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茗鉴清谈:茶叶审评与品鉴
- 张琳洁
- 1132字
- 2020-06-24 17:25:29
序三
九年同事张琳洁女士嘱为其新作作序。一位大姑娘已经俨然成长为优秀的研究者。只是,我的学科背景是历史学,是书的学科背景是农学,严重“跨界”了,自己深感茶文化研究深受“跨界”干扰,不得不推辞。但是,对她,我有话想说,最终还是欣然应允了。
茶叶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茶树利用法,云南一些少数民族和泰国、越南、缅甸的一些民族“吃”茶,而生活在四川的先民开发了饮用的茶。四川发达的神仙思想及其物质基础的“药”的加工技术应用在茶树上,饮用的茶叶就应运而生了。
嗜好品拥有药物背景司空见惯。何况,本草本来就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下品药物用于治病,和我们今天的药物概念比较接近,而上品药物主养命,而且多服、久服不伤人。用今天的概念,上品药物就是健康食品。所以茶叶从利用之初,就是嗜好饮料。既然是嗜好饮料,就要沿着嗜好的方向发展,因此作为中国文化组成部分的茶叶也和其他文化项目一样,充满了变化,丰富得令人难以捉摸把握。就今天来看,茶叶在热爱生活的中国人手里,发展成六大基本茶类。说不清是茶遇到了中国人幸运,还是中国人遇到了茶幸运,总之,中国人打造了茶叶丰富多彩的世界,让任何体质特征的人都能在这个世界里流连忘返。
可是,在大众文化主导的今天,在幕后默默支持中国人乃至世界人民身心健康的茶叶,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走上了前台,成了主角。躁动的市场需要用简单扼要的一句话总结中国茶文化特征,虽说就是一句短平快的广告词,但是也要求整体把握、深刻认识茶文化。这可难坏了茶文化界,因为茶叶自古以来在中国社会就是无所不在的存在,提到和尚就不得不提道士,讲到贵族又不能对庶民置若罔闻。于是,以成功总结宣传的日本茶道为模板,从浩瀚的中国文字的海洋里搜肠刮肚地网罗高大上的文字为茶文化化妆,可是让人一眼望去就知道是“假洋鬼子”。问题出在哪里?
中国茶文化的精髓何在?就在茶上。哪个民族有这么丰富的茶?哪个民族有这么好喝的茶?哪个民族有这么健康的嗜好饮料?快乐健康是中国茶文化的根本。中国茶属于全民。你是佛教信仰者,你的茶里就会有禅意;你是政治家,你的茶里就会有社会责任。是你赋予茶以文化,不是喝了茶你就会有文化。即便目不识丁,也同样赋予茶以平实的文化特征,这其实是茶的根本。当然,能赋予茶正面的意义,也就能玷污茶。如果不想连累茶,就让我们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养吧。不管是谁,都能从茶中得到健康快乐。至于说能得到多少,决定性的条件是饮用者自身的素质,再一个技术性的要因就是对于茶的理解程度。这本书就是培养理解茶的能力。张琳洁女士聪颖敏锐,脚踏实地,相信这部书能够为解决这个技术问题提供帮助,让更多的人更加愉快地在茶的世界里徜徉,得到健康,实现茶文化的社会意义。
关剑平
2017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