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语境中的钱钟书文学批评理论
- 陈颖
- 524字
- 2021-02-03 17:33:06
第二编 对话之蕴:钱钟书文学批评的特定语境与核心精神
“对话”是人际交往中最为普通和直接的交流方式,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和思维方式,它也存在于一切意义交流领域,任何主体自身内部和主体之间,只要涉及意思表达的行为都是在构筑“对话”关系。从这个广义的层面上去理解,正如巴赫金所指出的,生活的本质是对话,思想、艺术、语言的本质也是对话,宇宙之间“对话”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随时随地都充满着“对话的泛音”。
这种“对话的泛音”在钱钟书的批评著述中有着极为生动的体现,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语种、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学科、不同文体的批评主体、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总是从各自的视角与立场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和而不同”的自由平等原则之下,围绕着某一文艺话题展开潜在的多元“对话”。在彼此相异思想的映照之下,在不同声音的交织当中,每一个参与对话的成员都能够受到不同角度的启发,产生出更多的思考,进而获得更接近真理的认知。
在这里,我们将中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对话”思想转化为批评理论中的一个特定范畴,运用于钱钟书批评文本的“内部”研究,以期深入探讨钱氏批评理论生成的特有语境,掘发出其所包含的核心精神、遵循的基本原则、选择的中介平台、总体的运行机制以及内在的文化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