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团化企业阿米巴实战案例
- 初勇钢
- 2165字
- 2020-08-26 14:56:10
第二节 中国式企业“自我管理”的启示
1.“散木”的智慧
《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这种“散木”的智慧,正是一个领导人应该仔细思考的。如何做好“无用”的树干,养育、培养“有用”的树枝,这样整个大树才能枝繁叶茂、绿树成荫、良材辈出、硕果累累。
今天许多企业发展了很多年之后,却发现自己还只是“小树”,究其根本,是高层领导者没有做好那些看似无用的树干工作。在企业当中,企业商业模式、战略、经营理念、企业文化、运营模式和管理系统都离不开领导人的思想,就如同树干从根部不断地吸收养料和水分输送给各个树枝分叉。那些认为下属没有自己做得好,或者担心授权后还要重做,所以什么事情干脆自己办的领导,使得下属没有锻炼的机会,也就没法培养更多的接班人。其实质是占着树干的位置整天干着树枝的活,结果是兢兢业业地把企业领向了发展的“慢车道”。
因此,企业领导者需要用“无为而治”的方式来统帅、指挥全局,最终“无为而有治”。这才是成大事、立伟业的根本之道。
2.中国式的组织自我管理
笔者认为,“无为而有治”是中国式组织管理的最高境界。汇聚天下英雄成就伟业,是很多英雄豪杰的平生夙愿,古今皆同。站在光明顶上,号令天下才俊,需要有“大的管理智慧”。老子说:“无即有,有即无,无中生有,有中皆无。”这套用到企业当中就是,以“自己无能、无用、无为,团队有能、有用、有为”实现“无即有,有即无,无中生有,有中皆无”的结局。
企业管理高层能使“自己无用,团队有用”,是领导者最重要的战略部署;能让“自己无能,团队有能”,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所在;能让“自己无为,团队有为”,是领导者在企业最大的作为。对于当代的企业,弄清“无为而治”的含义及实现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步,上层有所为。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无为而治要建立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领导者要具备高超的领导艺术,要平衡集权与授权的度,有为而不妄为。任何组织在建立初期都要有所为。有所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制度。一个没有制度或制度不能够被严格执行的组织,连管理都说不上,哪里还有无为而治?所以,有所为是无为而治的基础。
第二步,上层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现代管理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管理方式也越来越被重视,管理者的大部分工作不是去控制员工而是去帮助员工,要少做监工多做推手。哈佛大学教授、全球领导力与变革大师约翰·科特说:“在变革时代,企业不论大小都应该既有管理又有领导,成功的关键是80%靠领导,其余20%靠管理,而不能倒过来。”
第三步,下层大作为。无为而治最终成功的标准是,上层甘愿做好貌似“无用”的散木树干,下层被充分动员起来,被“无为”的管理手段激励出澎湃的激情,在广袤的领域中亢奋忘我的大有作为。这种大作为具有几个特点:
其一,上层无为而下层有为。这一关系是不可颠倒的。一旦下层无为而上层有为,组织就进入了某种病态。北宋的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有多种,但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民间对变法基本上没有热情,变法的着眼点是增加国库收益,老百姓得不到多少实惠。结果剃头挑子一头热,执行中下面阻力过大,扭曲过多,葬送了变法。
其二,能有效地激发出下层澎湃激情。如果下层没有积极性,处于无为状态,而上层火急火燎要干事业,那么上层的有为多半要撞上南墙。
其三,要在“无为”掌控下,大量涌现各种“有为”。再大的树冠、再多的树枝,肯定是要长在树干上的。上层要能够引导、培养、激励、控制各种希望出现或限制出现的下层行为。
其四,彻底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是企业“无为而治”的根本保障。要实现“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重要的管理目标就是实现员工、部门、企业的“自我管理”。
笔者认为,企业组织的自我管理有三种境界。第一个境界,就是企业组织的各大板块自我管理。组成企业集团的各产业板块、各事业部门能够进行自我管理,能够按照集团的战略发展规划,自行开展工作并达成集团下达的组织业绩目标。第二个境界,就是企业最基层组织的自我管理。每一个基层组织都能实现自我管理,都能营造基层组织的文化,让每一个细胞都是自动、自发、自我的进行管理。大企业的管理必须要实现最基层部门的自我管理。第三个,也是最高的管理境界,就是每个员工,能够在这个集团体制、体系范围内实现自我管理。这要靠企业的机制导向、企业的文化导向等组成的企业平台系统共同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