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深化对改革的认识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的新一轮改革,在坚持和发展邓小平改革思想的过程中,也使我们深化了对改革的认识。

一是,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更要靠改革来解决,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全面深化改革。

这几年,我们经常讲,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这是对的,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发展中的问题既有生产力方面的问题,更有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对于前一类问题,可以通过发展来解决,但是对于后一类问题,只有靠改革才能破题解决。这几年,各地因征地、拆迁、污染等问题,发生的一些群体性事件,越闹越大,也引起了我们思考。思考的结果,就是要发展就要改革,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全面深化改革。

二是,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改革中的问题不是改革有问题,不能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同时,改革是体制的根本变革,而不是小修小补的调整。

习近平深刻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有的是老问题,有的是新问题,有的是以新的形式出现的老问题。问题不断,改革也不能止步。

但在改革实践中,正是因为有问题,就会有不同的认识。前几年有的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的方向和取得的成就,有的以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为由头改变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因此,在直面问题的时候,要清醒地认识到改革中的问题不是改革本身有问题,不能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在问题面前举棋不定、不思进取,或者用一些小修小补来替代改革,甚至把日常工作都说成改革。邓小平要求我们的改革,从其内涵而言,包括三个重大判断:其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二,改革是一场试验,必须大胆地试,大胆地改,对的就坚持,错的赶快改;其三,改革也是革命,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的革命。因此,不能把发展等同于改革,也不能用工作上政策上的小修小补来替代改革。也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强调我们必须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关键要有新的谋划、新的举措;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三是,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改革归根到底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改革是为了发展,改革也要有利于发展。对于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声音,邓小平曾经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习近平也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三个进一步解放”既是改革的条件,又是改革的目的。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十年动乱”结束不久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我国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效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由此决定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归根到底,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因此,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在几天前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同志还这样强调:“我们必须认识到,从发展上看,主导国家发展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与此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毛泽东在延安时说过的“本领恐慌”。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理论观点,从媒体的宣传中可以看出,对这些来自实践的新问题我们研究还很不够。比如:

——党中央提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请问:什么是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党中央提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请问:市场在哪些方面可以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党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请问:有哪些“硬骨头”、哪些“险滩”?

——党中央提出要在进一步解放思想中下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请问:思想观念的束缚、利益固化的藩篱表现在什么地方,有哪些表现?

——党中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请问:在非公经济比重越来越大的现实情况下,为什么还说我们的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制度?

——党中央提出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请问:什么是协商民主?什么叫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党中央提出要培育和践行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请问:这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怎么形成的?其内涵有什么逻辑联系?

——党中央说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要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请问:什么叫公平?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有哪些基本观点?

——党中央说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请问:我们所说的“社会组织”和西方所说的“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是不是一回事?我们为什么不用“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这样的概念?

——现在国际社会十分关注我国南海问题。请问:南海地图上的“九段线”是怎么一回事?指的是什么意思?我们怎样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出谋划策?

我列举的这十个问题并不是深奥的问题,还只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是否都已经思考过了呢?是否都已经搞清楚了呢?对于群众来说,这些问题回答不了,影响不会很大。对于我们党的理论工作者来讲,如果也搞不清楚这些问题,难道不是“本领恐慌”吗?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论坛,来推进我们的理论研究。这是时代和实践、党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我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要承担起这一使命和责任,就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一要联系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二要以开阔的世界眼光研究人类文明的经验特别是近现代世界历史的经验;三要以务实的态度探讨我国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寻找破解这些问题的钥匙和办法;四要以反省的精神思考我们理论工作者自身的不足和局限,培育尊重规律、尊重实践、尊重人民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的自信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