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王国的“蒙娜丽莎”
鸟也会微笑?没错。有一种鸟,呈弧形上弯的喙看起来好像是带着一个神秘的微笑。这种鸟的活动范围非常小,并且栖居于偏远的山区,因此对微笑鸟的观测记录一直非常有限。甚至于在1965年至2004年期间,因为不见它们的踪影,人们一度认为它们已经灭绝。
可是在消失了约40年之后,科学家却在哥伦比亚城镇奥卡纳附近毗邻托科罗马神殿的自然保护区发现了这种鸟,该保护区占地约合101公顷。尽管美洲野生鸟类保护协会的保罗·萨拉曼说:“当越来越多的原始森林被野蛮开发的时候,这种濒危的奇特微笑鸟提醒我们要尽最大努力保护所剩无几的野生动物栖居地。因为也许有很多奇特罕见的物种在我们发现它们以前就被人类活动赶上了灭绝之路。”可是,这个保护区并没有受到过多的破坏,反而成了野生动物的庇护所。
原来,在1709年,本地居民在保护区附近的一棵树的树根上发现了圣母玛利亚的图案,于是在这里修建了天主教神殿。几个世纪以来,因为神殿的关系,这里受到了天主教会的保护,附近的森林才幸免于难,罕见的动物才会出现在这里。
“四个翅膀”的始祖鸟
1.5亿年前的始祖鸟是四翼飞翔,两个后肢也能像翅膀一样飞行,这是加拿大的一项研究结果。根据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博士生尼克·隆格瑞彻说:“这项研究是证实早期鸟类具备从树枝等高处滑翔飞行特征的强有力证据,这一特征与飞鼠十分相似。”
始祖鸟是类似于乌鸦的动物,它既具备鸟类的羽毛和叉骨,同时它的长尾骨、爪子和牙齿又兼具爬行动物的特征,其外表界于鸟类与恐龙之间。隆格瑞彻博士使用立体显微镜对5具始祖鸟后肢羽毛化石进行检测后,发现这些羽毛具备现代鸟类飞羽的特征:羽毛具有曲线轴、自平衡交叠和风向不对称模式,同时构成飞羽的平行羽支要比另一侧的更长。
随后,隆格瑞彻博士使用标准数学模型计算始祖鸟两个后肢是如何飞行的,他发现后肢的羽毛能使始祖鸟飞行减缓并急速转向。飞行减缓可以使始祖鸟及时躲避障碍物,安全着陆,而急速转向可提高始祖鸟捕获猎物的能力。
这项研究与早期鸟类在达到丰羽飞行之前就学会了从树上滑翔降落的理论相一致。虽然人们现在还无法确切地知道具体是在什么时候出现了“四翼鸟类”,但获得他们一致认同的一点就是用四翼飞行必然失去后肢的其他功能,例如奔跑、游泳等。
始祖鸟是用四个翅膀飞行,却很少被关注,隆格瑞彻认为,可能是人们都倾向于自己所期望的观点,多数人都相信鸟类是不会四翼飞行的,因此,在研究始祖鸟过程中即使科学家能发现这一特征,最终却是擦肩而过。
无法原地起飞的大鸟
鸟类有大有小,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鸟应该是阿根廷巨鸟,重达150磅重(约合70千克),载着这样巨大的身体飞行真可谓是困难重重,所以,对于这种鸟来说,原地起飞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尽管阿根廷巨鸟拥有强劲的飞行肌肉和宽达21英尺(约合6.4米)的翼展,但过重的身体使得它们无法在地面上造出足够的升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种鸟只能滑翔起飞,来自鲁伯克的德克萨斯州科技大学的科学家桑科尔·查特里说:“这就像人类操纵滑翔机的原理一样,阿根廷巨鸟通过沿着山坡滑跑并借助顺风而起飞。”
这种600万年前生活在如今安第斯山区和阿根廷境内潘帕斯草原地区的巨大鸟类,虽因为个体体型过大,而无法原地起飞,但它们一旦飞上高空,便不再笨拙,绝对是滑翔飞行的好手,类似于专业的滑翔机。
科学家们通过测量阿根廷巨鸟的化石数据,得出了以上的结论,而且他们还发现这种鸟类的飞行过程和飞机起飞的原理十分类似。
奇异的双头蛇
中国山西省稷山县翟店镇西小宁村,一位名叫张培武的村民在前往果园送粪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条蛇。仔细观察后,他发现这是一条双头蛇。双头蛇是村里流传的“蛇神”,属于稀世珍宝,本来张培武不相信,但这次亲眼所见,就不得不信了。
这条蛇长约尺许,粗如食指,浑体金黄,已冻僵成一根“冰棍儿”了。出于好奇,张培武决定要养起这条怪物,但养育的工作却不好做。当张培武将“蛇神”带回家后,他和老伴对于该喂蛇吃什么犯了难。
为了防止蛇伤人,张培武将它放进一个敞口大玻璃瓶中,当他发现两张蛇嘴吐着黑亮的芯子左右闪动时,张培武就将熟鸡蛋、饺子、鸡腿等好吃的丢到了玻璃瓶里,但蛇神竟无动于衷,只是偶尔喝点儿水。
一次灵光一闪,张培武捕捉了几只老鼠,喂给“蛇神”。没想到双头蛇果然爱吃,这下,张培武夫妇才算放心下来。就这样过了四个月,双头蛇在他们夫妻二人的精心呵护下,长得活泼可爱,双头蛇十分听张培武的话,只要张培武一示意,双头蛇就知道要做什么。而且这双头蛇还是个天气预报员:如果第二天天气好,那蛇便显得很温顺;如果第二天是个风雨天,那蛇便躁动地昂起双头绕圈儿溜。从其躁动的急缓,便会判断出来日的风雨大小了。
双头蛇和连体人同理,属于“一卵双胎”。虽然道理简单,但双头蛇因为是野生,难以见到,所以,还是属于难得一见的动物。
神秘海妖海蛇
生物界浩瀚无边,人们没有探寻到的生物实在还有太多,在生物学领域,自从生物学家林奈1758年发明了生物分类的双名命名法以来,用拉丁语登录的全世界的动植物名字已有150万种了。几乎所有的动植物都包括在门、纲、目、科、属、种的6个等级里。
但在自然界中,还是有许多生物没有被人们知道,就好像大海中的怪兽,很早以来,人们就传说大海里有神秘的怪兽:有的说是像蛇一样的巨大海兽,有的说像个大爬虫,还有的说是有点儿像人的恐龙鱼。
关于海兽的传闻真假难辨。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沿着海岸航行的海员们说,他们看见了许多牛的骨头,它们是被海蛇吃掉的。因为他们的船继续航行,遭到了海蛇的攻击。”后世还有许多著作中都记录着类似这样的情节。
在北大西洋、非洲南部海域、巴西海面、加勒比海、日本近海、中国南部的北部湾、印尼海域、俄罗斯海域和新西兰附近的南太平洋里,来往的渔船和客船都曾有过类似的发现怪兽的记录。而且怪兽的形状不外乎两种,有的说像个大海蛇,有的说像蛇颈龙,但不论描述得如何生动,毕竟没有一只活的怪兽被世人看到。
1734年,在挪威到格陵兰的一艘船上,一个叫汉斯·艾凯德的船员称自己见过一个海兽,他描述的这个海兽模样就像海蛇一般,后来他还画了一幅图出来,当时极为轰动,还给这个海兽起了个名字,叫“Sea-Serpent”,这也是最早关于怪兽存在的一个证据了。
从这之后,海兽被人们遇见的事情就越来越多了,许多海航日志上都有关于海兽的记录。1904年,德国军舰“德西”号停靠在阿龙湾的时候,船上有人看到了海兽,根据日志描述:“我们看到了怪兽,身长约30米,皮肤呈黑色,身上长满了疙瘩,头像巨大的海龙的头,不久就消失了。除了我以外,很多军官和水兵都看到了。”
1905年,两个英国动物学家协会的成员,梅河德·瓦尔多和米切尔·尼柯尔在巴西海岸亲眼看见了海蛇。他们写道:“我看到了一个很大的鳍,或者是(动物的)脊背钻出了水面。它是深褐色的,身上有皱皮。它大约有1.8米,露出水面半米左右,我能看到水下的褶皱身体。接着一个大脑袋和脖子伸出了水面,脖子有人身体那么粗,脑袋呈龟状,有眼睛。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从一方向另一方移动。它的头和颈是深棕色的……在14个小时内,除我们两位动物学家外,船上的其他人也都看到了那个‘海蛇’。它虽然静静地游着,但比船的速度快(当时那艘船速约为8.5节),那么它的游水速度至少大于每小时16千米。”
这些记录已经多达上千份,人们相信海洋里有着神奇生物的存在,因为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世界上现存的动物可以分为26门,而所有主要门类的动物,在海洋里都可以找到。所以,海洋里有海兽也是可以想象的,还有那些几百年来关于海兽的记录,也不会都是妄谈的。
更何况,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的确有些地方是能够给海兽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的。例如新西兰以东的南太平洋海域,水温10℃左右,海中氧的含量比太平洋其他地区高5倍,浮游生物非常丰富,就是一个理想的生存环境。
对于海兽的研究还在继续,而现在也还不断有人宣称自己看到了海兽,或许有朝一日,我们真的能见到海兽的真面目吧。
会安装“空调”的白蚁
白蚁的危害十分巨大,被人类视为重点消灭对象。在危害人类建筑物的同时,白蚁自身却是自己巢穴的很好的建筑师,它们的蚁穴构造繁复,令人类自愧弗如。在澳大利亚西部有一种白蚁巢穴更是神奇,不论外面的温度如何变化,蚁穴内的温度适中,保持在30~32℃。
白蚁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令科学家十分费解。他们仔细研究了白蚁巢穴的构造,发现蚁穴分为上下两层,底层是白蚁的生活区,有个约3米高的泥塔,泥塔断面呈楔形,总是像罗盘一样准确地指向北方,因此,科学家又将这种白蚁称为“罗盘白蚁”。这个泥塔的表面凹凸不平,表面积十分大,所以也能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的热量,在早晨和傍晚的时候,将阳光吸收,而泥塔顶部呈尖锥形,表面积较小,在正午时分,阳光就无法被吸收进来。泥塔内还有一些空气通道通到白蚁的地下生活区。
正因为有了这个奇特的建筑,蚁穴才能保持恒温,“罗盘白蚁”建造这种特殊的泥塔,能令蚁穴内的白蚁感受到温度的变化。因为泥塔在阳光下受热后,塔内的空气通道中的气温也会上升,随之空气体积膨胀,产生了气流——风,会吹过蚁穴的底部。
这时,工蚁就能感受到各处的温度,通过风来感受温度的升降,然后阻断或扩大巢穴内的通道,以调节气流,很像人类开关窗户来调节室内温度一样,所以这种白蚁巢穴调节温度的能力被人类比喻为“空调系统”。
建筑学家从白蚁巢穴的构造得到启示,建造出了有自然通风系统的楼房。1994年,英国建筑师在诺丁汉兴建7幢仿白蚁巢穴的办公楼,每栋大楼都安置有一根高大的圆柱,充当蚁穴中的泥塔,然后通过计算机系统对温度进行控制。果然这样的楼房比那些安装空调系统的楼房好很多,可以通风流畅,人们患空调综合征的概率也小了很多。
蚂蚁地下城
蚂蚁的巢穴形式多样,大多数蚂蚁选择在土中建筑巢穴,它们挖出隧道,并将挖掘出的物体和落叶堆积到入口附近,起到保护和隐蔽的作用。
当然,这并不是蚂蚁唯一的建巢方式,还有的蚂蚁选择用植物叶片、茎秆、叶柄等筑成纸样巢挂在树上或岩石间,也有的将巢穴建于林区的干枯树干中。更为奇特的是,有的蚂蚁将自己的巢筑在别的种类蚁巢中间或旁边,并且保证两“家”和睦相处,不发生纠纷。这样的蚁巢叫作混合性蚁巢,也叫作异种共栖。
蚂蚁巢穴还有一个副巢,构造像蜂窝状,而且比较松散,蚁王、蚁后居住的皇宫在主巢里面,皇宫的顶部是拱形或抛物线形,底部是水平的,形状好像一些大的飞机库房,比其他房间大10多倍以上,又被人们称为“平台”。
每一个蚁巢都有空气孔,用来调节巢内的温度,并使巢内空气产生对流更换新鲜空气。
分飞孔是蚁繁殖蚁飞出来的地方,一般都在蚁巢的上方较高的位置,或通过一条粗大的蚁路到较高的地方修筑分飞孔。分飞孔比空气孔大些,里面有一定的空间,是繁殖蚁停留准备飞翔的地方,也叫“候飞室”。一般在分飞季节白蚁才将分飞孔扩大,平时或冬天会将其堵上或缩小。分飞孔和空气孔都有较多兵蚁守卫,防止敌人的侵入。
不同的蚁类或同种的蚂蚁,它们所建造的巢穴内蚂蚁的数目有着很大的差别,有的可能就是几十只,有的会是几百只,也有的会是成千上万,甚至更多。
蚂蚁最常打交道的植物是树,它们喜欢用叼来的腐质物以及从树上啃下来的老树皮,再掺杂上从嘴里吐出来的黏性汁液,在树上筑成足球大的巢。巢内分成许多层次,分别住着雄蚁、蚁后和工蚁,并在巢中生儿育女,成为一个“独立王国”。
在蚂蚁群体还没有发展过大的时候,是一树一巢;但当群体过大,新的蚁后出生了,它们便要开始建造新的住所,这时还可能会因为争夺领域,相互间展开恶战。但一般来说,蚂蚁总是齐心协力,很团结。例如捕捉食物,蚂蚁常捕捉树上的小虫为食物,如果两树相距较近,它们为了免去长途的辛劳,便会巧妙地互相咬住后足,垂吊下来,借风飘荡,摇到另一棵树上去,搭成一条“蚁索桥”。为了较长时间地连接两树之间的通途,承担搭桥任务的工蚁还能不断替换。树上的食物捕尽,又结队顺树而下,长途奔袭,捕捉地面上的小动物。当猎物被捕获后,它们会齐心协力将猎物拖回巢穴,即便是一只超过它们体重百倍的螳螂或蚯蚓,也能被它们轻而易举地拖回巢中。
美丽的蝴蝶泉
300多年前,中国一位有名的地质学家徐霞客曾在游记中写“蛱蝶泉之异,余闻之已久”,以此来表示他对蝴蝶泉的向往。徐霞客笔下的蝴蝶泉,位于云南大理点苍山最北峰云弄峰麓神摩山下,景色优美,泉水清澈。概括起来有“三绝”:泉、蝶、树。
“泉”之所说绝是因为蝴蝶泉的泉水是从岩缝沙层中浸透出来的,水质特别清冽,一出地表便汇聚成潭,没有任何污染。近年来,公园管理者把蝴蝶泉的泉水积蓄于3个水潭中,供游人观赏,每个水潭大约10亩。
另一绝是“蝶”。蝴蝶泉内,蝴蝶种类繁多,特别是到了每年阳春3月到5月间,各类蝴蝶在这里翩翩起舞,大的像人的巴掌那样大,小的也就和蜜蜂差不多大。对于这一点,徐霞客也曾记录过:“还有真蝶万千,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
鉴于蝴蝶在蝴蝶泉边的盛况,白族人还选定一日为蝴蝶会。每逢4月15日,白族人就会和这些蝴蝶一起狂欢,当日著名诗人郭沫若在蝴蝶泉边游玩时,也写下了“蝴蝶泉头蝴蝶树,蝴蝶飞来万千数,首尾连接数米,自树下垂疑花序”的诗句。
一个说蝴蝶“连须钩足”,一个说蝴蝶“首尾连接”,徐霞客和郭沫若都因为错过了观赏蝴蝶成串挂于泉边树下的景象而遗憾,可见这种景象是如何的使人震撼。
最后一绝是“树”。在蝴蝶泉公园内,有“蝶泉之美在于绿,请君爱护树和木”的环境标语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蝴蝶泉的美得益于周边的树木,在蝴蝶泉周围栽种的凤尾竹、圣诞树以及泉后满山遍野的松林、柏林、棕榈林、茶林、杜鹃林、毛竹林,使得蝴蝶泉更增添了几分亮丽。尤其是蝴蝶泉边的一株夜合欢树,每当4月初开花时节,白天花瓣开放就好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而夜晚花瓣合拢后又散发阵阵清香,这也算是蝴蝶泉的一大奇观。
“透明”的蝴蝶
蝴蝶是一种美丽的昆虫,斑斓的翅膀令它们深受人们的喜爱,常被做成标本放置于屋内做装饰,但有一种蝴蝶的翅膀却如薄纱般透明。
这种蝴蝶虽不常见,但根据台北市立师范学院自然科学教育学系副教授陈建志表示,那些蝴蝶却是真实存在的。陈建志教授亲眼见到过,在美国的蝴蝶园中,他通过比对翅膀上的花纹,证实这种蝴蝶的学名为Gretaoto,中文名为“透翅蝶”,属于蛱蝶科Nymphalidae,蜓斑蝶亚科Ithomiinae。
但翅膀为透明色的蝴蝶不止“透翅蝶”一种,在同科之中,还有几个种类的蝴蝶,同样拥有着透明的翅膀。这些蝴蝶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的巴拿马到墨西哥之间,翅膀薄如蝉翼,既没有色彩,也没有鳞片,就好像上帝在制造它时,忘记给它添加一笔似的。但同时,这个特点也成了“透翅蝶”的优势,令它能瞬间消失于森林里,不易被察觉。
不过透明的蝴蝶虽然不多见,却不算是稀有物种,因为它们在生长地的数量也不在少数。
拒绝长大的美西螈
美西螈是一种两栖动物,也指虎纹钝口螈(Ambystoma tigrinum)中任何一种仍具外鳃但已充分发育的幼体(从出生到性成熟产卵为止,均为幼体的形态),也称六角恐龙或墨西哥行走鱼或墨西哥水怪。它的学名Ambystoma mexicanum或Siredon mexicanum。
这种动物可断体再生,平均寿命在10~15年,因为永远保留着幼体阶段的特征而著称。这种产于墨西哥附近湖泊里的动物,一直以来都是当地人猎取的食物之一。美西螈体长大概25厘米,深棕色带黑色斑点。白化体、白色突变体以及其他颜色的突变体均常见。肢和足甚小,但尾颇长,背鳍由头背向后延伸于尾端,腹鳍从两个后肢中间延伸到尾末端。
它们的幼体一生生活在水里,多变的体色是它们的特征。据现有的统计,全世界有超过30种种类,常见的有普通体色、白化种(黑眼)、白化种(白眼)、金黄体色(白眼)和全黑个体。
这种动物有能力再生身体上的大部分肢体,此外它们也因“呜帕鲁帕”的奇特叫声而名声大噪,属于人气很高的两栖动物,又被人们称为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但因为环境污染,它们正在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为了挽救这种珍稀动物,科学家对它进行了饲养试验。实验证明,不论是哪种体色的美西螈,在幼体未发育成熟前,在其食物中添加相应激素,可诱导其幼体发育成类似蝾螈的个体,生理结构、功能及其器官均发生类似改变。再如:外鳃退化消失,体内发育可呼吸的肺,趾端形态趋近蝾螈,并可由水生转为两栖,可爬行,但四肢不协调。这项实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爬行动物进化的过程,在生物进化、动物学科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美女蜘蛛
西夏王陵三号陵园内的神墙墙体1.8米高处,有一个直径约4厘米的小洞,洞口约10厘米处布有一张巴掌大小的蜘蛛网,蜘蛛网上黏着一些蚂蚁、苍蝇、蚊子等小昆虫,一只蜘蛛正在网上品尝它捕获的美食。
这种蜘蛛头部呈深黑色,有丝绒,很像人的头发;嘴部有两条触角,好像一把钳子;腹部为浅黑色;左右4条腿均为淡灰色,均匀地分布着小白点;背部为橙黄色,并有4个小黑点点缀,形状十分漂亮;尾部还有白点黑底的条纹,就好像女孩子的裙带一样。基于这些特点,人们将这种蜘蛛命名为“美女蜘蛛”,也叫作“人面蜘蛛”。
当时,陵区的工作人员正在野外作业,偶然看到了这种蜘蛛,它们悠然自得地生活在陵区里,俨然以西夏王陵的“主人”自居。
神秘巨型大猫
露营者安德鲁·休斯敦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西部的丛林中拍摄到了一只野生动物,类似于猫,但却比一般的猫大很多。
由于拍摄的距离较远,无法看清这只动物到底长什么样子,却记录下了它当时和一只袋鼠较量的画面,十分精彩。根据拍摄者自己的判断,这只动物应该就是澳大利亚传闻中已经灭绝的“大猫”——塔斯马尼亚虎。
塔斯马尼亚虎是一种食肉动物,一直生活在澳大利亚,因为这种动物过于频繁地攻击当地人的羊群,干扰了人们的生活,便惹来了猎人们的疯狂捕杀,很快就销声匿迹了,人们一直以为这种动物已经灭绝了。
不过,安德鲁·休斯敦的画面向人们证实了这种“大猫”存在的可能性,看来当时它们并未完全灭绝,只是数量大大锐减,幸存者躲到了森林的某个角落里,依然进行着繁衍生息。
“魔鬼蹄印”
1855年2月9日晚,英国的迪文郡下了一场大雪,到处都是冰天雪地。第二天清晨,人们在茫茫的白雪地上发现了一串神秘的蹄印,大概长4英寸(约合10厘米)、宽2.75英寸(约合7厘米),每个蹄印之间相距8英寸(约合20.3厘米),且蹄印的形状完全一致。这些蹄印从托尼斯教区花园开始出现,走过平原,走过田野,翻过屋顶,越过草堆,跨过围墙,一直往前。似乎什么高墙深沟都阻止不了它。在一个村子里,有一条6英寸(约合15.2厘米)粗的水渠管,蹄印好像是从管子一头进去,从另一头出来。完全不受障碍物的阻隔,在横贯全郡的这100多英里(约合160千米),这些蹄印整齐有序地排列着,最后消失在利都汉的田间。
凡是看过的人都说,绝不会是鹿、牛等四足动物的蹄印,似乎是一只用两腿直立行走的分趾有蹄动物所留下来的。但哪会有这样奇怪的动物呢?当时的人们为了探索蹄印的真相,还带着猎狗去找,但当走到一处树林的时候,无论猎狗的主人如何驱使,那些猎狗就是不肯向前迈进,只是对着树林吼叫。人们担心里面藏着什么猛兽,便带着武器进去搜索,却是一无所获。
后来一位博物学家认为那些蹄印和袋鼠的蹄印有些相似。可这也解释不通,因为英国并不产袋鼠,于是有人怀疑是有人饲养的袋鼠跑了出来,但当时并没有报失宠物走丢,而且这只袋鼠也无法走出如此整齐的蹄印。
于是当地的神父开始认为,这是魔鬼留下的分趾蹄印,因为只有魔鬼才是有蹄子而又用两腿直立行走的。科学家当然不相信什么魔鬼,但到底是什么蹄印呢?这至今还是一个不解之谜。
像野牛的巨鼠
“想象一下,一只怪异的天竺鼠,非常庞大,它的后腿靠一只长尾来支撑,还有不断生长的牙齿。”德国某大学教授维纳格拉在《科学》杂志中如此描述了一种老鼠。
老鼠真的能长得如此巨大吗?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却真有其事,在南美洲的科学家们就发现了体重1.545磅(约合0.7千克)的巨鼠化石。这块化石在委内瑞拉的一个半荒漠地区被找到,经过研究推断得出结论,这种巨大老鼠的生活时代是600万到800万年以前。
那个时候到处是茂盛的草木,是大型食草动物的天堂。这种巨大的老鼠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维纳格拉教授还说,巨鼠是吃草的,身上有软毛,一个光滑的头,小小耳朵和眼睛,有着强有力的尾巴来作为它身体的支撑。
生物链是环环相扣的,有食草动物,自然也少不了食肉动物,在当地也发现了巨大的鳄鱼化石,尺寸同样巨大,长度超过了10米,他们捕食的猎物就是类似于巨鼠这样的食草动物。那个时候,南美洲和北美洲还没有连接,所以,这些生活在南美洲上的动物可以不受其他大陆干扰,独立地发展进化。
但在大约300万年前,地壳的不断运动改变了这种平静的进化,巴拿马地峡露出水面,其他大陆的动物通过巴拿马地峡进入南美洲,巨鼠可能因抵不过其他的物种而灭亡,“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一向是自然界的竞争规律。
英国里兹大学的教授表示,巨鼠灭亡还另有原因,就是它巨大的体型,使得它们无法逃脱追捕者的追逐,找不到合适的洞穴和隐蔽藏所,因为这种巨鼠现在通过化石来看更像一只羊,而不是一只老鼠。正如维纳格拉说的那样,“从远处看,它更像一只美洲野牛,而不像它的近亲天竺鼠。”
水底现古兽
在玻西葛木克湖中发现了不明巨兽之前,巨妖“欧哥波哥”一直藏匿在卑诗省的奥卡纳甘湖中的故事,在加拿大早已家喻户晓。现在玻西葛木克湖的巨兽,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对于巨兽的追寻孜孜不倦,关于水底巨兽的记载可以追溯到200年前的19世纪,太平洋上就曾打捞到触手达21米的乌贼。
而玻西葛木克湖中的巨兽,是加拿大魁北克的渔业公司自己发现的。“玻西葛木克”,在印第安人的话语中就是“怪兽”的意思。印第安人始终相信,一种巨鱼悠游在湖中。而当某天灾祸降临后,便再也见不到它的踪迹。
科学家并不相信这些,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古生物学家班顿长期钻研水底史前巨兽,他认为由于某种原因,少数远古生物存活下来,就像今天与我们共生的许多活化石生物一样,这些水底的巨兽也是如此。
班顿说在1.5亿年前的侏罗纪时代,横行海上的主要是三种重量级巨兽。第一种是鱼龙,它们泳技高超,以各种鱼类为食;第二种是沦龙,它们长达12米,有特殊的颚骨,可与任何动物搏斗;第三种是庞大的蛇颈龙,它们游速缓慢,但感觉灵敏。这些巨兽很有可能在时代的变迁中存活了下来,并藏在了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或许就是隐藏在水底的深处。
班顿提到的这个观点在英国南海岸的来姆利吉峭壁上得到过印证。1810年的某天,一个12岁的女孩玛莉安宁在海边寻找可变卖的贝壳化石,填补家用。在这期间,她偶然发现了世界上首座完整的鱼龙骸骨!玛莉一夜成名,并成为化石研究创始人之一。
而在美国的内华达州有一个著名的鱼龙公园,公园内现存的最大的鱼龙长达17米。珍妮·佛雷格勒是园内的古生物学家,她说:“2亿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海域中到处都是鱼龙。如今这座峡谷有全球最丰富的鱼龙资料,山壁上到处是化石。”
这些鱼龙就是鱼形蜥蜴,嘴部圆长,牙尖,双眼硕大,身形很适合在水里高速行进,很像今日的海豚,它们在世界几大洋徜徉了1.5亿年。英国古生物学家班顿说:“它们是流线型的游泳健将。”
这些鱼龙也就是班顿所研究的史前巨兽之一,但这些鱼龙后来为什么会灭绝,直到今天依然是个谜。或许真如印第安人的传说一样,当巨鱼悠游于西边的拉荷登湖的时候,某天灾祸降临,风云突变,山崩地裂。自此之后,再也见不到巨鱼的踪迹。
又或许这些鱼龙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经过长期的变异后,隐藏在了深水中,人们在加拿大见到的巨兽,或许就是它们的后代。对于鱼龙古兽的研究,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在进行。
美国古生物学家崔波从100多年前的历史博物馆的地下室中抢救出大批沦龙骸骨,成功地拼组沦龙整体骨架。这是一部世界上最大的沦龙骨骸,长达14米。崔波说:“从鼻尖到颚底有1.9米,我塞它们的牙缝都不够。”
南达科塔麦斯学院的贝尔是沦龙研究权威:“沦龙的尾部是推进器官,如同鳗鱼游动般左右摇曳,这大大提高了它的动能,使沦龙成为最厉害的伏击手。它的四肢控制方向,前肢控制左右上下,后肢则平衡躯干,与飞机的功能类似。下颌就能前后伸展,上颚的锯齿状牙齿是用来撕肉的内弯型,上下颚交互运动,把食物纳入咽喉,这就是龙进食的模式。”
这些已有的古兽研究,加上人们宣称自己看到的巨兽,不免会让人们联想到史前巨兽,但到底现在是否存在巨兽,还是人们的杜撰,实在不好说。像尼斯湖水怪,后来就证明是人为制造的。
真与伪总是显得特别扑朔迷离。多年以后,25岁的英国女子玛莉又有惊人的发现,她在峭壁上发现了完整的蛇颈龙骨骸。她为此声名大噪。泰洛说:“我认为她的成就超过了儿时的发现,这是科学界首度发现的蛇颈龙化石,当时轰动了伦敦。”
但当蛇颈龙的绘图被送到当时人才荟萃的巴黎时,法国专家却称是伪造的。人们认为这是一次人为的欺骗。最后证实:玛莉是对的,她发现了真实的古爬行生物化石,证实了古爬行生物的存在。
玛莉发现的蛇颈龙是奇妙的长颈水栖爬行类动物,南达科塔麦斯学院的首席古生物学家马西相信:“蛇颈龙前肢如船桨形很窄很长,前肢适于水中滑行。就像企鹅一样,它们的速度比企鹅慢得多,就像是深藏不露的伏击手,而不像是敏捷的掠食者。”
蛇颈龙还有一个特别之处,便是它要吞食大量的石头,这是因为它要用石头当作配重,使得自己游动的时候保持身体笔直,另一个作用就是助于磨碎食物。马西还说,蛇颈龙很适合原始的海洋环境。
那么,在加拿大发现的巨兽,会是这种蛇颈龙的后代吗,还是鱼龙的后代?这些骇人听闻的生物,真的能繁衍1亿多年生存至今吗?在冰冷的水下到底有没有生物存在,如果存在,又会是什么呢?这只能留待人们以后慢慢探寻了。
屎壳郎建奇功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农牧专家去澳大利亚考察。他们在羊毛产地,先听了饲养科技学术讲座,然后又进行实地考察,在饲养场看到无边无际的羊群时,中国专家都十分惊讶。而后又为另一种景象所惊呆了:扑头盖脸的马苍蝇无计其数,团团围住参观者嗡嗡乱碰,大家瞠目而视,实在让人窒息。
牧场的主人十分尴尬,他无奈地解释道:因为杀虫剂对牲畜有不好的影响,所以他们不能使用杀虫剂对付蚊虫,但又想不到更好的办法灭蚊虫,这就使得苍蝇蚊虫成灾。在中国考察团回国之前,牧场主人请教中国是否有最有效的方法治理这种问题。
这是个难题,当时的专家一时也想不到合理的办法,团长便答应回国后,请示农业部长再做正式答复。考察团回国后,专家们绞尽脑汁认真研究着“苍蝇”问题,反复实验过多种药品,都未达预期效果。
但一位年轻农民专家却提议用“屎壳郎”搬家。他认为以生态治理,能使得牲畜粪便滋生地洁净起来,后来选种结束,实验室开始大批量繁殖培养出屎壳郎,经审批正式出口澳大利亚,第一批屎壳郎运往澳大利亚,开始治理实验。
这些屎壳郎们辗转来到实验牧区,在澳大利亚的农场里开始进行“搬家”工作。没几天,牲畜的粪便就被屎壳郎们搬运一空,随着粪便的减少,苍蝇蚊虫也大大地减少了,这完全是屎壳郎的功劳,而中国专家也赢得了外国人的赞许。
鲸鱼为何集体“自杀”
深海里的鲸鱼突然集体上岸不再回到海里,这样的事情常有发生。1976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海滩上,突然有250条鲸鱼游入浅水中,当潮水退下时它们被搁浅在海滩上,鲸鱼缺水很快就会死掉。
为了阻止鲸鱼这种自杀行为,美国海岸警卫队员们带领数百名自愿救鲸者用消防水管向鲸鱼喷水,想以此延缓它们的生命,有的人则开来起重机,试图把鲸鱼拖回大海,但因鲸鱼太重,反而拖翻了起重机。这些方法都失败了,鲸鱼最终还是死在了海滩上。
但到底为什么鲸鱼要搁浅自杀呢?对此众说纷纭,但大多数人认为是同海豚相似,与它们的回声定位系统有关。
鲸鱼辨别方向靠的不是眼睛,因为一头巨鲸的眼睛只有一个小西瓜那样大,而且视觉极度退化,一般只能看到17米以内的物体。为了生存,鲸鱼发展出了一种高灵敏度的回声测距本领。它们能发射出频率范围极广的超声波,这种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即反射回来,形成回声。鲸鱼就根据这种超声的往返来准确地判断自己与障碍物的距离,定位的误差一般很小。
鲸鱼为了追捕鱼群而游进海湾,当鲸鱼靠近海边,向着有较大斜坡的海滩发射超声波时,回声往往误差很大,甚至完全接收不到回声,鲸鱼因此迷失方向,从而酿成丧身之祸。这个解释是对鲸鱼自杀现象最为贴切的一种。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鲸鱼都会受到干扰,所以,也有人认为是环境污染造成了鲸鱼自杀,那些被化学物质污染了的海水,扰乱了鲸鱼的感觉。
通过对自杀鲸鱼的解剖,科学家们发现,绝大多数死鲸的气腔两面红肿病变,因此他们认为导致鲸鱼搁浅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其定位系统发生病变,使它丧失了定向、定位的能力。鲸鱼是恋群动物,如果有一头鲸鱼冲进海滩而搁浅,那么其余的就会奋不顾身地跟上去,以致接二连三地搁浅,形成集体自杀的惨剧。
而美国拉斯帕尔马斯大学兽医系胡德拉教授和伦敦大学生物系西蒙德斯教授则认为鲸鱼集体自杀是由于水下爆炸、军舰发动机和声呐的噪声引起的。他们分析了一系列的鲸鱼集体自杀事件,证实了这一点。
如1989年10月,24头剑吻鲸冲上加那利群岛沿岸的浅滩,当时该群岛附近海域正在进行军事演习。1985年,12头鲸鱼在海上进行军事演习时冲上海滩。1986年4头鲸鱼冲进兰萨罗特岛搁浅,另两头鲸鱼冲上附近一座岛屿的浅滩,其间这两个岛屿海域正在进行海军演习。此外,成群鲸鱼搁浅于委内瑞拉沿岸时,刚好附近也正在进行水下爆炸。
法国海洋哺乳类动物研究中心的科列德博士也同意这一点。他认为鲸鱼拥有能在海洋深处定向、定标的发达的定位系统,而军舰声呐和回声探测仪所发出的声波及水下爆炸的噪声,会使鲸鱼的回声定位系统发生紊乱,这是导致鲸鱼集体冲上海滩自杀的主要原因。
对鲸鱼的自杀之谜,种种猜测各有各的道理,人们还在进行着更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在做出精确定论之前,人们只能想尽办法将搁浅的鲸鱼拖回大海,以挽救它们的生命。
神奇的动物时钟
动物的生物钟各有不同,家畜和禽类喜欢在白天活动、夜晚入睡;可是猫却喜欢在白天睡大觉,夜晚才开始活跃。同样夜间活动的动物还有鼯鼠、猫头鹰,它们白天待在树洞里,晚上出来寻找食物。
这就是大自然安排的“作息时间表”。每种动物都有它们自己的时刻表,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农场里,动物的作息时刻表似乎改变了。那里有100多匹毛驴劳作,但一到正午12点,所有的毛驴都会自动停止工作,谁也无法强迫它们继续干活。而到了下午6点,它们又会重新干起活来。
其他的一些动物的时刻表也很奇特,例如燕子每年都要进行一次“长途旅行”。冬天,燕子南飞,到南洋群岛、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地“避寒”;春暖花开的时节,它们又成群结队地北上,早春二月,它们飞到我国的广东,3月间到达福建、浙江及长江下游,4月初就可以在秦皇岛看到它们的踪迹。
有一种生活在海滩上的螃蟹,因为雄蟹有一只巨大的螯,看上去就像一位正在拉小提琴的琴师,为此人们就把它叫作琴师蟹,它们的动物时钟也很奇特。白天,琴师蟹藏在暗处,这时它们身体的颜色会变深;夜晚,它们四处活动,身体的颜色又会变浅。更为奇特的是,琴师蟹体色最深的时间,每天会推迟50分钟。因为大海涨潮和落潮的时间,每天也恰好推迟50分钟。螃蟹虽然没有钟表,但它们对于时间的把握却是比钟表还要准确。
除了琴师蟹和大海有着某种默契之外,在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亚半岛沿海,有一种来自北冰洋的灰鲸时钟也很奇特。它们一年来一次,在北半球漫长的冬天开始后,成百头灰鲸以每小时6.4千米的速度南游,穿越白令海峡,横渡太平洋,在2月初到达墨西哥,旅程长达1万千米。它们从不失约,到达的时间每年都差不多,最多相差四五天。
还有美国太平洋沿岸上,每年5月在月圆之后,会有一群银鱼随着美国这次最大的海潮上岸,完成产卵的任务后,又随海浪回到大海里,从不错过。
动物们的这种时间观念是因为他们的体内有一种类似时钟的结构,也是人们常说的生物钟,正是它使动物的活动显示出了极强的规律性。
科学家研究蟑螂,蟑螂最活跃的时间是每天傍晚,而它们的活动周期是23小时53分,这和地球的自转周期非常相近,而蟑螂的这种生物钟是存在于食道下方的,是一种神经组织,这一组织能在体内有节律地产生控制蟑螂活动的激素。如果把它摘除,那么蟑螂就不会在每天傍晚那么活跃了。
动物的生物钟五花八门,有的和地球自转有关,有的和海潮有关,这些生物钟,控制着动物们的生活与活动。
动物的“心灵感应”
在一次对美国和英国宠物主人的随机调查中,48%养狗的人和33%的养猫人,承认所养的宠物同自己有心灵感应。
住在伦敦的简·西格尔说:“每次去看兽医前,我都非常小心不让我的猫看出任何苗头,但早晨我起床后,它会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我,一反常态地对我充满了警惕。就在出门的时间到来前,它会想方设法地溜走。”猫总能预感到主人何时会带自己去看兽医,这种心灵感应真是奇特。
对于狗来说,它们的心灵感应往往表现在它们知道主人何时决定出去散步。有的狗即便不和主人在一间屋子里,也能预见到主人何时要带自己去散步,哪怕只是一些主人临时决定的散步,它们也能感觉到。
澳大利亚的吉莉安·科里曼说自己的马耳他犬很聪明:“它总是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出去散步,哪怕它正躺在车库的窝里睡觉,当我心里刚做完决定,它就会立即激动地跑到我的卧室门口,上下乱窜。而我从来都不清楚它究竟是怎么知道的。我既没有换鞋,也没有换衣服,也没有任何别的表示,但它就是知道!”
这些调查虽然表明了狗和猫能读懂主人的心思,但最有权威性的还是科学测试。在一项特别的科学测试中,科学家把狗关在房屋外的仓库里,并用摄像机记录它的举动。而随便抽个时间,让狗的主人在心里默念要带狗出去散步,这时,绝大多数接受测试的狗会很快走到门边,站或坐在那里,有的还会讨好地摇尾巴。它们一直带着明显的期待,保持同一姿势,直到主人来带它们出去散步。而在别的时候它们从来不会等待在门旁。
这个测试表明,狗的确有心灵感应,这点,一些驯狗员也可以证明,一位英国的驯狗师就说:“你得记住,狗有敏锐的心灵感应,能够读懂你大脑里的想法,所以想一套做一套,对狗来说是没用的。我相信,当你在想某件事时,这件事会同时进入狗的大脑里。”
除了猫和狗以外,别的宠物也和主人有心灵感应,马也同样具有这样的本领,许多骑手发现马儿能对他们的想法做出回应。虽然由于骑手和马的身体接触非常紧密,因此要想把精神的影响和无意识的身体信号分开有些困难,比如说肌肉紧张程度的一些细小变化。可实验证明,当马在被人骑着时,细微的动作几乎不可能对它们有影响。“有时候我会觉得我的马就像我身体的一部分,有时当我心里正在想着指令,还没有发出一点儿动静时,马会立即跑到我所需要的位置。”一位骑手说。
这些有心灵感应的动物中,最神奇的还要算是鹦鹉。一位美国作家迈克·佛罗雷拉养了一只非洲灰鹦鹉,每当他准备离开房间或者出门的时候,它就会说:“再见!待会儿见!祝你今天快乐!”然后悲伤地吹起口哨来。
这让迈克·佛罗雷拉十分惊奇,他说:“当我准备离开房间时,它居然能提前知道,而此时它根本就看不到我,比如一次我在楼上连续工作了好几个小时后,我停下来简单地想了一下,‘现在该出去溜达一下了。’刚想完,楼下的鹦鹉就开始发出悲哀的叫声,以示抗议。我完全相信它是靠感官以外的东西来知道我的想法的。”
艾米·莫格拉是一名生活在纽约的艺术家,她养的4岁大的鹦鹉在2002年1月时已经掌握了7000多个单词。而且她还注意到,她的鹦鹉能清楚地表达出她内心的意图。例如当艾米想要吃饭的时候,鹦鹉就说:“你想要一些美味”;当艾米想要洗澡的时候,鹦鹉就说:“你想泡个澡”。艾米将这些事情一一记录了下来,两年多的时间,她一共记录了630多条。不论是打电话,还是外出,或者看电视,鹦鹉都能准确地描述出艾米的想法,这真是太神奇了。
“虎父多犬女”
爱丁堡大学的生物学博士Loeske Kruuk和Kathi Foerster,还有其他研究生物学的同事们,对英国赫布底里群岛上的野生马鹿进行了一项长期研究。他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争夺雌性的战争中获胜的雄性,生下的女儿生育能力较弱。相反的,相对失败的雄性生下的女儿,生育能力就要强一些。这就说明了雄性和雌性的成功特性是不同的,父亲的优势并不能遗传给女儿,也就是说基因无法使得优秀的父亲生下同样优秀的女儿。
Kruuk博士说:“自然选择就意味着,最成功的个体传递他们基因要比失败者频繁得多,因此,在第二代的个体中,更多的人拥有那些好的基因。我们希望,随着时间的流逝,低质量的基因会逐渐消失,导致个体之间的变化变小。”
“但是,我们依然看到一个种群中,个体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最优秀的男性没有生下最优秀的女儿所产生的效应,或许是这些差异存在的最主要的原因。或许,‘某些基因比另一些基因好’的念头其实过于简单化了:它取决于那些动物个体的生殖能力。”
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尽管经历了那么多的自然选择,物竞天择,地球上的生物仍然存在着多样性。
长“猪尾”的猴子
长尾巴猴子已经在人们的头脑当中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可是生活在亚热带的豚尾猴却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这种猴子尾巴很短,占体长的3/10左右,尾巴上的毛很稀疏,只是在末端有一簇长毛。它们喜欢栖息在森林之中,是一种树栖、杂食、昼行性动物,在地面上活动较多,行动的时候常呈“S”形弯曲,状似扫帚或猪尾,所以也叫猪尾猴。
这种猴子额头较窄,吻部长而粗,略有些像狒狒;面部较长,呈肉色,有较长的黄褐色须毛;冠毛短而黑,头顶上有放射状的毛旋;前额辐射排列为平顶的帽状,像是留着“板寸”发型,所以又被叫作平顶猴。
它们喜欢群居。在野外的生活习性与猕猴相似,主要以热带果实和昆虫、小鸟和鸟卵等为食。行走、奔跑时用四肢着地,趾行性,但在树上行走是跖行性。
它们的体型和特性雄雌各有不同,但差别不是很大。雄兽的体长为50~77厘米,体重为6~15千克,在发情期显得异常凶猛而强悍;雌兽的体长为40~57厘米,体重4~11千克。3~5岁时性成熟,寿命为26年。雌兽每胎产1仔,哺乳期为6~8个月。豚尾猴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和西藏东南部一带,以及缅甸、新加坡、孟加拉国、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印度等地,但中国的豚尾猴数量不多,估计野外最多不过1000只。
世界上最丑的动物
——指狐猴
在全球最丑动物排行榜上,指狐猴是上榜频率最高的动物之一。这种产于马达加斯加岛的狐猴科唯一的成员,尽管很丑,却非常珍贵,而且因为很多原因正变得越来越稀少。
原因一:长长的中指是造成指狐猴数量骤减的原因之一。指狐猴的手指特别长、特别细,松开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童话故事里的女巫。更糟糕的是,中指是其他手指的3倍长,看上去确实非常可怕。
很多人认为,如果一只指狐猴用中指指着你,死神马上就会找到你。马达加斯加岛的萨卡拉瓦人的想法更恐怖,他们认为,指狐猴会悄悄藏在你家里,然后到了晚上用它那长长的中指刺穿“受害人”的心脏。当然,这纯属无稽之谈,但这种迷信思想却从根本上导致了指狐猴数量的大幅减少。
原因二:尽管指狐猴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生儿育女,但雌性经常会在生了一胎之后过3年再生。这样,种群的数量就不能很快得到补充。而且,由于人类的无休止的砍伐,雨林栖息地遭到破坏,指狐猴的生存地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也是这种动物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如今,人类正在想方设法保护这种奇丑无比的动物。美国杜克狐猴中心和英国的相关单位都开展了对这种动物的繁育工程,可是成果并不乐观。至于现在野外究竟还剩多少只指狐猴,人类也无法估算。它已被列为高度濒危动物。
“独耳”兔
只长了一只耳朵的兔子,你见过吗?在中国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城子村一村民家中就有这样奇怪的事情发生:他家有一只3个月大的小兔子,只长了一只耳朵。
2009年5月,村民周先生家里饲养的母兔产下一窝幼兔,总共8只。因为要哺乳,幼兔和母兔待在同一个笼子里,周先生也没留意这些小兔子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一个月后,周先生准备将这些兔子出售的时候,才发现其中一只小兔子只长了一只耳朵。他十分诧异,孩子对这只特殊的兔子更是好奇,在孩子的央求下他将这只兔子留了下来没有出售。
村民们听说了这件事,都纷纷跑来观看。只见在周先生的院子里,这只小兔子悠闲地吃着菜叶,完全没有因为身体的差异而受到任何的影响。它通体雪白,身长30厘米,脑袋左边竖着一只十几厘米长的大耳朵,向右倾斜,看起来仿佛长在脑门上一般,右边却空无一物。可能是因为两只耳朵的营养都供给了一只耳朵,所以这只兔子的耳朵比别的兔子的都要长,而且小兔的听力并不差,只要有一点儿动静,它就会变得很警觉。
周先生向村民介绍说,这只兔子是由两只不同品种的兔子杂交而成,他之前也经常用这种方法培育兔子,但第一次见到“一只耳”的情况。
对于周先生家的这只独耳兔,有人特意询问了动物专家。
对此,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工作人员阎先生表示,这属于典型的畸形变异。他说:“导致畸形变异的情况一般有两种:一是外部原因,如环境问题或吃了有害的物质导致物种的卵子或者精子产生缺陷,使后代的生理发育受影响;二是本身基因存在一定的缺陷。物种出现畸形变异的现象是自然现象,但概率不高,像周先生家的独耳兔十分罕见,此前从未接触过。”
会“走路”的鲨鱼
2006年,被称作“地球上最美丽的海洋”之一的印度尼西亚东北部海域引起了美国科学家的兴趣。它们派出了大量的研究人员,对那里进行考察,结果收获甚丰:科学家们在当地发现了52个新物种,其中包括24种新鱼类,20种珊瑚和8种造型非常奇特的虾类。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它们还从中发现了一种颇有意思的动物——“可以用鳍来走路”的鲨鱼。
发现特殊鲨鱼的这片神秘海域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省东北部,这里生活着1200多种鱼类和600多种珊瑚,几乎囊括了全球75%的已知珊瑚品种,一度被誉为亚洲的“珊瑚三角区”。可是由于此前很少有科学家对这片神秘的海域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结果造成了很多奇特的物种始终不能为外界所知。
经过这一次的发现,人们将继续研究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现象,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有效保护的问题。根据这一次的勘察,人们也发现,这个海域正在遭受渔民使用高强度电网和致命毒药反复开展的“滥捕滥捞行动”,这种被人们发现的奇特的鲨鱼或者别的尚未被人类发现的新奇物种可能会最终难逃灭绝的厄运。
为此,美国专家呼吁当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渔民“疯狂捕捞水产品”的活动,并且设立海洋公园的办法来保护这里的自然环境免受破坏。
视觉精确的四眼鱼
人类世界在鱼的眼中会是什么样子?这一直是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现在,科学家们在一种“四眼鱼”的身上找到了独特的视觉成像系统,它们以此来有效地保护自己在深海环境中不被掠食者吞食。
这种长着四只眼睛的深海鱼叫作“褐嘴幽灵鱼”,第一次被发现是120年前,但直到2008年一支海洋科学勘测队在太平洋南部东加海沟2000~2600英尺(约合610~792米)以下海域捕到一条褐嘴幽灵鱼时,才对这种鱼类有了深入了解,科学家也从此开始了对褐嘴幽灵鱼活标本的研究。
褐嘴幽灵鱼的体长大约10厘米,长着小牙齿,它栖息的深海环境食物十分匮乏,研究人员认为它们会吞食任何能够捕到的有机生物。它们还向上长着两只具有普通透镜晶体的眼睛,在这两只眼睛旁又长着装配微小镜片向下观看的两只眼睛,是迄今唯一一种不使用透镜而使用镜面成像的脊椎动物。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微小镜片结构是由鸟嘌呤水晶体构成的,这种排列可使光线进入眼睛后被反射,从而图像聚焦在视网膜上,使这种鱼能够看到潜伏在其水下的掠食者,进而实现对掠食者的早期预警。科学家此前曾发现一些甲壳类动物具有排列好的微小视觉镜片结构,但幽灵鱼却是第一种进化形成帮助视力的脊椎动物。
该镜面结构能够反射更多可见光进入视网膜,因此在黑暗海底世界中非常有效。长着球面透镜晶体的鱼类往往存在少量视觉偏差,会影响成像的质量。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朱莉娅·帕特里奇教授称,镜面成像眼睛不仅对于深海环境,而且还对其他栖息环境具有较好的视觉效应,但透镜晶体进化却首次出现在脊椎动物身上。正是透镜晶体进化的成熟化使得脊椎动物很少形成镜面视觉系统。她还认为,这对向下观看的眼睛与透镜晶体眼睛的相连,也就是说这对镜面成像眼睛相当于“附加”在这种鱼的一对真眼上。这对镜面眼睛通常用于观察海洋掠食性动物之间发出诱捕猎物的冷光线。
帕特里奇教授说:“在接近5亿年的脊椎动物进化历程中,数千种脊椎物种孕育消亡,幽灵鱼却是唯一一种使用镜面成像有效解决视觉问题的脊椎动物。它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动物,它完全不同于其他脊椎动物,使用镜面成像可实现非常高亮对比度的图像。”
双翅色彩斑斓的飞鱼
2006年6月12日晚7时许,中国鸟类摄影专家边缘从西沙永兴岛返回文昌时,拍摄到一条长着蝴蝶一样翅膀的飞鱼,这件事引起了海洋鱼类专家的极大兴趣。
拍摄照片的专家称,自己非常喜欢拍摄。
在回来的路上,见海面出现为数不多的飞鱼,就当即拍下了几张飞鱼的照片。等到整理照片的时候,他突然发现有一条飞鱼竟然不是长着普通飞鱼特有的银色的翅膀,而是长着蝴蝶一样的翅膀。
对此,中国海洋鱼类专家潘骏博士说:“我与海洋鱼类打交道22年,还没见到过翅膀是这种颜色的飞鱼。这种飞鱼不排除是南海5种常见飞鱼的一种,这种飞鱼通常在每年的这个季节产卵,此时雄鱼的翅膀会变色,这种变色现象称为‘婚姻色’。”
亚马孙流域的粉色海豚
海豚属于哺乳动物,仍旧要靠肺呼吸,这就使得它们不得不时常浮出水面来换气。可是,在亚马孙雨林生长着的一种粉色海豚,能在水里潜足15分钟,成年雄性竟然还能在水里睡觉。
这种海豚全身都呈粉红色,据说与生活在亚马孙河流和每天的食物有关。它们总是在不停地寻找食物,因为它们对食物的需求量特别大;它们喜欢群体行动,不仅可以躲避大型的动物,还可以很轻松地包围小鱼群,并把小鱼群轰吓到水面从而被其他的粉色海豚吃掉。到了晚上,它们仍旧需要进食,于是不得不又把目标放在浮游生物上。
这种海豚体长2.5到3米,重约90千克。不同于普通灰海豚在背部的鳍,粉色海豚背部仅有一个突出的小丘;它们的尾巴巨大,看起来像两片巨大的树叶。人们至今还无法知道粉色海豚成熟交配的年龄,只能根据它们的体型进行推算。一般来说雄性长到2米,雌性长到1.7米便预示着海豚快进入交配期了。它们的交配季节一般在夏季,并且小海豚要在母亲肚子待上9到12个月。
粉色海豚的身体光滑柔韧,游行的速度能达到每小时20英里(约合32千米)。这么多年来,粉色海豚除了那双有所缩小的眼睛以便它们能在水里更好地观察之外,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基因变异,它们一直保持着海豚原始的状态。
在日光浴里听佛经的大鳄鱼
鳄鱼喜欢听佛经!事情就发生在中国台湾的台南县。
据鳄鱼的主人描述,大鳄鱼刚来的时候非常凶恶,是晚上翻墙爬过来的。后来,每天早晚主人给它听佛经,渐渐鳄鱼的性情开始有了变化。有时候,饲主还经常让大鳄鱼趴在浴池里一边做日光浴,一边听佛经。它仿佛喜欢上了这种雅致的生活方式。每次做日光浴,看起来都相当悠闲自在。如果有参观者想要逗一逗它,大鳄鱼理都不理,最多也只是动动爪子。主人抠抠它的背,大鳄鱼也只是动动爪子,好像是在告诉主人:“别闹了!我正在怡情养性听佛经。”
能给人指路的奶牛
如果你在野外迷失了方向,又刚好没有带指南针,那怎么办?如果有奶牛在的话就用不着惊慌了,只要看一看奶牛的头朝向哪一边,你就可以知道哪边是北边了。
科学家在对数千头奶牛的行为做了监视之后,发现它们不仅有第六感,知道地球的南北方位,而且还总是面朝北站立。牛群的这种惊人能力其实是从远古祖先那里遗传下来的,这些驯养牛群的狂野祖先正是利用其自身的内置指南针,才找到了自己穿越欧亚非大陆的迁徙之路。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动物学家萨宾·贝盖尔派人在地面对这些动物进行了现场观察。他们发现,阴冷天里的强风或强日照更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大多数动物都以地球磁场的北南方向排列。比如,他们在捷克斯洛伐克对几千头鹿做了地面直接观察并拍摄了相关照片后,发现牛群和鹿群不是按照地理位置的北南方向,而是地球磁场的北南方向排列的。而地球磁场的北南方向与地球的北南极又不是完全重合的。
科学家认为,大型动物磁场方向感的发现,可能会引发对其他农业问题的关注,比如圈养奶牛的东西方向排列与它们的产奶量是否有关系。
“四条腿”的小鸭子
家禽一般都是两条腿,这是众人皆知的事,但在英国首都伦敦北部的一家养鸭场,却孵化出了一只“长着四条腿”的雄性小鸭子。这只奇特的鸭宝宝在两条正常的鸭腿后还长有另外两条几乎一模一样的小腿!
这只“四腿鸭”应该属于罕见的基因突变的“杰作”,之前在2002年的澳大利亚也曾有过类似的现象,但那只四腿鸭子在孵化出几天后便夭折了。一般来说,“四腿鸭”很难在自然界中存活。但伦敦这只“四腿鸭”,却看不到任何夭折的迹象,它不但能四处飞奔,还擅长用那两条“额外”的后腿充当稳定装置,看起来十分奇特。它的主人认为他的鸭子还是可以继续成长的。
十大典型专一动物夫妇
人类社会中,一夫一妻制很普遍,而在广大的动物王国中这一现象却比较少见。
在大约5000种哺乳动物中,只有3%~5%的动物会一夫一妻地共度一生。这些动物包括海狸、水獭、狼、一些蝙蝠和狐狸,以及几种有蹄动物。但即便是这些动物,它们有时也会越轨。比如狐狸,如果它们的老伴死亡或不再有性能力时,它们会偶尔花点儿时间找新伴侣。科学家还在研究中发现,动物有三种类型的一夫一妻制:性生活一夫一妻制,即一次只与一个配偶发生性关系;社交一夫一妻制,即动物组成夫妻并抚育后代的同时,还会有一时的放纵自己,相当于找第三者;遗传基因一夫一妻制,即在基因测试时,一位妈妈的孩子们都是同一位父亲的。
以下便是十大经典一夫一妻制动物:
感情专一的狼
狼王国实行的是连载式的一夫一妻制,也就是说它们的一生可能有多个配偶,但每次只有一个配偶。母狼会专一对待自己的配偶,与之交配;但如果它的配偶死了、受伤或病得太厉害,不能生孩子了,母狼就会离开它的丈夫,去找寻新的伴侣。
不乱伦的柯氏犬羚
不像大多数性生活一夫一妻制的哺乳动物,这种雄性非洲矮羚羊只会与没有共享过养育责任的雌性交配。这就意味着,它们不会和自己的姐妹们交配,以免背上乱伦的坏名声。
只爱你一个的企鹅
企鹅的“夫妻”生活可说是标准的“一夫一妻制”。这些不能飞的南极鸟极其恩爱。当一方死去后,另一方会痛不欲生,有的甚至还会殉情自杀。因此,在它们中间绝没有妻子红杏出墙或丈夫拈花惹草的风流韵事发生。但是,它们只在一个交配季节共同生活在一起,过了交配季节,它们一般会重新选择伴侣。
严打婚外情的黑兀鹰
对黑兀鹰来说,强制的一夫一妻制是家庭事件:如果发现自己的另一半与其他鸟在谈情说爱,那么,不仅不会和它交配,而且这一区域的其他黑兀鹰都会唾弃它。
忠心不二的白头海鲷
白头海鲷是典型的一夫一妻制,且始终保持对彼此的忠诚,直到一方死去。同类物种羽毛上的DNA表明,在食肉鸟中,一夫一妻制很规范。
为爱献身的橙黄金蛛
许多种类的蜘蛛在交配时或交配后,雄性都会被雌性吃掉。而雄性橙黄金蛛则不只牺牲自己,交配时它还会让它的交配附属肢体之一留在雌蜘蛛体内,就像中世纪妇女使用的贞操带一样,以防止它与别的雄性交配。
完全融合的琵琶鱼
这种深海鱼执行非常奇特的一夫一妻制。在交配时,雄性琵琶鱼咬住雌性配偶的一块肉以附着在它的身体上,这样一来它的嘴巴就会与雌性琵琶鱼的皮肤合在一起,它们的血液彼此融合。一旦接合,雄性就会退化,直到它成为雌性的精子来源,并且雌性通常有多个雄性同时附着在身体上。
窄头双髻鲨只有一个父亲
科学家曾认为这种小型锤头样子似的鲨鱼中,雌性会与多个雄性交配,贮存它们的精子以备后用,于是由此假设一窝小鲨鱼可能有几个不同的父亲。但研究结果与假设并不吻合,原来大多数小鲨鱼都是一个父亲。可见,雌鲨鱼要么只与一个雄性交配,要么与多个雄性交配,只不过一个雄性的精子胜过了其他对手。
夫管严的赤背蝾螈
雄性赤背蝾螈如果怀疑配偶有失贞洁,甚至就算只是与别的雄性有接触,它们也会大发雷霆,对雌性进行身体和性的摧残。但喜欢流连风月的雌性对此也已经习惯了,研究显示它们会熟练地逃避她们好斗的伴侣,做一位社交一夫一妻制的雌性。
拼命忠实的田鼠
这种像老鼠似的大草原田鼠的雄性对配偶的忠诚接近于狂热。它们坚持只与处女交配,对其他雌性视若无物,甚至还会攻击那些水性杨花的雌性。科学家为解释这种行为,跟踪研究它们大脑中的荷尔蒙变化,结果发现是荷尔蒙触发了这种持久的结合,并加大了对潜在的家庭插足者的攻击性。
苍蝇从来不生病
苍蝇是大多数人厌恶的一种生物,它看起来很不美观,最重要的是它还能传播各种病菌,这是让人们头疼的一点,但奇怪的是,这种病菌传播者却“清洁一生”,从来不会因为病菌感染而死去。
这主要归功于苍蝇体内的一种抗菌肽,这种抗菌蛋白能令苍蝇抵御病菌的侵害。最初研究出这种蛋白的人是一名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科学家,名取俊二教授。他从苍蝇的消化道中分离到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将它滴在伤寒、霍乱、痢疾、脑炎、肠炎等病菌的培养基上,然后他惊奇地发现本来生长很好的病菌大部分都溶化死去了。
由此,他得出了苍蝇虽然长期混迹于病菌之中,却从不得病的原因。后来其他的科学家,在其他昆虫的体内也找到了类似的抗菌蛋白。这之后科学上才正式将这种蛋白命名为抗菌肽。
抗菌肽是昆虫血淋巴产生的,这种抗菌蛋白很容易溶解在水里,对病菌有着致命的杀伤力,针对这一点,它被人类专门用作对付原核细菌和病变的真核细胞,十分安全。中国科学家也用纯化的柞蚕抗菌肽攻击宫颈癌细胞和阴道滴虫,杀伤力明显。抗菌肽还能有效杀死人体寄生虫,对苍蝇体内的原虫也有毒杀作用,给非洲大陆莱姆病的治疗带来希望。
作为一种杀菌物质,抗菌肽还成了对付感染的武器,因为几乎所有的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所以,在结核杆菌的攻击下,结核患者又多了起来,而原先开发的青霉素和链霉素已经没有了效果,而抗菌肽还可以发挥出更大的威力。
蚊子嗡嗡叫是交配的信号
当人们晚上安然入睡的时候,令人苦恼的是蚊子嗡嗡的叫声,它足以让人们从美梦中惊醒,就算是将头埋进厚厚的被窝里,或者拿手去挥赶,蚊子也依旧自顾自地发出这种令人厌烦的叫声。
蚊子嗡嗡叫的声音,相信每个人都听过,并为此苦恼过,但对于蚊子为何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却没有几个人知道。其实,蚊子在互相求爱的时候,就会在空气中发出嗡嗡的声音,它们的翅膀会随着对方的频率调整,最后达成一致——1200赫兹。这是它们独有的唱情歌方式,这个发现让科学家惊讶不已,因为他们之前得出的结论是雌蚊子是聋的,但这个新发现让他们的结论被推翻。所以,科学家又得出观点,既然蚊子是通过声音来进行求偶的,那么对声音加以人为的干扰,就可以控制蚊子的繁殖。这样一来,对于疾病的控制也就可以加强。
在通常情况下,雌性蚊子的翅膀震动频率为400赫兹,而雄性蚊的翅膀震动频率相对较高,可达到600赫兹。而在求爱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和谐”的频率,蚊子居然可以将翅膀的震动频率调整为1200赫兹。这数据已经超过了之前科学家们所认为的昆虫听力上限频率。至于如何对蚊子进行声音干扰,科学家还在研究中。他们将蚊子用昆虫针固定,并利用特殊的麦克风录下他们扇动翅膀的声音。除此之外,还尝试将声音电极输入蚊子的听觉器官中,经过多次的试验后,相关的研究人员在调查报告中总结道:“一旦交配成功,雌性蚊子对于雄性蚊子的飞行声音会明显失去兴趣,同时也不太会再次配合对方调整自己的扇翅频率了。”
寻找大象自造的墓地
相传,在大象的世界里有一处地方叫作象冢,那是所有大象生命的最后归宿,自古以来就有一种传说:大象在临死前是可以预感到生命终结的。在死神降临之前,大象便会前往神秘的象冢,然后在那里静静地等待死亡的降临。
这是一个神秘而且刺激的传说,象牙和象骨都是昂贵的珍宝,贪婪的人类为了获得价格昂贵的象牙,不惜远赴非洲,深入密林探险,四处寻找大象,也渴望找到传说中的象冢。半个多世纪前,一支探险队在非洲密林发现一个洞窟,里面有成堆的象牙和象骨。后来探险队回归人类社会,他们将这一新闻公布了出来,顿时轰动了世界,这更加坚定了有象冢存在的信念。但这个传说中的象冢是很难被人们找到的。曾经有一个迷路的部落酋长,无意中闯入一个山洞,在里面发现了无数的象骨和象牙,但之后人们按照酋长的路线去寻找,却是一无所获。
这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大象一般是自然老死,但人们找不到它们的尸体,也极少发现大象的尸骸。象冢的传说变得越来越神秘,但人们却无法解释大象为什么要死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他们也无法解释大象是如何找到那个地方的,这是科学家们长久以来解不开的一个谜题。
大象也爱玩手机
手机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是一种通信工具。但令人想不到的是,有朝一日,手机居然用在了大象身上。在肯尼亚地区,那里的大象就佩戴上了手机,而且还会自动发短信给动物保护工作人员。
其实,这样做只是为了保护农田里的庄稼。多年以来,当地庄稼成熟的季节,大象常常会跑去进行破坏,大象对庄稼的破坏使得当地居民受到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他们和大象积怨很深,大象糟蹋农民的庄稼,使得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极不情愿地射杀了5头大象,这样下去,大象很快就会在这个地区绝种,而且大象有模仿的习惯,所以,追踪并阻止有偷袭庄稼恶习的大象能够改变整个象群的习惯。为了化解矛盾,当地政府只能向高科技寻求帮助。
为了缓解矛盾,肯尼亚政府和通信商合作,给大象安装上了GPS设备,然后将移动电话SIM卡嵌入项圈里,套在了大象脖子上,这样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就可以锁定大象的位置,当大象要越过警戒线进入农田的时候,工作人员理查德·莱索瓦皮尔就会收到一条这样的短信:大象正在向附近的农场走去。这是通过大象脖子上SIM卡自动发送出来的。收到短信后,工作人员就会前往,将大象赶回去。给大象用手机,除了防止它们破坏庄稼,也是为了保护这个濒临灭绝的物种。
为大象脖子上佩戴移动手机SIM卡的项圈后,当地居民的生活再也不会被无故干扰了,每次大象想要入侵庄稼地的时候,工作人员就会及时赶到,并阻止它们。这个项目的创始人道格拉斯·汉密尔顿称,该项措施在吉马尼大象身上试验是成功的,但它仍处在初级试验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首先,项圈的电池需要更换;而且,这个举措耗费的人力财力也很大。所以,有利就有弊,当地政府还在寻求一种更便捷的方式来阻止大象与当地居民的矛盾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