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诈骗多发折射民众缺安全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众安全感缺失的弊端正日益显现。最直观的后果是,民众的不安全感被利用,导致电话诈骗等各种诈骗高发。同时,缺乏安全感带来了焦虑情绪,且易让人急功近利,这又导致了人们的投机、浮躁心态。这些心态影响了企业和个人的职业精神,禁锢了人们的创新思维,压抑了个人的灵感和好奇心,会使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动力减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当你走进银行,就会看到各种“预防电话诈骗”的提示。若是在晚上,一些自助银行甚至还放起循环广播。

即便如此,电话诈骗还是时有发生,案件数量居高不下。据公安部统计,2013年电话诈骗发案30万余起,群众损失100多亿元。

这些诈骗案件的形式和过程都非常相似:找个理由,打进电话→“执法人员”在那头威严地告诉你,涉嫌某某犯罪活动→帮你洗脱嫌疑,让你把钱汇到“安全账户”。

说起这些,很多人都会觉得很搞笑,甚至可能感觉那些受骗的人需要“补脑”。但是,每年有那么多人接到“检察官”“警察”的恐吓电话后就慌了神,并急着汇款,劝也劝不回头。这还是要引起我们的反思。

一定程度上,其原因可以解读为,面对公检法执法人员,老百姓底气不足,感觉自己是弱势群体,缺乏安全感。而深层次的原因是,在现实的司法和执法实践中,公检法执法人员的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和约束。滥用职权,违规执法,运动式、随意式执法现象偶有发生。

比如,有媒体曾报道,安徽亳州商人与安徽省某人大代表发生商业纠纷,后因多次向该人大代表拨打电话、发送短信,被当地公安局拘留5天。在平日里,这种现象并不罕见,这也暴露了一些制度问题。

这些现象和问题造成一些老百姓有一种错觉:警察、检察官等执法人员们找个理由便可“为所欲为”。

另外,在经济社会转型阶段,不排除有一些商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企业生存和商业利益最大化,走在法律风险的边缘,游走在灰色地带。加之,我们在私有产权保护方面曾经走过一些弯路,这又进一步加重了这个群体的不安全感。

值得一提的是,民众缺乏安全感对经济社会并不完全是坏事情,可以说是有利有弊。

好处就是,不安全感可以激发很多民众不断地努力和进取。人们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得成绩和社会认同感;通过成功,获得相对的安全感。这样一来,每个人的努力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此外,某种程度上,民众“畏权”心理也方便了执法人员的执法,短期来看,这有助于社会的稳定。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众安全感缺失的弊端正日益显现。最直观的后果是,民众的不安全感被利用,导致上文提到的电话诈骗等各种诈骗高发。还有一些人为了成功而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走上犯罪道路。这导致了警力不足,警察工作负荷不断加大。长期来看,给社会稳定埋下不安定因素。

同时,缺乏安全感会带来焦虑情绪,这又导致了人们的投机、浮躁心态。这些心态影响了企业和个人的职业精神(Professional Dedication),禁锢了人们的创新思维,压抑了个人的灵感和好奇心,使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动力减弱,企业活力也受到影响。

事实上,电话诈骗高发只是洞察当前经济社会的一个视角。在当前,很多社会经济现象都与民众缺乏安全感有关。比如,在求职方面,近年来的公务员热。

很多时候,家长让孩子考公务员,不一定是希望他当大官,只是希望他有一份稳定的保障,减少不安全感。不过,这样的导向和思维模式显然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前进的绊脚石。

由此看到,提高民众的安全感已经迫在眉睫。而治理这一问题,最后归根到底需要依靠法治,及其对公权力的约束。

而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表达的观点,法治的含义不是政府以法律来治理社会,而首先是明确权力的边界,确保政府的权力在法律约束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