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博天下
  • 雷达
  • 5641字
  • 2020-06-25 14:41:43

一本堪称绝唱的好书——评《陕北民歌故事》

由崔月德、王峰存编著,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陕北民歌故事》,是一本很有价值、堪称“绝唱”的好书。好就好在,它以忠于史实的严肃态度,用记叙故事的生动笔法,真实地笔录了广为传唱,并在革命斗争中起到卓越宣传鼓动效应的陕北革命民歌的来龙去脉,并给予充分的阐释和公正、中肯的评价。正因于此,便使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因事过境迁,不少作者和演唱者相继去世而出现了艺存人亡、往事难追、境况不明的断代现象,因此,经作者长途跋涉、深入采访而苦心编著的这本书,就显得十分珍贵的了。所以我说它堪称“绝唱”。

据我所知,编选出版陕北革命民歌的书籍有好几册(如何其芳、张松如编的《陕北民歌》,陕西省文化厅编的《陕北革命民歌选》,以及李季、严辰、杨璀、王克文等人各自编的“信天游”等。但像这本书那样全面、深入、翔实,并采取考证手段和故事形式,还未见到。它的出版,克服了过去一些同类书释文不足的缺憾,填补了以详述史实的方式,谈论陕北革命民歌的空白,是一本与其他同类书相得益彰、交相辉映的好书。我因参加《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卷》的编撰,早在30多年前就随陕西音协组织的采风队在陕北榆林、定边、靖边、清涧、延安、洛川一带,用了半年多的时间采集各类民歌。那时群众演唱的许多革命民歌,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一首歌就是一则动人的故事;一首歌就是一把剑,一团火。它给人一种鼓舞,一种力量,一种强烈的冲击和一种美的享受。群众给你一边唱,一边讲,有声有色,眉飞色舞,是怀有深厚感情的,仿佛他们就是这些民歌的作者和主人。采风归来,受激情的趋使,我疾笔抒写了一些散文(后收入散文集《采风录》)。当时就很想把这些有重要价值的民歌,一一查清,记录在案,以便辑书出版,启迪后人。但终因自不量力,困难重重而搁浅。时至今日,虽耿耿于怀,但已成为不可能的事了。欣见此书,喜从天降,实有“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觉得分外亲切,也为之感动。我对崔月德二位先生的惊人之举,赞赏不已。他们干了我30年前想干却干不了的事,心里感到十分欣慰。因此,对它的问世,我表示由衷的祝贺!

陕北革命民歌,在“延安文艺”和我国近代文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量大面宽,丰富多彩,革命性强,极具特色。这自然与陕北特殊的地理环境 <地处边陲,民居塞上,山豁贫瘠,民不聊生)及其特殊的革命历史地位(土地革命较早,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有着密切的关联。编著者将这些珍珠似的民歌精选串缀,一一估价,美文抒说,昭展于世,以期广大读者的青睐和鉴赏。从选材到编排,从标题到文章,均能看出编著者周密的构思和精心的设计。依我看,其编辑思想和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一、以陕北革命民歌的历史价值观为基本点,确定编辑方针,确保其内容的真实性

世界上,愈有历史价值的东西就愈珍贵(如古迹、文物、古董、邮票等>。这是由于“时不再来”“物不重叠”“稀者为贵”的缘故。革命民歌也是如此。它是历史的产物,时代的产物。现在看来,它们既是那个时期坚韧的利剑,又是今天熠熠闪光的宝物。如同文物、古董一样,是“存之珍贵”“失之可惜”的。编著者慧眼识珠,深知其价,就费心地把它们拣拾起来,筛选鉴别,一一评估。但民歌却毕竟不是文物古董。它是艺术品,是不同于古董、古画那样的艺术品。因其特殊性所致,它不像古董、古画那祥易于鉴别、估价。这就要求我们要依其特殊性来加以鉴别。编著者正是以陕北革命民歌的历史价值观为基本点,来确定其编辑方针的。这个方针是,通过艰苦的采访、调查、考证、核实,弄清这些民歌产生的时间、地点、时代背景、主要史实、人物生平、作者状况、写作环境、流传衍变、作用影响,以及有关的其他材料,务求确保其内容的真实性。否则,就无“价值”二字可言了。从抒写的文章、释文、注解来看,作者是花费了大量的艰苦劳动和心血的。他们以严谨的治学精神,下乡采访,搜罗资料,翻阅档案,鉴别真伪,考察核实,苦心构思、抒写,并精心研究,撰写文章,才将这一富有历史价值和欣赏价值的书籍展现在读者面前。他们采取写实的笔法排列时序,标题提示,详述史实,宣讲故事,取得了真实感人的阅读效应。它像一轴巨幅画卷一样,生动地绘出了陕北近代史上各个时期人民战争、农村生产、生活、民情、风俗的壮丽图景,耐人寻味;又像一组雄伟的英雄交响乐那样,把那一时期战斗中的鼓声、号声、歌声、吼声、枪声、炮声以及刀剑的撞击声、人民庆祝胜利的欢呼声等等各类声响,全都演奏出来了,使人们不仅可以观画,而且可以听乐,其教育、审美的效应,是不可低估的。而这一切都源自其真实性。如果没有真实性,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就“艺术质量”而言,其中相当一部分革命民歌,并非“高精尖”产品,但为什么还那样的使人感到亲切和乐意去观赏呢?这首先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了那一时期人们所关注的政治风云变化和人民革命斗争的真实情景。一个人,一件事,一支枪,一把刀,当然还有一只歌,都会使你念念不忘,回忆诉说。就像我们看到(或听到)延河、宝塔、枣园、清涧、盘龙镇、羊马河、瓦子街这些富有诗意的地名、物名一样使人振奋和痴情。这正是由于它们都是毛主席、党中央率领亿万军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它们都会引起人们深沉(幸福)的回忆和心灵深处强烈的共鸣。这些人、地、事、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艺术的源泉。诚实而多情的人们,不会不为之感动的。编著者忠于历史史实,真实笔录,精心编撰的指导思想,是很值得称道的。从书中标明的时间、地名、人名、背景以及歌曲内容、故事情节、结局等方面来看,也是真确无误的。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该书的编辑质量。

二、以陕北革命民歌的价值观为切入点,构筑编辑框架,注重其题材的多样性

编此书的目的,在于艺术地再现历史的真实,但历史的艺术再现,却为研究者研究历史,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资料。正由于编著者明确这一点,因而将其研究价值观,作为编辑工作的切入点来构筑编辑框架,并注重其选材的多样性。它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和某些民歌产生的时代背景,拟题排列,抒写编辑,使人一目了然。其题材内容又是多方面的,政治、军事、经济、历史、地理、文化、艺术、民俗等,均有所涉及。在作者笔下,军阀割据、地主盘剥、土匪横行、帝国侵略、群众诉苦、革命起义、武装斗争、捉洋神父、建立政权、打游击战、长征会合、欢庆胜利、土地还家、变工生产、开荒自救、参加抗日、大举反攻、全国解放…… 等重大事件都得到了全面的反映。甚至连诸如打盐、筹粮、拥军、劝降、策反、宣传鼓动、秧歌运动、拜年、支前以及反映妇女解放、少先队活动、文化教育、红军探家、追求爱情自由等等解放区人民生产、生活、斗争场面的许多细节,都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民歌中的红军武器》一文,摘录了20多首民歌歌词,生动地记述了大刀、长矛(红缨枪)、脱节牛、马拐枪、五洋钢、三八式、老轮子、八音子、驳壳枪、手榴弹、机枪、大炮等数十种武器的土名、学名和性能。《流尽血汗做牛马》一文,在阐释《诉苦民歌》时,用地主占地、加租,佃户租地、揽工、逃荒、卖老婆、饿死人的富有说服力的数字统计,说明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陕北民歌初考》一文,记载了经考证而得来的50多位民歌作者的基本状况,并为35位工农兵作者写了小传。这些,都为有关学者多方面的研究,特别在民间文艺和包括延安文艺、解放区文艺在内的现代文艺研究方面,提供了丰富、生动而难得的资料。仅就革命民歌本身而言,其内容、形式、歌源、流变、功能、演唱、流传、影响以及创作动机、创作方法、艺术特色诸方面,都引发出一系列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这对丰富无产阶级的文艺理论,为社会主义的文艺创作提供借鉴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母亲高巧唤就是讲故事的高手”——雷达

令人兴奋的是,该书通过对百余首革命民歌的阐述、剖析、引证和注释,多方面地反映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人民革命的斗争历程和时代风貌,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史料和与民歌内容、形式有关的背景材料。如揭示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三边教案民谣》,表明革命工作重心转向农村的《革命课文歌》,反映毛主席接待安排著名外国记者斯诺采访活动的《毛主席来到保安城》,以及《闹官》《赞红三支队》《太和寨民团缴枪》《拓夫筹粮歌》,还有反映东征、西征的民歌等章节,都是鲜为人知的稀有资料。而对新民歌来源于固有传统民歌的曲名、内容、形式以及对与此有关的节日、民俗、方言的考释等,都为研究新民歌的源头、流变、创作、革新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资料和线索。这种既从其历史价值着眼,又从其研究价值着手的编辑思路和编辑手段是相当高明的。

三、以陕北革命民歌的教育价值观为出发点,把握写作手法,增强其述说的故事性

正如作者在《试论陕北民歌的历史地位》一文中所说,“研究陕北民歌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对发扬党的光荣革命传统,发扬延安文艺的优良传统,对搞好党风建设和繁荣新时期的文艺创作,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见,编著者是以其教育价值观,作为编辑此书的出发点的。为此,他采取了叙述史实和讲解故事的写作手法,以强化其教育效果。许多文章(如《帝国主义的侵略》《白雪山与红二支队》《兰花花的故事》《毛主席在王家湾》《小河决策问鼎中原》和《三十里铺的真实故事》等)都写得异常生动,感人至深。陕北革命民歌中,有大量的叙事歌曲(如《闹官》《打寨子》《打桃镇》《打镇靖》《打八十四师》《红军闹革命》《打河口》等)都是描写真人真事的,它本身就有故事情节,只是受歌曲形式的限制,不那么细致罢了。作者以歌引文,以文叙歌,巧妙地将二者结合,收到了交相辉映的效果。

这本书,从多个侧面生动地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广泛、卓绝的革命斗争生活,可以说是对群众,特别是对当今的、后世的广大青少年进行优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丰富而生动的教科书。

四、以陕北革命民歌的审美价值观为欣赏点,选取歌曲典型,剖析其作品的艺术性

陕北革命民歌,是在继承其原有民歌的优秀传统基础上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不论是词,还是曲,都同传统民歌有着传承性的血缘关系。正因于此,它从内容到形式,都闪烁着传统民歌固有的艳丽光彩,却又像新绽开的鲜花一样,散发出诱人的浓香。像信天游《兰花花》《三十里铺》《脚夫调》《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红军哥哥回来了》,小调《东方红》《天心顺》《工农齐武装》《拥军秧歌》,道情曲《翻身道情》等,都是陕北革命民歌中的精品,它们随着革命的春风,传遍祖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大洲。这一大批革命民歌以其新的内容,明朗的基调,优美的旋律和乐观的情绪而感染着亿万听众,显示出高贵的审美价值,需要认真剖析,以供人们欣赏和借鉴。《陕北民歌故事》一书的编著者正是这样做的。他们精选了一百多首具有各类典型意义的民歌,然后分类一一剖析,从内容到形式,从它的产生、衍变,到它所起的作用,以及作者创作的各种背景,演唱情况,直到作品的社会反响等等,都分析得井井有条,引人入胜,使人明白了这一首首民歌的来龙去脉,知其魅力之所在,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并不是专家学者式的评论,而是以朴素的语言,用讲故事的口气,让曾经发生过的真人真事“说话”。这既与演唱民歌的朴实风格相协调,又增强了评析民歌的良好效果。人们会像听说书人说书一样陶醉在他们的讲唱之中。这就是这本书突出的特点和长处。

当我们从作者迷人的讲唱中,得知“兰花花”原来是1918年出生在延安临镇街、名字叫姬延玲的农村姑娘时,你能不感到好奇么?当你得知是一位爱上了她的战士在她被迫出嫁后于思念中写下了这只歌儿时,你能不为这只歌所吐露的绵绵真情而更加陶醉并为之感慨么?民歌之美,美在何处?文艺的源头在哪里?新民歌是如何从旧民歌发展而来的?它为何也是那么美?“兰花花”的故事说明了些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会因此而让你去思考,去解答。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三十里铺》中的四妹子“凤英”姓王,家在绥德;“三哥哥”叫郝增喜,他在延安当警卫员时毛主席接见了他;这只歌是三十里铺农民歌手常永昌于1942年根据这俩人的真实爱情故事编出来的;这只歌是延安文艺工作者收集、整理、演唱、传播出去的;它是被著名音乐家王方亮改编为无伴奏合唱,经多次演唱而传至国内外的。

还有佃农出身的佳县农民李有源于1944年用“骑白马”曲调填词编成的《东方红》、音乐家张寒晖在大生产运动中为“推炒面”曲调填词的《边区十唱》,以及在各个战斗中产生的《工农武装起》《打镇靖》《打横山》《打桃镇》《打清涧》《打河口》《打寺儿畔》《打南沟岔》《打油坊头》《打马蹄沟》《打晋军》《打八十四师》《大反攻》《刘志丹》等一系列“打”字当头的雄壮战歌,都在作者的笔下,繁音交响地演奏起来,让你听了魂魄激荡。了解这些民歌的来龙去脉,对欣赏这些民歌是大有帮助的。

我从以上四个方面谈了这本书的特点和优长,不是说它已十全十美了。它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拟改进的地方是:作为史诗,其内容应该再齐全些;作为故事,有的篇章应该再生动些;作为民歌,应该把有关音乐的分量再加强些。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陕西卷》

从以上所述,可以明显地看出,编著者既有明确的编辑思想和精心的编辑设计,又有科学的编辑方法和娴熟的写作技巧,当然还有那严肃认真的编辑态度,艰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但最可贵的,还是他们那种鲜明的政治立场和高贵的思想品质。他们都是领导干部,党的宣传工作者,他们深深懂得“革命”二字的含义,懂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懂得对下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必要性,也懂得自己肩负的重任和职责。因此,他们默默无闻地干着自己认为应该干的事。于是就有了这本书。现在看,他们做对了,而且做得很好。依我看,其教育内涵,才真正是这本书的灵魂。也许与我曾搜集过这些革命民歌并深受过它的感染有关,这本书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灵。当我读完它的时候,是一个深夜,我被书中那些哀歌、战歌、颂歌、凯歌、劳歌、情歌的旋律,搅扰得彻夜难眠。一时兴来,草得拙诗一首,抒发我那时的感受。现抄录如下,作为此文的结语,同时敬赠给我所钦佩的此书的编著者。

读《陕北民歌故事》夜赋——

 

当年红旗映陕北,革命民歌漫天飞。

画卷彩绘风云景,史诗光灿日月辉。

深夜展页逐句读,悠情随文牵梦回。

眼前灼灼剑光闪,耳旁声声军号吹。

延河荡心扬正气,塞雪袭身蓄虎威。

似见征人步千里,却怜著者锁双眉。

赤脚涉水探源流,苦心走笔明是非。

慨音烈烈堪绝唱,往事悠悠犹可追。

此书无价诚昂贵,尔后有兴却难为。

作者与词作家洪源、音乐家张定珠(女)1965年在延安

1998年9月8日于西安龙门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