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后汉书》阅读与利用的方法
《后汉书》无疑是研究东汉史的最主要的参考书。该书体大思精,内容丰富,仔细阅读,东汉史的发展脉络可以基本把握。这就是所谓的“入门易”。但是若想深入研究问题,单凭《后汉书》就显得有些单薄,尚须扩大阅读范围来加以解决。
首先,在通读《后汉书》之前,可先读《资治通鉴》的东汉部分,或先读袁宏《后汉纪》,在看编年史的过程中,对东汉历史有一个简要的认识。然后再读范书全书时,就会在宏观认识的基础上把握其精髓,吸取有益的营养。
《后汉书》与《汉书》、《三国志》都有记事上的重叠与交叉,所以有关两汉之际的记述就应与《汉书·王莽传》等相关传目的内容加以比较,而汉末丧乱时期的史事,也应与《三国志》同一时期的记载相印证。而整体上更应与袁宏《后汉纪》作比勘,从异同中发掘线索,以求获得更加可靠的结论。
正由于《后汉书》具有“集美”的特点,所以不少人往往忽略对《东观汉记》和八家《后汉书》佚文的重视。殊不知范晔蒐罗虽称完备,但百密仍有一疏,确有不少方面有待这些佚文来补正。清人中最早辑佚诸家《后汉书》佚文的是姚之骃,他在《后汉书补佚》一书中说道:“(凡范书缺者)可以传一朝之文献,其同者且可以参其是非,校其优绌,于史学庶乎其小补也。”今以《续汉书》为例,以证姚氏所言之不虚。
《续汉书》是众家书中较早对安、顺以下史事进行补缺的东汉史籍,所以长期以来较受学者重视。如《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用《续汉书》佚文最多,达二十二条。其中《蜀志·张翼传》注引彪书《张纲传》竟长达千字左右。范书《张纲传》的内容,大体未超出其范围。
又《太平御览》卷九一所引安、顺以前诸帝纪,以《东观汉记》为主;安、顺二帝纪则《东观汉记》与《续汉书》并重;而少帝、北乡侯事及卷九二灵、献二帝纪,均以彪书为主。彪书以后诸书包括范书东汉后期史事,均以《续汉书》为依据,其草创之功不可没。
又《东观汉记》关于后妃的记述,至安思阎后即告结束,其内容与范书《皇后纪》上卷一致。而真正毕其役的则是司马彪,所以《太平御览》卷一三七后妃部分,以《续汉书》所载为主,范书《皇后纪》下卷的史料未能超出《续汉书》的记述范围,司马彪的整理之功也不可没。
更值得注意的是,《续汉书》佚文中有不少史实可以订补范书的错误与不足。如范书载灵帝熹平二年(173)命唐珍为司空,熹平六年(177)命孟郁为太尉,光和元年(178)命张颢为太尉,皆如流水账,视与一般任命同。但《续汉书》却明确指出唐珍是中常侍唐衡之弟,孟郁是中常侍孟贲之弟,张颢则是中常侍张奉之弟。三名宦者亲属相继任三公,正是建宁二年(169)二次党锢以后,宦官得势,专横朝政的产物。这一东汉历史中仅见记载的现象,对了解汉末官僚、士大夫与宦官的斗争是有益的。如果没有司马彪《续汉书》,此重要史实几遭湮没。
其余如灼然作为一个选举名目,惟见《续汉书·陈寔传》。光武帝刘秀早年曾被关到“南鸣市狱,市吏以一笥饭与之”,(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也不见于范书。又如《续汉书》说李固之子李基、李兹听到其父死讯,即弃官返回家乡汉中,随即被捕,死于狱中。证之以《华阳国志》和袁宏《后汉纪》,可知范书所言收于郾城而死狱中是错误的。由于类似事例数量不少,所以李贤注《后汉书》时,引用了不少众家《后汉书》的不同记述。如引薛莹《后汉纪》二条,谢沈《后汉书》十一条,张璠《后汉纪》三十四条,袁山松《后汉书》四十三条,华峤《汉后书》四十三条,而引谢承《后汉书》有八十六条,《续汉书》竟高达一百四十九条。可见诸家《后汉书》仍有不可忽视的利用价值,特别是华峤、谢承、司马彪的著述应发挥其更大作用。
在对《后汉书》进行专题研究的同时,应注意吸收清人的考据成果,这主要分两部分,即清人的考订成果和清人的补志与补表,它们都能让我们少走弯路,更简捷地靠近问题的核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详见后)。
在整理研究《后汉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固守旧学的方法,应扩大视野,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其他文献资料和文物考古资料。尤其文物考古资料是我们取得重大突破的必由之路。
汉代存世文献屈指可数,除了史籍之外,经子集各部书还有一批可资利用的资料,可与《后汉书》相参证。如经济类的《四民月令》,是了解东汉庄园经济的重要史料;官制礼仪类的《汉官》、《汉官解诂》、《汉旧仪》、《汉官仪》、《汉官典职仪式选用》、《汉仪》等,都是研究汉代主要是东汉官制的最原始和系统的记述,可弥补《续汉志·百官志》的不足;而《独断》则是研究汉代礼制仪式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书。此外,如《新论》、《论衡》、《白虎通义》、《风俗通义》、《潜夫论》、《政论》、《昌言》、《申鉴》和《古微书》,都可与《后汉书》相关思想家传略相印证,以增广见闻,深化认识。其余诸如《三辅决录》、《三辅黄图》等地理书,《太平经》、《牟子理惑论》等宗教典籍,《东汉会要》等会要书,《灵宪》、《浑天仪》、《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等自然科学类图书,《文选》、《古谣谚》、《全后汉文》等集部书,《说文解字》、《释名》等字辞之书,都应包括在研究视野之内。
考古资料主要以简牍与碑刻、陶文与玺印为主。简牍中突出的是居延汉简和武威医简;碑刻中东汉碑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隶释》、《隶续》、《金石萃编》、《八琼室金石补正》所录内容丰富,而且较为可靠。陶文中《关中秦汉陶录》、《续陶录》较为突出,而玺印、封泥当推《齐鲁封泥集存》、《十钟山房印举》、《汉印文字征》诸书,可资利用。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新的文物资料不断出土,随时注重考古发掘的信息,必将对《后汉书》研究起到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