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文化论丛(2012)
- 刘志山主编
- 1683字
- 2021-03-25 18:37:52
二
特区有了自己的艺术家之后,审美产品生产的可能性也就具备了。那么艺术家是怎样进行艺术创造的呢?任何艺术创造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艺术家进行艺术生产需要以下三方面的社会条件。
首先是一定的生产设施,这是艺术生产的物质基础或物质条件。绘画、雕塑需有工作室和必要的材料,写作也需要有相应的条件。音乐演出要有音乐厅,戏剧舞蹈演出要有剧院,电影生产需要一系列拍摄制作设备等。这里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即音乐、戏剧、舞蹈的生产设施同时也就是传播设施,因为它们的生产过程同时也就是传播过程,其原因就在于它们的产品具有动态性。电影需要的生产设施最多也最复杂,从摄制组到制片厂,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其中每道工序的设施对产品的质量都会发生影响。
其次,艺术生产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支持。艺术生产虽是一种精神生产,但也同物质生产一样,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支持,一方面用于艺术生产者的再生产,另一方面用于艺术生产所必需的材料和设施。这种社会经济支持的形式有多种,如国家财政拨款、专业艺术家的固定工资、社会赞助等。需要强调的是,社会赞助应着眼于整个社会的艺术生产的协调发展,有两种类型的艺术生产应优先赞助:一类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而暂时不景气甚至濒临灭亡的艺术生产,如地方戏曲、民族工艺和民间艺术等,像深圳地处客家文化圈,当地客家围屋中的古老艺术和移民从全国各地带来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等;另一类是各种有益的带有试验性质的艺术创新活动,如新的艺术类型、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等,像代表深圳旅游文化的华侨城人工景点,作为一种由社会投资和赞助的艺术形式,它的成功不仅在于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更主要的是它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展现了特区人面向世界、全面开放的心态和胸怀,同时使人们在旅游、参观和鉴赏中陶冶了情操,愉悦了身心,提高了审美趣味,丰富了审美观念。
再次,艺术创作还需要获得一定的社会反应。这是一种精神支持,是艺术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这种社会反应来源于艺术家以外的各种中间人,如批评家、编辑、艺术组织等,或来源于各种审美消费者,即一般的艺术观众,包括艺术家自己的亲戚朋友。但社会反应对艺术家的影响却是十分复杂的,被社会反应肯定的作品也许会被艺术家自我否定,而被否定的社会反应也许会促使艺术家的自我肯定。这要取决于多种因素,从外部讲,有文化传统、大众趣味、价值取向等;从艺术家自身看,有审美理想和艺术修养以及特殊的人格因素等。这诸多要素综合起来,对艺术家的再创造产生一种影响“合力”。艺术史上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些杰出的艺术大师,他们的卓越创造并不为同时代人理解和接受,未能得到同时代人的肯定。正如有感于此的著名艺术家罗丹所说,伟大的艺术家,“在他们生活的年代里,他们的艺术才能往往不受重视,一直到以后才获得胜利,甚至是一个很长时期。”〔14〕但这并未影响或阻碍杰出艺术家的追求,反而激发了艺术家的创造力,强化了他的艺术观。这是艺术家获得成功的必备心理素质和思想信念,也是成功艺术家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内因所在。
从艺术生产的三个社会条件来看,特区完全可以建造和完善自己的生产设施,为艺术创造提供必要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支持,打造出特区自己的审美产品。目前特区首创的“打工文学”逐渐为国人所接受,作为一种新型的特区艺术形式,深圳的“打工文学”与广州的“商战文学”一样,是对岭南文学内涵的丰富与发展,也是对外开放与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的艺术景观,它使人们不仅看到新时期南方商界中特区人驰骋市场的翩翩身影,也感受到南方数百万打工者参与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足音。“打工文学”以艺术形象来说明:在深圳这片土地上,拥有更多的潇洒,尽管也有相伴而来的重负。这种“深沉的潇洒”,是文学现实主义精神的弘扬,同时又不乏理想主义的光辉,它为特区审美文化赋予了新的艺术品格,也为岭南文化的血脉注入了更多商品经济的内容。特区的艺术团体创作的高质量的作品也赢得了海内外赞赏,像作为特区标志的“拓荒牛”雕塑,便可称为特区艺术产品的代表作,它象征着特区人民在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渔村中辛勤耕耘,建立起一座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开拓精神。