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说略
高敏 著 高凯 整理
一、《三国志》的作者及其生平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生于蜀国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233),死于西晋惠帝元康七年(297),享年六十五岁。《晋书》卷八二及常璩《华阳国志》卷一一均有传。陈寿的父亲做过马谡的参军,马谡因于诸葛亮首次北伐时失守街亭被诛,寿父也因此受到惩处。陈寿本人少年时代就很好学,师从当时颇负盛名的史学家谯周,擅长文学和史学。由于他为人正派,不愿意在当时作威作福的宦官黄皓面前吹吹拍拍,以致长期遭人歧视,得不到重用。蜀国被曹魏灭亡后,仍然有人中伤他。直到西晋取代曹魏政权后,司空张华发现他的才学,地方官才举荐他为孝廉,朝廷任用他为佐著作郎。后又出补平阳侯相(《晋书》卷八二《陈寿传》作“出补阳平令”,但《三国志》卷三五《诸葛亮传》载陈寿于西晋武帝泰始十年《上诸葛亮集表》时作“平阳侯国相”)。在这段时期内,他并未因受到歧视、打击而自暴自弃,相反,他发愤读书和著作,撰写了《益部耆旧传》十篇,又编辑了《蜀相诸葛亮集》,上奏于西晋武帝后,他的史学才能获得承认。于是,官府正式任命他为专门修撰史书的著作郎,负责修撰魏、蜀、吴三国的史书《三国志》。后来,他虽然也担任过一些官职,但始终未能摆脱别人对他的嫉妒和陷害,官运不佳。但是,正因为如此,却成全了他的史学与文学业绩。正如他的老师谯周所说:“卿必以才学成名,当被损折,亦非不幸也。宜深慎之。”(《晋书·陈寿传》)意即你陈寿只能靠自己的才学成名,在成长的道路上受到挫折,并不是坏事,你必慎重对待,切不可气馁。谯周可谓看透了官场的险恶和从事学术事业的艰难,同时也证明陈寿没有辜负他老师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