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型摄影与特效场景技术指南
- 梁宇珅编著
- 8982字
- 2020-06-25 22:59:38
第1章 必备常识 模型摄影器材介绍
1.1 为什么要谈模型摄影
1.1.1 真实还是虚幻
过去人们总是喜欢多做事少说话,因为言多容易语失,还是不说为妙。可是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在发声,沉默的人只会被遗忘。这样残酷的逻辑告诉我们,人必须既要会做也要会说。
优秀的模型师既要技术精湛,也要表现力一流。无论调制了什么颜色,使用了什么技法,最终都要通过影像来传达给观赏者。当一盒模型摆在桌面上时,如果只想到买什么耗材用什么技法,即使再努力,充其量只能达到模型代工的水平。如果在对各种技法谙熟于心的同时,还能兼顾模型的考证和创意,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是资深玩家了。在此基础上,如果还能用镜头语言把匠人的构思、模型的技法、欣赏者的感受结合在一起做出完美的作品,那就可以称得上大师了。
1.1.2 做与拍的关系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既说又练才是真把式。”其实说与练,做与拍是一体的。模型做得好才值得好好拍,因为摄影可以放大模型的优点,也可以放大模型的缺点。优秀的模型怎么拍都上镜,有问题的模型则越描越黑。同时,好好拍照才能做出好模型,因为镜头能记录很多肉眼不易觉察到的细节,根据照片效果不断修改,才能推动模型的自我完善。
总之,不要因为不会拍照而限制了自己技术的发挥。做模型之余多了解一些摄影知识,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1.2 如何用手机拍摄模型
本节将讲解如何用手机拍摄模型。
1.2.1 手机拍摄特点
首先来看看手机摄影的短板。
*感光元件小。受到硬件尺寸的限制,手机摄像头内部感光元件尺寸不能做得太大。于是带来了两个问题:首先是像素数量受到限制,使照片放大后清晰度不够(如图1)。目前iPhoneX后置摄像头为1200万像素,安卓旗舰机为2000万像素,而单反旗舰机可以达到3000~5000万像素,二者的差距是巨大的。其次是感光元件单位像素的尺寸很小,抗干扰能力差。弱光环境下拍摄尤为明显,系统会自动拉高感光度(ISO)保证曝光正常,但副作用就是会带来大量噪点。因此手机必须要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进行拍摄,才能充分发挥出其性能。
*算法中庸。手机系统相机对图像的默认算法要兼顾多种使用场景。如果用户希望拍星星、拍月亮、拍小狗都好看,那么系统就会用一个比较中庸的算法处理拍到的所有东西。这套算法虽然不会出错,但也绝对称不上出色,特别是拍模型这种细节丰富的小物件,肯定会显得吃力。解决之道很简单,就是对照片进行后期手工处理。
*有损压缩。用户拍摄的照片都以JPG格式保存在系统相册中,如果用户认为这就是照片原始文件,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这些照片都是被有损压缩过的。以iPhone7手机为例,相册中每张照片文件大小约为3MB左右,而用Lightroom提取的照片原始文件(RAW或DNG格式,数码相机原始数据的公共存储格式)每张大小约为10MB。这之间相差的部分,就是被系统算法有损压缩掉的内容。一般来说这种压缩无伤大雅,还可以节约空间。但是如果需要放大或者后期处理,照片细节损失的问题就格外突出。
被压缩过的照片虽然尺寸没有变化,但是包含的颜色信息变少了。真实世界中从白色到黑色是均匀平滑过渡的,而计算机为了节约计算量,其过渡是有限的,专业图像处理使用的16位图片,从白色到黑色有65536种颜色过渡,人们平时接触的普通8位图片也有256种颜色过渡。而如果压缩得很厉害,损失了太多过渡色,那么颜色变化就会显得不平滑,甚至产生断层,照片质量自然就下降了(如图2~图5)。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使用专业相机应用程序进行拍摄,直接提取RAW或DNG格式的文件。IOS系统中Lightroom、ProCam这些APP都有提取原始照片文件的功能,有些安卓手机的专业相机模式也自带这一功能。
再来看看手机摄影的长处。
*自带广角。手机镜头虽然小,但是可拍摄的范围很广。以iPhone 7为例,其实际焦距4mm,等效焦距28mm。而单反定焦标准镜头焦距为50mm,显然手机拍照的范围比这种镜头还要广一些。这就意味着平时可以用手机在很近的距离拍摄,而不用担心画面无法容纳整个模型。
右侧的图片为iPhone 7拍摄的样张,在同等距离下,装备50mm定焦镜头的全画幅单反画面要小一圈。如果是EOS 80D这种APS-C画幅的单反相机,拍到的画面还要再小一圈。原本可以坐在桌子前轻松记录的画面,换了单反相机可能就得后退几步才能拍全。这是手机自带广角的好处,但同时也意味着手机拍摄细节的能力会差一些,当然也没多少人指望手机照片能无损放大多少倍,关键还是看整体氛围(如图6)。
*方便录像。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由于不方便拍照,所以经常用录像的方法来记录。目前主流旗舰手机都带有4K视频录像功能,其拍摄的视频宽度在4000像素以上。即使手机放置得比较远,4K视频经过剪裁后获得的画面依然会比较清晰。右侧的场景照片就是4K视频的截图,其放大图仍能满足印刷品对精度的要求(如图7、图8)。
1.2.2 手机配件选择
手机配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光学配件,另一种是支架。前者并不是必需的,外接镜头虽然可以改变拍照效果让照片变得有趣,但是广角和微距特效对画质提升没有太多帮助。相比之下,后者则更为重要,因为只有让手机保持稳定,才能延长快门时间、降低感光度,从而保证画面的纯净度。
如果有三脚架,可以使用手机转接头把手机固定在三脚架的云台上。这是最稳定的支撑方式,可以支持延时摄影等操作。缺点是三脚架很占空间,角度和位置自由度也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使用手机支架。注意一定要选择金属摇臂支架,而不是软质支架。后者结构不稳定,碰到就会晃个不停,对拍摄效果影响很大,特别是录制视频的时候(如图9~图12)。
1.2.3 手机摄影心得
接下来讲解如何用手机第三方拍照程序拍摄高质量的图片。根据前文的介绍,手机系统相机拍照后会对照片进行压缩,最终获得比较节约空间的JPG文件。而第三方拍照程序如Lightroom CC可以直接获取原始照片文件,为后期处理提供更大的空间,从而提高画质。
以斐迪南坦克歼击车为例,拍照时使用了PVC背景纸,两盏台灯作为光源左右布置,iPhone7被固定在三脚架上以保证稳定,拍照前务必对镜头表面进行清洁。
①用系统相机拍摄一张作为对照(如图13)。
②打开手机版Lightroom CC,在界面左侧选择DNG格式,在界面右侧选择专业模式(如图14)。
③对准模型,在界面右侧把ISO调到25,对焦后按下快门键(如图15)。
④模友可以通过软件自带的编辑功能对照片进行后期处理,如调整明暗关系、降噪锐化、剪裁画面等。这些操作与计算机版的Lightroom是完全一样的,我会在后面对照片后期处理技巧进行详细讲解。最后通过右上角的按键,把调整好的照片保存到相册即可(如图16)。
⑤还可以把照片保存到系统文件,再通过QQ、iTunes等程序传到计算机端,用Lightroom进行后期处理(如图17~图21)。
最终获得了三张斐迪南坦克歼击车的照片,图22是未经任何修饰的照片的原始文件,图23是手机系统相机拍摄的照片,图24是第三方软件拍摄的图片。后两张图片都进行了手工后期处理,区别是图23被系统压缩过,损失了细节,而图24没有。
经过对比,结论主要有三点:第一,正确的拍照方法是获得好照片的前提;第二,照片后期处理对照片品质的提升非常大;第三,系统相机并没有发挥出手机拍照的全部性能。
1.3 如何用单反相机拍摄模型
1.3.1 选择单反相机机身
网上关于设备的评测文章有很多,这里不讲太晦涩的内容,只是列举一些模型摄影常见的问题。
问题1:使用什么相机拍摄模型?
本书案例中用到了两款相机:
EOS 80D是佳能APS-C画幅的中端相机,由于是2016年推出的产品,其操控性和感光元件比老产品都有一些提升。对于模型摄影来说,2420万像素基本够用。此外它还有一些小功能对棚拍很有帮助,比如翻转屏和触摸屏可以让用户在拍摄一些特殊角度的照片时更加得心应手(如图28)。
5DSR是佳能专门为商业摄影打造的全画幅相机,5060万像素的传感器可以让用户获得宽度为8000像素的图片,不会漏下模型上的任何细节。由于针对棚拍而生,所以5DSR砍掉了旋转屏、闪光灯等配置。而且相对于其他旗舰机,其高感光度时,对噪点的控制欠佳(比EOS 80D还是强很多的),因此拍摄时要保证光源足够亮(如图29)。
问题2:全画幅与APS-C画幅有何区别?
从图30中可以看出,全画幅相机的传感器比APS-C画幅的要大很多,由此带来了三个影响。
首先,更大的传感器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宽广的视角。同样的镜头,放在5DSR这种全画幅相机上拍出的照片,比EOS 80D这种APS-C画幅要大一圈。例如佳能35mm焦距的镜头,放在APS-C画幅相机上需要乘以1.6的转换系数,实际等效焦距为56mm,视角从63°变成了42°。当然视角变窄也不全是坏事,众所周知,镜头中心画质要优于边缘画质。APS-C画幅相机相当于裁掉了最外围的画面,只保留中心画质相对较好的部分(如图31)。
其次,大传感器可以容纳更多像素(如图32、图33)。
最后,如果传感器整体尺寸增大,每个感光单元的尺寸也可以做得更大,相应的其抗干扰能力就会变强。带来的好处就是画面的纯净度更高,高感光度时对噪点的控制能力更好。
1.3.2 选择单反相机镜头
问题1:如何选择镜头的焦距?
焦距会影响视角,上方分析图是各个焦段镜头视角大小的对比。焦距短的镜头视角范围大,焦距长的镜头视角范围小。图34是由35mm镜头拍摄的,在同一位置换用50mm镜头拍摄的图35,视角变小了,瓶子都没有拍全。
焦距还会间接影响照片的透视效果。对比图34和图35后可以发现,焦距长的镜头比焦距短的镜头拍出的物体更大一些。这意味着,若想拍到同样大小的物体,焦距长的镜头需要距离更远一些,然而这会带来新的问题。图36是使用50mm镜头拍摄的,并拉大了距离,使瓶子大小与之前35mm的相同。随着距离的增大,透视效果减弱,图36画面显得比较扁平。而在图34中,拍摄距离很近,受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影响,瓶子透视感非常强烈,甚至在边缘发生了畸变(如图34~图36)。
对于模型摄影来说,焦距过长或过短都不合适。因为50mm焦距拍摄的照片视角更接近人眼所见,通过相机取景器看到的画面最为舒适,所以笔者为5DSR搭载了佳能EF 50mmf/1.8 STM镜头(俗称“小痰盂”),为EOS 80D搭载了EF35mmf/2 IS USM镜头(等效焦距为56mm)。
问题2:定焦镜头还是变焦镜头?
变焦镜头光学结构更复杂,要兼顾各个焦段的成像能力。定焦镜头结构简单,专注于某个固定焦距的成像,画质自然要高一些。一般来说,定焦镜头在锐度、暗角、色彩等方面都要略好于同级别的变焦镜头。而变焦镜头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改变焦距迅速放大或缩小画面,省去了摄影师的跑位。然而在摄影棚中拍摄模型,有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调整相机位置,变焦这个功能其实是有些鸡肋的。因此如果追求画质,还是尽量选用定焦镜头来拍摄模型。
问题3:要不要选择更高级的镜头?
以下是第三方机构DxO列出的最适合佳能5DSR的50mm镜头。每个镜头都有一个综合评分,其中比较重要的参数是锐度。在表中综合评分和锐度最佳的是适马的50mm F1.4镜头,把其他镜头远远甩在了后面。紧随其后的镜头中锐度较好的是佳能EF50mm f/1.8STM(俗称小痰盂),它不但价格亲民,而且体积小巧,是个不错的选择如图37~38。
当然小痰盂也有很多问题,比如暗角。表中Vignetting一项是小痰盂的减分项,它在光圈很大时,照片四周会比中心暗很多。不过平时拍摄模型几乎不会用到这么大的光圈,即使出现暗角问题,也可以通过软件后期矫正,因此这个缺点其实无伤大雅(如图37)。
另一个问题是锐度。在测评中小痰盂的锐度远不如适马,不过这都是在最佳光圈下得到的数据。一般来说,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下镜头的锐度都会受到影响,只有在某个特定光圈下,镜头的性能才能被完全发挥(小痰盂在f/4左右)。从左侧图表可知,光圈为1.8时小痰盂的锐度不如适马(如图38)。光圈为4时,小痰盂的锐度已经逐渐赶上适马了,只是边缘锐度比较差(如图39)。光圈为11时,小痰盂与适马在锐度上已经没有太大差别了(如图40)。而拍摄军模时,笔者经常会使用比f/14还小的光圈,这时适马镜头并不能对画质有多大提升,还不如选择廉价的小痰盂。
虽然小痰盂没有光学防抖,手持拍摄比较吃力,而且镜片是塑料的,对焦也比较慢,但是笔者仍然推荐它作为拍摄模型的主力镜头之一。毕竟对于摄影师来说镜头只是工具,可靠性和适用性才是最重要的。
1.3.3 单反相机拍摄参数设置
下图39对佳能5DSR的参数面板进行了简要分析。建议模友使用手动模式进行拍摄,这样调整的自由度更高。案例中使用的是基于手动模式的自定义模式,它可以自动记录之前的参数,减少重复调整耗费的时间(如图41、图42)。
如果使用三脚架进行拍摄,为了避免按下快门瞬间机身抖动带来的影响,一定要把驱动模式改为延迟2秒拍摄(或者使用B门)。有些镜头自带防抖功能,使用三脚架时要关闭镜头防抖,否则会影响照片锐度(如图43)。
建议拍摄的所有照片都使用RAW格式进行存储,其记录的光线信息更多,可以为后期处理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如图44)。
对于比较重要的参数,笔者会通过样张进行讲解:
①色温与白平衡
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物体的发色情况会有所不同。例如在暖色光源下物体会偏黄,在冷色光源下物体会偏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拍摄时相机会对光的环境进行评测,自动修正物体的颜色。但是相机的算法不一定每次都准确,使用专业的灰卡或色卡可以手动校色,以保证照片色彩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如果没有灰卡,那就只能使用自动白平衡模式将就下了(如图45~图46)。
②快门与曝光
曝光指在摄影过程中进入镜头照射在感光元件上的光量,由光圈、快门、感光度的组合来控制。
曝光=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
当光圈、感光度不变时,快门速度越慢,进光量越多,照片越亮;快门速度越快,进光量越少,照片越暗。在右侧一组样张中,其他参数不变,快门速度由1/2秒提高到1/40秒。进入镜头的光线减少了,照片自然就一张比一张暗(如图50~图54)。
拍摄前虚按快门键,相机可以自动检测曝光是否正确。过曝时曝光补偿状态栏下的光标会在0的右侧,表示需要增加快门速度;欠曝时曝光补偿状态栏下的光标会在0的左侧,表示需要减小快门速度(如图47~图49)。
但曝光时间过长也会带来副作用。在手持拍摄的情况下,如果快门速度过低,照片很容易糊掉。一般来说,不带防抖功能的镜头快门速度应该保证在1/80秒以上,带防抖功能的镜头快门速度可以宽松点,保证在1/60秒以上即可。当然如果有三脚架,快门速度就无所谓了。
③光圈与景深
光圈也会影响进光量。当其他参数不变时,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照片越亮;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照片越暗。以佳能EF50mmf/1.8STM镜头为例,f/1.8为最大光圈,f/22为最小光圈(如图55~图59)。
但是在拍摄模型时,通常不会通过调整光圈值来纠正曝光,因为光圈的大小还对景深(相机对焦点前后相对清晰的成像范围)有很大影响。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虚化能力越强(如图55,主体清晰而四周模糊);光圈越小,景深越深,虚化能力越弱(如图59,主体与四周都比较清晰)。
为了能把整个模型都拍清楚,景深不能太浅,必须使用小光圈进行拍摄(一般为f/14左右)。拍摄时先根据模型确定需要的景深,以此选定光圈大小。之后根据光照情况调整快门速度。若快门速度过低,就必须使用三脚架来保证相机稳定。
④感光度与噪点
感光度又称ISO值,用来衡量底片对光的灵敏程度。当快门和光圈参数不变时,感光度越高,处理器对光线的敏感度越高。虽然进光量没有变化,但是拍出的照片会被人工提亮。在弱光环境下拍摄时,需要的曝光时间很长,因震动而拍糊的概率大大增加。这时提高感光度就可以压缩曝光时间,减少照片糊掉的概率。但是高感光度也带来了副作用,那就是噪点。
观察下面一组样张,感光度分别为100、800、6400。随着感光度的增加,照片里出现了很多噪点和杂色,图60最为明显。在后期处理软件中对画面进行降噪处理,感光度为800的样张画面纯净度已经接近感光度100的样张了,但是仍然损失了一些细节。而感光度为6400的样张中,损失了大量细节和色彩,基本已经没法看了(如图60~图65)。
手持拍摄模型时,为了保证快门速度不过低,可以适当增加感光度(ISO400~800)。不过每增加一档感光度,画质就会相应下降一档。图片小的话影响不大,但是放大观察时,细节会有一定损失。因此有条件,最好还是使用三脚架进行拍摄,并把感光度设为最小值100。另外,不同的相机对噪点的抑制能力不同,有些高档相机即使感光度开得很高,画面依然可以保持相对纯净的状态。
1.3.4 单反相机拍摄常见错误
下面对使用单反相机拍摄模型时的常见错误以及解决策略进行总结。
①抖动问题
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手抖,把模型拍糊了,这会直接导致废片(如图66)。
如果是手持拍摄的情况,因为人手的抖动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只能从压缩曝光时间(提高快门速度)入手。换更亮的光源、适当增大光圈、提高感光度都可以缩短曝光时间。不过一般来说,光圈最大不要超过f/8,否则景深太浅,虚化会过于强烈。感光度最大不要超过800,否则噪点会给画质带来无法挽回的影响。
另外,养成每个角度都多拍几张的习惯,后期再剔除掉欠佳的照片,也可以保证出片率。
使用三脚架时,只要保证模型和机身位置固定就不太容易拍糊。但有时放大照片后,依然会感觉不够好,这可能是由于机身的轻微震动导致的。解决方法有两种,首先是关闭镜头的防抖功能,杜绝镜头内部的抖动(如图67)。其次是使用延迟2秒拍摄模式,防止按下快门瞬间的震动对曝光产生影响(如图68)。
如果以上策略还不能解决问题,那就要检查下三脚架是否稳定了,标准的拍摄效果如图69。
②光圈问题
如果使用大光圈进行拍摄,照片会中心清晰而周围模糊。过强的虚化效果不但损失了大量细节,还使模型看起来像玩具,与真实世界相去甚远(如图70)。
解决方法是使用小光圈。在图71中,光圈缩小到了f/16。画面周围变得更清晰了,虽然远端细节还是有一点模糊,但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不影响整体效果(如图71)。
③焦点问题
下面两组样张看起来没什么区别,但是放大后,战车尾部细节的锐利度差别较大。这主要是对焦点不同导致的,第一张照片焦点靠近车首,致使车尾细节比较模糊。而车尾占据画面比重很大,是最吸引眼球之处。倘若这里拍得不清楚,那么整张照片的品质都会下降(如图72、图73)。特别是与坦克成一定夹角时,焦点不同,对焦平面差别很大。即使使用小光圈,焦点外有些模糊是难以避免的,但是一定要保证画面中的重点内容是清晰的(如图74、图75)。
④距离问题
拍摄距离对景深也有影响。在右侧分析图中,拍摄距离较近时,镜头到战车远端和近端距离的比值,比远距离拍摄时要大,因此近距离拍摄时很难一下把远端和近端细节都拍清晰。解决方法是拉大拍摄距离,之后对画面周围的白边进行裁剪(图76~图78)。
⑤细节问题
手持拍摄构图比较灵活,俯拍细节很方便。但是手持拍摄需要适当增大光圈,以压缩曝光时间,本来景深就浅,加之距离模型较近,很容易出现焦点之外画面过于模糊的问题。此时可以适当拉开距离进行拍摄,后期再对画面进行局部裁剪。这样一张鸟瞰图就变成了很多张细节放大图,而且画面内细节的锐度都有保障(如图79~图81)。
当然这种做法也有弊端,那就是会损失照片的分辨率。倘若对画幅要求很高,可以使用超高分辨率的相机,或更换长焦微距镜头。
1.4 如何搭建摄影棚
1.4.1 光源的选择
光是一切影像的开始,光源的强弱、色温、软硬都会影响照片的效果。对于普通模型拍摄来说,应尽量选用色温为5500K的柔光灯,因其比较接近日光,可以让模型发色更准确。下面会对本书案例中用到的光源进行详细分析:
①台灯。台灯是最常用的光源,搭载45W LED柔光灯,方向可调节,拍摄1/35的战车和小场景颇为合适。这种光源的优点在于使用方便,不占地方,平时也可以使用,缺点是光源的面积不够大,在拍摄比较大的模型时,会显得不够用(如图82)。
②柔光灯。柔光灯需要把灯泡放在巨大的灯罩内,案例中使用的是45W LED柔光灯。因为光源面积比较大,所以光线更加柔和,适合拍摄比较大的物体。但是对于普通模友来说,这种设备比较占地方,收纳也比较麻烦(如图83)。
③手持补光灯。色温、亮度可调节,功率为11W。虽然亮度不强,但非常便携。外出拍照时经常使用,可为模型局部补光(如图84、图85)。
④聚光灯。前三种光源都是柔光灯,光线柔和。聚光灯的光线比较硬,拍照时高光和阴影的变化也会比较强烈,适合用来勾勒模型的边缘(如图86)。
⑤电筒。与聚光灯性质类似,只不过体积小巧很多。普通的电筒只专注于亮度,显色性能较好。案例中使用的是医用LED光源,亮度可调节(如图87)。
⑥闪光灯。之前的5种光源都是常亮光源,所见即所得,即布光时是什么样子,拍出来就是什么样子。但是闪光灯属于瞬时光源,拍照前是看不到布光效果的,对于新手来说学习成本较高。闪光灯的好处在于亮度大,满足相机对进光量的需求,手持拍摄就可以。另外,摄影师一般不会使用相机自带的闪光灯进行拍摄,因为顺光拍摄会把模型照得很平,失去立体感(如图88)。
⑦反光板。当主光源不能够完全照亮模型,又不想增加额外的光源时,可以用一张白纸充当反光板,用反射光来给模型局部补光(如图89)。
⑧滤色片。给普通光源加装一张彩色塑料片,可以改变光源的颜色,获得更加有趣的光效(如图90)。
1.4.2 背景的选择
不同背景纸的特点和用途不同,下面做些简要梳理:
①PVC背景纸。最常用的背景,耐脏、可擦洗、不易出现折痕,综合性价比高。它有多种颜色可选,其中亚光白最好用,可以直接拍出纯白色的背景(如图91)。
②绘图纸。A2白色绘图纸足以应付绝大多数的1/35战车模型和小场景,特点是便宜,脏了以后可以迅速更换,适合拍纯白色背景(如图92)。
③渐变纸。把渐变色印刷在纸上,可以拍出带渐变的背景,效果非常好。缺点是易脏、易出现折痕、损耗快,卷成卷儿以后不易展平,时间长了会发黄,长期使用要比PVC背景费用高(如图93)。
④背景布。使用方便,收纳起来不占地方,不会出现折痕。外拍时可随身携带。蓝色背景布适合拍摄船模,黑色背景布适合拍摄比较大的场景。缺点是颜色比较少,褶皱处容易反光(如图94)。
⑤屏幕。计算机屏幕也可以当成背景,选择自己喜爱的图片,调整好亮度和大小后就可以拍摄了,非常适合手办和高达模型。不过受屏幕尺寸限制,这种方法不适合大场景的拍摄,而且拍摄过程中还要避免屏幕反光(如图95)。
⑥其他。还有很多带纹理的材料可以充当背景,如墙纸、包装纸、木板、拉丝金属板等。
1.4.3 简单摄影棚搭建
目前市面上有柔光箱摄影棚出售,尺寸不大且价格不菲。这种摄影棚只能提供顶光效果,不利于摄影水平的提升,因此并不建议使用(如图96)。平时拍模型时可以把背景纸挂在支架上,下端自然下垂到桌面上形成一定的弧度,这样就能拍出纯色背景了。此外,还可以通过把背景纸粘在墙角、箱子上等方式来固定(如图97)。
拍摄时三脚架是必不可少的,用来保证相机稳定,手套用来防止留下指纹,胶带用来临时固定,眼镜布、气吹、静电刷、蓝丁胶用来清除灰尘,色卡和灰卡用来测色温和校色,保证照片颜色正确(如图98~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