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之师状元父:明朝首辅杨廷和评传
- 张祖涌 张德全编著
- 8962字
- 2020-06-26 07:09:24
在祖国西南大地上,巴山蜀水,峨秀沱清,千里沃野,钟灵毓秀。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物阜民殷,地灵人杰。腹心地带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新都,被誉为“天府明珠”和“香城宝地”。公元前七世纪,古蜀王开明氏称帝,在新都营建都邑,为别于杜宇氏的旧都郫邑,新建都邑遂名“新都”。《华阳国志》云:“蜀以成都、广都、新都为三都,号名城。”秦汉时新都为蜀郡成都的辖县,作为古蜀国名都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这里山川秀丽,河渠纵横,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古往今来,人才辈出。明代,新都杨氏更为显耀,“一门七进士,科第甲全川”,为四川乃至全国罕见。明代大文学家、茶陵派领袖李东阳称赞首辅大学士杨廷和及其子状元杨慎为佼佼者。“苏氏奇峰仅有三,窦家芳树人称五。太史文章秘阁勋,少年状元才出屏。眼看是父复是子,此语吾传扬子云。”“苏氏奇峰”指苏洵、苏轼、苏辙。“窦家芳树”指宋窦禹钧五子:仪、俨、侃、偁、僖相继登科,号“窦氏五龙”,俗传“五子登科”。(明·李东阳《怀麓堂集·寄杨留耕先生》)
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佥事。廷和年十二举于乡。成化十四年,年十九,先其父成进士。改庶吉士,告归娶,还朝授检讨。廷和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郁然负公辅望。(《明史·杨廷和传》卷190)
杨廷和、杨升庵父子故居新都桂湖
杨文忠像(清《古圣贤像传略》)
杨廷和(1459-1529),字介夫,号石斋,生于明朝天顺三年九月十九日,一生历仕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任正德、嘉靖两朝首辅,为明代名臣重臣、政治改革家。其先世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新都杨氏始祖杨世贤避元末战乱迁至湖广麻城,娶妻黄氏,生子寿山(即廷和曾祖)。再迁,乃入蜀之新都,以子寿山赘于李氏,世贤卒,葬新都城西。寿山性好善,乐助施,人称李佛子。始祖和二世祖都是一介平民,还未摆脱贫困。
《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忠杨公廷和行状》云:“杨氏之先世为庐陵人。元末避欧普祥之乱,徙楚麻城,再避红军乱,乃入蜀为新都人。讳世贤者,实新都杨氏始祖。世贤生寿山,寿山生玫,贡士,仕为永宁吏目。玫生春,号留耕,成化辛丑进士。历官湖广提学佥事。春生公讳廷和,字介夫,别号石斋。生以天顺己卯九月十九日,邑有火光之瑞。甫四岁,知声律。七岁日诵书数卷,习举子业。辛卯,年十二举于乡。壬辰,会试,下第。入国学。监丞眉山黄公明善奇其才,许妻焉。成化戊戌,举进士,为翰林庶吉士。”(明·杨志仁《天启成都府志·艺文》卷51)
杨廷和祖母熊氏墓志盖(新都杨升庵博物馆藏)
祖杨玫,字美玉,深习《春秋》,擅长欧体书法,明宣德朝以明经贡入太学,授贵州永宁吏目,掌管案牍等事,从九品。为官清正,“却土官之赂金,正州民之地界”,为百姓做过一些实事,颇得当地群众称许,死于任所。杨玫像中国封建社会千千万万平民一样,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改变了贫困命运。杨玫任吏目一职,虽然官小位低,却是杨氏家族进入宦途的开始。杨玫一生三娶,元配郭氏生远、政二子,后夭亡,再娶羊氏无出,三娶熊氏生三子,长名春,次名惠,三名哲。杨玫死后,熊夫人带领两个孀妇和三个幼子,将丈夫遗骸运回家乡,那年恰巧遇上苗人作乱,一路上风餐露宿,由小路潜行回到新都。熊夫人卖掉簪珥筹集丧葬费,把丈夫遗骸葬在新都城西。弘治五年二月二十一日,祖母熊氏殁赠一品夫人,杨春丁忧守孝回籍新都,请长沙李东阳撰墓志铭,刑部尚书杜铭篆盖,文渊阁经筵官姜立纲书碑。此碑今藏新都桂湖碑林。文存《李东阳集·志铭》卷30、清道光《新都县志·艺文》卷11。
正德首辅李东阳《明故封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杨公神道铭》(简称《杨留耕公春神道碑铭》)云:
公讳春,字元之,留耕其所自号。上世本楚人,元季徙蜀,居成都之新都。自曾祖讳世贤以上皆不仕。祖讳寿山,考讳玫,皆赠同公官。厥考以《明经》应贡为国子生,授贵州永宁州吏目,卒于官。二子继没。公时尚幼,随母熊夫人护三丧归。会苗夷作乱,间道逆旅,区别外内,如在堂室。入县学为诸生,家惟《周易》一部,蚤夜研考,深得要领。成化乙酉,举于乡,益博群籍。越十七年辛丑,始擢进士第。时少师已举进士,为翰林检讨。公欲迎母就养,不得,请以疾归。熊夫人目久眊,为之复明,公恋恋不忍释。越六年为弘治戊申,授行人司正。(明《李东阳续集·神道碑》卷10、清道光《新都县志·艺文》卷11)
《新都县志》:“杨春,以子廷和贵,赠光禄大夫上柱国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清道光《新都县志·选举》卷8)
弘治十年四月十四日,杨春任湖广提学佥事。《杨留耕公行状》:“起升湖广按察司佥事,奉敕提督学政。”(清道光《新都县志·艺文》卷11)
杨玫长子杨春,字元之,号留耕。自幼颖异,杨玫患病时,对熊夫人说:“此儿在,何忧吾家不振。”熊夫人安葬丈夫后,即督促杨春读书,补入县学为诸生。杨春刻苦攻读,每日读记积千言,因家贫无力延请名师,就把父亲旧藏的一部《周易》昼夜研读,入县学七个月就食官廪声名顿起。新都易学研究从杨春开始,后来从他受业的人相继取科第不绝。其孙杨慎(升庵)也从祖父学《易经》而中乡试“易魁”。杨春学识广博而深邃,在太学时与天下名士在膳堂为文会,“辩析璺璺有据,众咸心服焉,四方从游者多踵接为显官。”培养了不少人才,在当时有一定影响。(明·靳贵《戒庵文集·杨公春墓志铭》卷16)
杨春善诗文,流传有诗《和余子俊元武山圣泉》:
丹崖翠壁接云巅,元武西山涌圣泉。
一水静中拖绿黛,万松深处响冰弦。
登临惊讶昆仑顶,倡和浑疑太华前。
缅想昔人增感慨,数声啼鸟度晴烟。
(清嘉庆《新都县志·艺文》卷48)
余子俊,字士英,四川青神人,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年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沉毅寡言有伟略,于榆林筑墙置堡1700余里,军民得安耕牧,开渠引灌公私益便,号“余公渠”。余子俊与杨春友善,尝说:“大臣谋国,当身任利害,岂得远怨市恩为自全计。”《明史》云:“余子俊尽心边计,数世赖之。”(《明史·余子俊传》卷178)
余子俊侄孙余承勋(1493-1573),字懋功,号方池,正德十二年进士,官授翰林院编撰,杨廷和之女婿。
明成化元年(1465),杨春举乡试仕途却不顺利,成化十七年已四十六岁才中进士,而长子杨廷和于成化十四年已成进士。杨春事母至孝,因不能把熊夫人接到任所赡养,便辞官回到新都。熊夫人是个很有见识而严厉的人,她不愿儿子为自己耽误前程,督促儿子北上就职。弘治元年,杨春始赴选任行人司正,职掌册封宗藩、征聘大臣的事务。他秉公执正,不徇私舞弊,多为诸司所慑服。三年考满,颇得好评,升湖广提学佥事,专督学政,为朝廷推荐了一批人才。杨春认为读书人当“以德行为先”,对士子的考核,公正严明,鉴别精当,获得众人称赞。
《成都府志》曰:“杨春,字元之,新都人。幼举止老成。年三十举于乡,四十六登进士。授行人司正,荐为湖广提学佥事,时年已六十矣。越二年,即致仕归。得寿八十,卒。为少师廷和父。新都患城守弗坚,会藩臬欲为孙子慎建坊,春辞之不得,谓之曰:与其光宠一举子,盍若移以缮城,以庇万众乎!城成,流贼适至他郡县,来保聚者数万人,得免兵祸,皆曰:活我者杨先生也。”(明天启《成都府志·人物列传》卷21)
明弘治十一年(1498),杨春上疏乞休,回新都家居十八年而卒,享年八十岁。杨春一生两娶,元配夫人叶氏,生五子:长子廷和;次子廷平,弘治十一年举人;三子廷仪,弘治十二年进士,仕至兵部侍郎;四子廷简,早卒;五子廷宣,弘治十四年举人。侧室王氏生二子:六子廷历,国子监恩生;七子廷中,县学生员。杨春治家很严,诸孙虽幼,有小过亦不少贷。每教子必举先贤言行,命大家效法躬行。他常对诸子说:“修身正家,吾人分内事;居官能推之国与天下,乃为实用。”直到杨廷和为相,他还常常“以书论戒”,令其“以礼法自检,勿侈、勿怠、勿苟徇人意”。这对于杨廷和的思想有很大影响。杨廷和能“于学无不贯,唯以资经济”,能坚守封建礼法,正直不阿,正是因为在其父的影响下,保留了这种平民出身的品德。
杨廷和家族修建的新都明代城墙
杨氏家族世代家风勤廉清白传家,用前人节俭持家的《四足歌》教育子孙。
杨廷和祖母熊夫人制定了劳动产业、忠孝文化的杨氏《四重家训》:“家人重执业,家产重量出,家礼重敦伦,家法重教育。”(清光绪《新都杨氏族谱》)
杨廷和家规《怀归》诗:
子孙相约事耕耘,少小趋庭有旧闻,留耕爱读传心印。
教儿孙专务本,耕和读都要殷勤。
受用资田亩,荣华藉典坟,休全靠子曰诗云。(明·杨廷和《乐府余音》)
明代正德年间,地方上发生叛乱,老百姓为了躲避兵荒马乱,扶老携幼拥进新都县城避难。但因城墙年久失修,不少地方已有倒塌,防守令人担心。恰逢杨春的孙子杨升庵高中状元,藩镇官员打算修建牌坊光耀乡里。杨春知道后,辞谢说:“花钱光宠一举子,何不将钱移修建城墙,以护全城万众?”官员接受建议,将费用移来筑城。城墙修好,叛军适来攻城,因防守坚固只好离去,全城百姓得以保全,附近州县逃来避难者不下万人。为庆贺新都出了状元,并纪念这次安全渡过灾难,新都城墙的雉堞上都盖有二层红色石条。这种“城墙戴帽子”,只有新都才能看到,是全国独具特色的景观遗迹。
新都南门外清源河上桥岁久而塌坏,杨春见状说:“桥坏邑人不便,吾能修复矣。”拿出俸金数百两捐来修桥。蜀藩镇官员说:“此道持节朝贡使之路,私家捐资兴建,官府岂不管?”于是派员督促办理。桥成名曰清源桥,树碑纪念。杨春常为家乡做好事,深受家乡人民爱戴。死后葬新都城西外,封赠光禄大夫上柱国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明朝正德内阁首辅李东阳寄诗杨春,对杨氏家族赞美有加。李东阳题杨春《寄杨留耕先生》诗:
峨眉山头云气浓,锦官城上花枝红。
地灵人杰应特出,往岁吾识留耕翁。
一从献策明光殿,三世科名眼中看。
鹦鹉洲前骢马归,凤凰池里麒麟现。
一品封高七帙稀,乌纱玉带明绯衣。
只疑天上神仙是,若比人间富贵非。
谁信今人不如古,片玉一枝安足数。
苏氏奇峰仅有三,窦家芳树人称五。
太史文章秘阁勋,少年状元才出屏。
眼看是父复是子,此语吾传扬子云。
白头忧国心尤切,刚道承平好时节。
正见西川洗甲兵,更依北斗瞻京阙。
元霜彩笔泥金笺,为君兴寄西南天。
愿山不童死不老,一岁一赋长生篇。
(明·李东阳《怀麓堂集·留耕轩记》)
明英宗朱祁镇(1427—1464),明朝第六位皇帝,年号正统。英宗宠信太监王振,明代宦官专权自此开始。明正统十四年(1449),英宗轻信太监王振,亲征出师瓦剌,全军覆没,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西南)被俘虏,史称“土木之变”。郕王朱祁钰被拥立为帝,改元景泰。元年(1451),英宗被释回京,软禁于南宫当了八年太上皇。徐有贞、石亨等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又重登宝座,改元“天顺”。
英宗第二次听信太监曹吉祥,又有“曹石之变”,可谓十足的昏庸皇帝。英宗临终时做过一件好事,遗诏“罢去宫嫔殉葬”。明代皇帝死后,所有的宫嫔都要自杀陪葬,这种制度经历四朝到英宗才废止。
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九月十九日,金秋天清气爽,新都杨家一个新生命来到人世,23岁的杨春与夫人叶氏得子甚为喜爱,取名廷和,寓祥和之意。光阴似箭,廷和已是四岁,便分得五声,母亲叶氏每食后教儿子几句唐诗都能成诵。
明成化元年(1465),杨春参加乡试,得中“易魁”,随即率妻儿公车北上京城,准备参加会试。京城生活费用甚为昂贵,杨春为家庭生活计,开馆以《易》授徒数十人。一日,杨春月下宴客,一客人说有三更了,另一客人说现在是半夜了,又有客人说五更有一半了。适逢小廷和在侧,客人听说他能对句,于是出上对:“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廷和望天上一轮明月当空,思想片刻对道:“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客人称赞不已。父亲在旁也喜形于色。这时廷和七岁。杨春教学生读书,廷和听见琅琅书声就能暗记,便教他学《易经》,每天诵书以卷计,日积十卷。廷和少年时,曾梦见天门开,远远望见天门的两旁高门柱,听神人说接近昌盛兴隆时期,就是你显达之日。晚年,又梦见天门开,有二武士举幡引导他冉冉升空而去,于是不久廷和逝世。“杨石斋少时,尝梦天门开遥瞻卓楔。曰,际昌时而公显。其老也,复梦天门开,有二幡导公冉冉以去,而公卒。”(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23)
母亲叶氏教育儿子说:“父亲年少时欲学书,无佳纸笔,欲夜诵,无膏火,欲传观,无多藏书。今天这些都有了,难道不能赶过你父?”
廷和发愤读书,成化七年辛卯(1471)八月,十三岁的廷和参加乡试考中举人,人呼为神童。第二年被送国学学习,年虽少而有大志,为文亦简畅有法。
明成化十四年戊戌(1478),杨廷和二十岁在京城考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杨廷和试卷出众,才学优秀,超出一般举子的立意和谋篇布局,深得考官邵晖的好评,批云:“奇寓于纯粹之中,巧藏于和易之内。”(明《杨升庵集》卷52)当时以为名言,因书之家乘。
杨廷和被时人赞誉:“国朝自洪武迄今,辅臣之建白,部署之职掌,将帅之功罪,边防之沿革,礼乐、刑狱、水利、学校、赈济荒政……山川里俗,若指掌不爽。”(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15《杨廷和行状》)对“典章条格、人才政绩、边防扼塞、军伍钱役、丛琐远迩,心计耳濡,如亲身周旋,而抵掌可述。”(明·李贽《续藏书·太保杨文忠公》卷12)
明代以经学取士,读书人专攻一艺,不涉世务。杨廷和遵从父训对洪武以来的典章制度、政务经济、边防水利等的研习,学务实用,不同凡俗,“时辈视之,已若麟角凤毛。”(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15《杨文忠公廷和神道碑》)
杨廷和以才学优异,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庶吉士是从进士中文学优等及善书者选出,取于《书经》“庶常吉士”,为朝廷储备人才。国学监丞眉山黄明善很器重杨廷和,将女儿许配于他。当时,黄明善督学云南,杨廷和遂往云南迎娶黄氏。当地官员镇守太监钱能、黔国公沐廷章极为礼遇,在云南结下人缘,后来儿子杨慎远戍云南因而得到许多照顾。第二年还朝,杨廷和授翰林院检讨,入翰林院读书,数年间博涉经史。
杨廷和一生三娶:黄夫人,眉山黄明善之女。黄夫人生杨慎。继室喻氏,无生。黄、喻二夫人皆早卒。侧室蒋氏生三子:杨惇,字用叙,号叙庵,嘉靖二年进士,任兵部职方主事;杨恒,字用贞,号贞庵,承荫录中书舍人,大理寺副;杨忱,字用孚,号孚庵,正德十一年举人。杨廷和学识与明代一般空疏的士子不同。
兵部尚书、青神余子俊,成化二十二年二月告老还乡。“归老之日,独持《大明律》与别曰:‘介夫当相天下,为我熟此,以助他日谋断。’”(明·焦竑《玉堂丛语》卷5)
杨廷和后为首辅,处理大事镇定自若,干练有法,崇尚实学,办事务实。杨廷和年三十岁时,以无嗣为忧与黄氏夫人常到寺庙祷告,梦神人送来夏鲁奇。夏鲁奇(882-931),字邦杰,五代后唐名将。后唐庄宗李存勖被梁军围困,夏鲁奇拼命决战,持枪携剑救庄宗,屡立战功,拜节度使镇守许州,安抚百姓,深得爱戴。“廷和迟子,祷神见梦则五代夏鲁奇至。曰,武臣也,以《中庸》十八篇辅之,遂生慎。”(明·何乔远《名山藏》卷85)
明弘治元年(1488)十一月初六日,杨廷和得子于京师孝顺胡同,取名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夫妻甚为喜爱,杨家一门都大喜过望,又有了下一代。
小杨慎生来聪颖,五岁时即能背诵宋代诗人李育《飞骑桥》长诗,父亲杨廷和口授许多古代诗词。
魏人野战如鹰扬,吴人水战如龙骧。
气吞魏王惟吴王,建旗敢到新城旁。
霸主心当万夫敌,麾下苍黄无羽翼。
途穷事变接短兵,生死之间不容息。
马奔津桥桥半撤,汹汹有声如地裂。
蛟骇横飞秋水空,鹗惊径度秋云缺。
奋迅金羁汗沾臆,济主艰难天借力。
艰难始是报主时,平日主君谁爱惜?
此诗写三国吴孙权征合肥乘骏马过津桥,被魏将张辽追袭,桥板被撤去丈余,孙权骑马飞渡得以逃脱,故名飞骑桥。(明·杨慎《升庵诗话》卷55)
母亲黄夫人出身书香门第,杨慎七岁起随母亲习唐诗,皆一一成诵。十一岁开始学作近体诗,初步崭露其才华。一年,新春佳节,杨慎邀约弟弟杨恒、杨忱到新都郊外的世耕庄赏梅,只见红梅怒放,如团团红雾笼罩树梢。晚上又在梅树下饮酒,杨慎见明亮灯光照耀着鲜艳的梅花,不禁诗情奔涌,咏出绝妙新诗:
咏梅
疏梅悬高灯,照此花下酌;
只疑梅枝燃,不觉灯花落。
长辈们知道后,连声赞叹:“真是奇事奇句,古今少有!”(明·杨慎《杨升庵诗》明嘉靖刻本)
一次,杨廷和与三弟瑞虹、五弟龙崖观一幅山水画,杨慎在旁插上一两句。两位叔叔出了一道难题考杨升庵:“一处好景,人说如图画,一幅好画,人说像真景。这两种说法,你看哪种正确?”升庵举出唐人元微之咏画诗作诗云:
咏画
会心山水真如画,巧手丹青画似真;
梦觉难分列御寇,影形相赠晋诗人。
杨廷和与叔父看到年方十二岁的少年,思维敏捷,想象丰富,借前人典故梦和觉、形和影来比喻图画和真景的关系,巧妙贴切耐人寻味,不禁异口同声夸赞道:“这四句,已大大超过前人!”(明·杨慎《杨升庵诗》明嘉靖刻本)
杨升庵不仅能诗,而且“博学多识”。一次,父亲与朝中同僚在家中小饮,灯下分韵赋石榴,张姓客人分韵得“张”字,正在沉吟,杨慎就高声说:“石榴本张骞事也”,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得安国石榴传入内地,分韵得张字作诗,正可用此典。一座皆惊,赞叹不已。无怪他日后高中状元,绝非偶然。(《滇志·张志淳传》卷14)
祖父引导他以贾谊《过秦论》为范文练习写作,模拟不错,祖父称赞:“慎儿有才有志,真是吾家的贾谊!”
正德二年八月,杨廷和长子杨慎、次子杨惇从京师回四川参加乡试。按明代科举规定,举子必须回原籍参加乡试,中乡试者才有资格进京参加会试。临行杨廷和嘱咐:“不以科第相望为善。读书第二,登科第三,修身齐家乃第一事也。”结果兄弟双双中举,杨慎中《易经》科举乡第一名“易魁”。(清光绪《新都杨氏族谱》)
杨氏家族为新都名门望族,第四世祖、杨廷和父杨春,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行人司司正、湖广提学佥事。弟杨廷仪,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兵部左侍郎。子杨慎,正德六年(1511)状元,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次子杨惇,嘉靖二年(1523)进士,兵部主事。侄杨恂,嘉靖五年(1526)进士,云南佥事。孙杨有仁,万历五年(1577)进士,侍御史,河南佥事。
杨廷和二弟杨廷平、五弟杨廷宣、三子杨恒、四子杨忱、侄子杨桤皆为举人。
新都杨氏一门五世,一状元、七进士、五举人,人才辈出,所以被誉为“杨新都”。
科第表
(新都杨氏五个举人未计入)
新都杨氏世系图(据清代《新都杨氏族谱》)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的考试制度,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科举制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年。
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以应策取士。
隋唐五代分级考试,贡举考试分解试、省试两级。宋太祖时创立殿试制度,开始形成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唐宋时期,取得解送京师参加省试资格的考试为“解试”。隋唐五代,一般每年举行一次;北宋中期以后,改为“每三年一开科场”,一般在各州府举行。元、明时期改为“乡试”,在各地省城的贡院举行。明代考场,则是单间号舍。每个应举人一间号舍,答卷、吃饭、睡觉都在这间号舍内。乡试按地区分配有一定的录取名额,乡试合格称为“举人”,第一名都称为“解元”。唐宋时期,对合格举人的复试在中央政府的尚书省举行,故称为“省试”。元、明时改称为“会试”,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第一名称“会元”。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制度: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主要以《四书》《五经》为准,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参照朱熹《四书集注》。
科举由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科举制度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延续至元、明、清。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广泛的影响。科举制度按种类划分,主要有贡举、制举、武举、童子举等。考试对应举人既不问家庭出身,也无须他人推荐。每当开科之年,一般士人只要品行端正、身份清白、身体健康、不为父母服丧者,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这就是“取士不问家世”,即士人可以自由报考,大大地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扩大了封建王朝统治的基础。
选举之法,大略有四:曰学校,曰科目,曰荐举,曰铨选。学校以教育之,科目以登进之,荐举以榜招之,铨选以布列之,天下人才尽于是矣。明制,科目为盛,卿相皆由此出,学校则储才以应科目者也。其径由学校通籍者,亦科目之亚也,外此则杂流矣。然进士、举贡、杂流三途并用,虽有畸重,无偏废也。荐举盛于国初,后因专用科目而罢。铨选则入官之始,舍此蔑由焉。是四者厘然具载其本末,而二百七十年间取士得失之故可睹已。
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学校有二:曰国学,曰府、州、县学。府、州、县学诸生入国学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入国学者,通谓之监生。举人曰举监,生员曰贡监,品官子弟曰荫监,捐赀曰例监。同一贡监也,有岁贡,有选贡,有恩贡,有纳贡。同一荫监也,有官生,有恩生。(《明史·选举一》卷69)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
科举是封建王朝从民间选拔人才。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最初,亚洲的日本、韩国、越南均有仿效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在中国之后。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把它介绍到欧洲,形成欧美各国仿效的文官制度,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莫不受科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