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关税政策研究(1937—1945)
- 孙宝根
- 2字
- 2021-03-28 01:28:07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 目的与意义
经济是一个国家生存的命脉,尤其是在战时,经济更是左右战争胜负的主要条件。[1]尽管经济绝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原因,但却可以说是一个最有力的原因。[2]经济政策是运用经济和发挥经济力量的一把双刃剑,如果不能很好地使用这把剑,非但不能处理好战时的经济问题,更会造成军事上的失败。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关税政策及其实施是抗战经济史、民国海关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迄今学界许多论著大多仅是涉及,或语焉不详,而全面系统地阐述这一问题的专论甚少。事实上,为苦撑抗战,国民政府充分运用了关税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绩效。
从学术角度来看,关税政策是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关税政策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运用关税达到其特定经济、政治目的而采用的行为准则,是国家经济政策、政治政策及社会政策在对外贸易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一国实行什么样的关税政策受其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经济运行状况及经济发展模式等多种客观因素的制约。[3]“一国工商业之发达与民生之优裕与否,莫不有关乎关税政策。”[4]关税政策“即国家运用关税之征免,税率之增减,或退税记账等措施,以图达到其财政经济或社会之目的也。概括言之,有关税的财政政策,关税的经济政策,关税的社会政策等。各种政策之采用,胥视其国财政经济及社会状况而决定”[5]。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关税政策极富学术价值,它的研究价值不仅在于揭示日寇对我国沿海海关侵夺及战时遍及全国各地走私泛滥的异象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众生活等各个方面产生庞杂的影响,而且在于关税本身就凝结着战时社会的种种异象与矛盾,如它涉及中国政府的债赔和财政收入问题,涉及我国民族工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涉及战时中国对内对外贸易问题,更涉及战时国民政府军需民用物资的供应问题、大后方物价问题及通货膨胀问题。
研究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关税政策不仅需要厘清战时中国关税制度的变迁、战时国民政府关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概况;而且还需要阐明战时国民政府关税政策对国民政府财政经济和广大民众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的直接影响。若能析透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关税政策,就能使抗战财政经济史研究进一步深入,扩大抗日战争经济史和社会史的研究视野。从关税政策史角度去诠释抗日战争,也有益于丰富抗日战争史的内涵,推动诸如近现代的中国经济史、中国社会史、中外贸易史、中国商业史、中国财政史、中国海关史、中国关税史、中外关系史、中国法律制度史的深入研究。
从现实角度来看,海关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和稳定来源,在中央财政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入世后我国的关税税率大幅度下调,一度导致我国的海关税收明显下降。按照我国的入世承诺,将分五年的时间将关税平均税率由15.3%降至10%。事实上,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进口税率逐年下降,2002年由15%降到12%,2003年从12%降低到11%,2004年由11%降低到10.4%;另一方面,大幅度降低关税造成国内外商品差价日见缩小,走私获利的空间被压缩,部分商品由走私转为正式进口,从而利于增加海关的税收,但不法分子的走私漏税活动依旧存在。
如何借鉴历史经验,加强海关税收征管以及建立健全海关缉私制度,仍是当前中国海关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正如郝如建指出的那样:“入世以后,走私犯罪现象将总体呈下降趋势,受关税影响较大的贸易性走私犯罪对象将集中在少数商品,不受关税影响的非贸易性走私将有所上升,走私犯罪主体更趋多元化,犯罪手段更趋智能化。因此,调整反走私的重点和方向,完善进出口管理体制等,才能预防和控制走私犯罪。”[6]因此,研究战时国民政府关税政策,对当前我国调整今后关税政策方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书根据大量历史档案文件和前人研究成果,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战时我国关税制度是如何变迁的?战时国民政府关税政策是如何演进的?战时国民政府关税政策实施及其对战时财政经济的影响如何?
本书只是对抗战时期关税政策与措施进行了一些浅显的探索,目的有二:一方面,厘清战时国民政府关税政策及其实施情况;另一方面,揭露日本侵华给中国经济所造成的巨大破坏,阐明国民政府为苦撑抗战在关税方面所作的种种措置,借此了解中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生存所作的不懈努力。
二 对象及范围
本书力求在已有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近代关税理论,系统地阐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控制区(国统区)关税政策及其实施过程,以期能够真实地再现在那艰苦卓绝的抗战年代,国民政府为苦撑抗战,在争取关税收入方面,以及通过关税政策调整统制进出口贸易方面所作的种种努力。
对“抗日战争”这一历史概念的时空范畴,本书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振鹍的观点,[7]采用“八年抗战”一说,即中国人民全面抗战时期,时间跨度为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