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政策建议

一、加强拔尖人才研究生阶段的衔接教育

根据调研结果,截至2017年,“拔尖计划”共培养了四届本科毕业生,共计3500名,其中96%的学生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又有65%的学生进入世界排名前100的一流大学深造。

建议一流大学加强拔尖人才在研究生阶段的衔接教育,使拔尖人才的成长具有延续性,持续提升拔尖人才的培养质量。具体地,建议借鉴美国和英国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机制,采取导师与指导委员会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教授之间学术优势的互补,提供多方面的学术研究机会;遵循独立思考、批判反思和创新建构的学术研究理念,紧扣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实际需求,构建以前沿性、方法性、交叉性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强化知识的互动和生成,克服目前研究生课程内容中存在的学术弱化问题;在考核方面,强化对学生综合交流、解决问题、科研创新等能力的关注;制定以重视专业基础和创新潜力为核心的研究生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以资格考试为核心的选拔机制,确保研究生群体的质量,取消以论文发表数量作为硬性指标的研究生毕业条件,建立以论文学术质量为核心的研究生毕业评价机制。

二、搭建产学研协同的开放性平台

培养拔尖人才不仅是一流大学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的期待。产学研协同能够整合多方优势资源,为拔尖人才提供开放性成长平台。本研究调研结果表明,开展拔尖人才培养的各大高校还未在培养体系中引入产学研合作,问卷调查中有61.6%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够与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人才。

建议一流大学与校外企事业机构以协同承担科研项目为支撑、以研究中心和科技园区为实训平台、以联手开展研究计划为培养载体、以企事业学校“双师制”为保障体系、以企事业专项资金为扶持,为拔尖人才提供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成长通道。具体地,建议一流大学与高新技术产业联盟和研究院所建立以研究项目为载体的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种基于实际问题的互动平台和场域,使学生在专业知识之外,学习和借鉴教师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路径,培养拔尖人才自主性的科研探索习惯。建议一流大学与企事业组织成立联合共建的研究机构,为学生提供多行业多领域多方向多类型的科研训练平台。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科研训练主要依赖于教师的纵向研究项目,但对于广义的拔尖人才科研训练而言,更需要能够密切联系实际,通过问题导向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研究平台。建议高校聘请企事业组织的高级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担任学生的校外导师,为拔尖人才提供社会性地看待专业问题的视角,帮助学生发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有待推进的研究领域,在理论与实际碰撞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和分析“真实的”科学问题(而不是“从论文中来,到论文中去”的伪问题),进而使拔尖人才坚定专业研究的信心,保持科学探索的热情。

三、建立拔尖人才师资力量保障体系

访谈结果表明,拔尖人才的专业课程师资力量是培养模式中较为薄弱的环节。根据各个一流大学培养拔尖人才的经验,同时具备国际视野、学科能力、专业素养、创新思维和授课经验的教师往往较为稀缺,相当一部分师资需要通过外聘的方式予以保障。

培养拔尖人才是一流大学的长期历史使命,高水平的师资配备是培养拔尖人才的先决条件,建议一流大学在未来着手建立包含“选拔、培养、激励”等环节的师资力量保障体系,确保拔尖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具体地,为拔尖人才师资力量设立专门的人才项目,根据学科属性和培养计划,选拔并派出青年学术骨干教师赴世界一流大学相关学科进修,学习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和经验;积极引进世界一流大学教师来中国一流大学担任专业课程教师,为其配备由青年学术骨干教师组成的助教团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培养中国一流大学教师的综合能力;制定围绕拔尖人才培养的教师激励制度,例如降低学术论文数量要求等,鼓励一流大学的教师参与拔尖人才的培养工作。总体而言,通过构建师资力量保障体系,建立培养拔尖人才的教师“蓄水池”和“人才库”,为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撑力。

四、构建一流大学拔尖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

一流大学在培养拔尖人才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目前问卷调查和受访学校的拔尖人才培养工作与创新理念只限于某些试点学院和学科。拔尖人才的持续涌现有赖于一流大学整体性人才培养生态环境的改善。

建议一流大学发挥“拔尖计划”的溢出效应,将培养拔尖人才的经验、成果,尤其是在创新性理念引导下教育模式的改革辐射到学校其他学院和行政部门,使高校的教师、学生和行政管理人员等多元主体都能够理解并实践拔尖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在积极构建一流大学拔尖人才培养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带动整个高校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具体地,在教学方面,建议一流大学实施拔尖人才的开放性课堂,邀请其他教师观摩交流。定期举办教师教学创新的培训项目和进修计划。探索具有适用广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优秀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平台,更多的选择;在管理方面,在教师培养、设施配备和制度创新等环节,开展更多探索工作;在文化方面,积极倡导追求理想,求真务实、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努力营造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进一步完善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政策环境,充分激发学生和教师群体的创新活力、释放创新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