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理论综述

一、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经典理论

(一) 重商主义

15世纪末16世纪初,即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就已出现。当时的主要理论为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主要研究对外贸易如何能够为一国带来财富,而所谓财富则完全由金银货币来衡量。在他们看来,国内市场上的贸易是由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从而使一部分人获利,另一部分人受损。国内贸易的结果只是社会财富在国内不同集团之间的再分配,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并没有增加,而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从国外获得金银货币,从而使国家致富。因此,重商主义对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进行贸易,具体来说,怎样通过鼓励商品输出、限制商品进口以增加货币的流入从而增加社会财富。对如何做到多输出少进口,晚期的重商主义与早期的观点有所不同。早期重商主义强调绝对的贸易出超,主张控制商品进口和货币外流。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末)则从长远的观点看,认为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入超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出超,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但无论早期还是晚期,重商主义都主张限制进口,对贸易的研究是很有局限的。18世纪末叶,重商主义的贸易观念受到古典经济学派的挑战,并被自由贸易的思想取代。

(二)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他处在从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过渡的时期,在其代表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并以此作为他反对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和保护贸易政策的重要武器。他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以制针业中手工工场的例子,来说明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亚当·斯密认为,根据当时的情况,在没有分工的情况下,一个粗工每天连一根针也制造不出来。而在分工的情况下,10个人每天可制造48000根针,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几千倍。因此,他认为在生产要素不变的条件下,依靠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从个人之间的交换推论到国家之间的交换。他认为,既然每个人只生产自己擅长生产的东西,然后用来交换别人擅长生产的东西,比自己什么都生产合算,那么各国间的分工和交换也应该是同样合算的。因此,他认为无论出口还是进口,一国都能获得利益。但有一个前提,即一国必须在某种产品上占绝对优势,因此该理论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

(三)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是英国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和政治活动家,其代表著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比较优势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是大卫·李嘉图在进行废除《谷物法》的论战中,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大卫·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与国之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合理,可增加生产总额,对贸易各国均有利,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是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古典理论的两位代表人物。他们最早提出了自由贸易的理论。在他们的理论中,劳动是最主要的生产投入。因此,他们认为产品的成本由劳动生产率决定,而劳动生产率又由生产技术决定。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建立了以技术差异来解释贸易基础的古典贸易模型。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模型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模型为这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 俄林、赫克歇尔和萨缪尔森的要素禀赋论

要素禀赋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要素禀赋论又称为要素比例论或要素供给比例论,即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一国进出口贸易的特点。广义的要素禀赋论除了包括要素比例论的内容外,还包括要素价格均等化说,它主要研究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说明国际贸易不但使国际商品价格趋于均等,而且使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

俄林在分析和阐述要素比例论时,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他认为: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各国不同的商品价格比例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各国不同的商品价格比例是由各国不同的要素价格比例决定的;各国不同的要素价格比例是由各国不同的要素供给比例决定的。在所有这些环节中,要素供给是中心环节。通过严密的分析,俄林得出结论:一国生产和出口那些需大量使用本国供给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价格就低,因而有比较优势;相反,生产那些需大量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价格昂贵,出口就不利。各国应尽可能利用供给丰富、价格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廉价产品输出,以交换他国物美价廉的商品。

国际贸易可能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论点是由赫克歇尔首先提出来的。俄林则认为,虽然各国要素缺乏流动性使世界范围内要素价格相等的理想状态不能实现,但是商品贸易可以部分代替要素流动,弥补要素缺乏流动性的不足,所以国际贸易使要素价格存在均等化趋势。萨缪尔森进一步论证了自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因此,该理论被称为“赫—俄—萨学说”。要素价格均等化说可以表述为:在满足要素禀赋论的全部假设条件下,自由的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均等化,将使同种要素的绝对价格和相对价格趋于均等。

(五) 里昂惕夫之谜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Vassily W.Leonteif)由于其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经济学的杰出贡献,获得了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里昂惕夫对赫—俄原理(H O原理)确信无疑,按照这个理论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具体计算,其目的是对赫—俄原理进行验证。

根据要素禀赋论,一国出口的应是密集地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的应是密集地使用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美国是一个资本充裕而劳动力相对缺乏的国家,因此,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1953年,里昂惕夫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1947年美国200个行业进行分析,他把生产要素分为资本和劳动两种,计算每百万美元的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所需要的国内资本和劳动量及其比例,从而得出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中所含的资本和劳动的密集程度。计算结果表明,进口替代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高于出口商品约30%,这说明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验证结论正好与赫—俄原理相反。里昂惕夫的惊人发现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震惊和极大关注,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随后西方掀起了一个验证和探讨里昂惕夫之谜的热潮,并引出了关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学说。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理论的新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相对稳定,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区流向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达国家之间相互贸易的比重迅速上升,成为国际贸易的主体,而且发达国家的相互贸易以水平型贸易,即产业内贸易为主要形式;二是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迅速发展。对这些新情况,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难以做出合理的解释。加之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激励人们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不断探索,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一)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Vernon)于1966年最先提出的,后经威尔斯(L.T.Wells)和赫希哲(Hirsch)等人加以完善。弗农认为,产品和生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并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4个阶段:新生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一个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制造这种产品的生产要素比例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产品的新生期是指产品的研究和开发阶段,需要大量的研究和开发费用及相关的技术人员,这时的产品是技术密集型的。进入成长期,是指产品基本定型,可以批量生产并在一定程度上普及的阶段。这时生产产品主要依靠新机器设备和一般熟练劳动力进行,产品由技术密集型转变为资本密集型。到了产品的成熟期和衰退期,是指产品已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已广泛普及,对该产品的市场需求正逐渐衰退,这时,非熟练劳动已能够参与产品生产,产品的劳动密集度增大。这样,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国家所具有的相对优势也各不相同。发达国家技术先进、资本雄厚,在生产新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非熟练劳动力,生产成本较低,具有生产标准化产品的比较优势。因此,一种新产品的出口贸易就会逐渐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这一理论正确地指出了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并把时间因素加入H-O理论的静态分析使之动态化,因而发展和完善了H-O理论。

(二) 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是由波斯纳(M.Posner)于1961年提出的。这一理论把国家间的贸易与技术差距的存在联系起来,认为正是一国的技术优势使其在采用该项技术的产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其他国家与该国之间就会因这种产品的技术差距引起国际贸易。如果不同种类的产品创新同时在两个国家的同一个产业中出现,以及两个国家对创新产品都有需求,就会形成两种替代品的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内贸易。这种贸易的产生是由产品的异质性引起的。所谓异质性产品,是指同一种产品由于技术差距、商标、款式和包装等不同而形成实物形态上的差别,如美国生产的汽车和日本生产的汽车。这种异质性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特定的消费需求,从而使同种产品的生产者依据各自的优势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的异质性产品,并通过各国之间的交换形成产业内贸易。

技术差距理论强调了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重要性,补充和完善了H-O理论,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泛发展的产业内贸易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三) 偏好相似理论

偏好相似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于1961年提出的。与传统理论最大的不同在于,这一理论从需求方面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林德认为,要素禀赋论只能解释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之间的贸易,而不能解释工业品之间的贸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工业部门内部贸易的迅速发展应该从需求方面去探讨。决定一国某种工业品生产与否的是国内需求,而不是国外需求,国内市场的需求推动了相关工业品生产的发展。当生产建立起一定的规模和国际竞争能力,国内市场有限时,需要拓展需求结构相似的国外市场,从而推动出口贸易的产生。因此,经济发展程度越接近,需求结构越相似,相互需求就越大,贸易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呢?在林德看来,人均收入水平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而它也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正是由于人均收入水平比较接近,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制成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林德的偏好相似理论正是从需求角度进一步完善了H-O理论。

(四) 规模经济理论

以比较利益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为代表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前提,即假设产品的规模报酬不变。但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这一假设并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基于这一情况,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B.Krugman)于1983年发表了一篇题为“工业国家间贸易的新理论”的论文,提出了产业内贸易的规模经济理论。这一理论的中心论点是:规模报酬递增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当某一产品的生产发生规模报酬递增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因而导致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一产品。即使发生贸易的两国具有同样的要素禀赋,由于市场需求或经营决策等多方面的原因,仍然会出现规模经济和产品成本之间的差异。而且当各国的规模经济达到最佳状态时,所有要素的产出效率都会得到提高,参与贸易的各国都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规模经济理论从生产规模的角度论证了各国比较优势的产生,并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从这个意义上说,规模经济理论仍然是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五) 战略性国际贸易政策理论

战略性国际贸易政策理论是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主张。它包括两种理论:一种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伯兰特(J.A.Brander)和美国经济学家斯本塞(B.J.Spencer)所提出的利润转移理论;另一种是由马歇尔(A.Marshall)外部经济概念发展而来的外部经济理论。

利润转移理论认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所依据的完全竞争市场假设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不完全竞争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不完全竞争特别是寡头竞争市场上,寡头厂商可以凭借其垄断力量操纵价格,获取超额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并不能自行达到最优状态,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出口补贴帮助本国出口商夺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或以关税迫使外国厂商降低价格,从而实现由外国向本国转移利润的目的。

外部经济理论认为,由于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对产业自身及相关产业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市场份额对各国厂商变得更为重要,尤其是在一些高科技领域,谁能抢先生产并迅速扩大规模,谁就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并对相关产业产生良好的外部经济效应。因此,政府应通过提供补贴或关税保护等适当方式对具有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产业予以适当的保护和扶植,使之增强国际竞争力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这两个理论中,政府政策起到了与寡头竞争模型中的战略性行动如投资于超额生产能力的研究与开发相类似的作用,因此被称为战略性国际贸易政策理论。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一贸易理论是以政府干预国际贸易为政策导向的现代保护贸易理论。

思考题

1.概述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产生、发展过程。

2.当今国际分工的特点是什么?

3.阐述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