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业转轨期影响农户种子决策行为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江苏和辽宁水稻种植为例
- 靖飞 刘勇
- 911字
- 2021-03-29 21:45:34
第六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 研究方法
本书研究根据萨哈·阿塔努等在分析奶牛的BST技术采纳时提出的决策模型,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建立经济理论模型分析农户种子决策行为[20]。国内关于农户技术采纳方面的研究大多以此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学者将其引入对农户采用新品种行为中进行研究。孔祥智等(2004)沿用萨哈·阿塔努等人的研究思路,将技术采纳的条件设定为:
其中,f(m)和g(m)分别表示采用新技术前后的生产函数,p0和p为使用新技术前后的农产品价格,w是采用新技术的新增单位成本,r是采用传统技术的单位成本,m是决策规模,表示由农户禀赋等影响采纳新技术决策的因素决定的主观风险函数,且有。由于价格、生产函数、成本等因素是由农户本身无法决定的外界客观因素决定,所以从农户角度对技术采纳问题进行研究,本质上是研究由农户禀赋等因素决定的主观风险函数。通过对1.2式的转换,将其演变为农户禀赋的线性函数,农户决策行为体现为采纳和不采纳等类似的行为选择问题。
本书关注的是农户种子决策行为,现实当中农户需要在可供选择的多个方案中进行选择,因变量主要是有限多个离散的值,以这样的决策结果作为因变量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称为离散因变量模型或者离散选择模型。本书内容中,农户决策行为不仅仅局限在采纳和不采纳的二元选择问题上,研究方法进行了适当扩展,主要包括二元选择模型、多项选择模型、有序选择模型等离散选择模型。
二 数据来源
本书主要以江苏和辽宁为实证研究对象。江苏是长江流域水稻优势产区,2012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381万亩,以常规水稻品种为主,同时还存在杂交水稻品种,其种子决策行为影响因素更加复杂,辽宁是东北主要的水稻优势产区,可以比较不同经济地区农户种子决策行为的差异,比较适合使用农户调查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书使用的数据来自2011年和2013年两次农户调查,其数据所属时间分别为2010年和2012年。
除了江苏省水稻种植农户调查数据外,已有的二手资料也为本书提供了基础数据信息。相关的二手资料主要包括官方统计年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历年主导品种推广数据,这些数据资料主要用于描述本书研究的宏观背景,包括中国种业发展历程、主导品种发展变动情况、江苏省水稻品种技术转移情况以及其他相关背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