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卦第十三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 语译-同人卦象征在郊外与人聚首,亨通顺利。有利于涉越江河巨流。有利于君子守正持固。
◎ 和解
1. 杜甫《徒步归行》:“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2. 陈刚中《绝句》:“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3. 惠特曼:“世界上没有陌生人,只有还未认识的朋友。”
惠特曼(1819—1892)
世界上没有陌生人,
只有还未认识的朋友。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 语译-《彖传》说:同人卦的卦象,是柔顺的六二阴爻居于适当中正的位置,并与刚健的上卦乾呼应,所以说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同人的卦辞说:“在郊外与人聚首,亨通顺利。有利于涉越江河巨流”,是因为上卦乾的刚健前进。禀性文明而又强健,行为持中正直而又互相应和,这是君子遵循的正道。也只有君子才能通达天下人的意志,使之都成为志同道合的人。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 语译-《象传》说:天与火相互亲和,象征着去聚合志同道合的人。君子当效法此种品德,按人类事物的种类辨别异同。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 语译-初九,刚出门就能聚合志同道合的人,没有灾祸。
《象传》说“刚出门就能聚合志同道合的人”,又有谁会有灾祸呢?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 语译-六二,只在宗族内部聚合志同道合的人,是褊狭的。
《象传》说“在宗族内部聚合志同道合的人”,这样做是褊狭的,会导致憾惜。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 语译-九三,在草莽中埋伏兵戎,登上高处观察形势,这般谨慎,恐怕多年也不敢出兵作战。
《象传》说“在草莽中埋伏兵戎”,说明敌人过分强大。“多年也不敢出兵作战”,是因为采取了安稳的方针。
◎ 和解
1. 有人说,“伏戎于莽”指的是盟津之会,武王见翦灭商王朝的时机还不成熟,就罢兵而还。《史记·周本纪》:“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津……遂兴师。师尚父号曰:‘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还师归。”
2. 三岁不兴。据《史记·周本纪》记载,盟津之会发生在武王九年,牧野之战发生于武王十二年二月,两者之间刚好相隔三年时间。
3.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防御·防御会战》:“防御者因为利用地形进行了隐蔽埋伏,使进攻者蹑手蹑脚,甚至畏缩不前,而防御者却可以借此进行多次成功的小规模攻击。”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 语译-九四,登上城墙,敌人未将其全城攻占,吉祥。
《象传》说“登上城墙”,使敌方不能发动全面攻击。由此获得的吉祥,是由于在很难做到的情况下仍能重返正道的缘故。
◎ 和解
雪莱《西风颂》:“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1792—1822)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
哦,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 语译-九五,聚合起来的人们,起先号啕大哭,后来欣喜欢笑,因为大军克敌会师,志趣相合的人聚集起来。
《象传》说:聚合起来的人们,起先号啕大哭,是因为心中有正义感。大军克敌会师,是说九五战胜九三、九四之后,便可与六二回师。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 语译-上九,聚众于郊外,不会有悔恨。
《象传》说“聚众于郊外”,表明其与人聚合而志向没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