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艺术品的文化基因——艺术“语言”
一、人类的“语言”与“艺术语言”的不同
以人类文化学的视野来看,人类是“语言”的中心。“语言”是一种人类用于现实观念交流、信息传递的载体与工具,是人类共有意义的体系,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具有文化特征的“符号”交流系统。人类文化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承载与传播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传递信息、记录文明的过程中,人类社会演化出了多种多样的表达和记录方式。
首先,是“语言—文字”系统不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类型与风俗习惯,有着不同的“语言— 文字”系统。文明方式的不同,决定着文化的表述方式和记录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这种不同,是哲学体系的不同,是审美价值观的不同,是审美思维方式的不同,也是人类文化价值观的“不同”。所以中国人说“和而不同”。
第二,是“艺术语言”的不同。艺术种类的不同,衍生出“艺术语言”不同。从人类丰富的语言种类上来说,除了我们常用的文字(语言的承载者)以及口语之外,人类文明还承载着多种“语言”系统。一种是纯粹“听”的文化语言——音乐。另一种是纯粹“视”的文化语言——美术。当然,还有兼具文学、音乐、美术特征的综合艺术语言系统,如电影、电视剧、戏曲、音乐会等复合艺术表现形式。
第三,是“审美体验”的不同。“艺术语言”的不同给人们的“审美体验”是不同的。对于人类社会的大“语言”体系来说。不同种类的“艺术语言”是不可互相替代的。例如,我们可以用“语言、文字”的形式来表述某一位音乐家的高水平的音乐表演。中国古代伟大诗人白居易就在其名篇《琵琶行》中这样写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这是白居易使用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学艺术”的表达方式,运用“诗意”的“文学艺术语言”进行表达。这种诗歌式的“艺术语言”使我们体验到了琵琶女高超的音乐表演能力。然而,这种使用“语言文字”的“诗意”的 “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与我们日常听到、看到音乐现场表演所产生的“艺术体验”是决然不同的。也就是说,虽然同样都属于“艺术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语言”之间是不可替代的。即使在描述同一个事件,艺术家们所运用的“艺术语言”也各不相同。各种各样的“艺术语言”同属于人类“艺术语言大系”,具有各自独特的“审美结构”“美学特征”与“叙事特征”。各种各样的“艺术语言”形式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艺术体验与美学感受。“艺术语言”的不同,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是不同的。
我们解读以下三种主要艺术形式——文学、音乐、美术的“艺术语言”。
1.文学
在人类的“语言—文字承载系统”中,有审美价值的文字所形成的“系统性”表述被我们称之为“文学艺术”。文学艺术由于记录、表达方式的不同,分化出小说、诗歌、散文等不同的艺术类型。每种艺术类型又有不同的形式结构、审美规则和价值(艺术价值)判断。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类型”会不断演进,分化出新的艺术形式和审美取向。
在中国的古代,诗歌的审美形式是“仄”与“韵”的和谐,是语言、语音与表述形式内在和谐的统一。在一首诗歌艺术作品中更多的是表达着中国传统审美取向中的“意境”之美。
傅抱石作品(局部)
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摄影:祁正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在现当代诗歌中,“平仄”与“韵”的要求已经被打破,更多的诗歌形式是表达人们的“情绪”“观点”“态度”等具有当代文化特征的美学表达方式。
2.音乐
优美的音乐作品形式也是复杂多样的。有一部分音乐作品,可能总体上看并没有具体“文字、语言”的表述,但它可以直指人们的内心,从而使人们感受到“美感”的震撼。产生诸如“眷恋”“思念”“愉悦”“愤怒”“悲伤”等美学体验,在精神层面给人们以灵魂的升华。
音乐运用的“艺术语言”作用于人类“听觉”,并不能形成一种具体的“物质”性的呈现。所以音乐、舞蹈的艺术本体的传播必须是以“现场”表演的方式,使受众去感知、去体验。在我国历史上虽有“绕梁三日而不绝”的优美音乐的文学记述,可是并不能使我们真正体会到“原音再现”。当今世界已有了许多种新的媒体技术,使我们能够看到、听到当时艺术家们的表演。但是这种艺术体验不是“现场”发生的,即不具有“现场感”。所以,音乐、舞蹈等属于“一次性”发生的“现场”艺术。
3.美术
隽永深刻的美术作品,以“视觉传达”的方式,使人们感受到具体的艺术品的审美意义与美学体验。这种艺术“体验”是通过艺术作品的造型、质感、色彩、笔墨、节奏等“文化符号”作用于人类的心灵,直指欣赏者的内心,使人们感受“独特”的美学体验。这种艺术的表达方式是用“语言、文字”的方式无法表述清楚的。所以,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认为“大美无言”。笔者认为,老子所理解的“大美”涉及的是存在于世间万物的各种美学体验,老子认为这样的“美感”,是没有办法用我们日常的“语言”来“诉说的”。
艺术是人类社会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人类文化体系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系统,是人类社会发展演进过程中的独特的“子系统”。艺术从属于人类文化大系,并受其制约和影响。美术是艺术的一个分支,美术以“艺术品”为美学承载形式,以特有的艺术语言(如:笔墨、笔触、色彩、气韵、图式等)来表述艺术家的思想。“艺术品”的美学体验方式必须是“临场”的,即面对面进行“观看”。只有现场“观看”才能真实感受到艺术品所散发出来的“真实的”美学信息。
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使许多“艺术品”具有无限“复制”的可能性。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种复制出来的艺术品并不能真正地表现出艺术作品的原貌。所以,依据我们界定的“艺术品”概念,将不具有“稀缺”特征的艺术“作品”归类为非“艺术品”,或者可认为其属于“艺术衍生品”。
美术一类的“艺术表达”呈现的特征是:它必须以一种物质形式作为载体。艺术家运用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为表现形式,他记录了“瞬间”的、“固化”的、“永恒”的、“主观”的内容。“美术”的“艺术表达”极具时代美学特征和历史文化特征,以“艺术品”的形式长久留存下去。所以,一幅隽求深刻的“艺术品”,无论是艺术家什么时候创作的,只要保存良好,人们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对这件“艺术品”所承载的美学价值和审美价值进行研究与体验。艺术品绝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消费品”,而是一种“精神产品”,更是一种“投资品”。
乔治·迪基在《艺术与审美》中认为:“一、艺术作品必须是一种人工制品;二、必须是具有一系列特征的人工制品;在这种人工制品中,必须通过某个人或某些人遵循艺术惯例来进行活动,以给那些愿意鉴赏的人进行鉴赏的可能。”那么,什么是“艺术惯例”?迪基认为:“惯例由戏剧、绘画、雕塑、文学、音乐等各种艺术门类的系统所构成”,而每一个艺术门类都具有那种能授予客体以鉴赏资格的惯例的背景。所有这些不同的艺术门类系统有一个共同特征,“惯例”即“每一门类系统为了使该门类所属的艺术作品能够作为艺术作品来呈现的一种框架结构”。
二、艺术起源
艺术是一种人类文化特有的现象和精神产物。西方学者对艺术起源的问题进行了种种探索,主要有五种假说:
1.艺术起源于“模仿”
距今两千多年以前的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认为:艺术是对于自然的“模仿”。在他之后,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何样的艺术。“这一切实际上的模仿,只是有一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
艺术起源于“模仿”的学说在欧洲影响了两千余年。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达·芬奇就认为“艺术家的心灵应该像一面镜子那样去反映和摄取自然,绘画越是忠实地描绘对象,它就愈加值得赞美。”车尔尼雪夫斯基则认为:“艺术的媒介作用,一切艺术作品毫无例外的一个作用,就是再现自然和生活。”
2.艺术起源于“游戏”
18—19世纪英国哲学家、社会进化论学者斯宾塞与德国哲学家席勒几乎同时提出了艺术起源于“游戏”学说。这种艺术起源于“游戏”学说后来被称之为“席勒—斯宾塞理论”。这种理论指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源于人类的一种本能——“游戏”。其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人类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们将这种过剩的精力引入没有功利目的的“游戏”之中。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认为,人们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必须经过“游戏冲动”从而能有机地“协调”起来。席勒认为,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自由的,只有通过游戏的方式为自己过剩的精力创造出“自由”的天地。斯宾塞指出,这种“游戏”的主要特征是“没有实际的功利目的”。通过这种“游戏”的方式,发泄了过剩的精力,而“美感”就是通过“游戏”获得的“愉快”。
3.艺术起源于“表现”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认为:“艺术的本质是直觉,而直觉的来源是情感,直觉即是表现。”克罗齐还认为,表现是在心灵过程中完成的。他认为,艺术既不是功利,也不是道德,艺术甚至不能分类。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表现”。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艺术起源于“情感传达”的需要。“一个人为了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的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把它表现出来……这就是艺术的起源。”
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以符号美学为依据,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品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性形式”。苏珊·朗格认为,只有人才能制造和使用符号。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艺术活动的本质在于“创造出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
4.艺术起源于“巫术”
英国著名的人类学之父爱德华·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中,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引用大量的民族学材料,对原始人类的精神文化现象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泰勒在书中对“文化”的定义至今仍是我们理解当代社会文化问题的基本框架。泰勒最早提出了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泰勒认为,世界的不可知、不可预测性对原始人影响是巨大的。在原始人看来,世间万物都是有“灵性”的,即“万物有灵”,可以与人“交感”——即“灵”与人之间可以“交互感应”。人类学家的大量考古发现,许多史前洞穴中的动物遗骨都被堆放得整整齐齐、叠置有序。泰勒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原始人类可以与动物进行“交感”。
5.艺术起源于“劳动”
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恩格斯认为,是“劳动”使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形成了人类社会,形成了与动物截然不同的生存方式。
对原始人类在生产、生活的考古研究证明:原始社会中,人们的劳动工具、劳动产品已经逐步出现了具有审美价值——即“美感”的形式特征。
但是,无论是哪种假说,都无法对艺术的起源问题进行有信服力的系统性说明。在这里,按照“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观点,笔者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的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播的需要。艺术的起源不仅仅用一种学说所能够解释。也许可以这样解读——艺术产生于“实用”,演进至“审美”。人们“模仿”着自然与社会,“表现”着人类的情感,在人类社会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以“游戏”的方式得以分化和发展。“巫术”在人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则以“原始宗教”的“中介”方式得以存在。在漫长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之中,“劳动”将艺术推向新的发展高度和演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