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研究内容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地相继沦陷,东北人民遭受到日本侵略者异常残酷的殖民统治。一批东北文学青年为逃离迫害而相继流亡关内国统区,他们和在关内求学的一批东北学子共同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东北作家群”。这些东北流亡作家率先以笔为刀枪,发出了反帝抗战的最强音。他们的作品展现了日寇铁蹄下东北大地的苦难,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刻骨仇恨和对东北故土的眷恋之情,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均达到较高水准,代表了抗战时期东北作家文学的最高水平。

另有一部分作家没有流亡关内,而是留在了东北沦陷区,在日本帝国主义残酷的文化专制统治下坚持创作。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利用曲折隐晦的笔触,暴露了东北沦陷区的社会黑暗、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表达了对光明和新生的渴盼,取得了一定的创作实绩。但同东北流亡作家相比,这部分作家大多步入文坛较晚,创作水准相对较低。正像某学者所谈到的那样:“东北沦陷时期的文学基本上是在一批初涉文坛的文学新人手中建设起来的,创作状况的稚嫩、文学水准的低下在所难免。”[1]但这部分东北作家数量很大,他们的文学创作在抗战时期的东北作家文学中占有很大比重。

值得注意的是,在东北流亡作家和沦陷区作家中,还有一个阵容庞大、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气的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群,这一群体主要包括满族作家和朝鲜族作家。他们的创作体现出较为鲜明的民族风格,成为抗战时期东北作家文学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以上三部分作家,即东北流亡作家、东北沦陷区作家和东北少数民族作家共同构成了本书的研究对象。本书试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第一,对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的生平经历及创作概貌进行总结。择取抗战时期东北流亡作家、东北沦陷区作家和东北少数民族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及创作予以重点描述。东北流亡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主要包括萧红、端木蕻良、萧军、穆木天、舒群、李辉英、马加、骆宾基、罗烽、白朗、蔡天心、孙陵、林珏等;东北沦陷区作家的主要成员有山丁、秋萤、古丁、关沫南、金剑啸、小松、爵青、袁犀、疑迟、孟素、梅娘、陈因、外文、辛嘉、金音、成弦、田贲、尹东柱、李旭、金昌杰等。东北少数民族作家主要包括满族作家端木蕻良、舒群、李辉英、马加、关沫南、金剑啸、田贲等;朝鲜族作家尹东柱、李旭、金昌杰、姜敬爱、安寿吉、申采浩、宋铁利、金达镇、金朝奎、申尚宝、尹海荣、沈连洙、雪人等。本书对上述作家的生平及创作历程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圈定了本书主要的评述对象。

第二,在抗战时期东北作家内部开展比较研究。比较的对象分别为:东北流亡作家与东北沦陷区作家,东北汉族作家与东北少数民族作家。在东北流亡作家与东北沦陷区作家的比较中,主要分析了二者的共性与差异。认为在言说抗战、揭示东北地域文化方面,东北流亡文学和东北沦陷区文学表现出一定的共性;但在主题的表达方式、题材的选择与处理上,东北流亡文学与东北沦陷区文学又呈现出差异。具体分析了两部分作家在揭示反帝主题、反封建主题;处理战争题材、乡土题材、胡子题材、民众苦难生活题材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在东北汉族作家与东北少数民族作家的比较中,侧重从作品的体裁形式、民族风格入手。在体裁形式上,认为东北汉族作家的创作表现出“小说一枝独秀”的格局,而东北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体裁则呈现出“诗歌和小说并驾齐驱”的局面。对于这种差异,本书主要从“五四”新文学的影响、汉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学传统等方面寻找原因;在民族风格上,认为东北汉族作家的作品总体上呈现出沉郁、冷峻等“内倾性”的艺术风格,而东北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总体上则表现出明朗、疏放、率真、鲜活等“外倾性”的风格样态。本书详尽论述了诸种风格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分别从汉族和少数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去探寻造成风格差异的根源。

第三,评析了抗战时期东北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学史贡献与地位。认为对抗日战争及时、全面、深入的表现是抗战时期东北少数民族作家对中国现代文坛的一个最突出贡献。此外,还从“反帝主题开掘之深”、“强烈反抗精神之表达”、“表现东北少数民族之抗战”、“展示东北少数民族之文化”、“弘扬东北少数民族之精神”五个角度,总结了抗战时期东北少数民族作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在文学史地位的评定上,认为“抗战成就”的大小直接决定着东北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学史地位。分别从“表现抗战之早”、“抗战创作的高产与优质”两个角度,并结合诸多学界方家的公论,详尽评述了抗战时期东北少数民族作家的“抗战成就”,充分肯定了他们作为“抗战文学”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