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印度佛寺

印度寺院建筑艺术源远流长,其产生、发展、兴盛与佛教的兴衰紧密相关。印度佛教美术史历经古代期(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世纪)、贵霜期(1世纪至5世纪)、笈多期(4世纪至7世纪)以及密教期(7世纪至12世纪)。在漫长的历史中,印度寺院建筑艺术根植于古印度,此后随着佛教的流布而传播四方。

一、古代期

最初的佛教信徒崇信苦修,比丘们居无定所,随遇而安,丛林树下、山腰洞穴,皆可藏身修行。当时的建筑形制较为简单,多由木材与竹组合而成,屋顶以草编物覆盖。之后开始出现木造、砖造以及石造的建筑,这一时期的石造建筑,是由一部分石材与砖、木共同构成的。佛经记载,佛陀游说于王舍城时,曾欣然接受摩揭陀国王频婆娑罗提供的竹林精舍,用作比丘们的栖身之所,竹林精舍是自佛教创始以来比丘们接受的第一座寺院。

随着佛教影响的日渐扩大,国王、贵族、富商等上层人士皆与释迦牟尼广泛联络,成为僧伽的有力支持者,他们为比丘们赞助的定居修行的场所也骤然增多,精舍、支提、花园等建筑逐渐成为僧伽的活动中心。史书记载,为释迦建造的黄金寺(祇园精舍),“共有二栋之宫殿。其一,广二丈五尺余,周围约四丈;其二,广一丈五尺,周围二丈余。屋顶是用黄金之板覆盖,板厚八分许,其他内外装饰,尽用黄金造成云云。”[2]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可见一斑(图2-1-1)。由于古代期的印度佛教建筑为木质结构,地基由砖或石砌而成,已不复存在。但这种以塔为中心的寺院形式被石窟寺继承,通过对早期石窟寺的研究可以为这一时期的寺院建筑形制提供多方面的依据。

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至其死后一两百年,称为原始佛教时期。相传佛涅槃后,众弟子便取得佛舍利,建塔供奉,以塔为中心的僧院形式由此开始。

印度佛教寺院建筑,按形制大体可分为精舍与支提两种。精舍是印度最为普遍的佛教建筑,用于供比丘们起居生活,中央多为方形大厅,四周为小室与其相通;支提则为典型的宗教礼拜场所,安放舍利塔以供僧众膜拜。

孔雀王朝(前322~前185)第三位君主阿育王在统一了印度之后开始皈依佛教,并将佛教建筑发扬光大。这一时期的佛教建筑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从风格上看,这一时期的佛教建筑在吸收希腊建筑艺术的基础上,完善了其基本形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面貌。与较早期砖木结构的寺院不同,阿育王兴起了开山造窟之风。这一时期的石造建筑,尚留有木造构架的痕迹,如典型的石栏建筑,在左右两根石柱之上,配置数条横梁,这显然是由原始的木栏演变而来。

阿育王时代的另一个重要成果是佛教基本建筑窣堵波、支提和精舍等的基本形制得到了初步确立和完善。塔即窣堵波,指埋藏圣者遗骨或遗物“舍利”的纪念性坟冢,后逐渐成为象征性礼拜对象。支提,泛指礼拜场所,佛教建筑特指安置象征性窣堵波的塔庙、祠堂或佛殿,后指穿凿岩壁而成的石窟,僧伽在这里举行忏悔之会,类似于讲堂,或罗马时代的裁判所、埃及的石窟坟冢。精舍(毗诃罗),原指休闲安居的园林,佛教建筑特指出家僧人居住的建筑场所。

阿育王死后,孔雀王朝分崩离析,印度再度陷入分裂。之后,佛教在统治达112年的巽伽王朝中失去了来自于政治上的庇护,但其建筑艺术依然熠熠生辉。巽伽时代的巴尔胡特窣堵波多采用木雕手法,可见最早的建筑都由木雕完成,包括现已无存的佛教寺院建筑。

二、贵霜期

公元1~3世纪,大月氏人建立了贵霜王朝。贵霜王朝以白沙瓦为中心,控制了广大的中亚地区和印度西北部。其国王迦腻色迦在位时,大力提倡佛教,使得佛教影响进一步扩大,佛教寺院建筑艺术开始形成明显的地方特色。概括地说,以犍陀罗为中心建立起具有希腊、罗马风格的古代艺术形式,被称为犍陀罗艺术。秣菟罗位于西北印度与中印度之间,它是贵霜王朝势力范围内的一个小都市。这一地区流行印度本土风格的秣菟罗雕刻艺术,与犍陀罗艺术共同成为北方印度的艺术代表。

迦腻色迦王信仰佛教,他在印度西北地区建造了无数伽蓝与佛塔。由于本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东西方文化艺术传统交流区和碰撞地,因此这些佛教建筑融合了印度传统与希腊文化的双重因素,形成了“希腊印度式”的建筑式样。事实上,人们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印度寺院建筑除希腊文化因素外,还融合了罗马、安息、波斯等文化元素。这一时期的寺院建筑式样以犍陀罗为中心,影响遍及今天的印度西北部与阿富汗东部。公元前后,犍陀罗式寺院建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经朝鲜而入日本,成为东亚各国常见的一种建筑式样。

关于佛陀造像最早出现于何时何地,至今仍为学术界争论的话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到了公元前后,佛陀造像以浮雕装饰形式出现于佛教寺院建筑当中,成为一种重要的装饰艺术。同时,北方犍陀罗和南方秣菟罗所呈现的迥异风格,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并向异域传播。

img

图2-1-1 祇园布施

三、笈多期与密教期

公元4~6世纪,笈多王朝统一了印度中部及西北部。笈多王朝虽然信奉婆罗门教,但对佛教的发展也采取支持的态度,从而使印度佛教艺术迎来了又一个高峰时代。笈多艺术根植于秣菟罗艺术的基础之上,同时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结合犍陀罗艺术之精髓,细腻含蓄、饱含激情,同时又富于装饰性,营造出宁静、内敛和安逸的艺术氛围。

这一时期,佛教建筑艺术焕发出夕阳般绚烂的风采。自古以来,印度佛教寺院的形式就以佛塔为中心,建有塔庙和僧院,石窟寺院皆模仿木质寺院结构。笈多时代,印度的寺院建筑多以窣堵波为中心,包括传统的佛堂和僧院。佛堂的形制与早期遗留下来的支提窟相似,平面呈马蹄形,其内供奉的窣堵波和佛教造像共同成为信徒礼拜的偶像。

这一时期窣堵波的形制发生些许变化,基座上修小方台,方台上建覆钵形塔身,明显受到犍陀罗建筑艺术的影响。此外,本期在众多佛教圣地出现了体量高大的佛塔,它们或单独出现,或以塔为中心建造寺院。前期供僧人居住的僧院开始发生变化,规模扩大,先前的中厅扩展成为较大的院落,同时整个建筑皆以此院落为中心。

至密教期印度寺院建筑趋于衰落,11世纪开始,伊斯兰教势力侵入印度,兴起了否定佛教的思潮,佛教寺院建筑受到严重破坏,至12世纪印度佛教美术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