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精髓和真谛,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开拓前进

我国新时期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历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一部选择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中国道路的选择和开拓,既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又具有厚重的历史内涵。正如习近平总结指出:“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13]正是站在这样一个历史、现实、未来相交汇的制高点上,我们更加感悟到邓小平领导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路线和科学方法的丰厚内涵和巨大价值。今天,学习和传承邓小平的认识路线和科学方法,坚定不移沿着中国道路开拓前进,最重要的是要深刻把握这条道路的精髓和真谛。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4]这一精辟论述,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路线和思想方法,是我们深刻把握中国道路的精髓和真谛、增强道路自信和道路定力的重要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坚持一切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把实践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和根本依据,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同时强调必须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解决最紧要最现实的任务,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现实任务,把不断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坚持这条道路的主体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就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了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和全面发展,实现了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的有机统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重中之重。但经济建设又不是孤立的,社会主义必须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建设美丽中国。只有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其他各个方面建设协调发展、整体推进,才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了“两个基本点”的有机统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实现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把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从而既有效确保了这条道路的正确方向,又不断增生了这条道路的内在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坚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了现实任务和远大目标的有机统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社会主义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变革和发展的根本目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以人为主体,以实现人的解放、促进人的发展为己任,把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作为远大理想和根本目标。而要实现这一远大理想和根本目标,又必须首先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社会物质文化财富,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缩小以至消除社会差别,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正是在现实任务和远大目标有机统一的基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示了巨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立足中国实际,又坚持面向世界文明,实现了从中国国情出发和顺应时代潮流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逐步形成的时代背景下逐步开辟的。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坚持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进行独立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坚持以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世界,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吸纳人类文明成果,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又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在与时代潮流相随和世界文明相伴中不断走向成熟,引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以上五个“有机统一”,堪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精髓,是我们坚持这条道路的真谛。历经艰辛成大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必须倍加珍惜、不断拓展。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前进,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最根本保证。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前进,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在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步伐,既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也不为任何困难所惧,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当前在“走什么样的路”这一重大问题上,仍然存在着种种偏颇的思潮乃至错误的主张。有的用来自书本上某些原则剪裁现实生活,从而对中国道路产生怀疑;有的仅仅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对中国道路产生动摇;有的脱离中国实际,推崇西方模式,从而对中国道路倍加责难……凡此种种,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背离,必须加以澄清。中国道路包含丰富内涵:它既是社会主义的,具有质的规定性和稳定性,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又是中国特色的,具有道路选择的特殊性,而不是对普遍性、共同性的东西照抄照搬;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中国现实国情及发展趋势的有机结合,是中国道路的活的灵魂,是坚持中国道路的根本方向。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前进,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党的基本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开拓中国道路的理论指南;党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不断开拓中国道路的锐利武器;党的基本纲领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集中体现,是不断开拓中国道路的根本依据;党的基本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精辟总结,是不断开拓中国道路的重要鉴戒;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八项基本要求,则是根据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刻总结6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是最本质的东西,是不断开拓中国道路的根本保证。总之,“五基本”是体现规律的东西,集中体现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始终坚持“五基本”,是始终坚持中国道路的重要关键。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前进,必须始终坚持在勇于变革和扎实奋斗中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改革的产物、创新的成果,勇于改革、锐意创新,是不断拓展这条道路的生命。当前,无论是国际局势还是国内实践,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还是人民群众诉求,都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只有密切适应时代新变化、实践新发展、人民新期待,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进行一系列独立自主、独立思考、原创独创的艰巨探索,中国道路才能不断开拓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领导人民进行创造性实践的结晶,勇于实践、扎实奋斗,是不断拓展这条道路的法宝。今天,我们的目标既定,任务既明,关键就在于扎扎实实落到实处。命运从不眷顾那些碌碌无为、安于现状者,生活从不青睐那些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机遇和成就只属于那些勇于创新、肯于实干的人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每一步拓展,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只要我们坚定道路自信和道路定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就一定能沿着这条光明大道推进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1]《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3页。

[2]《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9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2—743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6]《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1—112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292页。

[8]《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33—534页。

[9]同上书,第801页。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4页。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12]《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9页。

[13]《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6页。

[14]《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