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世会结婚半年之后,有人从镇上回来时,带了一封信给他。
信上说,杭州邮政局让他去当邮务生,月薪三十五元。
而这三十五元的月薪,基本上和他在村小学任教时半年的收入相当。
天下突然掉下这么一个大馅饼,杨世会非常的高兴。
家里人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一个个也喜出望外,一致同意他去当邮务生。
杭州邮政局的这个邮务生的位置,还是杨世会在上中学二年级时去参加考试的。
后来由于迟迟没有回音,他以为自己没有考上,也就不再去想它了。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当初竟然考上了,只不过杭州邮政局没有通知他而已。
而更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几年之后,杭州邮政局居然又想到了他,把他当时考取的这个位置又给了他。
由于当时杭州的邮局掌握在外国人手里,所以邮局对一般的中国顾客都很傲慢。
对于自己内部的职员来讲,邮局也一样没有什么情义可言,半分钱的邮票都要签字,各人职责分明。
大家都小心翼翼地,生怕做错了什么事情而受到惩罚,从而失去了这个铁饭碗。
有一天,有人拿着收集的邮票要杨世会盖邮戳,杨世会于是便接过来,给他盖上了邮戳。
结果,这件事情正好被巡视工作的局长看见了,局长便当场训斥杨世会说,这样做是严重违反邮局的规定的,邮局的职员不能随便给别人盖邮戳。
所以,当第二天有个英国的女人拿着收集来的邮票,要杨世会给她盖邮戳时,鉴于昨天刚被局长训斥过,于是杨世会便拒绝了她。
没想到局长看到这个英国女人之后,便走过来与攀谈,并伸手从外面接过了她的集邮册,叫杨世会给她盖邮戳。
但是杨世会坚持不给她盖这个邮戳。
局长虽然很尴尬,但是也没有办法。
最好他只好自己盖好了邮戳,然后陪着笑脸,送走了那个英国女人。
当那个英国女人走后,局长狠狠地瞪了杨世会一眼,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骂了他一句:“以后别给脸不要脸,不识好歹的东西!”
杨世会反驳道:“不让给人盖邮戳,这个规矩不是你定的吗,我怎么不识好歹了?”
周围的同事都朝他们看过来。
局长看到杨世会居然敢跟他叫板,不禁恼羞成怒,指着杨世会说:“你现在到我的办公室里来一趟!”
杨世会赌气地说:“去就去。”
到了办公室,局长不容杨世会有半点辩解的机会,劈头盖脸地把他给骂了一顿。
杨世会不肯退让,据理力争,说昨天你讲过不能给邮票盖戳的,为什么今天这个外国女人你就给她盖戳。
局长一拍桌子,大声地对他说:
“我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哪有那么多的废话!我招你来,不是让你给我顶嘴的!邮局里那么多人,大家都规规矩矩的,你看谁像你这样多事儿的。”
杨世会不甘示弱地说:“你表面上说一套,实际上又做一套,凭什么让我听你的话?”
局长气得脸红脖子粗地往外一指:“好,既然这样,从明天起,你就不用再听我的话了,起快卷起你的铺盖卷走人!”
杨世会冲动地说:“走人就走人,你不就是一个小小的邮政局局长吗,有什么了不起的,难道离了你我就活不下去了吗?”
就这样,杨世会在邮局只干了三个月,就被开除了。
回到家中,虽然母亲和妻子都觉得失掉了这个工作很可惜,但事已至此,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当时家里的事情,全由他的大哥来担当,所以他也乐得当个闲人。
杨世会在家里无事可做,平时只好到村子外的小溪里钓钓鱼,以此来打发时光。
在家呆了两个月之后,天天就这么去钓鱼,无所事事,杨世会渐渐地觉得有些腻味了。
他觉得自己的一生不能就这么消耗在这种无聊的事情上了,所以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决定要去BJ读书。
这时,他的老婆已经身怀六甲,他的第一个孩子马上就要出生了。
但是,尽管如此,他还是想要去BJ。
可是,家里连他去BJ的路费都拿不出来,更别提让他去BJ去读什么书了。
有一次,他无意中跟一个同村的叔叔吹牛说,他准备去杭州。
这个叔叔一听,马上从口袋里掏出了两块钱,托杨世会给他到杭州去买宓大昌的旱烟。
杨世会很高兴,便借机拿着这两块钱做路费,到了杭州。
到杭州之后,杨世会到自己中学时的一个老同学的家里借了十六元,然后买了两块钱的香烟,寄给了这个叔叔。
经过上海时,他又向这个在上海读大学的同学借了四十元。
就这样,他一路看着地图,坐着火车来到了BJ。
当时,他有两个同学在燕京大学读书,于是他下车后,直奔燕大。
他的这两个同学帮他找了一份工作,在燕大副校长的办公室抄写文件,每天两个小时。
其他的时间,他有时外出,有时就去旁听燕大的课程。
他到燕大后不久,就收到了家里的来信,说是儿子已经出生了。
而儿子出生的那一天,他当时正在坐车赶往BJ的途中。
但是,对于儿子出生的消息,杨世会并没有任何感觉。
在燕大呆了一年之后,杨世会觉得自己在BJ读书无望,继续呆下去,也看不到有什么前途,于是就回家了。
刚踏进家门,妻子易家欣便迫不及待地把怀中的婴儿塞给他,说:“爹爹回来了。”
当时儿子已满周岁,长得虎头虎脑的。
杨世会接过儿子,感觉很不习惯。
他没有一点初为人父的喜悦,只是碍于妻子的面子,勉强接过来抱了一下,然后马上就还给了她。
不用说,易家欣的眼中满满的失落之情,她不明白父子之间的天伦之乐为何到了杨世会这里,会是这么的淡薄。
从BJ回来的第二年,杨世会到南京去找事情做。
但是他什么都不会,又没有什么学历,在南京呆了八天之后,他便失望地离开了。
由于觉得回到家中又是无所事事,再加上儿子的出生,他不想去面对那么乱糟糟的一大家子人,所以从南京回来之后,他没有选择回老家,而是住到了杭州的一个同学家。
这个同学家,就是他去BJ时,曾经向他们家借过路费的那一家。
这个同学名叫崔同谦,是杨世会在杭州读中学时的同学,后来他考上了上海光华大学,最近因病休学在家。
崔同谦的父亲以前是ZJ省的军械局长,于三年前去世。
现在他的家里经营着一家人力车公司,完全靠着崔同谦的母亲负责经营管理。
崔同谦兄弟姐妹共六人,都在学校读书。
崔家除了崔太太以外,还有一个姨太太。
这个姨太太今年才二十三岁,比杨世会和崔同谦只大了一岁。
姨太太生了一个女儿,今年才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