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论新兴文化与大学生成长

“新”与“旧”“老”相对,在新华字典中“新”字的解释是“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兴”有旺盛、流行、盛行、起来的含义。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变化,因此本章所说新兴文化就是指与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相比所展现出的没有过的新的文化。这种现代新兴文化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文化,它用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了分析、借鉴和批判,以平等为价值观和权利关系,彰显民主和法治,承认并重视人的独立性,体现科学和理性,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在大学生政治认同形成方面的影响

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1),其核心是对政治权力及其运行情况的信任以及对政治系统所倡导的政治价值的信仰,对于维持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任何政治统治的稳固,都必须以民众的认同与支持为基础”(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使国民经济迅速得到了恢复,并且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改变了人民的生活状况,从而让人民群众对新兴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与优越性有了一个直接的体认,增加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信心与认同。

虽然党的领导人在1957年后期面临着大问题,但是1949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的政绩是非常成功的。尽管对中共的一些具体表现有不满情绪,但是政权由于在稳定社会秩序、推动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条件和恢复民族尊严方面的成绩,已得到了广泛的民众支持。(3)

这一时期,新生的国家政权和中国共产党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积极支持,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认同和对党的执政的认同共同构成了人们的政治认同。特别是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青年代表,邱少云、黄继光、雷锋等人物的先进事迹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楷模,广大青年把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与脚踏实地地工作结合起来,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

当前,中国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期,这一时期会出现公众对民主政治的较高期望与现实制度缺失的落差状况,这一状况显而易见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同时,我国的文化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的景象,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我国的传统文化、西方外来文化、社会转型期的新生文化等各种文化相互激荡,这样的多元文化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思想资源,也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但是这样的多元文化也容易削弱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如何使青年学生自觉产生政治认同,是一件十分迫切而又紧要的工作。

1.明确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是一个系统而持续的工程,因此必须明确教育目标才能脚踏实地地贯彻落实。其一是要养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其二是要巩固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认同,增强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主动承担起党在新时期赋予青年的历史任务。其三是要身体力行地解读和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逐步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推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革新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4)

当前,高校仍然必须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领导地位,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要充分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充分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注重在理论阐释方面的说服力、影响力、感召力和渗透力,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优化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环境

大学生既处在社会大环境中,又处在校园的社会小环境中,我们应该从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目标出发,着力优化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环境,使环境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需要。

一方面,要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强调学校的校风、学风对师生精神风貌的引领,使大学生在隐形的环境熏陶中朝着教育目标发展,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净化社会大环境,消除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特别是干扰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突出民主、平等、公正、和谐等民主政治观念对大学生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情感的目的。

二、在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塑造方面的影响

大学生是青年中具有较高知识素养的特殊群体,是未来社会的潜在管理者和建设者。大学生们学识较高、思想活跃、善于思考、乐于创新,是充满激情和活力的群体之一。但同时,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加之涉世未深,是非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防腐蚀能力相对比较弱,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转型带来的各种压力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趋于现实化,价值取向更偏重于个人的实际利益,这些因素都使得大学生无论在学校学习期间还是步入社会后,在面对一些现实社会的消极影响和阴暗面之时,往往缺乏抵抗力,容易受负面因素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开展价值观教育是必要而且紧迫的。

1.“为人民服务”理念的树立

新中国成立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不同时期,不同行业涌现了无数好榜样。无数革命者、建设者扎根本职,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做了无数件好事;赵梦桃在平凡的纺织工人岗位上创优争先,带动更多的工人积极提高工作效率;焦裕禄是兰考人民难忘的好干部;还有新时期的孔繁森、李素丽、任长霞、郭明义……正是这样的精神,一直激发着人们建设国家的热情。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价值观念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有人认为,“为人民服务”是一句老掉牙的口号,已经过时了,而名利、地位、待遇才是最重要的,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为自己赚钱”的经济,是“为人民币服务”“为领导服务”“为老板服务”的经济。这种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唯利是图的腐朽观点,把人降为金钱和权力的奴隶,严重影响着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心灵,再加上涉及大学生的一些切身利益的影响,如就业难、家庭之间贫富悬殊等现象,导致部分青年大学生思想上现实,行动上功利,性格上玩世不恭,给社会的发展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如果任凭这些腐朽思想泛滥,必将导致人情冷漠、尔虞我诈、物欲横流、道德沦丧。

因此,加强青年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教育,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武装青年大学生成为当务之急。处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影响下,青年人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有利于青年大学生形成时时事事尊重人民、关心人民、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富有爱心、为人民为社会多做贡献的道德情怀,把个人成才与人民利益紧密结合,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有利于青年大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和行为去面对生活、正视人生、善待他人和社会;有助于广大青年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现象,理性地分析社会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以务实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勤奋学习、努力攻关。

要成为国家建设事业的接班人,需要当代大学生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克服金钱至上的腐朽观念,努力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承担历史重任,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同奋斗,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廉政文化的传播和教育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越来越大众化、社会化,良莠不齐的思想文化开始冲击和挑战着我们:一方面,腐败现象侵蚀高校。领导干部涉及经济腐败的案件数量攀升,学术腐败屡被曝光。这些不良现象不仅严重玷污了高校“象牙塔”的形象,更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影响他们未来的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不少高校学子思想困惑,廉政意识、诚信意识淡薄。他们关注并痛恨社会上的腐败之风,同时又对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一些常见的不正之风、不良习气习以为常。不少学生把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当成唯一目标,忽视了对自己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所以从现实情况看,大学生廉政文化素质不高已成为影响大学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主要障碍。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廉政意识。一些大学生崇尚权、钱,认为只要有权,什么事都能办到,只要有钱,什么东西都能买到,有的因此对社会公平性产生怀疑。二是非理性地看待腐败现象。有的大学生将腐败现象看成是体制上的问题,对能否从根本上消除腐败持悲观态度。三是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有的大学生在生活上追求高标准,而在学业、事业上则奉行低标准,有意无意地接受一些腐朽的生活方式,有的甚至持有羡腐、崇腐的畸形价值观。每年都有几百万的大学生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参与各个行业的建设,因此我们不难看出,祖国未来的清廉度很大程度上由大学生的廉政意识决定。大学生高尚的廉政意识和行为会提高整个社会的清廉程度。因此,大力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把培养大学生廉政文化素质纳入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切实解决好大学生廉政文化素质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大学生敬廉崇洁意识,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就显得至关重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兴起的廉政建设卓有成效,培育了风清气正、纯洁朴实的优良作风,其所形成的廉政文化,所倡导的克己奉公、慎独自律、清廉守正、尽职尽责、去奢从俭、淡泊物欲等思想无疑对于大学生成长意义重大。廉政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凝结了丰富的优秀的廉洁思想,符合各个时代社会和民众的需求。它能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净化大学生心灵和社会环境,增强他们抵御错误思想侵蚀的能力,促使大学生向符合社会和民众需要的方向发展。

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文化教育,主要着力点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夯实廉政文化基础,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正确认识社会腐败现象,培养廉洁自律意识,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要以德育作为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全球化的加深使得西方思潮和道德价值观开始涌入,加上国内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某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与高校育人宗旨根本相悖的。必须通过不断加强理想信念的引导和教育,不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廉政文化观,自觉抵制腐败文化的侵蚀。

通过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促进他们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健康发展,使大学生不断提高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引导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腐败现象的本质和危害,坚决抵制腐败思想的诱惑,正确处理金钱与权力的关系,形成诚实守信、正直节俭、崇尚廉洁的核心价值观念,使清廉意识深入内心,使清廉习惯逐渐成为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三、在大学生爱国精神培育方面的影响

爱国主义是一个时代范畴。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创新,其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并增添新的时代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时代课题,爱国主义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时期,中国人民经历了漫长的战争,终于进入了和平时期,终于实现了成立新中国的梦想。因此这一段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得到集中体现,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交织着建设新国家的巨大热情,汇聚成了一股无穷的力量,鼓舞着全国人民。人们经常会用“火红的年代”“热火朝天”来形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爱国热情。虽然时过境迁,但仍有很多人会怀念这段时期。对于当代的大学生而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无疑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

当代大学生从总体上讲,对爱国主义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他们对祖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充满自豪,热爱中华民族,对国家的社会制度表示认同,崇尚和追求真理,具有创新意识。比如,美国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美摩擦不断,特别是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发之后,中国人民特别是各地大学生倍感激愤,通过游行、在网上发帖等形式,强烈谴责美国的霸权主义和野蛮行为。再如钓鱼岛事件发生后,中国大学生的激愤和抗议也表明了大学生的爱国思想和对时事的关注度。从上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正日益增强。

我们也要实事求是地看到,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民族精神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有:一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利益多元化的现实。利益的多元化会使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认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个人利益本位倾向严重,从而消解了爱国主义中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优良品格和民族品格,进而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带来严峻挑战。二是全球化不断加深带来的变化。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的共同利益在增多,于是“无国界世界”“全球主义”“超民族主义”等社会思潮接踵而来,在这些思想影响下,一些大学生认为各地区、国家和民族互相依存、相互依赖,实现了世界大同,所以应当用“地球村”观念取代国家意识,甚至有些大学生错误地认为互联网已打破国家界限,实现了世界资源的共享,国家意识、民族观念已无任何意义,于是对本民族、本国利益关注减弱,原有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受到冲击。

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展现出来的为争取国家富强而英勇奋斗的献身精神、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历史文化的热爱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今天的大学生而言,仍然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召力和神奇的历史穿透力。

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既要立足国情,又要有国际视野,唯有如此,才能在世界发展中走得更远。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捍卫国家利益。这既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也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具有的品格。但是捍卫国家利益要同极端的、狭隘的民族主义相区分,理性爱国才是应取之道。譬如南海局势,这其中包含了错综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大学生比一般民众更熟悉历史与地理,也易于理解当前的国际局势,如果理性地观察与思考,将会发现一些与表面现象并不相符的更为深刻的认识。如果能做到这点,大学生就会吸取以往的一些教训,不会轻易地做出判断与轻率的行动,也不会在现实生活中或在网络上发表不合适、不恰当的言论。二是要加强文化软实力。“这种左右他人意愿的能力和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制度等这些无形力量资源关系紧密。这一方面可以认为是软力量,它与军事和经济实力这类有形力量资源相关的硬性命令式力量形成对照。”(5)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更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安全,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三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弘扬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不仅仅体现在国家遇到大灾大难时爱国热情的唤起,以及爱国英雄和爱国事件的涌现,更多的是在生活中默默为国尽力。比如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全国各界人民开展各种爱国增产、增收活动,用新增加收入的一部分甚至全部支援志愿军。当前,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我们更应该通过日常生活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以及鲁甸地震中,全国各地人民踊跃捐款捐物帮助灾区人民渡过灾难,这就是爱国主义的一种有力体现。

四、在大学生责任意识树立方面的影响

责任是指有胜任能力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应承受的负担以及对自己选择的不良行为所承担的后果。它指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每一个有胜任能力的人都具有责任并且不能回避和摆脱责任。马克思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6)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责任”看作是“善良公民”为国家和人民服务所应具备的本领和才能。

对个体来说,责任意识是以责任感的方式体现,而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它是人必备的素质,是一个人创造精神的动力机制。社会责任感是在特定的社会,每个人在心里感觉到关心他人的道德义务,它是一种道德上的义务。人不能脱离社会独立生存。人的价值体现和幸福体验都必须在社会群体中体现和完成,人只有建立社会责任意识,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他人的幸福人生创造可能,才能实现自己的美好人生。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对自己承担人类社会发展责任所做出的价值判断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键是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稳定与进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应负的责任,也就是将自己的存在与发展同人类社会的进步联系在一起。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国家急需各行各业的人才,大学生作为国家的精英分子,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建设国家、改变新中国一穷二白面貌的责任。

从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向苏联派出了一万多名留学生,向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派出了1000多名留学生,1956年后又决定向与我建交的西方国家和周边国家派遣留学生。

在严格选拔中脱颖而出的21名青年人,于1948年9月2日登上开往苏联的列车,他们作为孕育中的新中国第一批派遣的留学生,人数不多,却像海面上跃起的一朵浪花,从此,中国留学生奔赴世界各地,如大潮奔涌,波涛拍岸,奏响了中国向世界吸收先进文化养分、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中国发展、与世界文明共鸣的交响乐章。……

在莫斯科,退休官员尤里·奇卡罗耶维奇·别列文说,当年的中国留苏学生志向远大,成绩优异,他们对两个国家友好交往的作用,“就像陈年的美酒,愈久愈香”。

单刚和王英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中国公派留苏(俄)学生,他们深入寻访,撰写出版了《岁月无痕——中国留苏群体纪实》,在书序中,当年的留苏学生、前国家地质矿产部部长朱训写道:“当年的留苏学生不论功绩卓著,还是默默耕耘,都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了祖国最瑰丽的建设事业。”(7)

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在接见莫斯科大学的中国留苏学生和实习生的时候讲出了那句鼓舞大学生担当社会责任的名言:“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句话直到今天依然催人奋进。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先进代表和建设国家的生力军,其综合素质状况,特别是社会责任感状况,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正如习近平在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写到的那样: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需要通过很多方面来培养、引导:

其一,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亲身体验和感悟,一是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责任认知。实践使学生贴近社会、贴近自然,获得感性知识和很多有价值的新知识。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深入基层,通过志愿服务、技术服务、公益劳动和集体活动等社会实践,了解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果,注重与他人的和谐相处和集体协作,增强双赢和多赢的意识。在实践中寻找生命价值的真谛,重新审视自己、审视社会,把自己放在正确的位置,这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深层意义和要求。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用真实的感情与人接触,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如中国农村的落后、农民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热点根源,以生活的典型实例为素材,端正思想认识,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使思想升华,使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二是有助于培养大学生高度的责任意识。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团队合作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任何项目的开发和管理,都需要一个和谐、默契的团队。对于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在习惯了独立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后,团队合作意识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社会实践能够加强大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开展各种集体活动,培养大学生的集体、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市场竞争力,使大学生从自为走向自觉,从关注自身走向关注他人、群体,学习、体验共同合作,最终实现成功。三是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担责能力。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建设者、接班人和主力军,肩负着未来经济社会健康有序与和谐发展的重任。只有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人才能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和谐有序、健康发展。大学生具有了正确的责任意识并不意味能自然而然地付诸行动,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将认识与积极的社会情感相结合,才会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并逐渐培养履行责任的能力,使社会责任感体现在行动之中。在参与社会实践的真实情感体验中激发出关注他人、关注社会、承担责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

其二,加强公民教育。世界上许多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高度重视公民教育,把它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性内容加以贯彻落实。公民教育能强化国家认同,树立国家与公民意识。英国社会思想家斯宾塞认为:“良好的社会最终还是要靠它的公民的品质。”公民意识的核心就是责任意识,就是拥有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然后去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可以这样说,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自身的成长成才,而且关系到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完善、法治国家的建立以及对国际社会的积极融入。

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除了前文所述的爱国主义之外,还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集体意识。人类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离不开集体的关心和培养,对大学生进行集体观教育能让大学生懂得他人存在的价值意义、分工合作的必要以及精诚合作的优势所在。国家建设事业以及社会分工的发展需要有文明、有素质、有能力的高科技的人才而不是内心冷漠、自私、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的人。二是主体意识。这里所说的主体意识指的是大学生的权利责任意识,即公民权利和公民责任相统一的主体意识。否则就谈不上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与创新性,更谈不上公民素质。只有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之认识到自身是这个社会的参与者和承载者,必须对社会怀有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必须掌握最基本的参加国家和社会民主活动的实践技能,才能真正使大学生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实现自身的价值。

其三,培养感恩意识。“感恩”在牛津字典里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感恩意识,一方面是要能够体谅父母的辛苦和他人的善意,体会社会的恩惠,增强人情味和社会责任感。懂得自己所享受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都来自他人的创造,明白在成长过程中,有许许多多人为他们付出,自己应该感谢这个世界,感谢父母、老师、同学,感谢爱着他们的亲人和朋友。另一方面,要明白在个人成功的背后是国家、社会、集体、他人坚强的支撑。因此自己对国家,对所在的学校、班级、社团、宿舍等集体都负有相应的责任与义务。感恩就要从身边的亲人做起,通过爱父母、爱家庭,进而推己及人,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不断认清自己肩上的重任,懂得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由此,不难看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兴文化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然,“新兴”并不意味着全然优秀。新兴文化需要在实践中被检验,同样需要经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就总体而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兴文化开辟了中国文化的新时代,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吕元礼.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危机及其克服[J].社会主义研究,1996(3):44.

(2)龙太江,王邦佐.经济增长与合法性的“政绩困局”——兼论中国政治的合法性基础[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70.

(3)[美]麦克法夸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M].费正清,编.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29.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

(5)[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M].何小东,盖玉云,等,译.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2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9.

(7)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焦点:60年留学潮,打开中国通向世界之门,2009,http://202.84.17.54/content/20090731/Articeldi04ban001BB.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