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甘受畏葸之罪

国藩甘受葸之罪的原因是在湘军还没有准备好之前,多次拒绝咸丰帝的命令。

第一次咸丰帝六百里加紧谕令:“……着曾国藩遵照前旨,赶紧督带兵勇船炮,驶赴下游会剿,以为武昌策应。所需军饷等项,着骆秉章即设法供支,以资接济,毋稍延误。”

一般人接到如此紧急的谕令,应该大多会立即起行,但国藩并不是平凡的大多数。

国藩此次拒不出兵有以下理由。

一是没有水军:“现在两湖地方,无一舟可为战舰,无一卒习于水师。”即使出兵援鄂,援赴下游,太平军从水路逃跑,我从陆追,难与之战。所以现在只能能炮船建好,在驶赴下游。”婉拒了咸丰帝。

咸丰见到此奏折也知事实却是如此,便朱批:“所虑俱是。汝能斟的缓急,甚属可嘉。”

过了些时日安徽军情紧急,咸丰帝在催国藩出师。

先是夸赞国藩“乡望素孚,人皆乐为效用。”

夸赞之后命国藩:“挑选练勇,雇觅船只,顺流东下,与江忠源水陆夹击太平军。”

并恐国藩不动,说“前段时间湖北军情紧急,命你带兵,驰出洞庭湖,迎头截剿太平军,你以武昌危机暂解,表示在衡州赶办战、添置炮位、教练水师等原暂缓援鄂。时间过这么久,应该有头绪。现在安徽逆匪连陷桐城、舒城,逼近庐郡情势危急。希望带所部陆军六千支援安徽……。

最后说国藩“忠减素著,兼有胆识,肤所素知,谅必能统筹全局,不负委任也。”

但国藩此时软硬不吃,据不从命。

国藩也表示一番誓死效忠之言:如“臣子竭诚效命之秋,敢不捐麇顶踵,急图报称于万一?

但现在因:“炮船未好,不敢草率出兵。”

解释尚不能出兵理由。

其一:“此前试造船数只,因为工匠第一次做生疏,做的船较小:“不足以压长江之浪,不足以胜巨炮之震。”

其二:“新造之舟,百物未备,虽日夜赶办,亦难遽就。”(船上油未干,入水既虞其重涩,捻灰未固,放炮又患其酥松,必须一月以外,乃可下河。”

其三:“船少声势太孤,恐贼船未遇,我军之心先怯。”

其四:火炮不足“购买的洋炮未到。

其五:不出动陆军,是因为“水陆两军合之则两相夹击,分之则各难自立。”

最后国藩表示“事势所在,关系甚重,不敢草草出兵,必须万事具备乃可成行。

被两次婉拒咸丰帝生气的骂国藩:“现在安省待援甚急,若必偏执己见,则大觉迟缓。朕知汝尚能激发天良,故特命汝赴援,以济燃眉。今观汝奏,直以数省军务一身克当,试问汝之才力,能乎?否胡?平时漫自矜诩,以为无出已之右者,及至临事,果能尽符其言甚好,若稍涉张皇,岂不贻笑于天下?着设法赶紧赴援,能早一步即得一步之益。汝能自担重任,迥非畏蔥者比。言既出诸汝口,必须尽如所言,办与朕看。”钦此。

但国藩固执的第三次拒绝了咸丰,即使他很生气,仍不为外事所动。

国藩再次上奏表示“自己才疏学浅,惟有愚诚不避死。至于将来成败利钝,一无可恃。如果皇上非要速见成效,国藩表示自己惶悚无地。”

并坚定的表示:“与其将来毫无功绩,受大言欺君之罪,不如此时据实陈明,受畏慈不前之罪。”

最后国藩使出苦肉计表示:“不能在籍终制,贻讥于土林;又复以大言偾事,贻笑于天下。”如果皇帝能怜其进退两难,不求速效,那么国藩将自当弹竭血诚。

此次不能去的理由。

其一:仍是炮船未备好,备好最短尚需三月之期。

其二:现在舟师东下,必须克复黄州,攻破巴河,扫清数百里江面贼船乃克达于皖境。此则万难之事,微臣实无把握。万一黄州、巴河之贼亦如扬州、镇江之坚守抗拒,则臣之到皖无期。

其三:现在大局,宜堵截江面,攻散贼船,以保武昌为主。

因为武昌是必争之地。保住武昌,则能扼金陵之上游,能固刑、襄之门户,通两广、四川之饷道。若武昌不保,则恐成割据之势。

其四:臣所练之勇,现在郴、桂则办土匪,不能速行撒回。

其五:军响不足。

咸丰帝三次被拒绝,内心五味杂陈,有些理解又有些无可奈何,只好朱批:“知道了。成败利钝固不可逆睹,然汝之心可质天日,非独朕知。若甘受畏葸之罪,殊属非是。”钦此。

国藩在次编练水军期间为水师编了首“水师得胜歌”。

三军听我苦口说,教你水战真秘诀。

第一船上要洁净,全仗神灵保性命。

早晚烧香扫灰尘,敬奉江神与火神

第二湾船要稀松,时时防火又防风。

打仗也要去得稀,切莫拥挤吃大亏。

第三军器要整齐,船板莫沾半点泥。

牛皮圈子挂桨柱,打湿水絮封药箱。

第四军中要肃静,大喊大叫须严禁。

半夜惊营莫急躁,探听贼情莫乱报。

第五打仗不要慌,老手心中有主张。

若是好汉打得进,越近贼船越有劲。

第六水师要演操,兼习长矛并短刀。

荡桨要快舵要稳,不慌不忙听号令。

第七不可抢贼赃,怕他来杀回马枪。

又怕暗中藏火药,未曾得财先受伤。

第八水师莫上岸,止许一人当买办。

其余个个要守船,不可半步走河沿

入条句句值千金,你们牢牢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