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宋书》的研究
对《宋书》的研究,在两宋已经开始,其成果反映在当时的一些笔记作品中,例如,叶适《习学记言》、王应麟《困学纪闻》、洪迈《容斋随笔》等。到了清代,乾嘉考据学派用力甚多,取得的成就也很显著,代表人物有王鸣盛、赵翼、钱大昕等。此外,成孺《宋书州郡志校勘记》、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及《越缦堂读书笔记·史类》等也反映了作者的研究成果。1949年以前发表有数篇研究专文,如孙虨《宋书考论》,(《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9卷1—4号)孙鼎宜《宋书考论序》,(《国光杂志》16期)钱宝琮《百衲本宋书律志校勘记》,(《文澜学报》2卷1期)柳定生《沈约与宋书》,(《史地杂志》1卷2期)李菊田《宋书纂修始末考》,(《说文月刊》3卷8期)罗振玉《补宋书宗室世系表》,(《亚洲学术杂志》2—3期)姚薇元《宋书索虏传南齐书魏虏传北人姓名考证》,(《清华学报》8卷2期)杨守敬补、谭其骧复校《宋州郡志校勘记校补》。(《禹贡》6卷7期)1949年以后的研究不太突出,除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用力甚深、成果颇丰外,对《宋书》的研究仅散见于一些史学史著作中,专文很少。
《十七史商榷》,清人王鸣盛撰。本书对包括《宋书》在内的《十七史》,用考经的方法考证历史,校勘文字,补正讹漏,考证诠释典章制度,提出自己的见解。作者在书前《序》中自言,对所考的正史,以善本再三雠校,“又搜罗偏霸杂史、稗官野乘、山经地志、谱牒簿录,以暨诸子百家、小说笔记、诗文别集、释、老异教,旁及钟鼎尊彝之款识、山林冢墓祠庙碑碣断阙之文,尽取以供佐证”,取材相当广泛,考证亦甚见功力。它采用笔记体裁,逐条罗列所考内容,每条字数多少不等,多者数千,少者数字。本书共一百卷,卷五三至六四为《南史合宋齐梁陈书》,考证南朝五史。其中有关《宋书》的条目,如“沈约《宋书》”、“宋文帝君臣”、“后废帝杀孝武帝子”等,共二百条左右。
《廿二史劄记》,清人赵翼撰。本书是作者对包括《宋书》在内的二十二部正史的读书札记。它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一样,采用乾嘉考据学派的方法,基本上以正史证正史,通过比较和综合分析,评论人物、事件、现象,提炼出许多比较精到而简明扼要的专题,浅显易懂,读之可以明了历史梗概,便于入门;而初学者也可以从中学到从繁多史料中归纳问题的初步方法。全书三十六卷,其中卷九至一二为“宋齐梁陈书并南史”,涉及《宋书》的条目,如“《宋书》多徐爰旧本”、“《宋书》书晋宋革易之际”、“《宋书》书宋齐革易之际”、“《宋书》本纪书法”、“《宋》、《齐》书带叙法”、“《宋书》纪魏事多误”、“《宋书》、《南史》俱无沈田子沈林子传”、“宋世闺门无礼”、“宋子孙屠戮之惨”等,都是作者潜心读书的心得,每为后人所引用。
《廿二史考异》,清人钱大昕撰。作者阅读《史记》、《汉书》以来包括《宋书》在内的二十二部正史,深感“文字烦多,义例纷纠,舆地则今昔异名,侨置殊所,职官则沿革迭代,冗要逐时,欲其条理贯中,了如指掌,良非易事”。(参见本书《序》)遂将校勘研究所得,写成专条,编次整理成书。其中有两卷专论《宋书》:卷二三考证《宋书》的《本纪》、《志》,计九十余条;卷二四考证《宋书》的《列传》,计七十余条。作者博采众书,辨析原文或后人续补文字之误,考释当时制度、地理、官制、习语。中华书局标点本《宋书》采用了其不少成果。
《宋书考论》,孙虨撰,其子孙鼎宜整理编次,分四卷连续刊于1935年出版的《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9卷第1—4号上。作者依据金陵书局重刊汲古阁本《宋书》,博采殿本、《晋书》、《南史》、《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建康实录》、《资治通鉴》、《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书,并参考清代乾嘉考据派的众多成果,互相佐证,对《宋书》逐卷依次分条列立,考订脱漏衍讹,训释音义,尤精于地理、官制。总计一千六百余条,用力甚深。中华书局标点本《宋书》多采其说。
《廿五史论纲》,徐浩撰。本书写成于1945年,上海书店1989年据世界书局1947年版影印。全书分绪论、本论、结论三篇,论述《二十五史》概况。作者《自序》称,本书乃是“就廿五史,依其体例,排比整理,参校异同,本其书法,论其得失”。本书在评论史才优劣、辨析史法异同方面,与前面所介绍的王鸣盛、赵翼、钱大昕等史学著作有相似之处,不过在叙述方法、编写体例上又有不同。在《本论》第六章中,分三部分专论《宋书》。第一部分论述沈约以及《宋书》的成书经过;第二部分评述《宋书》本纪、志、列传三大内容的撰写方法,以及后人对本书如《志》、《表》的增补情况;第三部分根据后人论《宋书》叙事失检、芜词太多、繁简失当、编订草率等几方面进行评论,认为《宋书》虽难免有草率失检之处,但搜罗赅博,《志》括前代,是其长处。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撰。这是一部关于魏晋南北朝十二正史读书札记,作者广征博引,考证、释疑,涉及正史中的史实、制度、名物、语言等方面,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宋书》以下,前人都没有笺注过,而今天为它们全面作注也缺乏足够的材料。这部札记的目的,是想就自己理解所及,对史料作点类似注解的工作,以供认真读这些史书的同志们参考。札记中考订较多,也有些议论。”其中的《宋书》札记有近七十条,篇幅约占全书的四分之一。有的条目,实际上就是专题研究,如“南北朝时口粮数”、“州郡志诸问题”、“百官志诸问题”、“刘义庆传之‘世路艰难’与‘不复跨马’”、“婚姻不计行辈”、“乐舞杂伎”、“晚度北人”、“刘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之变化”等。其他如名物、语言等方面的考订也十分精练独到。翻阅、研究《宋书》,该书不可不读。
《〈宋书·礼志〉札记》,周一良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该文以札记的形式,对《宋书·礼志》中所涉及的某些用语、仪制等,分列七条,即:“奈何奈何”、“太子冠礼”、“纳后六礼版文”、“皇太子纳妃叙宴”、“晋诸王来朝之制”、“庆冬使”、“戴邈表文”。作者征引不同材料,或考证文字讹漏,或诠释词语含义,或揭示所反映的历史本质。原文载于1991年出版的《邓之诚学术纪念文集》,后收入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