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情况是母子关系近,与爸爸关系疏远。
第二种情况是父子关系近,与妈妈关系疏远。
第三种情况是父母关系近,与孩子关系疏远(这种情况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的家庭中出现较多:由于孩子出现问题行为,难管教,父母结成联盟面对孩子的问题)。
家庭既然作为一个整体,不健康的家庭关系模式对家庭中所有人都将产生不良影响。对于孩子而言,家庭关系模式会深刻地影响到孩子将来成年后的婚恋关系。1—3岁阶段如果孩子与爸爸相处时间少,家庭关系会变成第一种情况:母子关系近,与爸爸疏远。这种家庭关系模式,对于女孩而言,对其将来寻找配偶以及组建自己的家庭会产生不利影响;对于男孩而言,对其自信、力量感、方向感的建立的不利影响较大(本书下篇“父母教育”的“父性教育”中将详细阐述)。
说完了1—3岁阶段对孩子过度自由的影响,再谈谈这个阶段训练孩子完全遵从社会标准的影响。
这个阶段,孩子有着天性的“身体探索”,如果父母为了教养的方便,或是担心孩子受伤而极力限制孩子的各种活动,孩子很可能变得顺从,不敢表达,缺乏勇气。他将来的人生也许能够安安分分过完,却很难有所成就。孩子能够行走后,他本来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带着新奇不断探索,父母对孩子的限制就像给孩子筑了一道围墙。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限制较多,这道围墙的半径可能只有1米,那孩子的心理世界就在1米的围墙内;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限制少一些,这道围墙的半径可能是10米,孩子的心理世界也就扩展为10米。我们面临的现实世界是一样的,但每个人的心理世界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心理世界越大,表现在生活中就是我们越敢于探索和尝试。这一阶段的发展主题是“意志”,孩子建立适度的“意志”,在内心建立起能够按自己想法行事的信心,性格中会形成积极向上的一面,对其一生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幼儿期的教育需要父母有一种“智慧的忍耐”,既要允许孩子探索、发展自己,又要有适度的约束和限制。
依恋教育
有一种横跨婴儿期和幼儿期,对人一生的人际交往,特别是在婚恋的亲密关系中影响重大的因素,我们称之为“依恋关系”!依恋关系主要是3岁前与母亲(或抚养者)的关系,我把它放在幼儿期来介绍。
“依恋”指的是个体对特定他人持久而强烈的情感联结。依恋关系主要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矛盾型三种类型。童年早期形成的依恋关系,会在成年后的恋爱和婚姻这种亲密关系中重复,也就是说,成年后我们与爱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实际上是早期我们与母亲(或抚养者)的互动关系的重复!
1.安全型依恋
孩子与母亲建立了较稳定的关系,孩子的需要能得到母亲及时的回应、照顾和满足,孩子与母亲之间有着良好的互动。安全型依恋类型的人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容易信任和依赖爱人,容易建立稳定的感情与和谐的婚姻关系。
2.回避型依恋
孩子可能接受了来自母亲过多的干扰,例如,孩子想睡觉时,母亲却不停地和孩子说话,逗弄孩子。孩子因此形成回避母亲,避免过多的干扰!回避型依恋类型的人成年后,一般的人际交往正常无碍,在恋爱初期也能像一般恋人那样发展,但一旦恋爱关系发展到深入阶段,感情就会出现问题,会通过各种问题来回避感情的进一步深入,最后导致分手!如此反复,在一段段恋情中不断重复,总是到了感情深入发展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导致分手!很多人可能会以要求高、性格不好等原因来解释这种现象,但实际上是因为回避型依恋关系在爱情这种亲密关系中无意识的重复,与恋人的亲密关系互动激活了幼年与母亲的互动方式,导致回避的互动方式再一次在恋爱中重复!区别在于以前是回避母亲,现在是回避恋人,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亲密对象!这也是为什么幼年与母亲互动形成的依恋关系模式会在恋爱中重复!
3.矛盾型依恋
孩子受到的经常是母亲不一致的照顾,母亲对孩子的照顾本身就很矛盾:有时对孩子能够及时回应、照顾,有时对孩子的回应置之不理;有时放任孩子到处探索、玩耍,有时孩子要探索时又限制孩子。这样的养育方式会让孩子形成对母亲既想亲近,同时又很抗拒的依恋关系。有着矛盾型依恋关系的人,成年后进入恋爱关系中,容易出现“忽冷忽热”的情况——对恋人一段时间很亲近,当对方也回应以亲近时,却有可能突然疏远对方,将对方推开!这样的恋爱关系肯定难以持久!一般我们将这归结为性格不好,但了解依恋关系之后,我们便明白:这种“忽冷忽热”性格的人,其实是由于“矛盾型依恋”关系在作祟!
关于依恋关系说了这么多,这与教育孩子有什么关系?婚恋关系影响着人一生的幸福,而婚恋关系质量与童年早期“依恋关系”密不可分!父母如果能培养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自然能为孩子今后的幸福埋下种子!同时,“安全型依恋关系”的人对人有着更大的善意和信任,这对人际交往有着极大的提升作用。良好的人际交往对于孩子的成长及今后成就都能有非常大的助益!培养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父母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母亲自身的依恋类型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依恋类型。比如母亲是回避型依恋,便会避免与孩子的亲密接触,有可能造成孩子的回避型依恋;母亲是矛盾型依恋,对孩子“忽冷忽热”,可能促成孩子形成矛盾型依恋。因此,需要母亲反思、了解自身的依恋类型,如果自己是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就需要多提醒自己,避免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造成孩子的非安全型依恋,尽量学习安全型依恋关系的母亲养育孩子的方式:及时回应孩子!
(2)父母养育方式与孩子天性相一致。孩子本身存在容易养育、难养育等不同。有些孩子从小好动、易哭闹等,对父母的养育是一种耐心的考验,如果父母难以适应孩子的天性,容易失去耐心,可能孩子就会形成“回避型”依恋或“矛盾型”依恋;如果父母能够以较大的耐心养育孩子,孩子仍然可能形成“安全型”依恋。
(3)父母教养方式的一致性。父母对待孩子有着一致的教养方式,能够一致地给予孩子及时的照顾,才更有利于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
学前期(3—5岁)
这一阶段的发展主题是“主动”,对比上一阶段的“身体探索”,主要特征体现为“心理探索”。
“心理探索”,第一个叛逆期来临
这个阶段的孩子语言和思维能力发展特别迅速。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印象最深的可能是孩子变得很难管了。之前还是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到这个年龄阶段就会开始和父母唱反调,会和父母顶嘴了。比如孩子很喜欢吃西瓜,你叫他吃他可能会说“我不要吃”,你放下了,隔一会儿他又自己跑过来吃;你对孩子说不要在沙发上乱蹦乱跳,会摔跤,他反而跳得更起劲;你对孩子说不要在家里大吼大叫,再不听就要打他,结果你象征性地轻轻拍了他,他反而重重地打你……
都说青春期叛逆,但其实早在学前期,就有这样一个“叛逆期”了——3—5岁阶段是人的“第一个叛逆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一个显著的心理发展特点是自我意识增强,有了“我”的概念。如果父母留心这个阶段孩子的说话,便会发现孩子说话更多使用“我”这个词了。
当孩子能学着更准确地从环境中区别出“我是谁”的时候,他们就进入到了“冲动”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只管自己的感觉和体会,不是他们拥有冲动,而是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冲动。
——《青少年的家庭治疗》
“我”的意识的产生,使得孩子会有更多自己的想法,不再是简单地听从父母,从而导致可能与父母产生对抗。前一个阶段,孩子虽然已经发展了部分语言,大脑也得到较大发展,能与环境进行互动,但从心理层面而言,幼儿期阶段的这种互动更多地体现为依从式的互动——如同动物也会有对环境的探索,会有语言的交流——谈不上真正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把这一阶段称之为“身体探索”。举个简单的例子,1—3岁阶段的孩子,看见乌龟想买,父母不打算买,孩子可能会吵闹一阵,但父母提出去游乐园玩,孩子可能高兴地叫着去游乐园玩,便把买乌龟的事忘了,也就是说孩子只是在看见乌龟后产生了买乌龟的想法,并不是真的发自内心想买。但如果是3—5岁这一阶段的孩子说要买乌龟,父母再说去游乐园玩可能就没用了,他可能会吵着非要买乌龟,即使父母离开了,他要么可能会追着父母打闹,要么可能会远远地跟随父母,与父母保持一段距离以表达他的不满。这体现孩子的想法已经是发自内心,有着他个人的情感在里面,而不仅仅由环境引起,因而也不会轻易改变。父母需要去理解这个阶段孩子展现出的“难管”是成长的必然,这时候对待孩子的想法和要求时,不能再简单以哄骗或是命令的方式处理,需要与孩子多进行一些交流和沟通。父母尽量支持孩子发展自己的看法,如果不能实现或同意孩子的想法,通过讲道理进行沟通协商,说明缘由;如果孩子还是无理取闹,可能需要采取一定的批评惩罚。许多次在公共场合看到有小孩吵闹,不听父母话,父母怎么哄,甚至吓唬都没用,父母作势打了孩子几下,孩子竟然对父母拳脚相加,毫无顾忌。这种情况便是平常父母对孩子的约束不足。父母不要指望平常在家宠溺孩子,放任孩子的行为,到了公共场合,当孩子表现出任性和不合时宜的行为,显得缺乏教养时,才希望教育孩子收敛,突然打他就会听话——教育是需要时间培养良好习惯的!而好习惯的养成在于日常始终如一的要求,家人一致的教养。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如果过分,需要采取一定的批评惩罚措施,让孩子知道不能无理取闹,需要遵守环境要求,不能无限制地满足自己要求,才有利于孩子学会遵守社会规则,适应社会。父母对孩子宠溺危害其实不在于宠溺本身,而在于宠溺的教育方式,一味满足孩子要求,让孩子养成任性、只顾自己的性格,会增加孩子社会适应的困难。孩子在溺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会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觉得自己的任何要求得到满足都是天经地义的!因为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一直是这样满足孩子的!可是这种认识只适用于宠溺他的家庭环境,一旦孩子进入家庭以外的社会环境,其他人不可能像家人一样无限制地满足他的要求,孩子必然会碰壁!这种时候孩子不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因为一直以来他都是以这样的方式生活,他只会认为是别人的问题!但在别人看来,孩子任性、自私,这会造成孩子不合群,被别人排斥,孤立于群体之外。父母需要重视宠溺孩子对其成长的不利影响,不要认为孩子还小,满足孩子的要求是小事,孩子长大些就不会有无理要求!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像一张白纸,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的性格习惯很多时候在于父母的培养!孩子需要父母培养,而不是完全任其自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