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改革的逻辑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法治的核心逻辑其实是另一个层面的权力市场化。如果把一个国家比作企业,那么每个人就是这个国家的“股东”。法治建设,最主要的意义在于,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使职业经理人群体(即政府及其官员)时刻牢记和重视“股东”的利益,一切以民意为重,执政为民,为“股东”的利益最大化而努力。

说到权力市场化,人们首先可能想到的是权力寻租、钱权交易。不过,权力市场化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2013年以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分别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本轮改革的蓝图和战略部署。

前者主要是强化市场的作用,后者则主要是强化法治建设。事实上,若从经济学的视角去解读,两者可谓是一脉相承,都是权力市场化。这也是本轮改革的逻辑。

把配置资源的权力交给市场

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一个重大战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此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提到,“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这其中的核心逻辑就是权力市场化。就是说,在改革之前,很多配置资源的权力尚在政府手中。经过市场化改革以后,会把权力还给市场,由市场的力量来决定资源的配置。

以企业上市注册制为例。以前的做法是,需要证监会发审委审批,即由政府在众多申请的企业中进行挑选,由他们来确定哪家企业可以上市。当实行注册制之后,这个权力将被取消或削弱,转而由市场决定。

上市其实就是卖股权。实行注册制后,尽管很多企业都可以上市,也都想要上市,但资金是有限的。最终谁能获得市场的青睐,把股权卖出去,谁就可以成功发行并上市。

这样一来,才能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通过强化有效的竞争,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从而让有效率和有成长空间的企业获得青睐,拿到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对此,有人可能会有疑虑:取消政府的审批,真的可以吗?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发挥作用吗?

回答是,没有问题。实践已经证明,很多时候,市场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政府配置资源的效率往往不如市场。比如,在垄断国企里,即使政府天天发文件要求国企员工提高效率,服务好市民,但效果不佳。

但是,若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里,几个企业激烈竞争,最后,消费者自然获益。同时,企业会优胜劣汰,有效率、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企业将获胜,相关产业也得到发展。

同样的道理,若几个融资项目争夺资金的支持,最后是,最优质的项目胜出。这样一来,在投资者获益的同时,也实现了对资金的优化配置。

在眼下,由于政府过度管制,“手伸得太长”,国内很多领域还不够市场化。这也是中央下决心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原因。

当然,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要有两个前提,一是,防止和阻止政府干预“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冲动;二是,政府要保护好财产权,并强化过程监管,从而确保市场竞争相对公平、公正。比如,对交易过程中的造假、欺诈进行严惩。

但问题是,如何才能让政府及官员尽心尽责,又不敢越权干预市场配置呢?这显然不能靠个人觉悟,而是需要法治的力量。

法治的逻辑其实也是权力市场化

事实上,从经济学的视角去看,法治的核心逻辑其实是另一个层面的权力市场化。如果把一个国家比作企业,那么每个人就是这个国家的“股东”。强化法治,最主要的意义在于,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使职业经理人群体(即政府及其官员)时刻牢记和重视“股东”的利益,一切以民意为重,执政为民,为“股东”的利益最大化而努力。

所以,法治确实至关重要。因此,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进法治建设。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的精神和部署可谓一脉相承,从经济学的视角看,逻辑是一样的,即权力市场化。

值得一提的是,若要把上述两种权力市场化做对比,我认为法治建设会更难。试想,即便是在一个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大企业里,股东如何约束和激励管理层,也一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更何况是对一个国家的治理。

但是,只有推进法治,才能深化改革。从前面的分析,我们也看到,配置资源的权力的市场化改革,必须要有法治建设作为保障;否则,若单独推进第一种市场化改革,注定很难成功。

说到这里,我想到一部电影《十月围城》。在电影中,孙中山解读“革命”时说:“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就是革命。”

其实,改革又何尝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