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书分为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两部分。

(一)产业区重构理论研究

产业区理论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兴起,90年代末传入我国。该理论的关注点一直是产业区形成的优势与机制,即关注“成功的故事”。虽然西方产业区的衰退自20世纪60—70年代就出现了,但其理论探讨却一直延续至今,而以动态演化的视角探讨产业区的重构问题也才起步不久。广义上讲,产业区重构是一个复杂的区域发展和变迁概念,涉及经济(产业)、技术、空间、文化、制度等多个理论领域。近年来经济地理向制度、关系、演化的转向,以及全球化议题的升温,也为产业区重构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方向。狭义上看,产业区重构的理论解释(特征与机制)、分析框架、案例区经验等缺乏系统梳理,目前仍没有统一的理论与分析框架,且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区重构案例研究缺乏“直接对话”。因此,在进行温州产业区的重构研究之前,必须先对国内外产业区重构理论与案例研究进行回顾与梳理。本书的理论研究包括四个方面。

1.产业区理论与概念辨析

自马歇尔产业区被重新发现,产业区的理论及概念发展出现诸多流派与界定标准。本书第一章的理论背景部分对产业区近30年的诸多流派与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

2.产业区重构的基础理论梳理

产业区重构作为多层次、复杂化的研究领域,具有多元化的理论渊源及相关的研究分支。本书对产业区重构的基础理论做了梳理,包括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集群(产业区)周期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演化经济地理理论、产业区创新理论以及全球化下的地方发展理论等。重构是一个动态概念,讲述的是产业区适应变化与冲击、不断更新的过程。本书对基础理论的梳理更为突出演化过程、动力机制、地理空间及全球价值链、全球生产网络的作用等。

3.国内外产业区重构的研究进展

20世纪70年代,产业区重构问题开始被西方学者关注,西方国家不断出现的产业区衰退案例却引发了学术界对“集聚经济”的质疑。本书对产业区重构的研究综述从“对产业区衰退的解释”起步,评述了传统区域发展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演化经济地理理论等对衰退原因的解释。进一步梳理了产业区重构的理论研究文献,包括新国际劳动分工、生产体制转变与产业区重构,突破路径依赖与负锁定的响应,产业区重构周期阶段与主导机制,产业区重构的主要模式等。由于国内外产业区研究大多基于具体的产业区案例展开,同时为了展现一个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产业区重构的总体图景,本书还进行了国内外产业区重构案例的研究综述,并区分为欧美老工业区、高技术产业区、马歇尔产业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产业区、中国的产业区5种类型,其中对中国产业区的理论与案例研究做了更为深入的述评。

4.温州产业区起源、演化与重构的文献综述

主流的“温州模式”研究文献集中于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两条主线。新经济地理理论为温州这一中国最典型的地方产业区的内涵、起源、演化和重构问题提供了不同的讨论视角。本书回顾并评述了温州产业区的研究文献,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

(二)温州产业区重构案例研究

本书以温州作为研究区域,并区分了“地区性产业区”与“行业性产业区”概念。总体上,当没有特别的说明时,“温州产业区”指作为浙江省地级市的温州地区性产业区;当冠以行业名称时,“温州产业区”指的是行业性产业区。本书主要通过实证方法,基于案例研究来探寻温州产业区的重构。为了相对全面地探讨温州产业区重构全景,本书摒弃了Storper(1997)的“技术—组织—地域”三位一体的区域研究框架,试着建立起一个“空间—时间—网络”的三维框架。因为从变化的角度讲,这三个维度可以更为全面地勾勒产业区重构图景,所有案例产业区的研究均围绕空间维度、时间(过程)维度、地方生产网络维度展开。

1.产业区的空间重构:8个行业性产业区的案例

“空间重构”是温州产业区重构最直接的经济和地理景观,是基于企业迁移与产业转移的产业区空间尺度、组织结构的变迁。为了更为全面地反映温州产业区的空间重构,本书结合温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温州市经贸局调查数据、温州企业境外投资项目数据,重点选择温州最具代表性的电气、服装、制鞋、眼镜、汽车零部件、泵阀、皮革这8个行业性产业区做了样本调查,通过案例分析发现温州产业区重构的空间特征、动力机制,并归纳空间重构的主要类型和模式。

2.产业区的重构过程:水头皮革产业区案例

产业区总是处在动态演化过程中,而本书关注的是当产业区遇到重大冲击时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或更新。以温州下辖平阳县水头镇皮革产业区为案例,本书应用演化经济地理理论和方法,考察了水头皮革产业区以产业更新为主要特征的“适应性重构”过程,探讨了产业区重构演化过程中的主要行动者、地方制度作用以及“路径依赖式创新”特征。为了剖析这一重构过程的影响机制,又将水头皮革产业区与温州另一行业性产业区——瑶溪合成革产业区做了比较研究。

3.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区重构——地方与全球生产网络:温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区案例

无论新区域主义、GCC-GVC-GPNGCC即全球商品链,GVC即全球价值链,GPN即全球生产网络。,以及中国特色的“中间道路”学派,都认为地方产业区的重构不能脱离全球化的影响,对于汽车这种全球化特征最为明显的组装工业更是这样。本书选择温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区作为案例,考察了其重构过程中地方生产网络对全球生产网络的嵌入特征,以及地方“社群市场”(communitarian market)的变化,重点分析了整车企业、不同层级的零部件企业在生产网络中的公司权力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价值获取能力差异。通过此行业性产业区的案例研究,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温州产业区重构问题。

以上三个案例分别对应于空间、时间与网络维度,相对全面地考察了温州产业区的重构问题。在三个案例研究过程中,关系、制度、演化的分析,以及知识与技术学习这一产业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始终贯穿其中。例如三个案例章节都做了基于演化过程的分析、基于本地厚制度的分析;空间重构部分探讨了放大尺度的学习场构建,过程重构部分探讨了路径依赖式创新问题,网络重构部分则探讨了生产网络层级对技术学习的影响及本地生产网络的“技术看门人”问题。

(三)研究框架

本书的研究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 本书的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对产业区重构的描述和解释已成为经济地理学的一项重要任务(Hassink,2005a),尽管采用的概念口径不同,但产业区重构理论研究已取得了大量成果,只是这些理论成果缺少系统梳理;国内外产业区重构的案例实证涉及的方式方法较为多样,方法选择取决于研究目的与案例情况。本书综合了理论探讨与案例实证,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类。

(一)系统的文献梳理

文献梳理是本书核心议题开展的基础,笔者在EndNote软件的辅助下,阅读并整理了近200篇(部)外文文献和100多篇(部)主要的国内文献。重点围绕“产业区重构”,对相关基础理论、国外研究进展、国内引入与发展,以及大量的国内外各类产业区重构案例研究、中国及温州产业区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采纳了其中重要的理论见解、分析框架和概念方法,并指出了文献缺陷和本研究的补充。

(二)田野调查、问卷与访谈

地方根植和外部性是产业区主要特征,为了深入研究温州产业区,必须置身于马歇尔所谓的“产业空气”中,体验并了解产业区演化过程,采集一手数据。因此,笔者深入本地政府部门、专业镇、工业区、行业协会、大企业、小作坊,进行大量的田野调查、问卷与访谈。长期在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的工作经历和积累的人脉资源,为本研究的调查提供了组织保障,一些调查结合了当地政府的委托咨询项目,因此获得了大量一手数据。

其中,空间重构部分做了96家迁移企业调查问卷,访谈了8个行业协会和其中的30多家典型企业。在研究水头皮革产业区案例时,笔者常驻平阳县水头镇1个月,在平阳县发展和改革局的配合下,访谈了水头镇政府、水头商会、水头皮革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以及10多家典型企业、10多位多元化经营的“皮老板”,踏勘了当地产业区的旧厂区(蓝湿皮制造)、新园区(皮带与宠物用品生产)、交易市场、污水处理厂,并与当地农村的“能人”深入交流;在研究温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区时,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瑞安经济开发区、瑞安塘下镇政府、温州及瑞安汽摩配行业协会的配合下,历时1个多月走访了20多家零部件企业,并回收问卷30多份,为社会网络分析的开展获取了宝贵的一手数据。

(三)理论模型与定量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

本书根据案例研究需要,综合使用了多种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方法。

在空间重构研究部分,使用了ArcGIS 10.0的主题图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为了解释空间重构动力机制,结合Scott(1988)、宁越敏(1991;1995)的劳动空间分工理论及方法,建立了“产业区分工演进—空间重构”模型。

在重构过程研究部分,引入了演化经济地理(EEG)一系列演化隐喻与概念方法,如应用“新产业空间形成过程模型”分析了水头皮革产业区的皮带、宠物用品两个新产业的形成过程;在解释适应性重构与弹性产业区影响机制时,使用了类似于格雷夫(2003)的“历史比较制度分析”(HCIA)方法,对水头皮革和瑶溪合成革两个产业区做了比较研究;同时使用Frenken等(2007)的非相关多样性熵指数(UVi,t)与相关多样性熵指数(RVi,t)方法,测量两个产业区的多样性相关程度,以寻找二者“弹性差异”的来源。

在嵌入GPN的重构研究部分,结合问卷与访谈数据,进行了温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区网络嵌入模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进一步借助Ucinet 6软件,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来分析温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区的分工联系和生产关系网络;在问卷调查数据的支撑下,综合运用了“中心性”工具和Burt(1992)的“结构洞”方法,考察了温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区的本地生产网络向全球生产网络嵌入过程中的网络结构和公司权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