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化学事故现场处置的一般程序

一、化学事故处置人员要求

1.化学事故救援难度大、要求高,参与化学事故应急处置的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具有中专以上(含中专)文化程度。

②身体健康,无恐高、癫痫、四肢残疾等影响本岗位正常工作的病症。

③从事承压设备化学事故救援应具备3年以上(含3年)相关工作经验。

2.参与化学事故应急处置的人员应具有处置化学事故的能力,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技术培训主要包括:

①危险化学品理论学习。

②化学灾害事故现场救援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学习。

③抢险救援技术学习。

④抢险装备器材的训练。

二、现场处置准备工作

根据现场处置工作的性质,应注意在四个方面做好抢险救援的准备工作:安全防护、现场组织指挥、灾情了解和抢险救援实施方面。

(一)安全防护

到场救援车辆停靠在安全位置,即停靠在泄漏现场的上风或侧风方向。选择水源、部署阵地和实施抢险展开的部位,要优先考虑上风和侧风方向。进入现场危险区,必须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如佩戴空气呼吸器、穿着防毒衣或防化服等。

(二)现场组织指挥

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对现场救援工作实施统一的组织指挥,积极协调民防、医疗、行业专业救援队、公安、军队的抢险救援行动。

(三)灾情了解

及时寻找和询问知情人员,了解现场中毒受害人员数量、所处部位,泄漏物质的种类、泄漏的部位和泄漏时间,周围单位、居民、供电和火源情况等。

及时展开现场侦检工作,确定泄漏物种类、现场毒物的浓度分布和已扩散的范围,查明泄漏的准确部位、泄漏开口的形式及大小、现场可用的控制泄漏源的其他措施等。

(四)抢险救援实施准备

①现场警戒组。设置警戒区域,如设立隔离带,严格控制人员、车辆的进出,并逐一登记。

②人员抢救组。搜寻救助中毒受害人员,使中毒受害人员及时脱离危险区域,进行必要的现场急救,对中毒人员进行登记和标记,送交医疗急救。

③堵漏排险组。根据泄漏情况,采取措施,及时堵住泄漏。

④掩护疏散组。实施抢险处置的掩护工作,如设置水幕,阻截和稀释现场毒气的浓度,改变其扩散方向;出水枪控制和消灭火势;出泡沫覆盖现场泄漏的液滩;出喷雾水掩护现场堵漏操作等。

⑤设立洗消点(站)。及时消除余毒,如对中毒受害人员、处置人员、现场地面、物体、现场使用的器材装备等染毒体进行洗消和检测。

三、化学事故现场处置程序

化学事故现场处置程序是反映救援过程运作规律的相对固定的基本阶段和步骤。在化学事故救援过程中,处置任务因具体目的、内容、方法和要求的不同,呈现出明显的阶段和步骤性。公安消防部队作为化学事故处置的专业力量,参考GA/T 970—2011《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行动要则》《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和《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行动规程》的有关规定,其现场处置一般程序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初期管控

①第一到场力量在上风或侧上风方向安全区域集结,尽可能在远离且可见危险源的位置停靠车辆,并根据不同事故类型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建立指挥部。具体如表1-1所示。

图1-1 泄漏或扩散类型

②派出侦检组开展外部侦察,划定初始警戒距离和人员疏散距离,设置安全员控制警戒区出入口。初始警戒距离可参照表1-1中集结停车距离。

表1-1 车辆集结距离和处置安全距离  

③根据初期侦察情况,划定事故现场人员疏散距离,并将危险区域的人员疏散至上风向安全区域。其中小规模泄漏或扩散,人员疏散距离为800m;大规模泄漏,人员疏散距离为1000m。确定人员疏散距离时,可参照图1-1确定泄漏或扩散类型。

④在初始警戒区外的上风方向搭建简易洗消站,并在救援力量到场后15min内搭建完成。对疏散人员和救援人员进行紧急洗消。

初期管控示意图如图1-2所示。

图1-2 初期管控示意图

(二)侦检和辨识危险源

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采用编码标识、标志识别和仪器侦检等方法,确定危险源性质、范围、危害程度及被困人员数量和位置,划定重危区、中危区、轻危区和安全控制区域。

1.侦检的内容

在化学事故侦检过程中,主要查明灾情、环境和伤员等信息:

①向驾驶员、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询问或索要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CSDS),掌握危险化学品名称、制造商、理化性质、数量、处置措施等信息。

②若无法直接得知危险化学品信息,应通过识别各类标签标识(事故车体、箱体、罐体、瓶体等的形状、标签、颜色等),查阅对照相关规范获取。

③通过实地观察、仪器检测等方法,掌握危险化学品泄漏(燃烧)的部位、形态、浓度、范围及人员被困等情况。

④查明事故周边的环境信息(道路水源、地形地物、电源、火源、领近单位等)。

此外,若可以,则迅速查明:运输公司、货物的名称;大概的运输数量、储量发货单、运输单、安全技术说明书;储存容器的备用罐、储存区是否在建筑内部。

若可以,及时寻求救援协助:询问厂家技术人员、危险化学品处置专家;拨打危险化学品标签、安全技术说明书上的厂家应急电话;拨打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响应24h专线(0532-83889090、0532-83889191)。

2.辨识危险源

通过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应对事故类型和标签标识进行识别。

①事故类别识别。这里主要是区分事故是固定源事故还是移动源事故;是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事故还是存储的容器、储罐等发生事故;是小量容器发生事故还是大型或散装容器发生事故;是泄漏事故还是火灾爆炸等事故形式。

②标签标识识别。若危险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可以查看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警示标志、危险化学品储存集装箱标识、包装物和容器产品的标签、工业气瓶标识以及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标识。

③仪器侦检。侦检小组使用各种侦检器材识别泄漏介质的种类、浓度及分布情况,并采用不同的标志区分不同的区域边界。

(三)灾情评估

根据现场实时侦检数据,全面分析灾情信息、环境信息、伤员信息,结合类似处置案例,进行事故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评估,确定火灾或应急救援的等级,评估行动方案安全。其中灾情信息、环境信息和伤员信息可参考表1-2~表1-4。

表1-2 化学事故灾情信息记录表  

表1-3 化学事故环境信息记录表  

表1-4 化学事故伤员信息记录表  

(四)等级防护

处置人员根据危险源性质和控制区域划分,确定防护等级,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搭建全面洗消站,分别设置人员和车辆器材洗消站。

(五)信息管理

统一指挥,及时掌握作业区域内部和外部信息,实时跟进救援进度,协调社会联动力量,发布灾情信息。

1.信息管控

现场指挥部应强化信息管控,及时收发和更新内、外部各类信息(灾情动态、作战指令、社会舆情等),实时跟进救援进度,协调社会联动力量,不受外界媒体、群众等因素干扰。

2.信息报告

现场指挥部应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向总指挥部和上级消防部门报告事故信息。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产能等基本情况。

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③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

④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

⑤已经采取的措施、处置效果和下一步处置建议。

⑥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六)现场处置

根据灾情评估结果,结合现场泄漏、燃烧、爆炸等不同情况,科学运用紧急停车、稀释防爆、关阀堵漏、冷却控制、堵截蔓延、倒料转输、切断外排、化学中和、泡沫覆盖、浸泡水解、放空点燃、洗消监护等方法进行处置。

不同物质的处置方法可以详细查阅《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速查手册》(2009版)。

(七)全面洗消

根据危险源性质正确选用洗消药剂,对作业区域内的人员、车辆、器材进行全面洗消,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污染场地洗消。

(八)移交现场

全面、细致检查清理现场,并视情况留有必要力量实施监护和配合后续处置,向事故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移交现场。撤离现场时,应清点人员和装备,整理装备。归队后,迅速补充油料、器材和灭火剂,迅速恢复战备状态,并向上级消防部门报告。

四、几类常见化学事故的处置要点

(一)运输过程中危险化学品泄漏

①现场人员迅速采取防护措施,立即封锁交通并发出危险化学品泄漏警报。

②迅速向相关部门报告、报警,阻止无关人员向事故区域集结。

③为减少伤害,可由已采取防护措施的押运人员对泄漏危险化学品使用汽车篷布、塑料布或泥土进行覆盖隔离,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和后续力量到场后处置。

④后续处置按照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的要求进行。

(二)库存和车间危险化学品泄漏

①迅速采取正确的防护和控制措施,并立即撤离至有毒现场的上风或侧上风区域。

②迅速报警并在泄漏区域发出危险化学品泄漏警报。

③查明危险化学品的泄漏点和扩散情况,必要时疏散下风方向的人员并进行警戒。

④组织现场救护,抢救现场中毒人员,并视情况送医院治疗。

⑤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泄漏危险化学品的容器或生产设备进行堵漏、洗消等,并视情况对污染区域实施洗消。

⑥组织对现场人员和救援设备进行消毒和卫生处理。

(三)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

①迅速采取正确且有效的防护措施,立即发出危险化学品火灾警报。

②迅速报警,请求消防力量前往处置。

③危险化学品火灾禁止非专业消防人员扑救,但应主动向专业消防人员介绍燃烧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性能和毒性,确保扑救时的针对性。

④危险化学品火灾扑灭后应按照专业消防人员的指导意见对现场进行清理。

⑤现场洗消及后续处理按照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的要求进行。

(四)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

①现场人员应迅速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危险化学品对人员产生新的伤害。

②迅速报警,同时尽可能采取紧急隔离措施,防止危险化学品二次爆炸。

③组织搞好个人防护并向上风和侧风方向撤离,通知下风方向人员做好防护并向侧风方向转移。

④应组织专业人员对事故区域进行标识和安全警戒,抢救中毒和受伤人员。

⑤在下风区域设置监测哨,由专业人员使用专业检测仪器进行监测。

⑥后续处置按照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的要求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