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要敢闯敢试,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理性选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一经选择,我们就要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但这条路“并不平坦”,会遇到许多“关口”,必须做好充分的过关闯滩的思想准备,勇于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披荆斩棘,勇敢向前。

(一)要有一点闯的精神,“冒”的精神,杀出一条血路来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方法和英雄气概。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24]邓小平还反复强调,“办事情要有登山不止的精神”[25],要“杀出一条血路来”[26]。为此,必须牢牢谨记“闯”、“冒”、“试”的“箴言”,只有坚持了它,才能“过关斩将”,才会走出一条“好路”、走出一条“新路”。

“闯”就是要“过关斩将”。1988年5月19日邓小平会见朝鲜同志时说:“中国不是有一个‘过五关斩六将’的关公的故事吗?我们可能比关公还要过更多的‘关’,斩更多的‘将’。过一关很不容易,要担很大风险。”[27]开路会有很多障碍,过关要担很大“风险”,邓小平反复强调,改革不容易,积习太深,习惯势力大得很。明确表示反对的人不多,但一遇到实际问题触及一些人的实际利益,赞成的人也会变成反对的人。

“冒”就是要“敢冒风险”。开拓新路意味着对旧路的否定,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拦路虎”,邓小平说:“十全十美的方针、十全十美的办法是没有的,面临的都是新事物、新问题,经验靠我们自己创造。……我总是告诉我的同志们不要怕冒风险,胆子还要再大些。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就走不了路。”[28]要搬掉“拦路虎”,像武松那样敢于打虎上山。这样,才能开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路。

“试”就是要“勇于试验”。邓小平总是鼓励在改革中要敢于试验,大胆地试,奋力地闯。1991年2月6日视察上海途中,当陪同的朱镕基谈到外滩的一些大楼可以租赁给外资银行,但又有顾虑时,邓小平说:“我赞成!你们试一试,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试第一个就要准备失败,失败也不要紧。”[29]实践出真知,凡事都要“试一试”,这是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第一标准。“试一试”需要勇气,可能失败。但只有“试一试”,才能“开拓新路”。敢试“第一个”,当好“带头羊”,这是小平同志对上海人民的希望,也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希望。

(二)不断排除各种阻力和干扰,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担子重,责任大,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不断排除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阻力和干扰,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发生了严重的“政治风波”,在邓小平的支持下,我们党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平息了这场风波。西方对中国横加指责,妄加制裁。对此,邓小平指出:“整个帝国主义西方世界企图使社会主义各国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现在我们要顶住这股逆流,旗帜要鲜明。因为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就连想要发展起来也不容易。”[30]1989年11月23日会见坦桑尼亚领导人时指出:“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对此,邓小平坚决地说:“中国坚持社会主义,不会改变。”什么威胁也吓不倒我们。我们这个党就是在威胁中诞生的,在威胁中奋斗出来的,“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31]

中国要发展,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没有社会安定就走不好路。1987年3月8日邓小平会见坦桑尼亚总统时指出:“中国不能乱哄哄的,只有在安定团结的局面下搞建设才有出路。”[32]“一切反对、妨碍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东西都要排除,一切导致中国混乱甚至动乱的因素都要排除。”[33]1990年12月24日同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指出:“我不止一次讲过,稳定压倒一切,人民民主专政不能丢。你闹资产阶级自由化,用资产阶级人权、民主那一套来搞动乱,我就坚决制止。无产阶级作为一个新兴的阶级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本身的力量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肯定弱于资本主义,不靠专政就抵制不住资本主义的进攻。”[34]对妨碍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一切东西”、各种动乱的“一切因素”等,邓小平强调都要排除,“坚决制止”。态度之坚决,口气之强硬,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没有任何妥协的可能,坚持了我们的根本立场。

邓小平深信,中国人民一定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因为这是历史大趋势,谁也不能阻挡。今天,在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越走越宽广。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1]《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1页。

[2]同上书,第759页。

[3]同上书,第1363页。

[4]同上书,第1317页。

[5]《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0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0页。

[7]《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1页。

[8]同上书,第1067页。

[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371页。

[10]《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2页。

[11]同上书,第1047页。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5页。

[13]《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9页。

[14]同上书,第1125页。

[15]同上书,第700页。

[16]《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914页。

[17]同上书,第1297页。

[1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2—273页。

[19]《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2页。

[20]同上书,第1232页。

[21]《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7页。

[22]同上书,第1338页。

[2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2页。

[2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25]《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652页。

[26]同上书,第510页。

[27]同上书,第1232页。

[28]同上书,第1233页。

[29]《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6页。

[30]同上书,第1281页。

[31]同上书,第1302—1303页。

[3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1—212页。

[33]《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3页。

[34]《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