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寅传
- 《刘寅传》编纂委员会
- 1686字
- 2020-08-27 23:37:12
自幼发奋读书
刘达端,自幼生活在贫穷、勤劳、善良的父母身边。耳濡目染,眼见父母生活艰辛,饱尝人间疾苦。受父母的影响,达端从小养成爱劳动、能吃苦、朴实善良的品格。
刘上洪一辈子没上过学,没有文化,仅靠自学认识一些常用字。他自认为没有文化受穷,社会地位卑微,时时遭遇歧视与冷漠。他时常用“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穷。而要不受穷,只有念好书,才有活路,才有出息。一天,上洪把达端叫到身边,一脸正经地说:“我送你去念书,你可要好好上心,为爹娘争口气!”达端听后,连连点头。于是,上洪带着儿子达端到扁担巷附近一家私塾馆拜师求学。先拜了孔圣人,又拜了老师。念的依然是《三字经》《弟子规》等。刘达端在这家私塾馆念书半年多,后转入基督教会办的圣马太小学。
穷家子弟早知发奋。刘达端深知自己家境贫寒,能有机会上学实属不易。所以,他一直刻苦用功,学习成绩优秀。校长邓述坤和几位老师对刘达端十分器重和爱护,都认为他是一个好学生。但是,在刘达端升入四年级时,因家境实在无以为继,不得不辍学回家。
失学后,刘达端学裁缝未成,又到磨子巷王荣记鞋店当了学徒,实则给王家当佣人,烧火、跑腿,倒夜壶、看小孩,时不时瞄上几眼,偷看师傅做鞋。后来鞋店因生意不好不得不关门,刘达端只好又回到家中。正在走投无路时,校长邓述坤给刘达端捎信,破例让他免费升入高小一年级继续学习。刘达端感激涕零。
然而,好景不长,1924年8月2日(农历七月初二),刘达端的父亲刘上洪不幸病逝。父亲过早离世,对刘达端全家是一个沉重打击。从此刘达端的母亲邓氏成了家里的支柱,靠给人家干些缝补浆洗等杂活,换取微薄收入养活家人。14岁的刘达端曾指望靠在家门口附近摆小摊卖香烟、糖果补贴家用,以减轻母亲的负担。尽管舅舅借钱资助,哪知小本生意惨淡,想法落空,无奈只得收摊。度日的艰辛,母亲躬身劳作的背影,在少年刘达端的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格。
铁路、邮政和郎中并称时下三大铁饭碗。1925年,刘达端曾梦想报考邮政学校。为此到基督教青年会主办的英文补习夜校学习英语。家里穷得连油灯都点不起,每天晚上放学后,他就到家境条件比较好的要好同学李正规的家里借“光”温习功课几小时后再回家。就这样,他坚持了一年多,初步掌握了英语的基本知识。
1926年夏,刘达端高小毕业,进入圣马太小学初中部读一年级。不久,北伐军攻打南昌,刘达端被迫又一次辍学。
1927年,南昌一中、二中合并而成的南昌中学免费招生,刘达端得以插班读初中二年级。暑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讲习班学习,开始受到一些革命思想的影响。“八一”南昌起义时,身处学校学生宿舍,枪炮声惊醒了同学们的幻梦。从这一时期开始,刘达端逐步接触进步书刊并经常悄悄传阅《新青年》杂志以及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人的文章和书籍。这些书籍字里行间饱含的新思想和对旧世界的无情鞭挞,激发了青年刘达端对社会和人生的思索。同时,也渐渐地对文学、诗词产生了浓厚兴趣。
1928年,大革命失败,免费就读的南昌中学被迫解散。新办的学校收费很多,刘达端因交不起学费,不得不再次辍学。真可谓“苦读十载三辍学,年幼失怙路坎坷”。辍学之后,小小年纪的他,心急如焚,苦苦寻觅,到哪里找个吃饭的门路?
南昌起义部队是穷苦人求生的最好门路。可是起义部队被迫撤离江西,向南开进,一路遭到国民党部队的追剿,前途如何不得而知。刘达端无从得知任何信息。
就在这时,“国民党江西省党务学校”招收党务训练班学员。为求生存,刘达端冒名国民党员报考上了该训练班,学习三个月。暑假期间,他参加了“江西省党务指导委员会”举办的夏令营讲习班。在讲习班期间,教员见他毛笔字写得还好,就派他当了一个半月的临时记录员。结业时,训练班全体学员拍集体合影照一张,以示集体加入国民党。之后,他被分配到祖籍地,在“安义县党务指导委员会”当文书。到安义不久,由于他不肯同流合污,被排挤出来,不得不从安义回到南昌家中。
这次就业的失败,深深地刺痛了刘达端那颗年轻的心灵,使他进一步感悟到社会的黑暗、社会底层人们的痛苦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