm;下口内径(100±0.5)mm;下口外径120mm;模壁厚大于5mm]、捣棒[金属材料制成,直径为(20±0.5)mm,长度约200mm,捣棒底面与侧面成直角,其下部光滑,上部手柄滚花]、卡尺(量程不小于300mm,分度值不大于0.5mm)、小刀(刀口平直,长度大于80mm)、天平(量程不小于1000g,分度值不大于1g)、水泥、中级标准砂(规格0.5~1.0mm)、自来水。
2.9.4 试验步骤
①若跳桌在24h内未使用,应先空跳一个周期,即25次。
②胶砂制备按本书中“2.8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试验”有关规定进行。其配比见表2-3。
表2-3 水泥胶砂流动度配比
③在制备胶砂的同时,用湿布擦拭跳桌台面、试模内壁、捣棒以及与胶砂接触的用具,将试模放在跳桌台面中央并用湿布覆盖。
④将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试模,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度约2/3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5次(见图2-14),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的1/2位置。装胶砂和捣压时,用手扶稳试模,不得使其移动。
图2-14 第一层捣压位置示意图
⑤随后,装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20mm,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再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0次(见图2-15)。捣压后胶砂应略高于试模,第二层捣实不超过已捣实底层表面。
图2-15 第二层捣压位置示意图
⑥捣压完毕,取下模套,将小刀倾斜,从中间向边缘分两次以近水平的角度抹去高出截锥圆模的胶砂,并擦去落在桌面上的胶砂。
⑦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立刻开动跳桌,以1次/s的频率,在(25±1)s内完成25次跳动。
⑧胶砂流动度试验,从胶砂加水开始到测量扩散直径结束,应在6min内完成。
2.9.5 数据处理
跳动完毕,用卡尺测量胶砂底面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直径。按式(2-17)计算平均值,该平均值即为该用水量条件下的水泥胶砂流动度。
(2-17)
式中 L——水泥胶砂流动度,mm;精确至1mm;
L1——第一次测量直径,mm;精确至1mm;
L2——第二次测量直径,mm;精确至1mm。
2.9.6 思考题
①水泥胶砂流动度检测应注意哪些事项?
②水泥胶砂流动度测量有何工程指导意义?
③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时为什么要用小刀在垂直方向各划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